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潘虹 馬群超 王卓 朱虹 占宏偉 李金范 王麗華 王啟苑 潘小宏
患者男性,68 歲。因“反復胸悶氣促2 年余”于2020 年9 月收住浙江大學醫(yī)學院附屬第二醫(yī)院。2018 年11 月因“反復胸悶”至當?shù)厝揍t(yī)院住院治療,治療期間超聲心動圖提示室間隔局部增厚,心肌異常回聲,各瓣膜增厚,未進一步查找病因,對癥治療后出院。之后胸悶氣促加劇,勞累后明顯,伴雙下肢麻木、乏力納差,逐漸消瘦。2019 年7 至9 月輾轉(zhuǎn)就診于多所三甲醫(yī)院,多次復查超聲心動圖提示心肌增厚,浸潤性心肌病不除外,完善骨髓穿刺、腹壁脂肪活檢及心肌活檢均未確診。外院診療期間患者自感胸悶較前明顯加重,并出現(xiàn)腹瀉癥狀。至2020年6 月,患者體重下降10 kg。入院體檢:血壓89/45 mmHg(1 mmHg=0.133 kPa),兩肺呼吸音清,未聞及啰音,心率70 次/min,律齊,各瓣膜聽診區(qū)未聞及明顯雜音,雙下肢中度凹陷性浮腫。輔助檢查:入院后查氨基末端腦鈉肽前體(NT-proBNP)2 688 pg/mL,肌鈣蛋白T(cTnT)0.065 ng/mL。血游離輕鏈、血尿免疫固定電泳陰性。心電圖(圖1)示竇性心律,肢體導聯(lián)低電壓,前壁R 波遞增不足。超聲心動圖(圖2,封三)提示:二尖瓣、房間隔增厚,左心房增大,左心室對稱性增厚(舒張末期厚度:室間隔1.34 cm,左心室后壁1.36 cm,右心室游離壁0.71 cm),可見顆粒狀強回聲點,少量心包積液,左心室射血分數(shù)(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64.8%,二維斑點追蹤示左心室心尖部收縮功能保留,基底段收縮功能減退。肌電圖提示四肢對稱性多發(fā)性感覺運動性周圍神經(jīng)病,軸索病變繼發(fā)脫髓鞘病變。心臟磁共振增強掃描(圖3)顯示廣泛心肌延遲強化。锝(99mTc)焦磷酸鹽心肌顯像(圖4,封三)視覺分級3 分,H/L 比值2.0。由上述檢查高度懷疑為轉(zhuǎn)甲狀腺素蛋白心肌淀粉樣變(transthyretin amyloid cardiomyopathy,ATTR-CM),遂行心肌活檢術(shù),于室間隔右側(cè)面鉗取心肌組織5 塊,分別經(jīng)多聚甲醛及戊二醛固定標本送檢。剛果紅染色后在偏振光顯微鏡下呈蘋果綠雙折射。電鏡下(圖5,封三)可見心肌組織間質(zhì)和血管壁大量淀粉樣纖維沉積,直徑8~12nm,僵硬無分支,排列紊亂。免疫電鏡檢查(圖6,封三)顯示TTR陽性。質(zhì)譜分析(圖7)TTR 相對豐度最高,確診分型為ATTR 型?;驕y序(圖8,封三)提示突變位點為c.349G>T,p.Ala117Ser。最終診斷:遺傳性轉(zhuǎn)甲狀腺素蛋白心肌淀粉樣變(mutant transthyretin amyloid cardiomyopathy,ATTRm-CM)射血分數(shù)保留性心力衰竭,多發(fā)性運動性周圍神經(jīng)病?;颊呓?jīng)二氟尼柳、呋塞米、安體舒通等藥物治療后,好轉(zhuǎn)出院。
圖1 患者的心電圖
圖2 患者的超聲心動圖(A:超聲心動圖;B:二維斑點追蹤超聲心動圖)
圖3 患者的心臟磁共振增強掃描
圖4 患者的心肌顯像
圖5 電鏡下患者的心肌組織病理圖
圖6 免疫電鏡下患者的心肌組織
圖7 患者的質(zhì)譜分析圖
圖8 患者的基因檢測
討論淀粉樣變是一類由于蛋白質(zhì)異常折疊形成淀粉樣物質(zhì)沉積于多個組織器官并造成功能障礙的系統(tǒng)性疾病,當累積心臟時稱為心肌淀粉樣變,可分為輕鏈型(AL-CM)和ATTR-CM,其中ATTR-CM根據(jù)有無基因突變分為遺傳型(ATTRm-CM)和野生型(ATTRwt-CM),前者可找到突變基因?;颊叱S械湫托牧λソ甙Y狀,如胸悶、呼吸困難、水腫等。心外表現(xiàn)有助于心肌淀粉樣變早期診斷。本例患者出現(xiàn)了腹瀉、低血壓、舌體增大、周圍神經(jīng)病等心外受累的癥狀體征。作為一種罕見病,心肌淀粉樣變的臨床表現(xiàn)常不具有特征性,存在誤診率及漏診率高的問題,診斷難度較大。
除外臨床表現(xiàn),診斷心肌淀粉樣變需要聯(lián)合多種輔助檢查手段。心電圖可提供一定線索,特別是當患者存在與室壁增厚不匹配的肢體導聯(lián)低電壓。經(jīng)胸超聲心動圖對早期篩查心肌淀粉樣變非常重要。常見的超聲心動圖表現(xiàn)有心室增厚、心肌顆粒狀回聲增強等。此外斑點追蹤檢測若存在左心室縱向收縮應變心尖保留現(xiàn)象,則為較特征性的表現(xiàn),有助于鑒別心肌淀粉樣變與其他室壁增厚的疾病。心臟磁共振對于診斷心臟淀粉樣變性非常有價值[1]。常見的表現(xiàn)包括釓對比劑延遲強化顯像(gadoliniumbased contrast agent delayed imaging,LGE),但無法有效區(qū)分AL-CM 和ATTR-CM。血游離輕鏈、血尿免疫固定電泳、骨髓涂片活檢等檢查有助于AL-CM診斷。此外99mTc 焦磷酸鹽心肌顯像對于診斷ATTR-CM 的靈敏度及特異度均非常高,加拿大心血管學會及美國心臟協(xié)會等相關(guān)指南已納入心肌淀粉樣變診斷流程[2-3]。
心肌活檢是診斷心肌淀粉樣變的金標準。當無創(chuàng)檢查無法確診而臨床表現(xiàn)高度疑似時應進行心肌活檢。淀粉樣變心肌標本經(jīng)剛果紅染色在偏振光顯微鏡下呈蘋果綠雙折射,這是心肌淀粉樣變的特征性表現(xiàn)[4]。免疫組化、免疫電鏡及質(zhì)譜分析有助于AL-CM 和ATTR-CM 的鑒別。
基因檢測可進一步區(qū)分ATTRm 和ATTRwt 亞型。迄今已發(fā)現(xiàn)多個TTR 基因突變位點,如Val112Ile(pV142I)突變是淀粉樣變累及心臟的最常見類型,而Val30Met(pV50M)突變是累及神經(jīng)系統(tǒng)最常見的類型,其他已知基因突變包括Thr60Ala(pT80A)、Leu111Met、Ile68Leu[5-6]。p.Ala117Ser 突變在國內(nèi)目前僅有家族性淀粉樣多神經(jīng)病的個案報道[7],鮮有p.Ala117Ser 相關(guān)ATTRm 心肌淀粉樣變的報道。
心肌淀粉樣變患者預后通常不佳,目前治療方法尚不能減少已沉積淀粉樣蛋白對心肌的損害,因此早期發(fā)現(xiàn)與診斷尤為重要。本例患者診療經(jīng)過復雜,筆者團隊運用多種無創(chuàng)及有創(chuàng)心肌檢查,最終明確患者診斷,希望該病例報道能為心肌淀粉樣變的診斷提供經(jīng)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