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永杰
青島市黃島區(qū)中心醫(yī)院 266555
股骨頸骨折后的臨床治療方案包括保守治療和手術治療,其中保守治療需長時間臥床休養(yǎng),極易產生多種并發(fā)癥,如褥瘡、泌尿感染及肌肉萎縮等,加重患者痛苦的同時延長康復時間〔1-2〕。因此,常開展手術治療,其中使用率較高的為雙極人工股骨頭置換手術,效果較顯著,但是此種手術也屬于侵入性操作,也會對此類患者產生一定損傷,延長恢復時間〔3〕。這就需要在治療期間開展有效且高質量的護理干預,可在一定程度上減少手術損傷,并確保臨床手術治療效果。為此,本研究針對臨床護理路徑應用于股骨頸骨折雙極人工股骨頭置換手術治療的效果及對QOL評分的影響進行了探討。
1.1一般資料
選取青島市黃島區(qū)中心醫(yī)院2017年10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股骨頸骨折患者82例,按照手術治療先后順序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各41例。納入標準:①經相關臨床檢查全部確診,擇期開展雙極人工股骨頭置換手術治療者;②患者知情同意,并獲得了院內倫理委員會批準。排除標準:①凝血功能障礙、癌癥者,②機體臟器功能嚴重異常者,③病理性骨折者,④手術不耐受或不符合手術指征者。試驗組男27例,女14例;年齡64~75歲,平均(69.5±6.5)歲。對照組男28例,女13例;年齡65~75歲,平均(70.1±6.3)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對照組 開展常規(guī)護理:指導患者開展各項常規(guī)檢查,安排舒適的病房,叮囑患者家屬在其住院期間減少探視頻率和人數(shù),特別是術后。根據(jù)患者具體病情開展用藥指導、心理疏導、健康教育等護理。
1.2.2試驗組 在對照組基礎上采用臨床護理路徑,具體措施如下。
1.2.2.1入院第1天 與患者及家屬溝通,知曉并記錄患者年齡、姓名、疾病類型、誘發(fā)因素、疼痛情況、骨折程度等。帶領并協(xié)助患者辦理各項手續(xù)后,耐心為其介紹院內資歷、手術醫(yī)師、周邊環(huán)境等內容。之后,對患者心理狀態(tài)和病情進行綜合評估。同時,指導患者如何正確排尿、排便。
1.2.2.2入院第2~3天 主動與患者溝通,知曉患者睡眠情況,并對影響睡眠質量的相關因素開展綜合分析,之后根據(jù)醫(yī)囑予以患者藥物,調節(jié)、平衡其作息時間,確保良好的睡眠質量。與家屬共同幫助患者翻身和更換體位,并對受壓迫位置進行按摩。每天按時清潔室內環(huán)境,定期更換床單被罩和患者衣物。指導患者學習如何正確咳嗽和深呼吸,每天還需做好患者會陰和皮膚的清潔,保證清爽干燥。叮囑患者每天至少飲水2 500 ml,可適當增加日間查房頻率。
1.2.2.3手術前1 d 與患者交談,知曉其心理變化詳情,之后為患者講解疾病知識、治療方案、可達到的效果、術后可能出現(xiàn)的并發(fā)癥等,為患者做好心理準備。告知患者術前準備事項、配合事項以及禁忌事項等,同時為患者講解保持良好心態(tài)和充足睡眠的重要性,可在睡前指導患者泡腳和全身按摩,放松患者身心,提升其睡眠質量。
1.2.2.4手術當天 護理人員準備好各項手術器械和相關藥物,將患者送至手術室后,配合麻醉師開展麻醉操作,之后開展體征監(jiān)測、吸氧等操作,術中密切配合手術醫(yī)師。完成手術后為患者擦拭創(chuàng)口周邊血跡,完成包扎后為其穿戴好衣物送至觀察室,將頭部偏向一側。待患者恢復意識后送至病房,之后指導患者如何正確使用鎮(zhèn)痛泵。術后6 h之內間隔兩小時查房1次,并檢查導尿管、引流管、氧氣管等詳情。
1.2.2.5術后第1~3天 按時幫助患者更換體位,并在床上鋪上軟墊,避免出現(xiàn)壓瘡,叮囑患者有效咳嗽和深呼吸,加速痰液的排出。根據(jù)患者恢復情況為其制定針對性的康復訓練,先以床上被動活動為主,之后根據(jù)其承受能力增加健側肢體主動活動。并教會患者家屬如何幫助患者按摩肌肉,之后協(xié)助患者開展床下活動,由簡至難,逐漸增加活動量。每天3~4次,每次5~10 min。按照患者機體詳情合理制訂飲食方案,保證每日均衡攝入維生素、蛋白質等,多選擇一些新鮮蔬菜水果,禁食油膩、辛辣生冷等刺激食物,告知患者多飲水。若出現(xiàn)腹氣不通情況,則需順時針按摩患者腹部,確保胃腸功能正常。
1.2.2.6術后第4天至出院 指導患者適當活動患側肢體,如旋轉、屈伸踝關節(jié)和收縮股四頭肌等,逐漸開展主動活動,之后發(fā)展至屈曲運動,每天3~5次,每次20 min左右?;颊叱鲈呵? d為患者進行出院教育、指導等,同時叮囑患者定期來院復查,并留下患者聯(lián)系方式。
1.3評價指標
①記錄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住院時間。②指導患者對此次護理服務進行綜合評估,總計100分,≥90分為十分滿意、80~89分為滿意、70~79分為一般、≤69分為不滿意。總滿意度=(非常滿意+滿意+一般)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③對患者治療3個月后的髖關節(jié)功能通過Harris髖關節(jié)功能評分表開展評估〔4〕,共計100分;分值越高功能越好。④對患者生活質量通過QOL評分進行評估〔5〕,共計100分;分值越高生活質量和生活能力越高。
1.4統(tǒng)計學方法
2.1兩組患者住院時間、QOL及Harris評分比較
試驗組住院時間、QOL及Harris評分均優(yōu)于對照組,組間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住院時間、QOL及Harris評分比較
2.2兩組患者對護理滿意度比較
試驗組對護理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組間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對護理滿意度比較(n),〔n(%)〕
2.3兩組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比較
試驗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組間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比較(n),〔n(%)〕
近年來,隨著社會人口老齡化的不斷嚴重,股骨頸骨折率逐漸增加,主要是此類群體年齡較大,骨密度逐漸降低,出現(xiàn)跌倒、碰撞后極易發(fā)生股骨頸骨折。以往臨床針對股骨頸骨折常開展傳統(tǒng)內固定治療,雖有一定成效,但是患者恢復時間較長且需長期臥床休養(yǎng),極易出現(xiàn)股骨頭缺血性壞死、骨不連、壓瘡等異常情況,加重患者痛苦的同時延長康復時間,并減弱生活質量〔6〕。隨著臨床手術和假體技術的不斷發(fā)展,雙極人工股骨頭置換手術在臨床中廣泛應用,且有顯著成效,但是患者也極易受到手術、情緒、環(huán)境等因素的影響,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生活質量。這就需要在圍手術期開展科學、有效的護理服務,臨床以往常開展一般護理,此種護理模式缺乏規(guī)范性、科學性,且無法兼顧患者疾病和心理狀態(tài)〔7〕。而臨床護理路徑能夠根據(jù)患者、科室疾病等特點制訂具有針對性、科學性、條理性的干預方案。
在本研究中,試驗組的QOL及Harris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試驗組的護理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入院第1天為患者介紹院內環(huán)境,可減少患者陌生感,進而減少緊張情緒;第2~3天調節(jié)患者作息時間可保證足夠的睡眠,加強病房和身體清潔,可提升舒適度;手術前1 d告知患者各項準備事項和開展心理疏導,可提升患者治療配合度;術后第1~3天開展健側肢體活動,能夠預防深靜脈血栓〔8〕,開展飲食護理可加速患者康復;術后第4天至出院開展患側運動,能夠促進患者關節(jié)功能恢復。因此,開展臨床護理路徑可改善患者髓關節(jié)功能生活質量,加速患者恢復。
綜上所述,臨床護理路徑應用于股骨頸骨折雙極人工股骨頭置換手術治療中,可提升患者髓關節(jié)功能和生活質量、護理滿意度,并預防多種并發(fā)癥、加速患者恢復。
利益沖突所有作者均聲明不存在利益沖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