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熊光俊
經過壓實施工之后,能夠有效地降低排水瀝青路面內部的空隙率,基本上可以達到20%左右。對于路面表層結構來說,應用空隙率相對較大的瀝青混合料進行施工,但是表層以下的結構部分所使用的材料有了一定的變化,即為密實性的瀝青混合料。從結構形式的角度出發(fā),這種方式的效果最好,主要如下所示:
(1)排水性。內部空隙較大的情況,可以使得各個空隙聯系到一起,就能夠形成比較完善的排水通道。從工程實踐分析發(fā)現,瀝青路面空隙率為20%情況,就會使得其滲透系數處于20~30m/h 之間,能夠滿足城市的排水性能需要。
(2)抗滑性。對于孔隙率比較大的情況,使得結構形式的排水性達標,在發(fā)生降雨時會導致路面的排水可以及時排除,可以有效地消除水膜的問題。
(3)降噪性。在路面的孔隙率保持20%的情況,其車胎頻率處在300~900Hz 之間,路面的吸聲效果比較好。經過大量的工程實踐分析發(fā)現,在孔隙率逐步增大的情況下,其吸聲系數也會隨之增大。如果路面的厚度持續(xù)增加,此時的降噪能力會產生不利的影響,經過國內外工程分析發(fā)現,瀝青路面層的厚度控制在4cm 為最佳。
排水瀝青混凝土路面部分進行施工,所應用的細集料是玄武巖為主的材料,其規(guī)格達到2.0±1.5mm,具體技術要求如下:含泥量不足3%(包括了3%),密度必在2.5g/cm3以上,含砂率為 60%以上,測試性取值應該為72%。
對于粗集料來說,要綜合分析國家標準和行業(yè)規(guī)范的要求,結合現場的實際情況對比分析確定。比如配套設施、自然環(huán)境、車輛通行量、經濟發(fā)展等方面的因素,選擇符合要求的粗集料,以保證其路面性能合格,滿足正常的應用需要。
瀝青是排水瀝青混凝土路面工程的主要施工材料,因為路面工程要求比較高,且對于材料的質量要求更高,應該選擇具備較高粘度、改性良好的瀝青材料,否則將無法保證工程的質量合格。通常情況下,最為常見的瀝青選擇技術指標如下所示:針入度在 40 以上、軟化點80 以上、閃點260 以上、粘韌性在20 以上、粘度50000 以上、粘結力15 以上。按照當地的標準來結合現場的施工要求作出調整,最終的目的就是要達到交通運行需要。
排水瀝青混凝土施工項目來說,礦粉是最為關鍵的填料材料。與上述幾種原材料進行對比發(fā)現,礦粉使用量相對較少,一般只占到整個工程材料的5%左右。雖然礦粉使用量比較少,但是其作用是非常大的。這就應該在施工中加強礦粉材料的管理和控制,綜合分析多種因素選擇礦粉材料,以保證混凝土結構性能得到提升。
排水性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的配合比是非常重要的施工材料,必須要保證配合比數據達到科學性與合理性的要求,這樣才能有效地提升工程的質量水平,滿足交通運行需要。
從目標配合比方面來進行分析,瀝青量、空隙率、骨料等重要技術指標進行分析。排水瀝青混凝土工程中應該結合意識的參數來進行系統(tǒng)、完善的測量,可以使得目標配合比數據符合工程的技術標準。
生產配合比設計要以目標配合比為基礎,將其和最終的測量結果進行對比分析,首先應該根據需要來設置篩網,保證篩孔符合排水性能的需要,然后根據目標配合比來確定各種材料的配比分析,從而可以實現配合比的目標要求,最終對比標準,達到混合料的技術指標性能的需要。
生產配合比具體就是根據生產配合比來獲得配比針對瀝青混凝土材料進行拌和施工,然后根據工程的需要試驗攤鋪部分路段,檢測該路段的性能,最終可以達到標準配合比的要求。
拌和技術的影響因素就是改性劑、周期、濕度、設備等方面的因素,所以需要綜合考慮分析這些因素。拌和機作業(yè)應該采取間歇方式,要保證其密封性合格,為了能夠有效地消除對于周邊環(huán)境所造成的污染影響,在施工環(huán)節(jié)應該選擇合適的除塵設施,同時還要保證拌和的質量和數據準確性。拌和環(huán)節(jié)應該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排水瀝青混凝土路面在實施的過程中要確保拌和效率達到標準的要求,不會影響工程的正常施工。為了能夠使得集料含水量數據達到最佳狀態(tài),對于濕度數據要嚴格控制。首先要將和深度相對比較大的集料來實現集中處理,再濕度達到使用標準之下,和其他集料存放到儀器,拌和時間應該按照施工標準來進行設計。通常來說,路面工程的拌和周期如下:濕拌 44s,干拌 9s,一般浮動控制在2s 以內。當前我國的路面改性劑主要采用人工投放的方式,按照工程的實際標準要求來進行拌和施工,但是還沒有統(tǒng)一的拌和標準。
因為排水瀝青混合料的拌和性能要求比較高,所以在具體操作中應該考慮到拌合站的具體能力,然后確定符合實際需要的運輸車輛和規(guī)格,此時還應該注意下面幾個問題:
(1)粗集料的使用量較大,為了防止在裝車環(huán)節(jié)出現離析的問題,應該明確具體的順序,并且嚴格執(zhí)行。
(2)應用雙層篷布來完成物料的覆蓋處理,保證在車廂兩側分別布置保溫裝置,以更好地提升其污染防治效果,不會導致材料性能的下降。
(3)運料車行駛到規(guī)定位置上之后,要進行車頂和車廂部分的溫度檢測,車廂內部應該設置1 個測溫孔,保證其溫度不低于170℃。
排水瀝青混合料中加入大量的粗集料,為了能夠全面提升工程質量水平,還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出發(fā):
(1)攤鋪施工開始前,應該做好全面的檢查,保證防水粘層不會存在任何缺陷問題,否則就要組織人員進行修補處理。
(2)攤鋪機熨平板在施工開始前要做好預熱處理,一般需要在開始施工前0.5~1h 達到最好的效果,溫度應≥100℃。
(3)進行梯隊全幅攤鋪施工,選擇使用2 臺設備,二者間距為2~4m 范圍內,此時需要確保二者的振動開度與夯錘開度達到一致性,在符合標準后能夠確保兩幅混凝土的密度基本一致。
(4)對于攤鋪速度來說,在該過程中應該確保拌和站的生產能力達標,且攤鋪技術參數合格,其攤鋪階段要保持勻速進行,沒有特殊原因不能中斷攤鋪施工。
(5)在工程開始前要做好攤鋪機的調試,保證其處在最佳工作狀態(tài)之下,否則將會導致施工質量難以達標。
(6)加強混合料的松鋪系數的計算和確定,要準確地計算攤鋪溫度數據,本次工程中攤鋪系數為1.2,攤鋪溫度控制在155℃~170℃之間。
(7)對于沒有完成混合料的壓實施工前,任何人都不能在施工范圍內踩踏施工面,同時應該組織人員24h 連續(xù)巡邏,只要是存在裂縫問題,要及時上報。
(8)本次工程中所應用的集料數量比較少,因為該問題的影響,導致布料存在離析的問題,所以需要進行螺旋布料機的改進和優(yōu)化,增加一個反向葉片。
接縫處理極為關鍵,應該按照縱、橫來進行,保證接縫位置的平整性合格,且不能存在縱向冷接縫,否則將會導致工程質量受到影響。
綜上所述,我國公路事業(yè)的高速發(fā)展之下,排水瀝青混凝土路面成為當前我國非常重要的一種路面結構形式。但是該路面形式對于原材料、配合比參數、施工技術等要求非常高,應該在施工中嚴格按照技術規(guī)范和標準來進行施工,加強各個環(huán)節(jié)的管理和控制,以滿足排水瀝青混凝土的施工需要,達到技術標準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