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yōu)倫
許是因為自己走得太久,故鄉(xiāng)的模樣總是被定格在童年。小路、河溝,還有村前的那排蒼老的楊樹,那時的腳步細碎地流連在四季的風中,就像在山坡的背面,夏花映著冬雪,用皮毛似的記憶裹著父親的煙斗、母親的笑容。至于小屯外面的世界,只是一個傳說或是一首動情的歌。聽了就聽了,唱了就唱了,除了一陣的歡娛,再沒有留下什么,只有那生靈的樣子,清晰得就像是一幅畫,靜動皆在夢里,愛戀都在心間。
丹頂鶴,其實離我家很近,就在山的外面,只是幾個上坡與幾個下坡那么遠,然而,我真正見到他們的時候,卻是在自己的不惑之年。
“華表天生為一鶴,凌霄丹頂展翅飛”。相見時難終相見,那一天,我和兄嫂起得很早,一路飛車,直奔齊齊哈爾的“扎龍自然保護區(qū)”,且不說一路上的霞光晨景,只是心里那陣狂舞般的律動便讓我興奮至極。兄長說:“我自從退休以后就愛上攝影,一年不知要來這里多少次呢,哪只小鶴是剛出生的,哪只老鶴是誰的姥姥,我都知道”!見他一臉的自豪,我突然心生妒嫉,就在這時,嫂子突然掩住口鼻做了一個讓我們安靜的動作,于是,我們便沉心靜待,隱約聽到對面的高崗上傳來了優(yōu)雅的聲音,隨后遠處的蘆葦在輕輕搖擺,近處的水面也蕩起漣漪,這一刻,我突然想起這樣的詩句“曉鶴彈古舌,婆羅門叫音。應吹天下律,不使塵中尋”。聲近影現(xiàn),它們結隊出場了!真是“白雪恥容顏,照影玉潭里”??!它們翩翩而來,刷衣碧波艷,好一個自得悠閑。有的單腿獨立,把一面的翅膀舒展成簾;有的注足遠望,翎冠微撼曼妙的思想;有的深琢幽水,而后抬頭用力甩著小魚,那自如、那灑脫非“仙”字不可盡意。我正觀察得細致,突然,兄長大喝一聲,“還愣著”!話音未落,只見他們騰空躍起,真可謂“迅雷不及掩耳”,瞬至高天,那舞姿曼妙得讓飄逸的云兒也倍感汗顏,他們一會兒飛成一個圓圈,一會兒又飛成個“人”字我歡呼起來,至于詩句,再也無暇顧及!只是覺得自己的重心不在地面,雙臂在不斷地擺動,一圈、兩圈、三圈他們一起落地,儼然是凱旋歸來的將士!
許是因為振羽之后尚有激情,少年的它們,三五成群在水中變著方的嬉戲,一會兒你掀我的衣角,一會兒我扯你的裙衫,青年,則兩兩相吸,溫情脈脈,時而相擁,時而互相欣賞,長者們呢,他們在享受著天倫之樂我正看得入迷,許是兄嫂拍得已然盡興了,兄長便開始娓媚地講起關于丹頂鶴那些動人的故事,“關于愛情,他們的忠貞讓人感動,一眼定情,一生相守,正所謂‘紛飛共所以生死相依,忠貞不渝”。筑巢累窩,他們共同完成,就連“十月懷胎”,他們也是輪流守護。愛不分雌雄,幸福一同經(jīng)營”。嫂子接著說:她最見不得的是空巢老鶴,那憂傷的表情、簡直無法用語言形容,失去愛人,他(她)會不吃不喝,只是短短幾日便毅然隨愛人西行”!看著她眼里閃動的淚花,我也感動得潸然淚下!
“野性方自得,人寰何所求”,為了證明自己曾經(jīng)來過,我也拿出手機欲拍幾張丹頂鶴的照片,雖然沒啥技術含量,但我認為這是最真實的畫面,一定要帶回廣東給我的孫女看看,并用自己的方式選擇最質樸的語言,在榕樹下的長椅上,講一長串人與自然極其唯美的故事……
——選自中國西部散文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