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紹坤
正氣存內(nèi),邪不可干,氣血流通,百病不生。
站在氣的角度來講祛病原理,只要我們通過鍛煉,使得身體里氣血流通了,正氣足了,很多病自然就好了。
中醫(yī)也好、氣功也好,我們經(jīng)常說人天整體。人和宇宙是一個整體,人和自然是一個整體,人和社會是一個整體,作為人本身,形氣神又是一個整體,我們今天先講講整體觀。
淮南子講:“形者,生之舍也;氣者,生之充也;神者,生之制也?!?/p>
形體是我們的居所,氣是生命活動的動力,神是生命活動的主宰,三者互相聯(lián)系、互相影響,形成了一個統(tǒng)一的整體。
《黃帝內(nèi)經(jīng)》講:“形者神之體,神者形之用。無神則形不可活,無形則神無以生。”
沒有形體人活不了,沒有神也不可活,它是一個整體的。氣在人體里充養(yǎng)、運化,是生命的動力,血液的循環(huán),物質(zhì)的代謝都是在氣化的基礎(chǔ)上來完成的。
《素問》講:“出入廢則神機化滅,升降息則氣立孤危。”
出入廢,指氣不能很好的進去出來,生機就沒有了。氣不能很好的升降,那就很危險。氣在身體里需要流通百脈,開合出入,它是在不停的混化,通過開合出入來起到化的作用。
人的意識對生命活動起著統(tǒng)帥和調(diào)節(jié)作用。病人的意識以及周圍人的意識很重要,如果意識是好的、積極的,正能量的,那么病就好得快。如果周圍的人總是擔心你,你思想里邊受到這種不良信息的影響,這樣也會對治病造成一定的不良后果,神在生命活動中的主宰就是這么大,如果我們通過練功來發(fā)揮意識的主導作用,總是想著它好,很快就好,經(jīng)常加好的意念,這就是正念。身體里邊正氣就會足,病就會逐漸消除。
治病,關(guān)鍵在意識??茨阍趺粗鲗顒?,這是一點。另外,致病因素總的分為三類:外因、內(nèi)因、不內(nèi)外因。外因一般指風寒暑濕燥火;內(nèi)因,內(nèi)傷七情;再就是不內(nèi)外因。很多慢性病,不好治的病,大多數(shù)是內(nèi)因引起的。外因引起的一般都比較好治,比如外感風寒,受涼了,感冒了,過幾天就能恢復,可是很多慢性病,它不容易好,精神致病,內(nèi)傷七情,喜、怒、憂、思、悲、恐、驚,各種不平衡的心理活動,這些都會損傷到正氣。當正氣損傷到一定程度,生命力就下降了,各種疾病就顯現(xiàn)出來了。
病由心生,還由心滅。要把不平衡引起的各種慢性病治好了,不僅僅是練氣,還需要調(diào)神,治心。
怎么樣治心呢?一切榮辱得失,俱不足為吾心累。好壞丑惡利害喜樂……別人對你的各種看法,褒貶等等,這就需要修養(yǎng)意識,穩(wěn)定精神,不動情緒,即小之而疾病,不以疾病累其心,大之而生死,不以生死累其心,不要總被這些事牽掛著。
咱們很多人身體都有一些小毛病,這些小毛病,不要放在心上,對于自身的問題,精神上要寬容,不能每天都想著,這個病很討厭。這樣心里就比較坦然,精神就容易放松。
小病怎么辦?該干什么干什么,不要在乎它。小毛病無所謂,然后再加強練功,病就好的快。
如果是重病,要做到心死神活,心死,就是所有的想法都沒有了,各種對疾病的認識、想法,包括各種恐懼心理,不愉快,精神里邊都不想它,這樣神就活了,病就容易好。
當然這需要有個過程,大家精神里邊需要有這么一個認識。
我們練功,實際上形體也治,氣也治,神也治。我們這一套功法,每個功法你去認真練的時候,形氣神,都在治。練功要求精神集中,這不就是治心了嗎,你練形體,就能使形體的氣血流通,你體會氣,又加強了氣的充足和通透度,當你去認真練功的時候,形氣神都在起治療作用。
我們要從意識上認識到,治病,不單純就是治這個病,同時,你要認識到治心,這樣治療效果就好。你要把你的精神和病脫開,怎么樣和病脫開呢?當你想著病的時候,就想它好了,因為時間長了,我們和病黏得比較緊,總是想著病在那,現(xiàn)在要糾正這種意識。
這就是說,人的病有不同層次,鍛煉的時候,形體上的病容易治,但是由于精神因素引起內(nèi)臟的病就難一點,所以說光從形體上練,可以使一部分病好了,光從氣上練,也可以使一部分病好起來。如果再從精神里邊去練,很多深層的病,偏執(zhí)性引起的病,它才能好。
這個治心,不僅是在練功當中來治,平時在生活當中,你要陶冶性情,涵養(yǎng)道德,克服情緒的偏頗,包括我們剛才講的這些,因為我們?nèi)耸巧鐣娜?,在工作環(huán)境當中,與人接觸當中,難免會有一些不平衡的心理,咱們經(jīng)常說的,羨慕嫉妒恨啊,情緒波動,不平衡啊,看到的、聽到的,我們每個人都有他的心理活動,在這個時候,你要認識到:我不能夠情緒波動,我要精神平衡。
你要注意,自己容易在哪些方面不平衡?要通過修養(yǎng)意識,把這個問題克服調(diào),這樣練功就全面了。所以我們說:整體練,練出整體性。不僅是從形體上練、氣上練,神上練,還要在日常生活當中,保持心理的平衡,這樣綜合起來,練功效果就好了,祛病健身作用就明顯了,事半功倍。
真正要做到修養(yǎng)意識、涵養(yǎng)道德,需要精神的穩(wěn)定度增強。我們平時練的是什么?就是練的精神的穩(wěn)定度,練功的時候,就要集中專一,這就是精神的穩(wěn)定度,你要經(jīng)常練這個,當你的精神自控力增強了,到了一定水平,你才能夠做到修養(yǎng)意識、涵養(yǎng)道德。
我們必須在練功當中來治心,使心里平衡,加強練功,提升意志力,意志力能轉(zhuǎn)化成生命力。
我練功的時候,就要精神集中,這就是一個意志力,我不僅集中一會,練功的過程都要集中起來,這么想,這么做,走神了就回來,加強這種意志的力量。通過不斷的練,來強化意識的自我控制,意識的力量增強了,統(tǒng)帥氣、調(diào)動氣的能力就增強了。
就靠平時多練,這本身就是治心、練意識的力量,同時又是在治病。然后,再把精神的穩(wěn)定度用在生活當中,有這個基礎(chǔ),再去涵養(yǎng)道德就容易做到了,這都是在練心、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