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麗巍
[摘 要]信息技術在教育教學中的應用,為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引導學生主動整合和建構(gòu)新知識,提高英語課堂教學效率起到了重要作用。小學英語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英語教學的特點之一是要使學生盡可能多地從不同渠道,以不同形式接觸和學習英語,親身感受和直接體驗語言和語言運用。”信息技術與英語學科的整合,為我們帶來了生動優(yōu)質(zhì)的英語課堂教學,教師要發(fā)揮好信息技術的輔助作用,讓其更好地為英語教學服務。
[關鍵詞]信息技術;小學英語;學科整合;課堂效率
隨著信息技術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有效運用,推動了教學手段和方式的變革。作為新時代的英語教師,要不斷探索、制作出新穎、生動、有趣的多媒體課件,有效地提高英語課堂教學質(zhì)量。
一、運用信息技術輔助英語教學的優(yōu)勢
信息技術能營造形象、直觀的氛圍,使英語教學從單調(diào)的文字描述中解放出來,展現(xiàn)給學生以文字、語音、形象、色彩的美,牢牢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積極跟隨課件學習。具體體現(xiàn)在:
(一)運用信息技術創(chuàng)設情境
英語中的對話教學通常要在情境中進行,這種情境很難憑借圖片來實現(xiàn)。小學英語課程標準強調(diào)要激發(fā)、培養(yǎng)學生學習和運用英語的興趣?,F(xiàn)代信息技術能模擬仿真,化抽象為形象,化靜為動,將圖像、動畫、聲音、視頻有機融合,能創(chuàng)設出豐富多彩、活潑逼真的教學情境,幫助學生更快進入角色,產(chǎn)生情感體驗,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學習和交流中,讓小學英語課堂更有效。例如,在教學動物單詞時,如果按照傳統(tǒng)的方法帶領學生拼讀,難免枯燥,讓學生提不起興趣,而運用動畫課件,在學生面前展示出動物園的畫面,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鮮活的動物園場景,并加入不同動物的聲音,讓學生先聽聲音猜動物,繼而呈現(xiàn)動物的畫面,再打出單詞,最后讓學生親自操作電腦畫幾只小動物,邊畫邊念。這樣的情境,將抽象、枯燥的單詞具體化、形象化,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讓他們產(chǎn)生強烈的學習愿望。
(二)運用信息技術激發(fā)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能促使學生積極思維。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他們學到有用的英語是教師的職責。在教學中借助信息技術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例如,教學英語字母時利用字母游戲軟件讓學生在玩中學;教學“What's your favorite sports”時設計動畫,直觀展示各種運動項目,上網(wǎng)下載一些體育明星的圖片,講他們訓練中經(jīng)歷的故事。通過這樣的方式,激發(fā)學生的興趣,積極參與課堂教學。
(三)運用信息技術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利用信息技術輔助英語教學有利于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以計算機為核心的信息技術具有很強的人機對話能力,是學生自學的好幫手。因此,運用信息技術輔助教學有利于把學習的主動權(quán)交給學生,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例如:學完“問路”一課后,讓學生在計算機上設計一條由學校到書店的路線圖,并根據(jù)所示畫面內(nèi)容做一段對話練習。這樣就避免了學生在課堂上處于被動地位,主動投入學習中,提高英語學習效率。
(四)運用信息技術增大教學容量
傳統(tǒng)的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在黑板上書寫各種單詞、重點句型和語法,比較費力、費時。運用信息技術輔助教學,教師只需在課前將本節(jié)的板書、板畫、作業(yè)等內(nèi)容制成課件,在課堂上進行展示,這樣就能節(jié)省課堂時間,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nèi)呈現(xiàn)更多的知識,圖文并茂,既清楚又規(guī)范,開闊了學生視野,增加了課堂教學容量。
(五)運用信息技術降低教學難度
英語教材中的很多知識點如果憑借傳統(tǒng)的教學手段只會讓學生覺得枯燥和難以理解。如果恰當運用信息技術輔助教學,將這些知識點簡單化、生動化、直觀化,降低教學難度,就能幫助學生理解和記憶。如在過去式和現(xiàn)在時的對比教學中,教師通過上網(wǎng)搜索,制作了有關自然現(xiàn)象變化的課件:日出到日落的不同位置變化,白天到黑夜天空的變化,不同季節(jié)中各種景觀的變化等。在這些自然現(xiàn)象變化的視頻中,形象直觀地教授了過去式,學生在觀察和操練中輕松地區(qū)分了現(xiàn)在和過去式的語法區(qū)別。
(六)運用信息技術開展課堂評價
小學英語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和評價的主體,英語課程的評價體系要注重體現(xiàn)學生在評價中的主體地位,力求評價方式的多元性、多樣性與可選擇性。采用形成性評價與終結(jié)性評價相結(jié)合的方式,既關注學習過程,又關注學習結(jié)果。”運用信息技術開展英語教學評價,是借助網(wǎng)絡和多媒體的特殊功能,針對學生愛表現(xiàn)自我、追求成就感的特點,讓他們進行自評和互評,使教學評價具有多元性、多樣性和可選擇性,通過信息技術下的多樣化評價激發(fā)學生更好地學習英語。例如,利用PPT制作一些簡單好看的動畫,如閃動的卡通笑臉或者掌聲,課堂上適時評價使用,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熱情。
二、運用信息技術輔助英語教學應注意的問題
信息化是當今社會發(fā)展的大趨勢,信息技術已成為人類不斷創(chuàng)新的有效手段。教師在充分利用信息技術為課堂教學提供優(yōu)質(zhì)服務的同時,要考慮運用信息技術輔助英語教學可能出現(xiàn)的問題,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一)注意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
現(xiàn)在很多人認為英語課堂上不用多媒體就意味著落后,甚至認為多媒體用得越多,教學越現(xiàn)代化,效果就越好。不少教師課堂上頻繁使用多媒體,在不同的媒體間不停切換,整個教學過程中學生幾乎沒有時間思考和交流,主體地位無法體現(xiàn),課堂上缺少氣氛熱烈的對話、討論和語言訓練。信息技術雖然是一種先進的教學手段,但只能起輔助作用,還要給學生留下足夠的時間和空間,引導他們?nèi)ニ伎?、討論和練習。只有以學生為中心,充分發(fā)揮他們的主動性和能動性,課堂教學才能成功。
(二)注意合理使用信息技術
英語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必須通過師生之間、學生之間大量的英語交流,才能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交際能力。教師應把教學軟件放在被支配的地位,作為自己教學活動的輔助工具,而不能為了使用信息手段而教學。在英語教學中恰當使用圖形、圖像和聲音,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理解所學內(nèi)容。由于小學生對新事物普遍存在好奇心,其興趣點也常跟著好奇心走,自控能力差,如果一味運用信息技術,追求教學形式的多樣化和新穎性,不但達不到預期的效果,還會對學生的英語學習產(chǎn)生負面的影響,反而分散注意力,造成英語學習偏離主題。教學課件的設計要盡量圍繞所教的內(nèi)容,切忌“喧賓奪主”,忽略了教學目的。例如,對于Is this your…?Are these his/her…?等內(nèi)容,只需要教師簡單的肢體語言和示范,學生就很容易理解和掌握。如果頻繁地運用電教媒體,反而畫蛇添足,浪費時間,影響了課堂的時效性。
(三)注意照顧學生的思維進程
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善于駕馭學生的思維,根據(jù)學生的思維進程隨時調(diào)控教學速度。運用信息技術輔助英語教學,教師忙于操作計算機,計算機又無法感知學生的思維進程,加上學生的知識水平有限,導致多媒體的播放進程與學生的思維進程不同步,造成學生思維的混亂。例如,教學“What's your favorite color?”時,學生剛剛才學會讀,有的教師按照自己設計的思路開始點擊下面的課件,彈出了聽音趣味連線題。這樣的進度便超越了學生的思維進程,教學效果反而不佳。尤其是在學生學習新知識或進行英語練習時, 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的思維進程合理控制節(jié)奏,循序漸進。
(四)注意信息環(huán)境下的師生情感交流
學生有豐富的情感,但很難用英語表達自己的情感,這就需要教師使用身體語言去感染、引導他們。教師的一個表情、一個動作,常常能抓住學生的注意力,能幫助學生隨著自己一起去體驗情感,理解教學內(nèi)容,提高教學效果。但信息技術環(huán)境下,雖然相關的教學內(nèi)容和信息能輸入到計算機中,但人的情感是無法輸入的,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中注意適時與學生進行情感交流,分析把握學生的情感反饋信息。例如,學習中西文化差異時,如果單純依靠多媒體將西方的一些節(jié)日以圖片的形式展現(xiàn)出來,學生無法感知具體的文化差異,教師若以生動的表情結(jié)合西方文化背景進行講解再配以圖片,學生就會加深印象。
總之,運用信息技術輔助小學英語教學,不僅可以活躍課堂氛圍,提高英語學習效果,而且可以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英語交際能力的提升。因此,作為新時代的英語教師,要不斷探索信息技術輔助英語教學的方法,有效提高英語課堂教學質(zhì)量。
參考文獻:
[1]金彩英.信息技術與英語學科整合的思考[J].教學研究,2016,(23).
[2]李曉華.信息技術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思考[J].英語畫刊,2015,(16).
[3]王新紅.應用信息技術開展英語教學應注意的問題[J].校園英語,2017,(11).
(責任編輯 付淑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