劉建民 王志強
摘要:保證混凝土質量的一個關鍵因素是合理的檢測手段。當前,得益于無損檢測技術的迅速發(fā)展,使得測定構件的耐久性、結構質量狀況提供了必要的技術支撐,特別是混凝土強度的檢測,在無需破壞主體結構的基礎上測得混凝土的強度,既保證了數(shù)據(jù)的時效性又保證了結構的完整性,同時配合破損檢測,對混凝土的強度進一步檢測。
關鍵詞:建筑工程;混凝土原材料檢測技術;分析
前言:混凝土所使用的原料種類和數(shù)量都比較豐富,其具有生產過程簡單、成本低等優(yōu)點,在建筑工程中有著廣泛的應用?;炷敛牧弦泊嬖谥T多的問題和改進之處,構成混凝土的各種原料本身的物理和化學性能容易受到外界環(huán)境的影響,在使用過程中需要采取嚴格的試驗檢測和質量控制措施。
1建筑混凝土原材料檢測技術
1.1回彈法
回彈法是混凝土試驗檢測中常用的方法之一,通過傳力桿對混凝土表面進行彈擊操作,對重錘反彈回來的距離進行測量,分析回彈值來得到混凝土的強度數(shù)據(jù)?;貜梼x是回彈法中的主要檢測設備,操作人員需要將回彈儀放到混凝土表面較為光滑的位置,并調整放置的角度,進而有效提高檢測的精度。回彈法在實際應用中會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因此其整體的精度并不是很高,儀器的性能、氣候條件等都可能會對檢測結果的精度產生干擾?;貜椃ǖ牟僮鞅容^簡單,其能夠在短時間內反饋出相應的信息,在工程現(xiàn)場應用較為廣泛。
1.2超聲法
超聲法屬于無損檢測方法,其原理是借助聲波在混凝土傳播過程中的時間、速度、頻率和波幅等參數(shù)展開檢測,并與密度形成正比例關系,得到混凝土的密實度和強度信息。聲波在混凝土中傳播的時間越短、波幅越大、其內部結構越密實、強度也更高。然而在實際檢測工作中,聲波傳播過程會受到骨料粒徑、砂率等因素的影響和干擾,檢測人員需要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進而提高檢測結果的精度。
1.3試件法
在試件法應用過程中,檢測人員必須要結合要求的溫度和濕度對混凝土采取均勻攪拌措施,之后將其放到試模中進行28天的養(yǎng)護,最后進行抗壓試驗。在使用試件法的情況下,假如試件與混凝土養(yǎng)護的條件一樣,其強度檢測結果就能夠代表混凝土的實際強度。在檢測過程中需要對試件的代表性展開重點關注,同時做好試件的選取工作,進而確保對混凝土質量和強度判斷的準確性。
1.4鉆芯法
鉆芯法在實際操作中需要對混凝土進行直接鉆芯取樣,對樣本做一定處理后展開抗壓測試,在無損檢測方法不適用的情況下,采用鉆芯法能夠獲得較好的檢測效果。鉆芯法的準確性較高,可以對混凝土的內部結構展開直接檢測。但是其也具有勞動強度大、容易對混凝土內部造成破壞的明顯缺陷。在應用鉆芯法進行檢測的過程中,檢測人員需要保證混凝土的生產日期大于15d,強度應大于10MPa。
2混凝土建筑材料檢測質量控制措施
2.1加強原材料抽檢控制
原材料抽檢是混凝土配合比試驗中的關鍵工作內容,建筑企業(yè)應安排專業(yè)技術人員對原材料質量檢驗書與合格證做具體分析和研究,確定詳細的參數(shù)范圍,在與施工設計圖紙進行對比后找到相應的問題和不同之處,最終完成合格性的初步檢測工作。其次,在施工現(xiàn)場對批量原材料展開檢測,管理人員需要做好現(xiàn)場監(jiān)督工作,確保原材料的質量能夠滿足混凝土使用標準和要求。最后,做好混凝土配合比的設計工作,確保計算數(shù)據(jù)和結果的可靠性,使得混凝土的性能實現(xiàn)進一步的增強。
2.2完善混凝土的質量檢測體系
在建筑工程項目施工作業(yè)中,建筑企業(yè)應結合設計要求和特點對混凝土質量檢測體系進行完善和優(yōu)化,同時加強各環(huán)節(jié)的控制力度,針對其中存在的問題應及時采取合理的應對措施,提高檢測結果的精度。建立健全檢測制度和體系,使檢測工作的連續(xù)性和可靠性得到有效保障,為判斷混凝土質量提供科學依據(jù)。完善質量檢測體系能夠促使企業(yè)加強對材料大的檢測與審查力度,并嚴格落實檢測人員的責任制度,在良好監(jiān)督作用下使得所有各個環(huán)節(jié)的檢測工作實現(xiàn)細化目標,提高混凝土檢測的有序性和合理性。
2.3加強采樣的質量控制
加強對混凝土采樣工作的質量控制,根據(jù)采樣要求和混凝土特征確定合適的采樣技術和工具,同時將其分成相應的類型并做好編號處理,防止在后面操作中出現(xiàn)混亂現(xiàn)象。同時還應提前對測量工具和儀器進行檢查,確保其能夠正常使用和工作。做好混凝土樣品的保管工作,因混凝土本身特點影響,其在性能上可能會常出現(xiàn)一定的變化,檢測人員要控制好整體的檢測試驗時間,在運輸和保管過程中進行持續(xù)不斷的攪拌,保證樣品的均勻性,防止發(fā)生離析的情況。針對混凝土采樣工作,應做好數(shù)據(jù)內容隨機性的控制工作,根據(jù)實際要求適當?shù)臄U大選擇區(qū)域,確保檢測結果的有效性。
2.4積極引入先進技術和設備
在混凝土建筑材料試驗檢測過程中,需要保證試驗檢測技術和設備的先進性,避免因技術和設備落后問題而對最終的檢測結果精度產生影響。隨著科技的發(fā)展和進步,越來越多的技術被應用到材料試驗檢測工作中,尤其是自動化檢測技術得到了非常廣泛和深入的應用,自動化檢測技術能夠顯著提高檢測的精度和效率,縮短檢測時間并降低整體的施工成本。
2.5做好混凝土收縮變形的控制
在確保滿足泵送要求的前提下,施工人員要做好對混凝土塌落度的控制工作,以此來降低混凝土的收縮變形程度。例如可以使用高效減水劑取代水泥來起到降低水化熱的作用。與此同時,使用粗骨料展開連續(xù)級配工作,控制水泥的整體用量。根據(jù)實際情況加強對混凝土抵抗?jié)B透和強度的測試,并不斷完善和優(yōu)化混凝土配方,尤其是混凝土的密實度性能,必須要確保其符合使用條件和要求。采用蓄水方式對混凝土展開養(yǎng)護施工,在完成混凝土振搗施工后應做二次振搗操作,使得混凝土內部的縫隙得到徹底消除,有效增強鋼筋和混凝土的握力,提高其抗壓性能和抗裂性能。
2.6做好水化熱溫差的控制工作
首先,在混凝土里加入適量的減水劑和粉煤灰物質,進而起到降低混凝土使用率的作用,同時還可以使用水化熱較低的水泥,不斷改進和優(yōu)化施工方案,提高水化熱計算的準確性。針對混凝土中心、表面以及平均溫度的溫差展開合理控制和調整。在實際的施工中對溫度展開及時檢測,結合工程設計要求適當對保溫方案進行調整。其次,加強對邊界的優(yōu)化。在混凝土的基礎底部加裝防水系統(tǒng),如果在基礎頂部加裝防水層,施工人員就需要在墊層中加入瀝青氈層,避免對混凝土基礎造成收縮約束過多的情況,使得溫度應力得到有效降低。與此同時,針對混凝土構件的轉角和空洞四周設置斜向鋼筋,進而起到防止界面突變的作用,解決應力集中問題,控制混凝土裂縫的產生。在混凝基礎底板和壁板之間加裝直徑和間距較小的鋼筋材料,控制全截面的含筋量,采取對稱措施完成布置施工作業(yè),配筋間距需要保持在10到15cm的水平之內,減小裂縫問題的出現(xiàn)概率。
3結語
混凝土材料質量與工程施工質量、建筑使用性能之間有著直接的關系和影響。在實際施工中,建筑企業(yè)必須要做好混凝土材料的試驗檢測和質量控制工作,加強對不同影響因素的控制,建立完善的試驗檢測制度和體系,提高其試驗檢測的水準。與此同時,還應積極引進先進的試驗檢測技術和設備,確保檢測結果的準確性和有效性,將混凝土材料的優(yōu)勢和特點充分發(fā)揮出來,進一步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質量。
【參考文獻】
[1]吳燕.混凝土建筑材料試驗檢測及相關質量控制[J].大眾標準化,2020(22):255-256.
[2]白玉瑾.混凝土建筑材料試驗檢測控制措施分析[J].佳木斯職業(yè)學院學報,2018(12):492,4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