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新偉
摘 要:現(xiàn)代建筑的施工周期較長,施工條件比較復雜,相應的施工難度也比較大,工序也相對較多,在實際的施工過程中,相應的管理人員應加強技術管理,對施工現(xiàn)場進行嚴格的管理,確保一系列的前期工作的準備充足,保證能夠安全無誤地進行施工。本文結合實際案例,根據(jù)筆者工作實踐,對建筑工程技術管理中控制要點與優(yōu)化進行了分析和探討。
關鍵詞:建筑工程;技術;管理;控制
高層房屋工程建筑結構多為框剪結構或純剪結構,高層建筑施工時,所用到的混凝土對強度要求較高,數(shù)量較大,房屋建筑施工時對于鋼筋、混凝土施工材料和工藝的要求極高,需對這幾種材料的質量和施工過程進行嚴格把關。高層建筑因原材料、施工條件等各種因素的影響,混凝土結構容易出現(xiàn)裂縫,根據(jù)結構特點需設置相應的后澆帶。
1 工程概況
某棚戶區(qū)改造工程1#~6#樓、12#樓,總造價14200萬元,共7棟,地上18~28層,建筑面積85500m2,框剪結構,墻體材料采用規(guī)格600mm×240mm×200mm的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砌筑砂漿采用專用砂漿。外墻采用馬賽克陶瓷錦磚,內墻面為水泥砂漿粉刷。
2 高層建筑施工技術要點
2.1 鋼筋施工技術
鋼筋下料時,嚴格按照圖紙及規(guī)范進行計算,錨固長度和彎勾必須滿足要求。墻柱的預埋位置要準確,不得出現(xiàn)過大的偏差,其偏差值按檢驗批的標準進行驗收;對于柱子變截面的鋼筋需按規(guī)范和圖紙的節(jié)點進行彎錨定位,或采用重新插筋,確保位置準確。梁柱受力主筋的接頭應設在距離梁柱接頭1/3以外,直螺紋套筒在車牙時,必須確保牙絲數(shù)量滿足規(guī)范要求。在車牙前,鋼筋的端頭需用切割機磨平,確保鋼筋牙數(shù)準確。梁柱接頭的抗震箍筋必須設置到位,可提前將箍筋按圖紙間距焊成籠子,以防箍筋出現(xiàn)少漏或全部擠在一起,影響受力。剪力墻的橫、豎向受力鋼筋的綁扎搭接長度要滿足規(guī)范要求,且不少于300mm。墻、板上的預留洞口必須按圖紙和規(guī)范要求設置加強鋼筋。距離梁柱接頭1/3的位置為剪力最大處,其箍筋必須加密且不得大于100mm。常規(guī)梁柱鋼筋的保護層厚度不少于25mm,板筋的保護層厚度不少于15mm。根據(jù)建筑所處環(huán)境不同,保護層有不同要求。梁鋼筋在綁扎時,需按圖紙要求擺放受力主筋,鋼筋的間距不得小于25mm,以便混凝土澆筑。若出現(xiàn)鋼筋太密的情況,應聯(lián)系設計單位復核,變更調整鋼筋的直徑。板鋼筋在綁扎前需先根據(jù)板的開間尺寸進行畫線定位,以保證鋼筋能均勻受力。板筋安裝時,鋼筋應滿扎。樓梯折板和雨篷的鋼筋綁扎必須嚴格按規(guī)范和圖集進行施工,防止因鋼筋受力方向擺錯,出現(xiàn)事故。支座負筋應采用鋼筋馬凳架立,防止因人為踩踏使負筋下沉,減少板面的有效受力高度。
2.2 混凝土施工技術
高層建筑施工時,所用到的混凝土對強度要求較高,數(shù)量較大。高強度的混凝土黏性較大,不易泵送。特別是混凝土泵機泵送達到一定的高度后,需二次轉泵,同時混凝土中還需加入相應的外加劑,對商品混凝土的供應商的技術要求較高,需嚴格把控原材料及配合比。不得出現(xiàn)砂石級配不良的情況,否則會影響混凝土的強度。泵送混凝土施工速度較快,可縮短工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混凝土的施工性能,但其坍落度較大,浮漿較多,在澆筑墻柱混凝土時,須將表面的浮漿清除或將其鑿毛,以便施工縫能更好地結合。在滿足強度和可泵性的條件下,盡可能地減少水泥用量和含砂率,增加石子數(shù)量,以便提高混凝土的質量。柱混凝土強度高于梁板混凝土的強度等級時,應先行澆筑較高一級的混凝土。在梁柱節(jié)點處,可在距柱邊0.5m處的梁上按45°的斜角綁扎鋼絲網(wǎng),然后分層澆筑柱頭的混凝土,并振搗密實。同時要注意梁板的混凝土澆筑必須在柱節(jié)點的混凝土初凝之前完成,以防出現(xiàn)施工冷縫。在澆筑梁板混凝土時,應注意保護鋼筋,不得隨意踩踏。在施工過程中,應考慮攪拌站與項目所在地的距離,確?;炷恋浆F(xiàn)場時的坍落度滿足澆筑要求。在施工過程中應嚴控混凝土的養(yǎng)護制度,對于墻柱可采用帶模養(yǎng)護,不得太早拆模,防止墻柱缺梭掉角。對于梁板結構,澆筑過程中要進行二次收面,并及時養(yǎng)護,可采用覆蓋薄膜的方法,減少表面水分蒸發(fā),防止混凝表面出現(xiàn)裂縫。加強混凝土試塊的管理和監(jiān)督,加強混凝土的評定工作,確?;炷临|量穩(wěn)定。在澆筑過程中,隨時把控混凝土的和易性,澆筑現(xiàn)場不得私自加水,混凝土離析時不得使用。
2.3 后澆帶施工節(jié)點
模板支撐系統(tǒng)要獨立設置,以便于其他模板及支撐的正常拆除和周轉,后澆帶兩側保留支撐不少于兩排,排距不大于1m。高層建筑一般設置沉降后澆帶,主要是考慮高層建筑與裙房之間的沉降差。后澆帶寬度一般為0.8m~1.0m。清理原施工縫處的鋼絲網(wǎng)和垃圾,用水沖洗干凈,然后用高一強度等級的微膨脹混凝土進行澆筑。后澆帶兩側混凝土澆筑時,可在頂面混凝土留10cm寬企口,待混凝土硬化后在企口上砌筑120mm高的返口,然后在后澆帶上覆蓋彩條塑料布,防止雜物和雨水進入后澆帶,減少后期清理工作。后澆帶混凝土凝結硬化后要及時進行養(yǎng)護,防止新舊混凝土收縮不一致而產(chǎn)生裂縫。
2.54砌體及裝修施工把控要點
對于廁浴間、露臺、外陽臺的墻根部,應先澆筑高度≥200mm的C20素混凝土。砌體灰縫要飽滿,不得出現(xiàn)瞎縫、假縫、通縫。砌體頂部斜頂磚的傾斜度為60°~75°,防止沉降引起梁底開裂。窗臺上要設置100mm厚鋼筋混凝土壓頂,每邊入墻不少于240mm,防止窗臺產(chǎn)生斜裂縫。不同材質相接處應掛鋼絲網(wǎng),大面積抹灰飾面應設置分格縫。對于外墻面采用大理石幕墻工程應先進行優(yōu)化設計,經(jīng)審圖中心審核后才能施工。對于采用馬賽克陶瓷磚的工程,在大面積施工前,應先貼瓷磚樣板,經(jīng)各單位共同確認后,才能進行排磚施工。
結語
高層建筑施工質量控制和安全管理特別重要,各參建人員應嚴格根據(jù)國家施工規(guī)范技術標準和設計方案進行操作,把好質量和安全關,切實落實責任。在施工過程中,管理人員應加強技術管理,對施工現(xiàn)場進行嚴格的管理,確保一系列的前期工作的準備充足,保證能夠安全無誤地進行施工。此外,還要從源頭把關,重視原材料采購,加強檢查,如此我國高層建筑才能更好地發(fā)展。
參考文獻
[1]趙旭東.土建工程施工技術措施及管理工作探討[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7,33(2):5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