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富云
摘 要:在建筑工程中,防滲漏技術是非常關鍵的一項內容。建筑工程中不同的部位產(chǎn)生滲漏問題的原因各不相同,一般來說屋面、外墻、門窗、廚衛(wèi)等處由于與雨水和生活用水接觸最為直接和頻繁,是最容易發(fā)生滲漏的部位。一旦發(fā)生滲漏現(xiàn)象,不僅會影響該區(qū)域的結構功能,給居民的生活造成極大的影響,還會影響建筑物整體的穩(wěn)定性,因此在建筑工程中應用防滲漏施工技術意義重大。施工技術人員需要在前期施工過程中做好針對性的防水保護,充分了解滲漏問題出現(xiàn)的原因,結合防滲漏部位的具體情況以及滲漏原因進行針對性的設計,并完善防滲漏施工方案,優(yōu)化防滲漏施工技術手段,嚴格控制防滲漏施工材料質量,加強對施工過程的監(jiān)督和把控,促使防滲漏技術最大化發(fā)揮應用價值,達到提升建筑物綜合性能的目的。
關鍵詞:建筑工程施工;防滲漏;施工技術分析
引言
房屋滲漏是當前工程建設中比較常見的一種現(xiàn)象,如果不能及時采取有效地方法進行治理,則會給居民帶來極大的影響,甚至還會造成安全隱患等問題。因此,在具體建設的過程中應該結合實際情況做好相應的分析,從而加深對內容的研究并通過防滲漏施工技術進行改善,結合工程情況結合施工工藝進行優(yōu)化,從而避免出現(xiàn)房屋建筑出現(xiàn)滲漏的問題,以此提高建筑的整體質量。
1建筑工程防滲漏原則
在整個工程的防滲漏施工過程中,一定要對建筑工程實際存在的一些影響因素做出全面綜合考慮,對于居民區(qū)的實際劃分標準,一定要按照相關的制度進行,盡量設計出最合理、最適合的結構施工保護制度。從我國傳統(tǒng)的建筑工程結構保護機制來看,目前所使用的制度并不是很完善,傳統(tǒng)的工程過于重視的方面在于施工,并沒有對整個工程的實際保護進行高度重視,在房屋建筑可持續(xù)發(fā)展方面,造成了嚴重的影響。為了讓整個建筑工程更好地被保護,必須讓整個建筑結構高度穩(wěn)定,更需要從整個結構體系的方方面面進行考慮和分析。
2房屋建筑中防滲漏施工的重要性
(1)通過建筑工程防滲透施工項目執(zhí)行,可以確保建筑質量的同時提高建筑自身的價值,這樣能夠更好地展示建筑工程的整體形象。(2)建筑工程的質量與人們的生活有一定的關聯(lián),如果防滲漏工作處理妥當,則能夠避免出現(xiàn)一些其他問題,從而保證建筑的整體實用性,以此確保房屋建筑的使用壽命。因此,在當前房屋建設的過程中應該重視防滲漏施工的各項操作,同時還要加強一些細節(jié)方面的把控,從而確保施工能夠穩(wěn)定展開,以此提高房屋的整體質量。
3建筑工程施工中防滲漏施工技術的運用
3.1屋面結構防滲漏施工技術
首先要對屋面結構和防水工程進行合理設計,例如按照防水設計準則設計房屋屋面的檐溝和落水口,此外還要考慮到屋面結構的強度,合理設計混合砂漿配合比、鋼筋配比率和施工方案,確保屋面結構最下層面的硬度和承受能力與整個屋面結構相適應,降低受壓開裂的可能性。其次應注重對屋面相關防水材料的選擇,針對建筑工程選取合適的高質量屋面防水涂料和防水卷材,加強對材料的質檢和質量管控,選擇相對應的防滲漏施工工藝,按照防水施工工序和流程規(guī)范操作,并且要在防水施工完成后進行注水試驗,確認防水效果,以便及時進行返工修正。最后一定要注意后期維護管理,既要加強對屋面混凝土施工的施工和養(yǎng)護管理,嚴格控制裂縫出現(xiàn),還要制定完善的屋面檢查維修方案,以便及時發(fā)現(xiàn)和修復可能會引起滲漏的質量問題。
3.2外墻防滲漏施工
進行外墻結構構件的預制過程中,應根據(jù)房屋建筑的建設需求和要求提高其加工精度和強度,通過優(yōu)化施工技術的方式提升混凝土的壓實度。安裝預制構件時,應嚴格根據(jù)設計圖進行施工,對其垂直度進行檢測,保證誤差不超過5mm。施工中還需要有效對橡膠止水帶進行壓實處理,使橡膠密封圈結構必須與接頭結構相連,且保持緊密貼合的狀態(tài)。由于房屋建筑的外墻長期暴露在自然環(huán)境中,相關人員必須對建筑所在地區(qū)的氣候條件和環(huán)境特征進行全面的了解,根據(jù)實際施工要求調整混凝土的配合比,選擇分層澆筑和分層振搗的方法進行施工,并做好混凝土澆筑溫度的控制。若施工過程中出現(xiàn)墻體裂縫,當其寬度低于0.5mm時,可利用高分子防水材料進行快速填補;當其寬度在0.5-4mm時,施工人員應先清除裂縫中的灰塵和雜質,再利用高分子材料進行填充施工;若裂縫的寬度超過4mm,應按照施工工序進行鑿縫施工處理,在利用專業(yè)設備完成高分子材料的噴涂。進行墻體抹灰施工前,需要對墻面進行有效的處理,清除墻體表面的一些雜質,利用噴涂界面劑進行施工,利用鋼絲片對混凝土柱進行固定處理,其固定寬度和長度必須超過200mm。抹灰前1d必須做好墻面的灑水作業(yè),抹灰施工時還需要進行墻面噴濕,使墻面達到相應的濕度要求,且無明顯的水殘留或流動時即可進行抹灰。為提升建筑整體防滲性能和面層效果,可分2次進行抹灰作業(yè):第一次打底使用的水泥砂漿的比例約為1∶3;第二次抹灰所使用的水泥砂漿的比例多為1∶2.5,2次抹灰施工必須間隔至少2d。若在天氣炎熱的夏天進行抹灰作業(yè),完成施工后10h應有專業(yè)的人員按要求進行灑水養(yǎng)護,且每次養(yǎng)護的時間必須超過3d。此外,還可以選擇在外墻表面貼墻面磚,有效阻擋雨水對房屋墻面的直接侵蝕。鋪墻面磚之前,需對其進行浸泡處理,確保磚內的水分在約10%,并通過外墻粉刷的方式填補墻體中的細小空隙,或利用素水泥進行處理,選擇具有較多優(yōu)越性能的綠色外墻磚材料和黏接材料,嚴格根據(jù)施工標準和工序來進行作業(yè)。
3.3廚衛(wèi)防漏技術
(1)材料測試。我們都知道無論是廚房還是衛(wèi)生間的墻面均鋪設了各種各樣的管道,所以這兩個地方很容易發(fā)生滲漏的情況。施工人員在對廚衛(wèi)開展施工的前期階段,應當提前對以下幾點引起必要的重視:一是管道設備材料的質量;二是相關配件,旨在充分保障其可以與施工要求相匹配。(2)調平地板和墻壁。施工人員在找平地板以及墻壁的過程中,應當采取針對性的手段科學把控好地面的坡度,并在此基礎上充分保障地面的水可以暢通無阻地流淌。當相關防水材料準備就緒后,施工人員需要采取涂抹防水膜的方式來實現(xiàn)防水效果。在具體涂抹期間,施工人員需要在全面了解具體狀況的基礎上在兩邊抑或背面加以操作,同時還要想辦法保障其各層的涂膜方向處于相同狀態(tài),旨在從源頭上減少漏涂情況發(fā)生的次數(shù)。
結語
總之,在實際施工期間,防滲漏技術的有效運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強化建筑使用的可靠性與穩(wěn)定性,對提高施工水平、加快建筑行業(yè)發(fā)展等方面有著積極的意義。因此,要求相關單位要進一步強化對該技術的充分利用,并在全面了解相關標準的基礎上來有效地進行防滲漏處理,旨在將施工水平加以提升,繼而為人們的生活營造出和諧、舒適的氛圍。
參考文獻
[1]袁維鋒.房屋建筑施工中防滲漏施工技術的運用研討[J].科技風,2020(36):133-134.
[2]江萍紅.房屋建筑施工中防滲漏技術探究[J].江西建材,2020(10):133,135.
[3]王曉燁.建筑工程施工中防滲漏施工技術分析[J].住宅與房地產(chǎn),2020(30):158-159.
[4]孫志剛.房屋建筑工程中防滲漏施工技術研究[J].住宅與房地產(chǎn),2020(27):144-145.
[5]楊小平.建筑工程施工中防水防滲技術的運用[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7(21):61~62.
[6]魏海瑞.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滲漏原因及防滲漏施工技術分析[J].建材與裝飾,2020(20):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