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彥妮
回頭看去,確有一些風浪來過的痕跡,有殘局也有未完成的志愿,是這些真實且不能更改的東西讓她更加明白,現(xiàn)在的自己需要什么。
我只能想到一句特別通俗的話,就是干一行愛一行,我現(xiàn)在是愛這件事情的,就會覺得怎么做都有價值,雖然有很多很多壓力,可壓力也是重要的。
這是發(fā)現(xiàn)缺憾的一年,她內心也找到了新的秩序。
在一片逆現(xiàn)實的場景里,她仿若古神話中的繆斯,面對過去與當下的繁盛、喧囂、緊迫和缺憾,正一邊感受、一邊思考。
有時候會覺得生活太苦了,但苦才是人生啊。
我現(xiàn)在就是常常在待機、死機和重啟的狀態(tài)中輪回。
凌晨3點33分,倪妮被凍醒了,醒來后感到又冷又餓,隨即在朋友圈寫下一條動態(tài)。7個小時后,她如約來到拍攝現(xiàn)場,影棚內的暖氣開得很足,與室外的天寒地凍形成極大反差。
燈光很亮,音樂聲不絕于耳。瓷白的羅馬柱、懸掛的芬芳水果,還有珊瑚蛇元素環(huán)繞的玻璃與鏡面—倪妮輾轉在各種裝置之間,翩躚搖擺。在這片逆現(xiàn)實的場景里,她仿若古神話中的繆斯,面對過去與當下的繁盛、喧囂、緊迫和缺憾,正一邊感受、一邊思考。
她認真且投入,不知不覺忘卻了時間的流逝變化,待到拍攝全部結束時,已經(jīng)很晚了。倪妮歪靠在沙發(fā)上,頭發(fā)剪短了,露出好看的脖頸,臉上的神情似是有云在其上飄浮。她說自己也思量了大半天,夜半忽然醒來,應該并不是真的冷或者餓,而是近來的壓力負累有點過大了。
2020年剛剛結束,經(jīng)歷了年初疫情帶來的動蕩停滯之后,倪妮馬不停蹄地工作到了年底。這是盡力付出的一年,每一件事她都真摯地交付與傾注;也是發(fā)現(xiàn)缺憾的一年,她不會騙自己說一切都好—面對遺憾,她內心找到了新的秩序。
倪妮醒著。也許真實的焦灼與自省不該輕易拿出來與人分享,但倪妮的坦誠在這里變成了另外一種正義。經(jīng)過了審視的生活或許不好過,但未經(jīng)審視的人生也確實不值得過。
倪妮滔滔不絕地講述起于敏先生的生平事跡,宏觀的講解與微觀的細節(jié)紛至沓來。他是我國核物理專家,國家最高科技獎獲得者,被稱為“氫彈之父”。在馬上就要開始的拍攝工作中,倪妮會飾演于敏先生的夫人。而現(xiàn)在所有的學習、積累與探索,都是她為了這次創(chuàng)作做的功課。
“一直在看書,特別難懂,書里講了特別多關于物理學的理論,還有公式什么的……而我要摘取他們比較生活的部分,但生活部分的描述還是比較少?!?/p>
倪妮和飾演于敏的搭檔演員雷佳音為此還一起去拜訪了于敏的兒子,也去中科院做了調研采訪,她一面觀察雷佳音在探訪中的所問所看,一面也不想漏掉任何一點可能會對自己的創(chuàng)作有幫助的細節(jié)。
“于敏老先生和夫人都是非常有教養(yǎng)的人,關系非常和諧……他們的兒子說起父親和母親,神情當中含著真誠和愛戴,藏都藏不住的……我們看了于太太老年時候的照片,是一個非常有氣質的老太太……”
她抓住僅有的相見機會問了于敏的家人很多具體問題:“你母親平時有什么喜好嗎?她說話快嗎?她走路快嗎?她平時跟你父親吵架嗎?因為什么事吵……”
倪妮講起這些時語速很快,她看起來躊躇滿志,興奮里又摻雜著一些緊張。
“明天就進劇組了。所以這幾天心情特別復雜,我怕演不好這個人物,畢竟她是個真實的人物?!?/p>
你怕什么?
“我怕演不好。首先怕自己演不像那個年代的人物,她真實存在過,她身邊的親戚、朋友、同事都了解她,也一定會關注,演不像就真的特別對不起原型?!?/p>
回看自己在《1921》的表演,“太難了,他們那一代人的氣質跟現(xiàn)在的人太不一樣了,而我在這之前從來沒演過真實人物?!蹦吣莅炎约悍诺煤艿?,眉頭微蹙,思忖著便悵然起來。
她承認自己演得不夠完美。雖然在《1921》拍攝的那幾個月里她幾乎沒有離組,哪怕拍攝周期于她而言就是“拍兩天休半個月”,她還是怕離開了那個環(huán)境,“氣”就散掉了。扮演的是歷史上真實的人物,又沒有辦法有一個完整集中的狀態(tài)給她依托,這讓倪妮“很難讓人物保持在一個平衡和貫穿的狀態(tài)”里,她甚至直言自己“找到狀態(tài)花了不少時間” 。
她眼看著其他更成熟的前輩演員們,哪怕只是來客串幾場戲,都能準確穩(wěn)定地把握住人物,她觀察他們,又回看自己,找到了缺憾:“如果戲份比較散落,我會找不到快速進入角色的竅門,這是我現(xiàn)在的弱項。”
認識到自己的缺乏與問題所在,便是進步的基石。倪妮積極地應對現(xiàn)狀。“一會兒咱們聊完了,我就要去找(陳)坤哥,我就是要問問他這個問題,跟他請教一下他是怎么處理的?!?h3>干一行愛一行,沒有理由停下來
倪妮已經(jīng)決定了,要把接下來這個“功勛人物”的身邊人,演成一個“平凡人”,“而且我相信雷佳音也一定會把于敏演成一個平凡人的,這才是表演的意義吧”。
她很期待能和雷佳音再度合作,在今年上半年的《在一起》中,他們就曾有過對手戲,倪妮深深感受到了雷佳音的投入與感染力。最好的學習莫過于親身交手過招。
近來加諸倪妮身上的壓力除了這個新的角色,還有另外的任務—話劇《幺幺洞捌》又要開啟新一輪的巡演了,要跑三個城市,包括北京、上海和杭州,男主角換了一個人,賴聲川還給了她新的要求:“他希望我試試這一次能不能把表演的節(jié)奏調整一下,稍微加快一點速度。”她收到信息時就有點“慌亂”,“我和賴老師說,這真的是我的一個弱項,我必須得感受到才能演。”
困境雖然以不同的形式出現(xiàn),但本質上都是一樣的,倪妮又一次接收到了這個信號:她需要在表演上精進一些技術問題。
我怕如果我在表演的時候情緒沒有動機,然后演得四不像,你明白嗎?”
問題出現(xiàn)了,但答案在哪里?倪妮想找,但她也知道急不來。
直到有一天在為飾演于敏夫人做功課時,她在書中讀到一段于敏非常信服喜愛的魏征進諫唐太宗的兩句話,讓她豁然開朗:“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彼堰@兩句話鄭重其事地謄抄下來,“這跟賴( 聲川)老師說過的表演要研究其動機,有著某種聯(lián)系”。
人是非得在知道自己的匱乏時,才能真正開啟覺悟的征程的。顯然,倪妮在進步。
“我這段時間一直在想,為什么我不懂得用技巧帶動情緒,是我不會,不想,還是不敢?我覺得最真實的回答是,我可能還沒有完全在創(chuàng)作中打開自己,所以才在表演中很難獲得突破?!?/p>
她甚至好好地回望了一下自己過去近十年的表演職業(yè)歷程,演過的人物類型也確實可說是多種多樣了,“這是很多人追求的,這些機會我得到了,但不代表我擅長”。
這是屬于倪妮的,自知的季節(jié)。她所言幾乎都是自己的不足,但是不帶任何情緒化,也沒有對自己的埋怨,就是清清醒醒、一樁一件地把問題擺在桌面上,不逃避也不自欺欺人,暫時沒有辦法自洽的時候,她也不強裝什么?!拔覜]有選擇,我只能想到一句特別通俗的話就是干一行愛一行,我現(xiàn)在是愛這件事情的,我就會覺得怎么做都是有價值的,雖然有很多很多壓力,可壓力也是重要的,沒有壓力的話就天天在家打游戲了。”
倪妮不想墜落,更不愿辜負。已經(jīng)走了這么遠,沒有理由停下來。
當然,她也不再是過去那個狂飆突進的姑娘了,大風大浪從來不是她追求和尋找的,“那只是外界給予我的某種幻想和臆測,但是誰喜歡這樣呢?”倪妮現(xiàn)在越來越意識到,能讓自己安定下來的東西是什么、在哪里。
轉眼又是新的一年,要過年了,她沒有懸念地要回家,回到父母身邊去。說到這里,她露出了整場談話中最自然開懷的笑意,掏出手機迫不及待地和我們分享爸爸在家里種的瓜果蔬菜、媽媽自己蒸的南瓜饅頭。她又想起了前年春節(jié)回家時,一家人有天晚上在家附近的濕地公園散步,“冬天的一片蘆葦蕩,長滿了已經(jīng)枯黃的蘆葦,湖上結著冰,晚上看,昏昏暗暗的,特別美,小小的一盞黃色的路燈照下來,橋洞的倒影,特別好看?!?/p>
平淡的美好,是每一個奔波的人心頭最暖的向往吧。于她,于我們,這件事都毋庸置疑。
ELLE:你說你向往平淡,或許很多人會不相信。
倪妮:真的,大悲大喜的事情會讓我害怕,反而踏踏實實在劇組里,每天開心搞創(chuàng)作,沒有任何的爾虞我詐的狀態(tài)是非常幸福的?!读鹘饸q月》就是這樣的感覺,演員跟演員之間,角色跟角色之間都相互依賴,這種感覺非常溫馨。我父母都是生活挺實在的人,一生都很平淡,我覺得生活就應該是這個樣子的。
ELLE:《流金歲月》給你的收獲是什么?
倪妮:是面對遺憾的能力吧。一上來就演重場戲,所以我表現(xiàn)得真的不夠好,始終覺得是遺憾。很多人說我心思重,勸我說有的時候演完就過去了,但我還是會想,還是會覺得遺憾,總是想把最好的,哪怕是在那一瞬間自己覺得最好的東西讓大家看到。
ELLE:這一年里,會有感到崩潰、辛苦的時候嗎?
倪妮:會。有時候會覺得生活太苦了,但苦才是人生啊。小時候特別理想化,雖然現(xiàn)在還抱有著向往單純的心,可壓力確實在增多,又不想總有“對不起”的遺憾,我現(xiàn)在就常常在待機、死機和重啟的狀態(tài)中輪回。很多上班族也會有這樣的情緒循環(huán),常常崩潰,崩潰完再重新站起來,又是個人了。
ELLE:過年回家,你最大的期待是?
倪妮:就是和爸爸媽媽家人們在一起我現(xiàn)在特別欣慰自己找到了和他們在一起、愛他們最好的方式,就是要嘗試多以鼓勵和贊美為主。我真的太珍惜和他們在一起的每一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