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邢臺古碑刻窺略*

      2021-01-31 00:41:48盧改煥
      上海地方志 2021年1期
      關鍵詞:碑刻碑文邢臺

      盧改煥

      邢臺西依太行,東枕平原,歷史悠久,底蘊深厚。所轄18個縣(市、區(qū))也多為千年古縣,境內文化遺存眾多,分布廣泛。文物資源種類全、數量多,在河北省位居前列。邢臺被史家稱之是一座“動土就有文物”的城市,金石碑刻豐富,有甲骨、青銅器銘文、碑刻等。其中古碑刻以其取材方便、保存久遠成為信息載體,為傳承歷史文明發(fā)揮了重要作用。邢臺古碑刻眾多,2012年出版的《邢臺歷史文化詞典》介紹錄入邢臺北魏至民國歷代古碑400多通,這些碑刻出處有古籍文字記載也有出土的實物、拓片等,內容廣泛、豐富,呈現了一幅幅真實的邢臺歷史、文化藝術畫卷,堪稱金石上的邢臺。這些古碑刻與地方志有異曲同工之處,都具有存史、資政、教化之功能。

      一、歷史價值

      (一)存史文獻

      地方志為一地之百科全書,古碑刻作為原始記錄信息的載體,記述內容多樣。記事碑,記事范圍涉及歷史事件、歷史人物、物產、地理、風土人情、自然災害等各方面。因記事碑具有當時當地的時效性,內容也更為真實準確。寺廟碑刻一般記錄修建寺廟的經過,以及創(chuàng)建后的發(fā)展史,有的還刻有投資捐款者的姓名等等。墓碑中包括只有墓主簡介的墓志和銘功述德的墓志銘、神道碑等。在歷史的長河中,墳墓、寺廟等被毀消失,這些留下的碑刻就成了歷史的見證,成為研究古代社會、科學、文化等不可缺少的歷史文獻資料。

      目前,邢臺碑刻中,發(fā)現歷史最久遠的碑刻屬漢代,從漢至清代,筆者擇其已有定論的碑刻遺存介紹,內容涉及廣泛,既有記述帝王賢相政務的,也有記述普通官員施政之舉的,更有記載普通百姓忠孝貞烈的;有記其時大事要事的,也有記日常活動的,還有從各種書法藝術上備受推崇的等等,透過這些碑刻幫助后人了解邢臺古碑寶貴的存史價值。

      2015年,邢臺市博物館施工挖基時,挖出了一塊漢代碑《封邰殘碑》,內容為記述當時曾任邢州(邢臺古稱)地方官邰姓之功德。其與《曹全碑》《張遷碑》同為五年內刻立,反映了當時刊刻功德碑之社會風尚。研究者推斷功德碑必立于府衙附近,因而其出土可以證實東漢時邢臺古城及府衙所在地即現在古城區(qū)。

      南北朝時期,邢臺屬于北朝。北朝刻碑興盛,邢臺北朝碑刻也迎來興盛的時代?,F存于隆堯縣文保所的《魏故寧遠將軍廣樂太守柏仁男楊府君之碑》(楊翚碑)碑文落款“口口延昌元年太歲壬辰十一月丁亥朔口建”,與《全北魏東魏西魏文補遺》和光緒版《畿輔通志》記載一致。邢臺縣南良舍東魏閣頂披肩造像碑記(李曇和造像碑記),建于東魏興和三年(541年)。1982年被河北省政府公布為河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北齊時期佛教興盛,邢臺北齊碑刻多與佛教有關,現傳世碑刻有南和《慧炬寺造像碑》、平鄉(xiāng)《柴季蘭造像碑》、邢臺縣《郭顯邕造經記碑》,對于研究北齊時期的佛教歷史和雕刻藝術均有較高的歷史、藝術價值。邢臺縣《郭顯邕造經記碑》記載了當時造經三千多卷的活動,為中國佛教史上的重要事件。該碑文也是佛教重要文獻,被收入大藏經。

      隋開皇年間,隋文帝在全國敕建僧尼二寺,南宮僧俗二眾在州牧建安公、縣令宋景等的帶領下,于隋開皇十一年興建起尼寺一所——定覺寺,碑陽篆額“大隋南宮令宋君之碑”。該寺主持女僧大庵為感念南宮縣令宋景建寺功德,立碑一通,并親自書寫,劉炫撰文。碑文記述了宋景生平政績,操行及其影響,記述了建寺背景,描繪了該寺景觀,并簡述老子、莊子論觀。上海青浦人楊震方擅書法,是著名的古籍版本專家,遞藏該碑清末民國剪裱本。明萬歷四年(1577年)任南宮知縣五年的知名文人、書法家邢侗贊此碑:“文絕、字絕、篆額絕”。隋開皇十一年建造于南和縣澧河上的澧水石橋系大型石橋,根據澧水石橋碑刻記載:“碧柱浮空,煙云等色,金堤枕浦,杞柳交陰”,此系平原河道上比較宏偉壯觀的大石橋,曾于明代被洪水沖壞,后經歷重修,對研究澧水河的歷史變遷有著極為重要的科學價值。

      邢臺道德經幢為唐開元二十七年(739年)時任邢州刺史李質造立,至今已有1200多年歷史,是我國現存較好、年代較早且形體較大的石刻道德經幢,現保存于邢臺市橋東區(qū)。2013年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此類道德經幢在全國現僅存三座?!缎吓_道德經幢》又稱“邢玄本”,為后人留存了唐玄宗注本的道教經典。唐祖陵光業(yè)寺碑是光業(yè)寺幸存的唯一一通唐代碑,保存于隆堯文保所,碑文記載:“總章之年,奉敕置是額曰‘光業(yè)’焉?!庇浭隽碎_元十二年(724年)趙州刺史田再思、象城縣令宗文素率邢、趙二州之象城、任縣、柏仁三縣士民將寺院整修擴建之事。碑文記載了唐高祖李淵四代祖宣皇帝李熙和三代祖光皇帝李天賜的生平和追封為皇帝以及建陵、建寺的經過和光業(yè)寺金碧輝煌的皇家氣象,是證實隆堯為李唐祖籍最權威的文字史料。唐代顏真卿撰寫的《大唐故尚書右丞相贈太尉文貞公宋公神道碑》(宋璟碑)則記述了一代名相宋璟的生平德政。宋代大文豪歐陽修看到已有些殘缺的宋璟碑時贊嘆到:如忠臣烈士,首先君子莊嚴尊重,使人畏而愛之,雖其殘不忍棄也。南宋金石學家趙明誠所著的《金石錄》,推崇宋璟碑為上上品。明代學者都穆稱此碑“人文字三絕”。清朝王昶編撰的以著錄歷代石刻為主的《金石粹編》等書,也將宋璟碑收入并列為上品。2006年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保存于邢臺市橋西區(qū)。

      大量的唐代墓志不僅記載了唐代邢州各種人物,也記錄了當時許多行政劃分和地名傳承。如隆堯為柏人城,臨城為房子縣,邢臺縣為龍岡縣。唐時即有現在的邢臺市郊之大郭村、賈村、李村等。

      宋代《重修三明寺記碑》刻立于“宋宣和三年六月”,碑文記述了巨鹿縣建制沿革,其中有“隋于南·故城改置巨鹿”“唐貞觀元年以縣屬邢州,蓋隋代屬趙州,至唐太宗時始屬邢也”。又有“垂拱元年徙舊縣于東南十一里之新城,乃今邑地,有釋智良等乞地創(chuàng)立”的記載。對于研究邢州、趙州、巨鹿郡歷史沿革有重要參考價值?!吨匦奚駪顝R記碑》記述了扁鵲醫(yī)術高超,后人稱頌之事及修葺此殿事宜,為研究扁鵲的生平提供了珍貴的歷史資料。元代《神應鵲王廟記》由元朝太醫(yī)院提點顏天翼(內丘人)撰寫,元朝重臣、邢臺人劉秉忠書丹,此碑文章與書法雙擅其美。

      明代碑志刻立興盛繁夥,金石學進一步發(fā)展。時任沙河縣令方豪酷愛金石,政務之余熱衷訪碑,其先后訪尋《漆泉寺碑》《封巒寺碑》,并題詩書丹刊刻碑側。其又訪得淹埋泥土中之《宋璟碑》斷碑,其籌資熔鐵,接碑立碑,使名碑得以保護傳世,功德無量。方豪著《斷碑集》為四庫全書收錄,成為在邢州任職官員的重要金石學著述。明代在朝為官者多有父母獲御封賜號,如邢臺市三義廟毛軍、毛術母親受封《誥命夫人碑》,南和朱正色父母受封稱號碑。寧晉監(jiān)察御史蔡璦告老還鄉(xiāng),將還鄉(xiāng)安家款興建書院,致力教育,并以詩書刻碑,創(chuàng)造了濃厚的碑刻文化。

      邢臺開元寺作為建寺最早寺院之一,其歷史可追溯到后趙襄國中寺甚至更早,自那時起,此寺歷經1700多年的歷史積淀,遺存了相當豐富的金石文物。目前,清代、民國都有重修開元寺碑刻留存于寺內。2013年出版的《邢臺開元寺金石志》收錄魏晉至民國金石文物129件,古碑刻等石質文物90件,對全面了解、研究邢臺歷史文化,尤其對全面了解、研究中國佛教發(fā)展史大有裨益。

      2018年2月,在邢臺宋家莊村發(fā)現了一通清代漢白玉碑《重修泰山行宮碑記》,使用漢白玉材質,何時在此初建行宮等等問題正有待研究。

      (二)補史志之闕

      近些年隨著城鄉(xiāng)建設開發(fā)力度加大,一些棲身在民間的古碑被陸續(xù)發(fā)現。這些碑刻成為進一步了解當時歷史、人文資訊的“活”資料,有的碑刻內容古今縣志均無記載,尚屬首次發(fā)現。

      2019年4月,清河縣后郭屯村偶然發(fā)現一塊唐代墓石,當地地方志者對其進行了研究,發(fā)現石刻文字是一篇名為《唐故王氏夫人扶風馬氏墓志銘并引》的墓志銘。碑文記載墓主死于唐元和六年十一月,距今已有1200余年?!柏什菸?,厥木惟聳,左壓紫薇之岫,右眺玄龜之城,面坳塘,卻枕淇水,乃塋域焉。”是墓志銘對唐清河郡城的形象描摹,記載屬首次發(fā)現,非常珍貴,可以彌補史志記載的缺失。

      2020年,隆堯縣文物保護人員進行縣域文物普查工作時發(fā)現一通《巡撫都察院禁諭明文》碑,碑文文體屬官府禁令告示。碑文顯示,該碑立于明萬歷十四年(1586年),距今已有435年歷史。碑文詳細記載了順德府唐山縣(隆堯縣)公子村與真定府隆平縣魏家莊村之間,自1505年至1585年,歷經弘治、正德、嘉靖、隆慶、萬歷5朝,前后80年間集市相爭的詳細過程以及官府判案的經過。關于此內容,只在“風俗傳說”一輯中見到過有關于兩村爭集的故事。

      二、資政教化

      (一)資政明鑒

      修志的重要目的在于“經世致用”,為政府決策服務,為經濟社會發(fā)展服務。古碑刻在客觀上也有為后世當政者提供資政之功。功德碑是記功載德或頌揚政績的碑,對于碑主來說,是褒獎和頌揚,對于當時和后人則是楷模和榜樣。

      2019年12月,任澤區(qū)(原任縣)發(fā)現一清代碑刻,碑文落款顯示時間為清嘉慶二年(1797年)。額題為“甘棠遺跡”。碑文全名為《大名副使王憲司除民納蓆碑記》,記載了當地由于織席生產稅賦過重和苛政不公,從而導致民不聊生的境況。同時記載了村民訴請“仁明廉信”的大名副使王憲司為鄉(xiāng)民革除稅賦的經過。百姓仰慕王憲司的“甘棠之風”,故刻此碑為其善政頌歌。此碑對于研究清代中期的土貢辦納情況提供了證據和實物資料,對于研究清代任縣一帶經濟形態(tài)和百姓生活具有重要參考價值?!陡侍倪z跡》碑是一方功德碑,碑文記錄當地官員輕租減賦的施政之舉,對施政者具有資政參考意義。類似這樣的碑很多,像臨城縣天順二年的《阮公德政去思碑》,是官員阮居仁離任后地方為紀念他立的碑,也稱德政碑,去思碑,也屬于功德碑之類。時代不同,但這些古碑刻對后世當政者仍有借鑒資政作用:以人為本,因地制宜,實施不同政策。

      (二)教化育人

      “夫書契有五善:達道義、彰法戒、通古今、表功勛而旌賢能”。這是對方志教化功能的最早表述。有些記事古碑刻在記事同時,也從側面反映了社會人文“風情”和“家風”,對后人具有教化功能。

      2019年8月,南和區(qū)梁牌村在拆舊房時拆出了一通樊氏祖碑,古石碑碑額刻有“樊氏先塋”四個篆字,題為《順德府南和縣西十里北河頭郭村耆士樊公塋記》。石碑立于萬歷六年(1578年),距發(fā)現時已441年。通過碑文解讀可以確定是樊氏第四代先人的追思碑碣?!叭擞猩?,有所以生者;有死者,有所以死者。是生死者,氣也。而所以生死者理為之宗也。倘人生不能樹令德於當年,播芳聲於后禩,敝敝焉徒抱空贊嘆俯仰人世者,烏用勒石鐫文以示后哉。通乎此可以論樊公矣。諱萬,號前源,其為人也,持己以謙,接物以讓,譪譪乎其可親也,恢恢乎其有容也。輕財仗義,聲稱素重閭閻。繕牲禔躬雅望允協(xié)乎黌晏且也暨貞德石夫人同享遐齡於八旬,增擴產業(yè)於先代,真翩翩濁世隱君子也”通過碑文可知墓主待人和藹可親,心胸寬宏,輕視錢財有古君子之風,與夫人石氏同享高齡達八旬有余。夫婦生育一子,名叫樊錫。雖然只有一子,但其孫輩卻脈衍興旺,有四個孫子皆耕讀而課,克振家聲,德業(yè)文章卓越儒表?!斗舷葔L碑刻》宣揚了家風遺訓,即修善本性,謹慎安福,為人和洽,聲望美好,儀容儼整。婦女講究婦德節(jié)操,增加擴大家庭產業(yè),為先人增光添彩。即使沒有飛黃騰達,也要做有德隱士,這樣才能使后代繁盛,豐實富饒,對后人福佑無邊。這樣樸素的家風傳承在今天仍有值得贊賞的地方。

      柏鄉(xiāng)縣《賈母貞節(jié)堂記》為古文大家蒲城楊載撰文,楷書名家吳興趙孟書丹。元代駐駕鋪村有先生名賈諒,為師可表,惜英年早逝,妻滑氏守節(jié)不嫁,以孱弱之身,織麻度日,孝敬公婆、教養(yǎng)兒子。子庭瑞官至中憲大夫、度支少監(jiān)、揚州路總管。朝廷感于賈氏守節(jié)賢達、教子功高,詔書恩旌為貞節(jié)之門,封贈祖父二輩為武威郡侯,賈氏為武威郡夫人。“貞節(jié)之門”雖然有封建社會的局限性,但女子孝敬公婆、養(yǎng)教子息的賢嚴家風至今仍被后人廣為傳頌。

      在中國古代,為先祖立碑是立德存孝的直接表現,人的一生最大的愿望是活著的時候大富大貴,建功立業(yè),即使不能建功立業(yè),做人也要為子孫后代樹立好榜樣,留個好名聲。眾多碑刻都體現了這一點,先祖隱德未彰,但先祖的美德卻影響著后人的言行,為后人留下寶貴的精神遺產。

      三、藝術價值

      (一)書法價值

      “以碑學書,可得筆髓”,邢臺古碑書法藝術光輝燦爛,現存古碑很多出自名家手撰,篆、隸、草、楷、行等書體具有。在邢臺具有較高藝術價值的古碑,歷史最為古老的,當數北魏《楊翚碑》,此碑以書法著稱,見于多種著錄。康有為是碑學的倡導者,提出:學書之人應首先從此碑學起。在其所著《廣藝舟雙楫》中將其列為“精品上”。并且評價:“楊翚碑如蘇蕙織錦,綿密回環(huán)”。今存于平鄉(xiāng)縣的蔡京手撰“大觀圣作之碑”六字碑額,建于公元1107年,為徽宗提倡興學校,弘揚儒學之詔書。此碑系用宋徽宗趙佶獨創(chuàng)的“瘦金體”陰刻而成,筆法清勁,風格獨特,是徽宗“瘦金書”真跡再現。

      很多碑刻集道德文章、翰墨藝術于一體,這也是碑得以傳世的原因。顏真卿撰書《宋璟碑》時已六十五歲,可謂人書俱老,書法藝術已至爐火純青之境界,故明代學者都穆稱宋璟碑“人文字,真足三絕”。賢相宋璟本人也是才華橫溢,書法精湛,文學造詣頗深。其撰寫的《梅花賦》深得清乾隆皇帝喜愛,于乾隆十五年巡行至沙河市十里鋪“停駕駐蹕”,于此讀《梅花賦》、寫《東川詩》并畫古梅一枝,后人將賦、詩、畫摹勒于壁廊。

      邢臺區(qū)域現存古碑中書法價值較高而年代較近的為清代書法家張裕釗書撰的《南宮縣學碑》。其字結體緊嚴、外方內圓、點畫渾穆、線條秀美流暢、既有顏筋柳骨融蘊于內,又有豐盈娟秀表現于外,間架結構天衣無縫,形成獨特的藝術風格。其字體被稱為“六朝體”“南宮碑體”“張裕釗體”,曾被譽為“在近代書壇上別開生面,獨創(chuàng)一格”,有相當高的藝術價值,拓片風靡全國、日本和東南亞。

      (二)古文藝術

      碑刻中很多語言簡潔易明,篇幅短小精悍、言辭優(yōu)美的碑文,《古文觀止》一書收錄墓志、墓志銘、祠堂記、廟碑等碑文多篇。宋代范仲淹撰文、蘇舜欽書寫、邵竦篆刻的《岳陽樓記》更是一篇經典美文。碑刻銘文有專門的文體,一般形式嚴謹、構思精巧、語言優(yōu)美、典雅不俗,如邢臺新發(fā)現的《唐故王氏夫人扶風馬氏墓志銘并引》其四字韻語的銘文語言簡潔,感情真摯,文筆流暢,音律鏗鏘和諧,讀起來朗朗上口,是一篇頗具文采的文學佳作?!赌蠈m縣學碑》內容主要是抨擊腐朽的科舉制度。從“天下之治在人才,而人才必出于學”的思想出發(fā),提出只有廢除“其弊已極”的“八股之文”,倡導“明體達用之學”,才能使國家“志氣所動,人蹶而興”,從而使國家富強。全文立論鮮明,結構嚴謹,文辭簡潔,說服力強,在當時不失為一篇切中時弊的政論文章。清河縣還有柳宗元的《張府君墓石》、韓愈的《給事中張君墓志銘》與顏真卿的《宋璟碑》都是名家撰寫的碑文,都值得研究。

      四、研究價值

      (一)研究古碑刻意義

      “觀今宜鑒古,無古不成今”,以物證史,以史鑒今。如果研究歷史能夠廣泛采納參考碑刻資料,與其他資料一起形成證據鏈,那么所得研究結論就會更加可靠,歷史的面貌將會更清晰、更完整、更真實。研究古碑刻意義也在此:能了解歷史、正史之誤、補史之闕,學書之人臨碑(帖)之用等。邢臺古碑刻遺產豐富,但目前關注和研究古碑刻的人不多,大多為零散愛好者,古碑學術研究單一,多從內容解讀或書法角度研討,綜合的碑刻研究成果不多。筆者寫此文目的,也是想讓更多人了解邢臺古碑刻,從而研究古碑刻。

      (二)古碑今用

      很多記事碑在記述立碑時間、緣由、過程中,也客觀記述了與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的生活、制度、風俗等社會狀況。像《“爭集”碑》無聲地講述著明代的法制故事,對于研究明代官府政令、民風民俗和民間商業(yè)形態(tài),具有十分寶貴的歷史價值?!短乒释跏戏蛉朔鲲L馬氏墓志銘并引》碑文中記載了大量的家族、墓葬信息,蘊含著當地的風土人情,專家表示其對研究唐代世家文化以及北方地區(qū)的民間墓葬文化、葬制葬俗、墓志文體等具有重要意義。《樊氏先塋碑》記敘了樊氏家族始遷于太原府,還把各分枝發(fā)展脈衍進行了詳細說明。不但揭開了明代樊氏先祖遷徙歷史,而且還對當時社會狀況及人們對于古代葬禮習俗占卜情況等社會生活各個方面具有研究價值。

      一個地方的靈魂在文化,這些新發(fā)現古碑背后的深刻意涵,從整體上展現出邢臺社會歷史、人文發(fā)展的微觀“風情”,對邢臺歷史起到了補充、豐富的作用,很多資料甚至對河北乃至整個中國,都具有非同尋常的意義,深入挖掘古碑刻中蘊含的新內容,讓這些無聲的“活化石”發(fā)揮其價值,開口講故事,需要后人去研究挖掘。

      習近平總書記在其重要文章《建設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考古學,更好認識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中明確指出:要做好我國考古工作和歷史研究。第一,繼續(xù)探索未知、揭示本源。第二,做好考古成果的挖掘、整理、闡釋工作。第三,搞好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第四,加強考古能力建設和學科建設。研究古碑刻也需要在做好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同時,為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增強文化自信提供堅強支撐。

      猜你喜歡
      碑刻碑文邢臺
      敖漢旗萬壽白塔蒙古文碑文新釋
      慧思陶勒蓋碑文解讀
      中國農業(yè)發(fā)展銀行邢臺分行
      阜新元代大玄真宮祖碑碑文新錄
      中國農業(yè)發(fā)展銀行邢臺分行
      碑刻
      游邢臺動物園
      明清豫西北戲曲碑刻所見的“會”與“會首”
      中華戲曲(2019年2期)2019-02-06 06:54:24
      金代“舞亭”碑刻的新發(fā)現
      中華戲曲(2019年2期)2019-02-06 06:54:20
      工布江達縣“萬善同歸”碑文考釋
      西藏研究(2016年2期)2016-06-05 11:31:07
      遂川县| 师宗县| 巴彦淖尔市| 华容县| 弥勒县| 吉木萨尔县| 基隆市| 东阳市| 舟山市| 慈溪市| 涟水县| 莆田市| 柘城县| 东源县| 玉树县| 剑川县| 纳雍县| 玉林市| 和静县| 拉孜县| 凤冈县| 柘城县| 叶城县| 个旧市| 瑞昌市| 凉城县| 宁陕县| 资中县| 湖北省| 全南县| 通州区| 平江县| 新津县| 荥阳市| 和林格尔县| 西畴县| 湟源县| 靖宇县| 崇州市| 北海市| 广灵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