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美圓
摘要:在疫情的特殊時期,宅家成為抵抗疫情的重要舉措,是保障幼兒健康的重要支撐。在宅家期間,如何發(fā)揮家庭教育優(yōu)勢,提高親子陪伴的幸福感,是家長需要思考的主要問題。作為幼兒教師需要加強思想干預與行為引導,與家長之間建立起良好的溝通聯(lián)系,將正確的育兒思想有效地滲透下去,在此基礎上引領家長在宅家期間與幼兒和諧相處,提高陪伴的幸福感,促進幼兒的身心實現(xiàn)健康成長。下面,主要就當前的幸福感現(xiàn)狀表現(xiàn)以及具體的提升策略進行有效探討,從而為突出家庭教育功能提供良好的行動參考。
關鍵詞:疫情;宅家期間;幼兒;親子陪伴;幸福感
在疫情期間,關注幼兒的身心健康成長十分關鍵,是教育領域的重要內容。疫情期間提出全民居家隔離的政策,在宅家期間,幼兒教師需要積極轉變育人思想,認識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與家長之間進行有效溝通,在此基礎上就具體的育人目標達成一致,遠程指導家長規(guī)范自身與幼兒的宅家相處態(tài)度和行為,營造輕松、和諧的家庭氛圍,從而讓親子陪伴的幸福指數(shù)獲得有效提升,在家長的關懷和引導下,讓幼兒能夠形成積極性的心理品格,并以健康、樂觀的思想態(tài)度面對此次疫情。
一、疫情宅家期間幼兒親子陪伴幸福感現(xiàn)狀表現(xiàn)
在疫情期間,宅家成為全民生活的一種常態(tài),為貫徹全民居家隔離的戰(zhàn)略思想,幼兒園等其他教育機構均做出了延遲開學的決定,而幼兒也開始了長期的的宅家生活。在宅家期間,親子之間的相處時光有所延長,家長不僅做好日常的陪伴和生活上的管理,同時也要配合幼兒園的線上教育工作,與教師一起進行有效配合,輔助幼兒完成線上學習任務。然而,因為幼兒年齡較小,在心智上還不夠成熟,長期的宅家生活導致他們的心理狀態(tài)和情緒都具有較強的負面情緒,有很多幼兒因為出去玩樂的需求得不到滿足而哭鬧,在線上學習活動中也表現(xiàn)出較強的不適應性,這讓很多家長感到苦惱和頭疼。再加上長期的宅家導致氣氛和環(huán)境比較壓抑,很容易出現(xiàn)矛盾和沖突,慢慢地家長失去耐心,在生活中以及親子相處的過程中,表現(xiàn)的比較暴躁,這給幼兒家庭生活的幸福感建設造成不良影響。面對這一現(xiàn)象,作為幼兒教師需要明確自身所具有的職責和使命,通過信息化載體與家長之間做好溝通,并引導家長端正自身的育兒態(tài)度,在具體行為表現(xiàn)上進行規(guī)范,從而營造輕松、幸福的家庭氛圍,增進親子之間的情感。
二、疫情宅家期間幼兒親子陪伴幸福感的提升策略
(一)家園溝通,明確正確育兒觀
在疫情期間,作為幼兒教師需要堅守教育崗位,在停課不停學的戰(zhàn)略方針導向下,針對線上載體進行科學利用,并構建家園遠程溝通平臺,與家長之間建立起良好的溝通關系。教師可以借助微信等載體構建家長交流群,滲透正確的教育思想,將賞識和激勵性的教育理念有效地滲透給家長,在教師的正確引導下,讓廣大家長能夠對家庭教育的作用形成思想重視,并在育人態(tài)度上進行轉變和調整,要本著激勵的原則輔導幼兒,給予幼兒情感上的關懷以及心理上的激勵。同時,要通過線上講座的方式,向家長滲透親子陪伴的概念,讓其認識到幸福感提升的內在含義,并綜合自身在宅家期間與幼兒相處的實際表現(xiàn),分析目前在親子陪伴和開展家庭教育中所存在的問題,方便家長能夠自主反思,并優(yōu)化調整親子關系,優(yōu)化家庭氛圍。在與幼兒相處的過程中,要保持和諧的親子關系,尊重幼兒的主觀想法和需求,要耐心的溝通,將正確的思想觀念滲透給幼兒,并耐心指導幼兒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二)親子游戲,改善親子相處關系
在宅家期間,教師需要通過線上載體的方式,合理地設置親子游戲活動,并將具體的游戲任務以及活動的實施流程有效地滲透給家長。方便廣大家長能夠積極配合教師完成親子活動[1]。在親子游戲中優(yōu)化宅家氛圍,也能夠改善親子之間的相處關系。
1.音樂游戲
音樂游戲是宅家期間一種比較有趣的活動形式,教師可以借助先進的軟件和載體對音樂游戲活動進行規(guī)劃組織,設置趣味的親子律動游戲。讓幼兒在家長的引導和配合下,積極地完成游戲挑戰(zhàn),這樣不僅能夠有效訓練幼兒的節(jié)奏意識,實現(xiàn)線上教學,同時也能夠改善家庭氛圍。比如說,教師可以布置《布谷鳥》的律動游戲,引導親子之間根據(jù)具體的音樂節(jié)奏,通過擊掌的方式將節(jié)奏進行直觀呈現(xiàn)。同時,也可以引導親子之間通過抖音短視頻的方式,按照一定的音樂節(jié)奏錄制舞蹈視頻,并上傳到信息化平臺,方便教師在此基礎上進行科學的指導。
2.體育游戲
在宅家期間,為提高幼兒的幸福感,優(yōu)化親子陪伴的氛圍,教師需要在線上載體的有效支撐下,合理地設置體育游戲活動。根據(jù)具體的教育目標就游戲素材進行整合,搜集趣味的民間游戲[2]。加強多媒體的應用,構建直觀的游戲情境,將具體的游戲規(guī)則與活動流程進行直觀展示,之后讓家長配合孩子完成相關體育游戲任務。比如說,可以引導家長準備不同圖示的紙板,隨機粘貼到地板上,如左手、右手、左腳、右腳等,然后引導幼兒根據(jù)圖示完成動作,或者設置不同箭頭圖示,家長和幼兒共同參與到跳房子的游戲活動當中,這樣不僅能夠增強幼兒的體能素質,也能夠有效活躍家庭氛圍,讓親子陪伴更加和諧。
3.勞動游戲
在宅家期間,積極組織趣味的勞動游戲也十分必要[3]。通過線上溝通將勞動活動目標有效地滲透給家長,合理地布置實踐任務。引導家長督促和帶領幼兒共同參與到居家勞動體驗活動當中,從而培養(yǎng)幼兒形成良好的勞動意識,也能夠讓幼兒在親子勞動實踐的過程中,懂得體諒父母的辛苦,從而增進親子之情。比如說,可以引導家長帶領幼兒參與到居家環(huán)境衛(wèi)生打掃活動當中,培養(yǎng)幼兒形成良好的健康意識,或者讓家長帶領幼兒學著做菜、學著種花,既能夠培養(yǎng)幼兒的獨立生活品質,也能夠拓展親子陪伴的空間,讓親子陪伴更具有實際意義,展現(xiàn)陪伴的價值,也能夠讓幼兒的幸福感獲得有效的提升。
(三)共情共鳴,懂得傾聽與疏導
在宅家期間,教師需要引導家長要學會站在幼兒的角度思考,分析幼兒在成長過程中的情感需求和心理狀態(tài)表現(xiàn),要懂得傾聽,聆聽幼兒的真實想法,并耐心給予幼兒正確的思想指引,針對幼兒存在的心理困惑進行耐心的疏導,讓其能夠形成積極的心理認識。同時,作為教師需要踐行家園合作的思想觀念,與家長之間進行有效配合,共同開展心理教育,通過組織線上心理健康知識講座的方式,滲透正確的心理理念,并在與家長進行溝通的過程中,就幼兒在疫情期間所存在的心理問題進行分析,共同制定居家疏導策略和方案,發(fā)揮家庭教育功能,讓家長在日常生活中配合教師完成幼兒的心理疏導。
結論:依前所述,在疫情期間宅家成為全民普遍的一種生活狀態(tài),為了保證幼兒的身心健康,幼兒園跟隨國家所提出的抗疫方針,做出延遲開學的決定,同時也需要在停課不停學的思想導向下,發(fā)揮幼兒教師的指導職能,為幼兒家長提供良好的教育思想和行為指導,在宅家期間,引導家長與幼兒之間和諧相處,優(yōu)化親子陪伴環(huán)境,提高家庭氛圍的幸福感,也能夠讓幼兒在疫情宅家期間,實現(xiàn)身心層面的健康成長。因此,幼兒教師需要通過多種舉措與家長進行有效溝通,將正確的幼兒思想有效地貫徹下去,在具體的育人目標上達成共識,并通過活動的規(guī)劃組織和思想引領,發(fā)揮家庭教育的引導功能,從幼兒的思想認知、行為習慣和品質素養(yǎng)進行規(guī)范性建設,促進幼兒整體的素質實現(xiàn)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馬天宇,杜亞松,王偉杰,程永琛,何文婕.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期間幼兒居家心理狀態(tài)的網(wǎng)絡調查[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20,28(12):1842-1847.
[2]徐憲斌,吳凡,董鈺萍.疫情期間2315戶幼兒家庭居家陪伴質量調查[J].寧波教育學院學報,2020,22(05):75-79+86.
[3]葉惠萍.疫情背景下家園共育助力中班幼兒健康成長[J].教育觀察,2020,9(32):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