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麗娜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在老年人群中是一種非常常見并且多發(fā)的呼吸道疾病,患者在臨床中通常以病情反復發(fā)作、氣流受限以及肺功能衰退為主要表現(xiàn),對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帶來了嚴重影響。最近幾年,有關研究表示,對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穩(wěn)定期患者來說,為其提供良好的護理干預能夠使患者的運動耐力得到強化,可以對患者的病情發(fā)展進行控制,對于促進患者臨床癥狀的緩解以及提高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祻妥o理主要是對患者實行呼吸功能訓練,強化患者的膈肌活動度,創(chuàng)建呼吸模式,降低能量消耗,進而使患者的運動耐受性得到進一步強化,臨床中是對促進患者呼吸功能獲得盡快恢復的重要康復護理方式[1]。本文的主要目標就是研究康復護理對老年COPD患者肺功能改善及生活質(zhì)量的影響,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9 年5 月~2020 年5 月本院收治的70 例老年COPD 患者,隨機分為參照組和觀察組,各35 例。參照組男23 例,女12 例,平均年齡(68.01±2.33)歲;觀察組男24 例,女11 例,平均年齡(68.41±2.12)歲。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所有患者均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相關診斷標準;所有患者以及患者家屬均知情同意本次研究。排除標準:排除存在溝通障礙以及精神異?;颊?;排除存在心肝腎等重要臟器功能不全患者;排除存在β2受體激動劑以及糖皮質(zhì)激素過敏史患者;排除存在呼吸道感染患者以及臨床資料不全患者。
1.3 方法
1.3.1 參照組 實行常規(guī)護理:主要是對患者實行飲食干預、用藥指導、情緒管理以及肺功能康復指導等。
1.3.2 觀察組 實行康復護理:①呼吸功能訓練。指導患者實行腹式呼吸,患者取仰臥位,放松全身,使其腹部微微隆起,對腹肌進行收縮,呼吸時使用雙手對其肋下以及腹部進行按壓,促進其腹肌的盡快收縮,10~15 min/次,2 次/d。另外,還要對患者實行縮唇呼吸訓練,患者取舒適體位,用鼻呼吸,把嘴唇縮成魚嘴狀,緩慢呼氣,5 min/次,3 次/d。康復運動:按照患者自身喜好,對其實行運動訓練,主要包括上肢運動、步行等[2];住院期間要引導患者實行上肢運動,同時發(fā)放圖冊,告知其出院之后自行學習。15~30 min/次,2 次/d;家庭氧療:引導患者在飯前、運動前和夜間進行吸氧,吸氧濃度為1~2 L/min。②運動指導,按照患者病情狀況為其制定出針對性的運動方案,實行有氧運動,2 次/d,30 min/次?;顒右陨⒉綖橹?以患者不會產(chǎn)生氣促和胸悶感為宜。③營養(yǎng)指導。營養(yǎng)師要按照患者的飲食習慣以及自身營養(yǎng)情況為其制定相應的飲食計劃,以高蛋白、低糖飲食為主,告知患者多食用維生素含量較高的食物。④心理干預。耐心傾聽患者傾訴,可以為其講述一些治療成功的典型案例,鼓勵支持患者,提高患者的治療信心和治療依從性,鼓勵引導患者做一些簡單的事情,進而使其自我護理能力得到強化。⑤創(chuàng)建社會支持體系,家庭社會支持體系的創(chuàng)建能夠強化患者的康復信心,因此護理人員要加強訪視,安慰鼓勵患者,進而使患者保持樂觀心態(tài),院方領導可以和患者以及患者家屬保持交流,使患者能夠在情感以及心理層面獲得支持,提高其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家庭社會支持體系的創(chuàng)建,能夠使醫(yī)生對患者的病情發(fā)展進行及時了解,對于形成良好的醫(yī)患關系是非常有利的。
1.4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比較兩組患者肺功能指標(FEV1、FEV1/FVC、MMEF)水平以及生活質(zhì)量評分。生活質(zhì)量評定項目分為疾病癥狀、活動能力受限、疾病影響,評分越低說明生活質(zhì)量越好。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1.0 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肺功能指標比較 觀察組患者FEV1(1.77±0.20)L、FEV1/FVC(70.10±6.27)%、MMEF(1.47±0.37)L/s 均高于參照組的(1.50±0.28)L、(52.91±5.44)%、(1.25±0.40)L/s,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生活質(zhì)量比較 觀察組患者疾病癥狀評分(44.72±3.10)分、活動能力受限評分(40.21±6.37)分、疾病影響評分(37.84±6.01)分均低于參照組的(50.43±3.26)、(45.64±5.10)、(40.55±5.26)分,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兩組患者肺功能指標比較()
表1 兩組患者肺功能指標比較()
注:與參照組比較,aP<0.05
表2 兩組生活質(zhì)量比較(,分)
表2 兩組生活質(zhì)量比較(,分)
注:與參照組比較,aP<0.05
COPD 在老年患者中是一種非常常見的呼吸系統(tǒng)疾病,其病情有著遷延不愈的特征,臨床中主要以肺功能衰退以及氣流受限為主要表現(xiàn),會對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產(chǎn)生嚴重影響[3]。最近幾年,老齡化進程的加快,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發(fā)病率越來越高?;颊咴诎l(fā)病之后,其會產(chǎn)生咳嗽現(xiàn)象,并且咳嗽時會產(chǎn)生白色黏液,與此同時患者還會產(chǎn)生呼吸困難的狀況,對患者的身體健康是非常不利的。對于COPD 患者來說,因為需要長時間實行規(guī)范性較強的治療和管理,再加上COPD穩(wěn)定期患者在出院之后缺少相關專業(yè)性知識的指導,其居家康復效果并不顯著,會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的再次入院率,進而對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帶來嚴重影響[4]。
呼吸功能訓練以及運動功能訓練的實行,能夠使患者的膈肌活動度得到強化,可以進一步提高患者的呼吸肌肌力和肺泡換氣量,對于降低患者呼吸時能量消耗以及促進患者肺功能的盡快改善是非常重要的[5]。營養(yǎng)干預的實行,能夠維持患者體重,強化患者的機體免疫力,能夠降低患者的再次住院率以及病情發(fā)作次數(shù),有利于患者恢復。COPD 患者在臨床中不但會產(chǎn)生嚴重的軀體癥狀,還會引發(fā)心理障礙,其產(chǎn)生和心悸、胸悶以及氣促等引發(fā)的緊張焦慮情緒有著一定的關聯(lián),并且就醫(yī)次數(shù)的增加會提高患者的心理以及經(jīng)濟壓力,影響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康復護理的實行不但能夠使患者的軀體癥狀進行有效緩解,與此同時對患者實行心理指導,能夠使其活動能力得到有效改善,對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是非常有利的[6]。護理人員通過了解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能夠?qū)ζ渲委熯^程中所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研究,同時對患者實行針對性的護理干預,能夠緩解患者的緊張焦慮感,提高患者的治療信心,不管是對于提高患者的康復訓練依從性還是改善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都喲這非常重要的作用。另外,家庭支持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對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產(chǎn)生影響,有關研究表示,社會支持不足很容易使患者受到疾病治療的影響而降低治療信心,而良好的家庭支持能夠使患者體會到來自家庭的關心和愛護,可以進一步強化患者的治療依從性以及康復信心[7]。呼吸功能訓練不但能夠有效提高患者的肺氣體量,還能夠延長呼氣時間,可以促進肺部氣體的交換。因為老年患者的身體機能逐漸衰退,因此對患者所實行的飲食指導應該按照患者的營養(yǎng)情況以及病情狀況進行合理調(diào)整,進而使患者機體功能活性得到強化。本次研究結(jié)果顯示,觀察組患者FEV1、FEV1/FVC、MMEF 均高于參照組,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疾病癥狀、活動能力受限、疾病影響評分均低于參照組,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這表明在對老年COPD 患者所進行的護理中,康復護理能夠使患者的肺功能指標得到有效改善,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有利于患者恢復[8]。
綜上所述,在對老年COPD 患者所進行的護理中實行康復護理,其對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以及促進患者肺功能指標的改善是非常有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