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秀舉,吳限,白瑩,楊華,李禮
濱??h人民醫(yī)院,江蘇 濱海 224500
根據WHO數據顯示,每年有3 800萬人死于慢性疾病,其中惡性腫瘤、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和慢性呼吸道疾病占慢性病死亡人數的82%[1]。我國由于65歲以上人口數約1.4億人,占總人口的10.1%,老齡化程度逐年加重,同時導致了慢性病的患病率也出現逐年上升的趨勢[2]。
現階段慢性疾病的控制手段主要通過藥物控制和健康干預控制[3]。對于慢性病患者采取健康管理服務模式至關重要,如針對糖尿病,采取臨床相關治療、自我飲食控制、個人健康知識學習、健康專題講座及定期健康隨訪等干預措施進行健康管理。研究[4-6]表明,長期接受健康管理服務的患者能有效改善血脂、血壓和血糖水平,降低住院率,避免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如糖尿病視網膜病變、腎衰竭、導致截肢等,大大地提高慢性病患者的生活質量[7-9]。但筆者所在濱海縣的居民現狀是跟蹤干預的依從性差,為醫(yī)務人員開展健康管理服務帶來了一系列的挑戰(zhàn),現就基于全民健康體檢背景下,探索運用閉環(huán)式健康管理模式干預老年糖尿病患者,為建立新型健康管理服務模式奠定基礎,為提高和改善濱海縣居民慢性病人群健康提供指導意義。
選取某醫(yī)院體檢中心2018年6月-2019年6月期間128例納入糖尿病管理的老年患者(65周歲以上)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性74例,女性54例,最小年齡65歲,最大年齡92歲,平均年齡(70.3±6.8)歲。采用隨機分組的方法,將患者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各64例。研究對象排除標準:①存在精神障礙的;②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③糖尿病足已截肢的;④其他重大疾病。
1.2.1 管理團隊 由縣醫(yī)院組建糖尿病健康管理服務團隊,成員主要包括內分泌科醫(yī)生、護士、全科醫(yī)生,負責完善居民健康檔案填寫,采集病史,詢問問卷,記錄體檢信息及干預后信息。
1.2.2 分組干預 對照組按照國家公共衛(wèi)生標準實施慢性病管理流程。試驗組需健康服務人員詳細調查個人的身體狀況、環(huán)境狀況、經濟收入狀況,面對面或電話指導患者用藥、飲食搭配及督促患者適當鍛煉,全方位地提供健康生活方式,干預時間半年。
1.2.3 服務模式 本研究采用閉環(huán)式服務模式(見圖1),以居民健康檔案為基礎,結合家庭醫(yī)生簽約服務,以健康體檢為切入點,結合健康管理系統分析評估居民健康狀況,扎實開展健康教育促進工作,落實檢后跟蹤管理服務項目,循環(huán)漸進,完善健康檔案,根據管理團隊的指導意見,就近醫(yī)療機構定期檢查,分析病情發(fā)展趨勢再次制定個性化的干預方案,從而探索初步形成新模式下的智慧型的體檢管理架構(見圖2)。健康服務人員采用面對面、手機微信或電話等方式對患者進行訪談干預。參與者在調查研究開始前,將閱讀一份知情同意書,并簽字留檔。
1.2.4 健康調查問卷 本研究采用生活質量SF-36量表,包括生理機能、生理職能、軀體疼痛、一般健康狀況、活力、社會功能、情感職能、精神健康八個方面的內容。
1.2.5 統計方法 采用Epi Data 3.1軟件對問卷信息進行錄入,運用SPSS 17.0分析軟件,采用t檢驗比較分析干預前后空腹血糖(FPG)、2小時餐后血糖(2hPG)和生活質量評分,檢驗水準定為α=0.05。
圖1 閉環(huán)式健康管理模式
圖2 智慧體檢服務架構
t檢驗結果顯示:試驗組的FPG、2hPG值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患者參與干預后FPG、2hPG值明顯降低。對照組干預前后的FPG、2hPG值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見表1。
表1 兩組干預前后的空腹血糖和2小時后餐后血糖值比較分析(單位:mmol/L)
128例糖尿病老年患者SF-36生活質量評分與中國常模[10]比較發(fā)現,除社會功能維度外,其他維度得分和中國常模比較,差異均具有統計學差異(P<0.05),患者的生活質量評分較中國常模低。見表2。
分析發(fā)現,試驗組患者干預前后生活質量生理機能、生理職能、軀體疼痛、精力、精神健康各維度得分都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尚且認為干預后生活質量得到改善;對照組干預前后僅生理職能、軀體疼痛、精神健康3個維度得分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自2016年來,濱??h開展全民免費體檢來,一直秉持著全人群、全周期、全流程服務原則,堅持一年一檢政策,將健康惠民工程全力持續(xù)推進,確保常住人口每年進行一次免費體檢,實行縣-鎮(zhèn)-村三級管理架構,運用閉環(huán)式健康管理服務模式。通過本研究發(fā)現試驗組糖尿病患者干預前后的血糖控制效果有統計學意義,對照組無統計學意義,一方面表明閉環(huán)式管理服務有效地幫助老年患者控制了血糖,另一方面也提示在有限的條件下,應在慢性病健康管理方面更予格外關照,醫(yī)務人員應主動采用閉環(huán)式服務模式,保證服務質量。
除了讓納入閉環(huán)式管理服務的老年糖尿病患者享受到有效控制FPG、2hPG的服務外,確保患者的生命質量也同樣重要。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質量明顯低于非糖尿病患者,糖尿病對患者的身心健康及正常生活都有著嚴重困擾,有效管理可對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和機體素質發(fā)揮著積極作用[11-13]。本次調查從生理機能、生理職能、軀體疼痛等8個維度進行分析,顯示閉環(huán)式健康服務模式(試驗組)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質量得到了明顯的改善,減輕了患者的生活質量負擔,也提示了濱海縣的健康管理服務模式還有進一步提升空間。
綜上所述,本研究對老年糖尿病患者運用閉環(huán)式健康管理服務模式,干預效果較好。因此在今后的慢性疾病治療、康復、健康管理服務中,應關注患者的生活習慣和飲食平衡,應該更加重視患者的自身生活質量的變化。衛(wèi)生醫(yī)療應繼續(xù)完善健康管理服務模式,加強干預力度,促使患者主動發(fā)揮自主效應,從而改善其生活質量及生活滿意度。
利益沖突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