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坤,李娟
作者單位: 655000 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人民醫(yī)院兒外科(劉坤),腎內科(李娟)
膽道閉鎖主要發(fā)生于新生兒群體中,新生兒阻塞性黃疸為最多見因素,如果不早期及時處理,將導致膽汁性肝硬化,雖該病具有較低的發(fā)病率,若未采取及時有效的措施治療,仍將導致患兒出現(xiàn)死亡等不良情況[1]。目前臨床醫(yī)師在早期診斷后多采取肝門空腸吻合術(Kasai術)處理,可獲得良好的效果[2]。然而隨訪發(fā)現(xiàn),諸多患兒將出現(xiàn)持續(xù)性肝硬化等不良癥狀[3],需藥物輔助治療。以往臨床多使用常規(guī)西藥治療,但效果欠佳[4]。目前醫(yī)師多主張使用熊去氧膽酸進行輔助治療[5]。本研究觀察熊去氧膽酸輔助治療膽道閉鎖的臨床效果?,F(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3月-2019年4月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人民醫(yī)院收治的膽道閉鎖患兒54例,采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各27例。試驗組男19例,女8例;日齡22~85(52.91±5.03)d。對照組男15例,女12例;日齡20~85(52.57±4.92)d。2組性別、日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通過醫(yī)院倫理委員會的批準,患兒家長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選擇標準 納入標準:(1)均符合《小兒肝膽外科學》中關于膽道閉鎖的臨床診斷標準與手術指征;(2)術后膽管炎發(fā)生超過1次。排除標準:(1)患兒日齡超過90 d;(2)伴有先天性肝功能衰竭癥狀。
1.3 治療方法 2組均行肝門空腸吻合術(Kasai術)。對照組患兒使用常規(guī)西藥,例如醋酸潑尼松片(上海壽如松藥業(yè)泌陽制藥有限公司生產,國藥準字H41020600,規(guī)格:5 mg/片)1 mg/(kg·d)口服;頭孢拉定(山東魯抗醫(yī)藥股份有限公司生產,國藥準字H20067737,規(guī)格:2.0 g/支)50~80 mg/(kg·d)靜脈滴注,連續(xù)使用1個月,之后改為口服預防性抗生素,連續(xù)使用2個月。試驗組患兒給予熊去氧膽酸片(輔仁藥業(yè)集團有限公司生產,國藥準字H20073318,規(guī)格:50 mg/片)10 mg/(kg·d)口服,每天2次,連續(xù)服用3個月。
1.4 觀察指標與方法 (1)比較2組治療前后總膽紅素(TBIL)、間接膽紅素(IBIL)、直接膽紅素(DBIL)、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T)、天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AST)水平,選擇7600-110型全自動生化分析儀,采用循環(huán)酶速率法進行檢測。(2)比較2組治療前后白細胞介素-18(IL-18)、IL-10、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水平。(3)隨訪半年,比較2組復發(fā)情況。
2.1 治療前后TBIL、IBIL、DBIL、ALT及AST水平比較 治療前,2組TBIL、IBIL、DBIL、ALT及AST水平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2組TBIL、IBIL、DBIL、ALT及AST水平均低于治療前,且試驗組低于對照組(P<0.01)。見表1。
表1 2組治療前后TBIL、IBIL、DBIL、ALT及AST水平比較
2.2 治療前后IL-18、IL-10及TNF-α水平比較 治療前,2組IL-18、IL-10及TNF-α水平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2組IL-18、IL-10及TNF-α水平均低于治療前,且試驗組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2.3 復發(fā)情況比較 隨訪半年,試驗組復發(fā)率為3.70%(1/27),明顯低于對照組的33.33%(9/27)(χ2=7.855,P=0.005)。
表2 2組治療前后IL-18、IL-10及TNF-α水平比較
膽道閉鎖多見于新生兒群體,主要指新生兒肝內外膽管中斷、狹窄或閉鎖,膽汁排出障礙,阻塞性黃疸是其主要的臨床表現(xiàn),主要由病毒感染所致[6]。在膽道閉鎖早期診斷的提升和手術的廣泛開展下,醫(yī)師主要使用Kasai術治療,雖效果較好,仍有諸多患兒在術后出現(xiàn)持續(xù)性肝硬化等不良癥狀。根據(jù)不完全數(shù)據(jù)證實,膽道閉鎖患兒術后早期的排膽率較高,但術后膽汁引流效果差,需采取有效的措施緩解[7]。以往因缺少藥物,使臨床僅能使用常規(guī)的西藥,但未能達到預期的緩解目的。
目前熊去氧膽酸為常用藥物,主要適用于膽固醇型膽結石形成及膽汁缺乏性脂肪瀉,主要的藥理作用在于增加膽汁酸的分泌,同時導致膽汁酸成分的變化,使本品在膽汁中的含量增加[8]。通過相關的臨床研究顯示,該藥物發(fā)生微膠粒聚集時,其pka值約為6.0,當口服1 h、3 h后將會出現(xiàn)兩個峰值。該藥可在肝臟與甘氨酸或牛黃酸進行快速結合,從膽汁排入小腸,參加肝循環(huán)[9]。對小腸內結合的熊去氧膽酸而言,其中一部分水解為游離型,另一部分在細菌作用下轉變?yōu)槭懰?,后者進而被硫酸鹽化,從而降低其潛在的肝臟毒性[10]。依據(jù)結果可知,治療后,2組患兒TBIL、IBIL、DBIL、ALT、AST、IL-18、IL-10及TNF-α水平均明顯低于治療前,且試驗組低于對照組。原因在于該藥可有效地排除肝臟內的毒素,增加膽汁酸的分泌,改善肝功能;通過半年隨訪觀察可知,患兒復發(fā)率明顯降低,原因在于該藥可調節(jié)患兒的機體免疫力,起到涼血解毒、保肝利膽的效果,因而降低復發(fā)率。
綜上所述,熊去氧膽酸輔助治療膽道閉鎖具有較好的臨床效果,不僅能降低TBIL、IBIL、DBIL、ALT、AST、IL-18、IL-10及TNF-α水平,還能降低復發(fā)率,成為首選的輔助治療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