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敏
摘要:目的:針對神經介入治療的患者而言,可融入多種護理措施,現(xiàn)分析精細化護理的應用價值。方法:于2020年7月至2021年7月納入神經介入治療患者54例,抽簽法均分各27例。參照組、研究組分別行傳統(tǒng)、精細化護理。分析護理滿意度以及生活質量。結果:研究組護理滿意度96.30%高于參照組74.07%,差異顯著(p<0.05);以生活質量為對比指標,護理后水平明顯升高,研究組比參照組高(p<0.05)。結論:精細化護理融入到神經介入護理中,以高質量生活服務為主,整體預后效果較優(yōu)。
關鍵詞:精細化護理;神經介入;生活質量
在神經系統(tǒng)疾病中神經介入治療應用率較高,在治療中融入護理服務十分重要。神經介入治療效果顯著,屬于侵入式操作,會刺激患者,治療存在風險性,其風險因素除患者自身狀態(tài)、醫(yī)師技術外,還與護理工作存在直接關系[1]。為使神經介入治療效果提升,控制風險發(fā)生,融入護理措施十分重要。
1.基本資料與方法
1.1基本資料
在2020年7月至2021年7月時段取54例神經介入治療患者作為試驗對象,抽簽法分組,n=27例/組。參照組:男女比15:12,年齡值域24~75歲,均值(50.32±3.12)歲;研究組:男女比14:13,年齡值域25~75歲,均值(50.34±3.26)歲;對基本資料進行綜合分析比對,結果比對無差異(p>0.05)。
1.2方法
參照組行傳統(tǒng)護理,包含健康指導、常規(guī)檢查、監(jiān)測指征、體位干預、心理、按摩、飲食等,護理服務需延續(xù)至出院。
研究組行精細化護理,主要措施:(1)健康指導:入院后護理人員對患者實施人文關懷,當其了解病房環(huán)境后,開展健康指導,將病情和疾病知識告知患者,重點宣教治療措施、過程、藥物反應等,讓患者更全面的認知疾病,明確不恰當操作可能發(fā)生的問題,讓患者更加重視生活存在的問題,防止因自身因素引發(fā)不良結果。(2)心理、情志支持:如患者處于病情狀態(tài),會影響心理狀態(tài),治療效果會受到影響,入院后,需及時評估患者情況和心理狀態(tài),與患者進行有效交流,鼓勵患者講述自身狀態(tài),根據(jù)患者狀態(tài)給予心理疏導,進行有效交流。對患者進行情志干預,對患者進行正面鼓勵,將治療成功的案例向患者講解,讓患者充滿期待,建立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積極配合治療、護理工作。(3)體位、運動指導:患者需長時間臥床休息,幫助患者定期翻身,與床鋪接觸的部位進行擦拭,避免發(fā)生壓瘡,依照患者的病情,取舒適體位,在睡覺時將頭部偏向一側,防止分泌物堵塞氣道。針對少數(shù)恢復較優(yōu)的患者,參與精細化運動指導,利于關節(jié)和肌肉更好的恢復。
1.3判定指標
觀察比對護理滿意度以及生活質量。
1.4統(tǒng)計學分析
統(tǒng)計學SPSS25.0軟件,以卡方形式對比(%)率計量資料,以t形式對比(均數(shù)±標準差)計數(shù)資料,結果有顯著差異(p<0.05)。
2.結果
2.1比對護理滿意度
研究組、參照組護理滿意度分別為96.30%、74.07%,差異顯著(p<0.05),見表1。
2.2比對生活質量評分
護理措施實行后,研究組生活質量評分明顯比參照組高(p<0.05),見表2。
3.討論
神經介入治療屬于微創(chuàng)技術,應用范圍較廣,但也屬于侵入式手術,主要對大腦組織進行相應操作[2]。手術風險性較高,會引發(fā)術后并發(fā)癥,對預后效果造成影響。在治療的基礎上融入精細化護理,可將以往護理操作予以細化,將其他因素造成不良情況予以降低,精細化護理施行后可讓患者保持最優(yōu)的狀態(tài),利于恢復[3-4]。精細化護理利于患者維持穩(wěn)定情緒,對治療充滿信心,并給予足夠的情志支持,提升整體效果[5]。
綜上所述,精細化護理全面融入到神經介入治療,可為患者提供全面的護理服務,且滿意護理服務,積極配合,利于預后。
參考文獻:
[1] 劉桂娟. 神經介入護理中精細化護理干預的效果[J]. 中華養(yǎng)生保健,2021,39(12):104-105.
[2] 田鋒,常香香,周德海. 精細化護理模式對急性腦梗死患者介入溶栓術后的應用觀察[J]. 中國社區(qū)醫(yī)師,2021,37(21):139-140.
[3] 馮素素,羅錦菊,羅仕珍,等. 腦血管介入手術護理清單在精細化護理中的應用[J]. 中國醫(yī)藥科學,2020,10(4):131-134.
[4]居潔勤,顧建芬,李麗娟,等. 智能化管理系統(tǒng)在介入手術室高值耗材管理中的建設與應用[J]. 中華現(xiàn)代護理雜志,2021,27(28):3891-38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