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旭
(甘肅省武威市天祝縣第二中學 733299)
新課程背景下,物理教師需加強物理教材的研究,挖掘其知識所具備的價值,促進物理學科的核心素養(yǎng)深入培養(yǎng).一般來說,對于初中生而言,其在學習完物理知識之后,隨著時間的推移知識會逐漸淡化,然而在學生再次接觸知識的時候,就會再次激活相關知識.初中物理知識枯燥,與學生生活脫節(jié),學生不易于有效掌握,背誦的效果不理想.初中物理教師要結合物理知識特點,因材施教,運用多元學習方式,展現物理知識規(guī)律,拓展物理內涵,使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得到有效提高.
1.多元化學習方式
初中物理的傳統(tǒng)化教學當中,教師通常都是運用“一刀切”的方式,而忽略了學生自身存在的差異,這就會對學生實現個性化發(fā)展造成不利影響.目前,不論是任何學科的教學當中,教師都需正確的認識到學科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重要性,并立足于多種方法、多種角度組織教學活動,并注重多元化評價體系的構建,給予學生更加全面且客觀的評價,以促使學生形成相應的知識體系,從而使課堂上的教學效率得到顯著提高.初中物理的教學中,也注重對學生的物理學科的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其核心素養(yǎng)主要包含了對學生的物理思想、物理觀念、實驗探究力、科學態(tài)度和精神實施培養(yǎng).因此,作為課堂引導者的教師就需注重對自身的引導觀念與教學理念進行轉變,引導學生實施多元化學習,加強核心素養(yǎng)的貫徹,從而調動學生學習物理知識的興趣,促使學生形成相應的核心素養(yǎng).
2.多元化學習在物理教學中的作用
多元化學習法主要指在物理學科的教學當中,通過多種學習法引導學生學習物理知識.對于多元化而言,其主要指教師教學的形式、內容以及學生的學習方式多元化,物理教師在具體教學當中,不能僅通過單一化的方法引導學生學習,還需依據課程內容的不同,通過多視角進行教學,以促使課堂上的教學作用得到充分發(fā)揮.學生在學習物理知識的時候,需對物質的結構以及物理知識的應用規(guī)律進行學習,物理教師不僅需注重相關知識的講解,而且還需指導學生通過正確的思維對物理現象進行思考,通過不斷的學習,對物理知識的學習形成濃厚的興趣,并實現物理知識結構的構建,從而為后續(xù)的學習奠定基礎.因此,學生自身的物理思維力以及創(chuàng)造力培養(yǎng)通常是物理教學的重要目標.通過多元化學習的開展,教師還需注重從多維度、多角度對學生自身的物理思維進行開發(fā),轉變學生原先的固定化學習思維,促進學生自身的思維空間拓展,從而使學生能夠從多個角度對物理現象實施分析,同時,通過多元化學習方式的開展,不僅能夠使教師在教學中更加得心應手,開展因材施教,而且還能使學生在多元化的學習方式當中找出與自身需求相符合的學習方法,從而使學生的學習效率得以提高的同時,實現高效化學習.
1.聯系現實生活,活化物理觀念
物理觀念是對具體物理現象的抽象化,是從物理問題和現象中提取出來的物理本質規(guī)律.物理觀念不同于理解普通的物理概念,而是讓學生能夠對物理的本質和規(guī)律有深入的理解,能夠靈活的進行實際現象的分析和具體問題的解決.基于此,物理教師在開展教學時,應該選取學生生活周邊熟悉的現象,讓學生結合自身的認知和經驗進行分析,從具體到抽象,再由抽象到具體,增強學生的物理觀念.例如,學習“電功率”時,單純公式學生很難理解電功率的實際意義,不能形成有效的物理觀念,因此,教師應該讓學生在生活中尋找有關電功率的素材,如“變頻空調一晚上一度電”、“電熱水器半小時一度電”,這些生活電器中有哪些信息,什么因素導致不同電器消耗一度電所用的時間不同?聯系實際生活,能夠將物理觀念變成活靈活現的生活現象,提高學生對于物理知識本質的認知,增強學生的知識轉化和應用能力.
2.構建趣味課堂,提高科學思維
以教師為主的物理課堂沒有生機,教師更關注課堂上的教學進度,完成教學任務,強行將知識“灌輸”給學生,物理課堂沒有任何樂趣可言,學生學習情緒低,思維不活躍.長期下去還可能使學生對相關知識點的學習形成厭煩心理,不愿意主動進行課堂學習的參與.其次,物理具有許多有趣的現象和內容,教師要善于挖掘,展示物理的趣味和魅力,學生對自己所熟悉的知識會有著強烈的興趣,因此,物理教師可引導學生對其熟悉的知識進行積極學習與思考,對日常生活中存有的物理現象實施觀察,以促使學生更積極的學習相關物理知識及其現象.例如,“液體壓強”學習中,構建以潛水艇下潛的趣味課堂,將壓強與深度自然呈現,引導學生觀看視頻當中的液體壓強計潛入深度,并根據視頻,促使學生感受到壓力與壓強.通過視頻播放,學生就能充分了解與掌握液體壓強的有關知識,此時,教師可引導學生推到液體壓強的計算公式,從而使學生對物理知識形成強烈探究欲的同時,科學思維得到發(fā)展.
3.設置開放實驗,培養(yǎng)探究能力
初中實驗教學,都是驗證型實驗,即學生的學習只能跟著教師給的步驟操作實驗,并得到相關結論.長期以往,就會影響到學生自身的操作能力形成,并無法形成發(fā)散思維.核心素養(yǎng)下,物理教師則需加強自身教學理念轉變,引導學生開展多元化學習,把驗證型實驗逐漸轉變?yōu)樘骄啃蛯嶒?,從而使學生形成相應的實驗探究力.教師應該設置開放實驗,充分將學生的主動性激發(fā)出來,讓學生依據自身的知識素養(yǎng)和操作能力進行探究,在探究中優(yōu)化學生的思路,增強學生的探究能力.例如,以“電阻”學習為例,在學習了電阻的理論內容以后,教師讓學生嘗試用實驗的方法去測量一段未知導體的電阻,通過改變實驗設計和各項參數,得出物體的電阻值,同時教師可以讓學生思考物體的電阻有哪些屬性,是否會隨著電流或電壓而改變,并說明理由.通過開放實驗,更有利于學生掌握學習的過程,體現知識的多元構建原則,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能力.
4.創(chuàng)新多元評價,培養(yǎng)綜合能力
單一的成績評價并不利于學生多元化發(fā)展,同時也會誤導學生,不利于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初中物理教師應引導學生在實際學習當中,感受到每個環(huán)節(jié)實踐的過程,在物理學習中形成獨特的感悟,掌握物理學習方法,這樣才能夠實現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因此,初中物理的課堂教學當中,教師需仔細認真的觀察每一個學生,對其開展多元化評價,引導學生發(fā)現自身各個環(huán)節(jié)學習的優(yōu)勢,對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參與積極性,創(chuàng)新想法和觀點等方面都進行關注,并給予肯定、積極的評價,發(fā)揮學生的優(yōu)勢,給學生一個展示的機會,以促使學生實現全方位發(fā)展,并促使學生自身的綜合品質以及思維能力得以全面提高.
綜上所述,多元化學習作為教學活動得以開展與前進的方向,物理教師在開展教學時,需對中學生的心理特征、認知水平進行深入分析,促進自己專業(yè)能力的提升,以構建出高效化課堂,從而使學生實現有效學習,并實現全面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