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時代的發(fā)展,教育的人才培養(yǎng)目標也在發(fā)生著相對應的變化和調整,在這樣的背景之下學科教學的手段和方式也要進行創(chuàng)新和調整,構建新型課堂。物理學科反映著自然界物質的一般運動規(guī)律與物質的基本構成,與日常生活實際息息相關。物理教師在開展教學時應該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獨立思考能力、團隊協(xié)作意識等,促進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提升。文章主要從基于新教材理解下高中物理課堂構建策略方面進行闡述,希望可以為教學提供新思路。
關鍵詞:新教材;高中物理;教學研究
一、 引言
物理是一門基礎性學科,學生在學習時存在著一定的難度,教師在教學時應該注重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提升學生的熱情和興趣,講解知識點時化繁為簡,引導學生更好地掌握物理知識。
二、 高中物理教學存在的問題
要想在新教材基礎上構建高效物理課堂,教師應該深入剖析如今的高中物理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并且找出相對應的解決方法,這樣才可以有針對性地、高效地提升物理課堂教學質量和水平,有效提升學生的物理學科素養(yǎng)。首先,“灌輸式”教學觀念依舊非常普遍。素質教育提倡學生應該自主、獨立、合作學習,但是通過調查發(fā)現(xiàn)大部分高中物理課堂依舊是“灌輸式”教學,教師為了快速推動教學進程經常忽視課堂合作學習,學生的主體地位并沒有得到保障。眾所周知高中階段物理學科教學涉及內容非常廣泛,教師的教學任務較重,在這樣的情況之下為了增加每堂課的教學容量,教師沒有給予學生足夠的時間和機會對相關的物理知識進行探索和學習,認為學生只要聽懂了自己講解的知識點會做相關的練習題就是高效課堂,學生被動地接受物理知識。這就導致學生習慣了被動接受,不會積極主動地思考和探究,自學能力和動腦思考能力較差,從長遠來看不利于學生物理學科素養(yǎng)的進一步提升。這樣的教學現(xiàn)狀導致學生習得的物理知識點都不是通過自己的思考而得到的,各個章節(jié)與部分的知識內容孤立存在,學生難以把握知識點之間的聯(lián)系和關系,難以統(tǒng)籌運用,在遇到問題時不能靈活地調動自己已有的物理知識儲備,知識運用能力較差。其次,教學與現(xiàn)實脫軌。學科教學應該理論結合實際,而現(xiàn)實中理論與實際脫離的教學方式與人才培養(yǎng)目標相悖。物理學科的教學目標之一就是培養(yǎng)學生的知識運用能力,即學生掌握了課本上的物理知識以后可以反過來運用于實踐,解決現(xiàn)實生活中遇到的實際問題。但是如今這種理論與實際相脫離的課堂教學現(xiàn)狀不利于學生對物理知識點的學習,掌握了大量專業(yè)的物理理論內容但是在實際的生活中難以將其進行運用。
三、 新教材下高中物理人才培養(yǎng)理念
在新教材和新課改背景之下物理學科的人才培養(yǎng)理念也有了一定的變化,物理教師應該以這些人才培養(yǎng)理念為基礎開展教學,這樣才可以培養(yǎng)出高質量的人才。首先,學科教學應該在課程目標基礎之上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新課改之下物理學科人才培養(yǎng)目標強調要從理論知識、學習能力、態(tài)度情感與價值觀念等方面全面培養(yǎng)學生,讓學生在課堂學習的過程中從知識到技能方面都可以得到提升與增強,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提升學生將來在社會上的競爭能力。其次,物理教學應該打牢基礎,同時體現(xiàn)課程教學的可選擇性。高中階段的教育教學依舊屬于基礎教育,因此教師應該注重基礎性知識的教育,為學生學習更高層次的物理知識奠定良好的基礎。同時應該充分結合學生的愛好與潛能,設計相應的教學模塊供學生選擇,最大限度上滿足班級學生的不同需求與興趣,促進學生的個性化與自主性學習。另外,新課改提倡學生的自主性學習,主張多樣化教學。為了培養(yǎng)學生終身學習的能力,學科人才培養(yǎng)目標主張?zhí)骄渴浇虒W,學生應該積極參與課堂教學,勇于動手開展實踐,在這個過程中提升學生的思考探究能力與動手操作能力,幫助學生掌握更多的學習技能。教師在教學時應該不斷探究多樣化的教學手段與方式,讓學生有更多的方法學習物理知識與技能,改變學生探究物理知識的方式與態(tài)度,逐漸培養(yǎng)學生具備嚴謹?shù)闹螌W精神與
意識。然后,新課改強調發(fā)展性評價方式。高中物理學科教學應該革新評價方式,注重在教學實際中對學生展開過程性評價,關注到不同學生之間存在的個體性差異,有效展開激勵性評價,培養(yǎng)學生的學科自信,幫助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之上向更高水平邁進與發(fā)展。這些都是在新教材、新課改基礎之上的物理學科人才培養(yǎng)目標,教師應該以這些理念為導向調整自己的教學策略,構建新型的高中物理教學課堂。
四、 構建新型物理課堂策略
(一)課前自主預習,加強知識掌握
高中階段的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知識基礎和自學能力,因此教師應該引導學生養(yǎng)成課前預習的良好學習習慣,在課程之前學生應該通過查閱資料、微課學習等多種途徑對下節(jié)課將要涉及的物理知識內容進行預習。在預習的過程中學生要把自己存在疑惑的地方圈畫出來,在物理課堂上尋求教師的幫助,這樣教師不需要在有限的物理課堂上花費過多的時間講解基礎性的理論知識,而是可以集中主要的精力有針對性地向學生講解課堂的重難點,針對學生存在的疑惑之處突出講解,提升物理課堂教學的效率,節(jié)省不必要的教學時間。
以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位置變化快慢的描述——速度》為例,這節(jié)課學生需要掌握速度的概念,理解它的矢量性,了解平均速度和瞬時速度的異同之處。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在課前對這節(jié)課進行預習,根據(jù)教師提出的這幾個學習目標有目的地預習教材,同時可以在預習時查找相關的資料幫助理解與速度相關的知識點。學生在自主預習的過程中可能會對速度、平均速度與瞬時速度這三者有所疑惑,這時他們可以自己查找資料深入學習并且將其圈畫出來在課堂上尋求教師的幫助。
(二)創(chuàng)新導入方式,培養(yǎng)學生興趣
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影響學生融入課堂的快慢,高中物理教師在教學時應該注重創(chuàng)新課堂導入的方式,培養(yǎng)學生學習物理知識的興趣。在傳統(tǒng)的物理課堂上教師容易忽視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直接開始教授新課,這樣的教學方式難以吸引學生的學習愿望。因此物理教師在教學時可以充分借助多媒體設備、趣味游戲等方式創(chuàng)新課堂導入的形式與內容,增加課堂教學的趣味性,提升學生學習物理新知識的愿望,這樣才可以有效提升物理課堂的質量與效率。
以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二中《行星的運動》為例,學生要在這節(jié)課掌握“地心說”“日心說”以及“開普勒三條定律”,在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教師可以向學生播放相關的視頻展現(xiàn)天體運動——行星運動的軌跡和畫面。這樣學生在觀看視頻的過程中可以感受到宇宙的浩瀚,對天體運動的相關知識感到好奇,在這樣的情況下教師再對教材上的內容進行教學可以使學生更好地融入課堂,愿意探索學習行星運動的相關知識內容,從而提升課堂效率。
(三)引導學生提問,促進學生思考
物理學科難度較大、內容較多,學生在學習時存在著一定的難度,教師在教學中應該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動腦意識與能力,讓學生學會問問題。學生學習物理知識內容時往往從最基礎的定義、公式開始,最終要熟練地運用這些定義、公式,這個過程需要調動學生的知識儲備,學生要運用同樣的公式、定義靈活地處理、解決不同類型的問題,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一定會有很多超出自身認知范圍外的問題與疑惑。這時就需要學生積極地提出自己的問題,只有解決了存在疑惑的這些問題學生才可以真正掌握新的物理知識內容,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生才可以了解知識內容之間的聯(lián)系與區(qū)別,有效提升自己的學科素養(yǎng)與思考能力。
(四)學生合作探索,培養(yǎng)探究能力
在高中物理課堂上教師可以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對課堂知識進行討論,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能力。教師可以借助微課向學生講解本節(jié)課涉及的重難點知識,然后提出具體的問題讓學生在小組內部互相探討,找到問題的答案。班級學生的年齡相似,接受能力相似,在合作探究的過程中每個學生可以直接說出自己的見解和疑惑,然后組內成員對這些觀點進行探討,解決問題。每個小組都有比較優(yōu)秀的學生,在合作的過程中其他同學也可以學到解決問題的不同角度和思考方法,這樣有助于組員的共同進步。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學生的探究能力可以得到一定的提升與增強,同時也能培養(yǎng)學生的協(xié)作能力,促進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提升。
以人教版高一必修二中《功與功率》為例,學生要在這節(jié)課上理解功的概念,理解“功”的兩大要素和正負的物理意義,學會運用“功”的定義式計算恒力做功的大小。教師可以運用微課視頻向學生講解“功”的相關知識內容,然后在黑板上畫出相關的圖要求學生求方塊在發(fā)生位移的整個過程中對滑板做了多少功?學生在獨立思考之后在小組內部進行探討,在互相討論的過程當中學生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功”的概念,提升學生的團隊協(xié)作能力。
(五)注重動手實驗,提升操作能力
物理學科離不開實驗,教師一定要重視起實驗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多多給予學生實驗的時間與機會,這樣學生才可以在進行實驗的過程中習得教材上的理論知識,不斷獲取新的物理知識內容,加強學生的理解與掌握。物理教師在帶領學生進行實驗時應該提前讓學生了解實驗過程中的危險事項,確保學生的安全,可以提前提出一些關鍵性、引導性的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進行實驗,增強實驗的目的性。學生在開展實驗時可以清晰地明白教材上面相關理論和結論的由來,更好地掌握這些物理知識,提升自身的運用能力。
以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中《實驗:探究小車速度隨時間變化的規(guī)律》為例,在這個實驗中教師應該培養(yǎng)學生學會使用相關的實驗操作器材,能夠運用已學的知識處理紙帶,求各個點的瞬時速度,運用v-t圖像處理數(shù)據(jù)并且觀察相關的規(guī)律。教師可以讓學生兩兩一組運用打點計時器、紙帶和小車進行實驗,在學生實驗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進行巡視,及時地對學生進行指導。這樣學生在開展實驗的過程中可以知道相關器械的操作方法,學會瞬時速度的計算方法,即使遇到相關實驗的考試學生也可以調動自己的記憶做題,而不是死記硬背。
(六)課后及時總結,及時改進問題
在每節(jié)課結束之際,教師應該注重引導學生對自己在本堂課上的表現(xiàn)進行評價和總結,及時反思存在的問題,在下一次的課堂上爭取避免相似的問題,提升教學的效率與質量。教師可以在每堂課的最后五分鐘從課前設定的教學目標開始,總結本節(jié)課是否達成了這些教學目標,學生在新課導入環(huán)節(jié)、練習環(huán)節(jié)、提問環(huán)節(jié)等有什么好的表現(xiàn)與不足,及時改進課堂存在的問題。
五、 結語
高中物理教師應該總結自己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找出相對應的解決方式和措施,根據(jù)學科人才培養(yǎng)理念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的方式和手段,有效提升物理課堂的趣味性和生動性,引發(fā)學生學習物理知識的愿望,愿意克服困難積極動腦思考物理問題,習得物理知識,這樣學生的自學能力和思考能力才可以不斷得到提升和增強。通過提問、小組協(xié)作、動手實驗操作、課后反思等方式和途徑使學生更高效地掌握更多的物理知識,提升自身的物理學科素養(yǎng)和綜合能力,促進自身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夏娟娟.新教材背景下高中物理習題教學策略[J].湖南中學物理,2021,36(8):54-55.
[2]余友煌.核心素養(yǎng)視域下的高中物理有效課堂構建[J].中學教學參考,2021(27):36-37.
[3]皮廣軍.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高中物理高效課堂構建[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教育,2021(16):113-114.
[4]于穎.基于情景體驗的高中物理高效課堂的構建[J].文理導航,2021(8):43.
[5]米小東.基于生本理念的高中物理生本課堂的構建研究[J].學周刊,2021(24):67-68.
[6]葛為民.指向深度學習的高中物理思維型課堂構建的研究[J].理科考試研究,2021,28(13):46-48.
作者簡介:馮新葉,甘肅省酒泉市,甘肅省酒泉市玉門油田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