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崇
“核心素養(yǎng)”是當前教育領域最受關注的熱詞之一。將教育教學目標定位在核心素養(yǎng)上,需要我們對學生的關注發(fā)生轉向,即從關注知識點的落實轉向到素養(yǎng)的養(yǎng)成,從關注“教什么”轉向到關注學生“學會什么”……我們需要更多地思考如何讓知識成為素養(yǎng),讓知識變成智慧,只有成為素養(yǎng)或智慧的知識才有力量,才適合學生個人終生發(fā)展和社會發(fā)展需要。
作為道德與法治學科教師,如何通過尋求新頒布的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綱與小學學段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對應與銜接,結合現(xiàn)實發(fā)展的實際狀況,積極探索培養(yǎng)學生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實施策略呢?下面就我在教學中的幾點做法談談初淺的認識。
一、點滴浸染,培養(yǎng)學生積極樂觀的生活態(tài)度
課程標準指出“愉快、積極地生活是兒童生活的主調(diào)”,讓學生快樂成長是非常重要的,無憂無慮是童年的特點,也是現(xiàn)在的家長和社會對小學生的期待,助力學生快樂成長也是教師們努力的目標。那么,在成人的幫助下,能夠較快地化解自己的消極情緒,喜歡和同學、老師交往,高興地學,愉快地玩,以此幫助學生形成開朗、進取的個性品質(zhì),為其形成樂觀向上的生活態(tài)度打下基礎,也是為了他們終身發(fā)展的需要。
在教學《做個“開心果”》一課時,我首先通過課前布置家庭作業(yè),讓孩子了解用什么樣的方法能讓爸爸媽媽開心?;貞浺幌?,用什么樣的方法讓自己小組的同學開心,并收集幽默故事。課上通過孩子們講述在家里讓爸爸媽媽開心的事和在學校讓同學們開心的事,讓孩子們知道:能讓別人開心、樂于幫助別人、懂得贊美別人、懂得欣賞別人、幽默機靈的人才是開心果。只有身邊的人都開心了,我們才開心。那么怎樣讓身邊的人都開心呢?通過小視頻,家人生病了,同學有困難了,我們應該怎么做。學生通過表演的形式,去關心家人和同學,學會了察言觀色。只有了解了身邊的人因為什么不開心,我們才能想出好辦法。這樣,通過生活中點點滴滴的小事,讓學生去感受,去感染身邊的人,學會與他人一起愉快地、積極地生活。
二、潛移默化,培養(yǎng)學生自信向上的陽光心態(tài)
由于小學低年級學生年齡特點所致,這一階段的學生自我意識和客觀評價他人的水平還不高,更多依賴環(huán)境和他人對自己的評價而形成自我評價。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自我認識,積極地悅納自己,客觀地看待他人,不僅有助于培養(yǎng)其自信心,而且還有助于其社會性發(fā)展。
在教學中我發(fā)現(xiàn)孩子在面對困難和挫折,面對學習壓力等情況下,表現(xiàn)出的退縮,不自信,缺少探索的精神與勇氣。在教學《我能行》一課時,我設計了“大拇哥”送給我和你的游戲,傳遞自信小兔。當傳遞到小麗時,她怯怯地說:“我不知道自己有什么優(yōu)點。”顯得很沒有自信,這是我適時地說:“沒關系,我的大拇哥叫‘找一找,把它送給你,大家都來幫她找一找,看看她有什么優(yōu)點,好嗎?”這時,孩子們紛紛舉手說:“她字寫得很漂亮!”;“她樂于幫助別人”;“她很善良”……當同學們夸她字寫的好時,我就趁機說:“那么,請你的大拇哥起個名字,送給他,好嗎?”那個孩子想了想說:“我的大拇哥叫‘小書法家把它送給你,將來成為‘大書法家希望你喜歡?!边@時同學們都鼓掌,她開心地笑了。我想:此時,她心里一定有了一份小小的自信!作為老師,能堅持這樣去激勵她,這樣去認可她,將來她一定會充滿自信的!
接下來,把自信送給自己的環(huán)節(jié),我首先說出自己的不自信:我的大拇哥叫“不緊張”,每次上公開課的時候,看到后邊坐了很多老師,我就很緊張,我想把它送給我自己,讓我放松一點。那么,誰像我這樣,把大拇哥送給自己呢?同學們看我這樣說,看樣子也想把大拇哥送給自己,他們紛紛地說:“我的大拇哥叫‘不拖拉,因為我平時媽媽總說我拖拉,大拇哥叫我今后不拖拉”。“我的大拇哥叫‘慢慢來,因為我一著急就發(fā)脾氣,以后,大拇哥叫我別著急,慢慢來”……看到同學們都有了自信心,我想:需要自信,但不能盲目的自信。趁機進行下一個環(huán)節(jié),我們每個人都有優(yōu)點,當然也會有缺點,名人、偉人也有缺點呢,這很正常。我鼓勵他們:“相信自己行,才會真的行”!請大家自信地說:相信自己,我能行!接下來,出示一幅公告及錄音:下周長跑比賽。亮亮覺得自己個高,腿長,肯定跑得快,就不打算練習了。你們看這樣行不行呢?孩子們在討論中明白了:不能只說行,努力才能行。
在這個過程中,老師通過引導,潛移默化地讓孩子們學會了用積極的態(tài)度面對自己的不足,樹立自信心,收到了較好的效果。因為自信心對每個人都很重要,對小學生而言更是重要。自信向上,是將來適應社會發(fā)展的一個重要方面。兒童能看到自己的成長和進步,并為此而高興,學習欣賞自己和別人的優(yōu)點與長處,并能以此激勵自己不斷進步。
三、?學會方法,培養(yǎng)學生勇于挑戰(zhàn)的學習熱情
一個人學會愉快、積極地生活,還應學會學習,有應付挑戰(zhàn)的信心與勇氣。學習能力要伴隨一個人一生的成長,因此,從小學會學習尤為重要。學會學習,與樹立自信也是相輔相成的。
對于小學生而言,學習是他們的主要任務,也是他們生活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對于學習生活的回顧與整理,對學生而言十分必要,尤其是在倡導快樂學習的當下,學生在學習中遇到的困難非常容易被掩蓋和回避。而現(xiàn)實的情況是:一方面隨著年級的升高,各種原因造成的學業(yè)負擔越來越重,又苦于不能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在學習上與優(yōu)秀學生的差距在日益擴大,學生精神上的壓力也越來越大了。一些學生面對學習中的困難就會慢慢產(chǎn)生了畏懼、厭學、逃避等心理。這時,學習心理的疏導與學習方法的引導對這些學生來說是非常必要的。作為道德與法治教師,幫助學生探尋切實有效的學習方法,在尊重學生學習的個性化特點與差異性發(fā)展的前提下,達到共同進步、共同成長的目的,是品德教師的任務之一。
總之,在《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教師要通過引導學生積極參與,以及參加各種實踐活動,在點滴浸染、潛移默化和學會方法中,培養(yǎng)學生勇于挑戰(zhàn)的學習熱情和自信向上的陽光心態(tài),學會用愉快、積極的心態(tài)去生活,知道學習、做事要講究方法,從而去提升學生的素養(yǎng),為孩子們適應將來的發(fā)展奠定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