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 健 原甜甜
(沈陽航空航天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遼寧·沈陽110136)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是我們黨共同奮斗的行動指南。而高校是宣傳思想的前沿陣地,是引領正確思想、弘揚文化主旋律的主要場所,因此在高校開展《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三進”工作研究具有重要的意義。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三進”工作,即“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是高校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也是高校發(fā)展的一項首要的政治任務。高校是宣傳思想的主要陣地,是引領正確思潮的主要場所,在高校開展《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三進”工作具有重要意義。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三進”工作是高校堅持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的集中體現(xiàn),是高校全面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的具體體現(xiàn)。辦好社會主義高校必須堅持黨對高校的全面領導,只有堅持黨對高校的全面領導,才能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才能確保社會主義的辦學方向,才能為社會發(fā)展服務[1]。辦好社會主義高校要用《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的理論武裝頭腦,在學習《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上下功夫,要突出整體性、系統(tǒng)性,把握《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的總體框架和內在邏輯,全面地、系統(tǒng)地把握其內在邏輯,通過深入學、反復學領會其精神實質和思想觀點,進而用《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的精神指導學校教學、科研、管理、黨建等工作,把高校治理同國家治理、社會治理相結合,把高校發(fā)展同國家發(fā)展、民族復興緊密聯(lián)系起來,確保高校堅持社會主義的辦學方向,從而使高校的發(fā)展方向、培養(yǎng)目標與國家發(fā)展的方向和目標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促進高校為社會主義社會發(fā)展服務。
學習新思想,爭做新青年。高校開設的思想政治理論課在于提高大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和政治素養(yǎng),培養(yǎng)良好的精神文化素質?!读暯秸勚螄碚返谌碜鳛槲覀凕h的最新理論成果,落實《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三進”工作,就要使得這一成果真正地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從而為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服務?!读暯秸勚螄碚返谌韺n}十一“鑄就中華文化新輝煌”中提到:“新時代中國青年要增強學習緊迫感,如饑似渴、孜孜不倦學習,努力學習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以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貢獻國家!”[2]336大學生應主動學習最新理論成果,堅定社會主義理想信念,自覺抵制錯誤思潮的影響,將自己的個人理想與國家富強、民族復興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對于《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三進”工作,高校要肩負起主體責任,堅持高校黨委的統(tǒng)一領導。高校只有堅持黨委的集中統(tǒng)一領導,才能把《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三進”工作落到實處。高校應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注重《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的學習,把《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的思想融入到教書育人的方方面面,鼓勵更多的大學生走出去,加強大學生對《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理論學習和實踐,用《習近平談治國理政》卷的思想內涵和精神指導實踐、科研工作,使大學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格和政治品格,培養(yǎng)符合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所需要的接班人。
思想政治理論課是高校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陣地,是高校開展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開展《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三進”工作的主要平臺,《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三進”工作對于加強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具有重要意義?!读暯秸勚螄碚返谌韺n}十一“鑄就中華文化新輝煌”第五節(jié)“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中提到:“我們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就是要理直氣壯開好思政課,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2]329強調了加強思想政治理論課的重要性。高校應把德育放在第一位,做到思想政治理論課不僅傳播知識,而且傳播美德,使得大學生的道德素養(yǎng)有所提高?!读暯秸勚螄碚返谌硎歉咝K枷胝卫碚撜n的重要內容,也是高校開展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重要思想武器。因此,高校講好思想政治理論課,必須以《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三進”工作為主要抓手,不斷豐富思想政治理論課內容和形式,將《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的思想觀點融入到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全過程,把思想政治理論課真正建設成學生滿意的課程。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三進”工作的主要目的是培養(yǎng)符合社會主義事業(yè)需要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在培養(yǎng)時代新人的過程中要有章可循,要堅持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以準確性、主體性、學以致用為其基本原則,以推進《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三進”工作取得好成效。
準確性原則是《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三進”工作的首要前提,是講好《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的必然要求。準確性原則具體包括在兩個方面:一是教師在傳遞《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的相關內容時必須準確,而不能似是而非或模棱兩可,不搞只言片語,可以有所發(fā)揮,但是要準確把握《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內容,要把握《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的核心內容和精神實質,不能割裂理論體系的內在聯(lián)系及內在的規(guī)律性,要注重把握《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內容的理論邏輯、歷史邏輯、實踐邏輯。二是教師在傳遞《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的內容時使用的語言和傳遞方式必須被學生所理解和接受,從而使得學生獲得準確的信息。教師應該準確把握學生的發(fā)展規(guī)律和自身的特點,運用易于學生理解和接受的講授方法,把《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的內容準確傳遞給學生。在《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三進”工作中,教師不僅傳遞的《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的內容要準確,而且在傳遞《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的內容時使用的方法和教學過程要準確,使得《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三進”工作真正實現(xiàn)內容準確、方法準確、過程準確。
主體性原則是《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三進”工作的重要影響因素,是《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三進”工作是否取得成效的關鍵。教師根據(jù)主體性原則對學生進行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施加影響,從而使得學生在知、情、意、行方面發(fā)生變化,使自身的理論水平轉化為實踐能力,從而實現(xiàn)理論和實踐相統(tǒng)一。主體性原則具體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要以學生為主體,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和自身發(fā)展的特點,改變傳統(tǒng)的教師一味地灌輸理論的教學方式,注重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根據(jù)學生不同的差異選擇不同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使得學生易于理解和接受《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的核心要義。二是激發(fā)學生進行自我教育,變學生“要我學”為“我要學”,充分發(fā)揮學生在學習《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內容時的主觀能動性,調動學生學習《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以便形成學習《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的自覺和自信。
學以致用原則是《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三進”工作的主要目標,是《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三進”工作取得成效的集中體現(xiàn)和重要標志。學以致用原則是指教師在教學時,要以學習基礎的理論知識為前提,從理論與實際的聯(lián)系上幫助學生更好地去理解知識,運用理論知識去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學以致用原則中“學”是指學習《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的理論知識,把握其基本的核心觀點和精神特質,真正理解《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的核心內容。在學習《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的過程中,不能完全照搬照抄《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的內容,而要結合自己的具體實際去理解其中的核心內容。學以致用原則中“用”是指要把理論和實踐結合起來,發(fā)揮理論指導實踐的作用。要根據(jù)自己所學的《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的相關理論與專題報告、專題講座、訪談、知識競賽、調查問卷結合起來,使得《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的學習真正入腦入心。
在高校進行《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三進”工作,要切實把《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的思想內涵和精神實質“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其中“進教材”是基礎,“進課堂”是關鍵,“進頭腦”是目的,只有三者相互協(xié)調,共同作用,才能培養(yǎng)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所需的時代新人。
1.把《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的內容寫進教材《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的內容寫進教材,并不是把《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的全部內容寫進教材,由于教材編寫自身的規(guī)律性,不可能把《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的全部內容詳細地寫進教材中?!读暯秸勚螄碚返谌磉M教材,需要教師時刻關注時事政治以及人民日報等報刊的專題評論,在講課過程中給予適當?shù)难a充。把《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的內容寫進教材,可以在形勢與政策課中增設《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的有關專題[3]。高校黨委要重視《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三進”工作,加強頂層設計,完善學習《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的相關制度,制定《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三進”工作的實施方案,通過專題講座和理論宣講使得《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進教材”工作取到成效。
2.重視輔助教材的編寫工作
輔助教材的編寫不是機械地去摘錄《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的原文,而是要根據(jù)《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的最新理論成果結合實際情況來完善輔助教材的內容,以滿足教師授課和學生學習的需要。重視輔助教材的編寫工作,要把握好《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的時代背景和核心要義,根據(jù)《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的最新理論成果,結合高校課程改革的具體目標,不斷完善輔助教材的內容,從而形成教材和輔助教材互相補充的完整體系。如: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課程的輔助教材中,主要側重于《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的理論基礎;在“中國近代史綱要”課程的輔助教材中,主要側重于《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的理論來源和發(fā)展過程;在“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課程的輔助教材中,主要側重于《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的核心內容和精神實質。
3.把《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的主要內容轉化為教學內容
教師要認真研讀《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的原著,把《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的主要內容轉化為教學內容,使得《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盡快融入到教學中來。組織教研室教師進行集體備課,在集體備課會上,要緊扣《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的核心內容和精神實質,要立足于學校發(fā)展目標,結合二級學院特色,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以高標準嚴要求吃透精神實質、掌握核心要義、備足備實《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的內容。要增強政治責任感,扎扎實實備課,切實增強理論學習效果。通過集體備課,切實把這項工作扛在肩上,提高理論學習的質量和水平,為確?!读暯秸勚螄碚返谌砣肽X入心提供保障,推進學習《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在學校走深走實,確?!读暯秸勚螄碚返谌碇v準講深講透,使得《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三進工作”真正落實到教育教學工作中。
1.堅持以人為本的基本原則
以人為本,是《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進課堂”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是高校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秉承的基本理念。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要用好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論課要堅持在改進中加強,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親和力和針對性,滿足學生成長發(fā)展需求和期待”[2]330。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應堅持以學生為中心,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根據(jù)文理科不同專業(yè)學生的實際,有針對性地開展課堂教學,不斷創(chuàng)新課堂教學的形式,以學生樂于接受的形式實現(xiàn)《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進課堂”,從而使得《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的內容易于學生理解和接受。
2.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進課堂”工作,必須發(fā)揮教師在課堂教學的主導作用[4]。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的政治素養(yǎng)、理論水平、教學能力直接關系到高校推進《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三進”工作的成效。推進《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三進”工作關鍵在于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課教師的政治素養(yǎng)。因此,推進《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三進”工作必須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教師通過課堂教學,將《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的思想觀點傳授給學生,在這其中教師發(fā)揮著主導作用。教師傳遞《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思想觀點的導向正確與否關系到學生們接受思想觀點的政治方向。教師必須在課前積極系統(tǒng)地學習《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應當堅定“學馬、信馬、在馬、言馬”,積極學習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中國共產(chǎn)黨黨史以及黨的最新理論成果,深刻領悟《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的思想內涵和精神實質,著力在《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的深刻內涵和精神實質上下功夫,進而豐富自己的理論知識寶庫,提高自身的理論素養(yǎng)和政治品格。在學懂弄通《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的基礎上,根據(jù)學生對社會發(fā)展的有關疑問和實際需要,不講大話、空話、官話,用最具有時代性、民族性的語言,解答學生疑問,讓學生易于了解和接受,增強親和力。
3.創(chuàng)新課堂教學的形式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進課堂”除了傳統(tǒng)的課堂講授以外,還可以利用網(wǎng)絡平臺、微信公眾號、微博等傳播媒介,對《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的重點、難點、主要內容、關鍵詞等進行解讀。一方面,高校應加大對《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的網(wǎng)絡宣傳,可以利用學校官網(wǎng)開設《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的專題學習,廣泛宣傳《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的有關內容。另一方面,高??梢砸晕⑿殴娞?、微博為依托,不斷推送《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的新理論,使得學生能夠學懂弄通,進而促進“進課堂”工作的展開,從而為高校實現(xiàn)“三全育人”提供育人平臺。
1.豐富校內教學實踐內容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實踐活動是學生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重要實踐平臺和主要形式,是學生將理論應用實踐的主要途徑,也是檢驗學生理論學習是否扎實的重要尺度。高校可以依托黨團組織,開展《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的專題講座,通過辯論賽、知識競賽、演講比賽等校園實踐活動,營造濃厚的《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學習氛圍,加深學生們對《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中“19個專題”的學習;開展關于學習《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的讀書分享會或者PPT大賽,使大學生切實領會《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的精神實質和深刻內涵,讓新理論新思想進入到學生頭腦,進而堅定理想信念,指引正確的前進方向。
2.開展校外教學實踐活動
高??梢栽诖_保學生安全的前提下,鼓勵學生參加校外教學實踐活動,通過參觀廉政教育中心,了解反腐倡廉相關工作,進一步深化對“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重要性的認識;組織學生參觀生態(tài)自然保護區(qū)和黃河流域保護區(qū),了解自然保護區(qū)的修復工作,讓學生認識到“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必要性;通過參觀歷史博物館、紀念館,讓大學生了解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進而認識到“鑄就中華文化新輝煌”的主要成就。通過一系列的社會實踐活動,使大學生對社會的理解和認知得到提高,進而增強他們對社會的服務意識和責任感,使得大學生在社會實踐中了解《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的現(xiàn)實意義,讓學生自覺投入到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中。
3.變學生“要我學”為“我要學”
“進頭腦”的目標能否實現(xiàn),主體在學生,關鍵也在學生。學生應該轉變學習觀念,變“要我學”為“我要學”。學生應充分利用課堂教學平臺,主動去學習,而不是老師一味地灌輸,能提出自己的疑問,表明自己的見解,堅持問題導向,結合思想上的困惑,加強研究思考,尋找對策答案,做到知其事、究其道、用其法。此外,學生還應積極主動學習《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19個專題”的內容,可以通過“學習強國”平臺、微信公眾號、專題講座學習有關理論,讓自己的政治素養(yǎng)和理論水平有所提高,使得《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真正“進頭腦”。
4.完善實踐教學機制
開展《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的社會實踐活動,需要完善實踐教學機制,保障實踐活動得以正常進行。高校應將《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的實踐教學成績計入學生學分并納入學生的綜合測評中,高校要及時了解學生《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實踐教學的相關信息,掌握學生學習《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的學習效果。建立學習《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的信息平臺,通過對實踐教學的信息進行篩查和分析,了解實踐教學中的“教”和“學”的情況,了解大學生學習《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的成效,進而推進《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進頭腦”工作取得新進展。
總之,《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三進”工作對于大學生豐富理論知識寶庫、堅定理想信念、提升政治素養(yǎng)和加強理論修養(yǎng)具有重要的意義,使大學生牢固樹立正確的人生理想,指引前進的目標,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