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蘆琪
機械停車設備是目前解決停車難問題最有效的方法。智能停車設備大量使用在醫(yī)院、商場、車站等車輛集中的場所[1-3]。泊車搬運器是停車設備中最為關鍵的部分,由于現(xiàn)有的泊車搬運器均為單向運行,無法滿足特殊情況下停車設備的運行要求,更為靈活的泊車搬運器急需開發(fā)并應用于停車場內(nèi)。
穿梭車技術(shù)是倉儲物流行業(yè)較為成熟的技術(shù),具有運行靈活,效率高的特點,是機械停車行業(yè)需借鑒的技術(shù)。本文介紹的穿梭泊車搬運器是一種集舉升車輛、四向行駛、原地換軌道、智能搬運等于一體的智能立體泊車系統(tǒng)解決方案,可實現(xiàn)車輛的快速入庫、出庫。
四向穿梭車是隨著自動化倉儲物流系統(tǒng)而產(chǎn)生的設備,具有兩套輪系,一套負責X方向的行走,另一套負責Y方向的行走。小車在相應的軌道上運行,遇到轉(zhuǎn)彎處,則通過更換輪系來完成。
穿梭車主要包含車架、四向行走驅(qū)動裝置、變向裝置、抓取裝置、控制系統(tǒng)等。其中,行走驅(qū)動裝置負責行走;變向裝置負責換向,進行X和Y方向的行走切換;抓取裝置負責貨物的搬運;控制系統(tǒng)負責穿梭車的移動路徑。
泊車機器人是智能停車設備中最關鍵的部分,具備舉升車輛和單向搬運車輛的功能。泊車機器人主要由車輛舉升部分和行走部分組成,工作時泊車機器人行走至車輛底部,舉升部分作用于車輛輪胎將車輛舉起,泊車機器人行走運送車輛到指定位置。
四向穿梭泊車搬運器主要由夾持、行走、行走切換、控制系統(tǒng)等部分組成(如圖1),其中夾持部分負責舉升車輛,前輪夾持部分為固定端,負責車輛前輪的舉升,后輪夾持部分為浮動端,以適應不同軸距的車輛,負責車輛后輪的舉升(如圖2);行走部分負責車輛搬運,行走切換部分負責原地換軌道,夾持部分和行走切換部分為設備的核心傳動系統(tǒng)。
圖1 穿梭泊車搬運器
圖2 穿梭泊車搬運器工作狀態(tài)
支撐架體是穿梭泊車搬運器的主體結(jié)構(gòu),采用Q345標準型材設計而成。支撐架體整體平面結(jié)構(gòu)為矩形,中間添加三條支撐,采用焊接形式連接。支撐架體的上方為車輛夾持部分,行走部分布置在支撐架體的兩側(cè)。
采用Midas軟件進行受力仿真計算,計算載荷包括設備自重和車輛載荷。橫移輪軸距較大,橫移過程中支撐架體的受力是最不利的。在橫移搬運車輛的過程中,由于設備運行速度較低,且加減速時間較長,受力主要考慮來自車輛載荷和設備自重,設備在水平地面行走約束條件為水平單向的滑動約束,進行分析計算,最大變形量為2.18mm(如圖3),滿足設備剛度1/1000的要求。最大應力為127.30N/mm2(如圖4),小于Q345材料的許用應力(172.5N/mm2),滿足材料要求。
圖3 支撐架體仿真分析(a)
圖4 支撐架體仿真分析(b)
行走部分包括橫移行走部分和縱移行走部分。橫移行走由四個橫移輪組成,采用電機加減速機直接與行走軸連接的方式進行驅(qū)動;縱移行走由四個行走輪和兩個支撐輪組成,行走輪采用電機架鏈條的方式驅(qū)動。
穿梭泊車搬運器行車速度為0.8m/s,設備(1.6t)和車輛(2.35t)總重為F=3.95t×9.8N/kg=38710N,行走輪直徑為D=200mm,滾動摩擦因數(shù)為0.1(聚氨酯輪與Q235鋼),電機經(jīng)減速機后,輸出轉(zhuǎn)速N=80r/min。
橫移的總功率為1621.17W,考慮傳動過程中的機械損耗和多臺電機配合的能量損耗,橫移行走采用四個0.6Kw電機??v移的總功率也為1621.17W,采用兩個1.2Kw電機。
行走切換部分是泊車機器人實現(xiàn)橫、縱行走切換的部件(如圖5、圖6),通過電機驅(qū)動鏈輪、鏈條,滾珠絲桿旋轉(zhuǎn),行走切換組升降,實現(xiàn)橫、縱行走切換。橫移時,橫移行走輪下降與行走面接觸并行走,縱移行走輪離開行走面;縱移時,橫移行走輪起升離開行走面,縱移行走輪與行走面接觸并行走。
圖5 行走切換平面示意圖
圖6 行走切換剖面圖
行走切換過程中,最大阻力Fz=45000N,單個絲桿所受軸向力F=11250N。選擇滾珠絲桿參數(shù):直徑d=63mm,導程I=10mm。
電機扭矩計算:單臂絲杠驅(qū)動扭矩Ta=(F×I)/(2×3.14×n1),絲杠驅(qū)動扭矩Ta,軸向力F=11250N,效率n1=94%。
單個絲桿驅(qū)動扭矩需要19.06Nm,四個絲桿共需76.24Nm,切換升降速度為1.5m/min。采用雙電機驅(qū)動。選擇伺服電機功率為0.75Kw,額定扭矩為2.3Nm,轉(zhuǎn)速為3000,減速機速為比20:1。
RGV泊車機器人,額定載重2600kg,按4:6分配前輪重1560kg,單個前輪重G=7800N,F(xiàn)=4700N,F(xiàn)x=2645N,F(xiàn)y=3885N,μ=0.2(如圖7)。
圖7 夾臂受力示意圖
夾臂所需驅(qū)動力為Fd=2645+3885×0.2=3422N。
采用蝸輪蝸桿夾臂驅(qū)動形式是蝸輪一端連接夾臂,蝸桿一端連接電機(如圖8、圖9)。通過電機帶動蝸桿旋轉(zhuǎn),蝸輪轉(zhuǎn)動90°,使夾臂由閉合到打開,實現(xiàn)車輛輪胎夾具。
圖8 蝸輪蝸桿夾臂驅(qū)動示意圖
圖9 蝸輪蝸桿夾臂驅(qū)動3D示意圖
夾臂夾持過程中,阻力臂為400mm,驅(qū)動力Fd=3422N,扭矩T2=1369Nm。
選擇蝸輪、蝸桿參數(shù):中心距a=125,傳動比41,模數(shù)m=5,蝸桿分度圓d1=50,蝸桿頭數(shù)z1=1,渦輪齒數(shù)z2=41。
電機扭矩計算:蝸桿軸傳遞扭矩T1=T2/i?,蝸桿軸傳遞扭矩T2,傳動比i=41,機械效率?=77.58%。
單個夾臂驅(qū)動扭矩需要43Nm。
選擇伺服電機功率為0.6Kw,額定扭矩為1.91Nm,最大扭矩為3.81Nm,轉(zhuǎn)速為3000;減速機速比為25:1,夾臂轉(zhuǎn)動速度為3n/min。
穿梭泊車系統(tǒng)主要包含:車廳、軌道、停車位、穿梭搬運器、控制系統(tǒng)等(如圖10)。車輛駛?cè)胲噺d后,用戶離開車輛,系統(tǒng)進入自動存車模式,穿梭泊車搬運器橫移、縱移后到達車輛底部,夾持部分將車輛舉升,運送至預定的車位,實現(xiàn)車輛的存放。橫向行走采用條碼定位,縱向行走采用漫反光電定位,從而實現(xiàn)搬運器的行走控制。
圖10 穿梭泊車系統(tǒng)示意圖
在穿梭泊車搬運器的設計過程中,支撐架體采用Midas仿真分析,通過鏈條加滾珠絲桿的方式解決行走切換傳動,以及采用蝸輪蝸桿驅(qū)動夾臂等設計方法,均可通用于機械停車設備設計。
穿梭泊車搬運器是倉儲物流行業(yè)和機械停車行業(yè)融合的產(chǎn)品,既具備搬運車輛的功能,又有運行靈活的特點,可大大提升停車設備的存取車效率。穿梭泊車搬運器適用于長×寬×高≤5.3m×2.0m×2.0m,軸距在2.3m~3.2m之間,重量<2.35t的家用轎車,滿足停車設備的通用要求。該搬運器可廣泛應用于平面移動類、巷道堆垛類、垂直升降類等大型智能停車設備中,同時也可使用于一些特殊的、不規(guī)則地塊的停車庫建設。該設備的應用,能夠大大減少傳統(tǒng)停車庫對設備種類和數(shù)量的要求,節(jié)約單車位的建設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