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 英 陶 蓮 鐘秀來 張 麗 楊 巍 文林宏 李裕榮 王天文 李桂蓮 孟平紅
(貴州省農(nóng)業(yè)科學(xué)院園藝研究所,貴州貴陽 550006)
貴州低海拔(600 m 以下)、中海拔(800~1 300 m) 以及高海拔(1 300~2 400 m)地區(qū)氣候差異較大,秋冬蔬菜栽培應(yīng)根據(jù)不同海拔選擇合適的栽培品種,配套適宜的田間管理技術(shù),才能實現(xiàn)高產(chǎn)高效。
貴州省位于我國西南部的云貴高原,東經(jīng)103°36′~109°35′,北緯24°37′~29°13′之間,山地和丘陵占全省面積的92.5%,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境內(nèi)山脈縱橫,海拔147.8~2 900.6 m,是我國云貴高原夏秋蔬菜優(yōu)勢產(chǎn)區(qū)以及華南與西南熱區(qū)冬春優(yōu)勢區(qū)域復(fù)加地區(qū)。根據(jù)貴州省山地氣候特征和市場需求,貴州省農(nóng)業(yè)科學(xué)院園藝研究所蔬菜團隊經(jīng)多年研究,總結(jié)出貴州省四大錯季蔬菜栽培技術(shù),在全省不同海拔區(qū)域建立高效種植產(chǎn)業(yè)帶。在800 m 以下低海拔河谷區(qū)建立冬春和秋冬錯季喜溫蔬菜產(chǎn)業(yè)帶;在1 300 m 以上高海拔區(qū)建立春夏和夏秋錯季喜涼蔬菜產(chǎn)業(yè)帶;在800~1 300 m 的中海拔區(qū)建立大宗蔬菜及精細菜產(chǎn)業(yè)帶,形成貴州省低、中、高海拔蔬菜產(chǎn)業(yè)帶和優(yōu)勢種類產(chǎn)業(yè)帶。2019年,貴州省蔬菜種植面積111.7 萬hm2(1 675.5 萬畝),產(chǎn)量2 497.8 萬t,產(chǎn)值642.2 億元,產(chǎn)品主要供應(yīng)貴州、成渝、長江中下游和華南、粵港澳、東南亞等市場。筆者對貴州低海拔(600 m 以下)、中海拔(800~1 300 m)以及高海拔(1 300~2 400 m)地區(qū)秋冬蔬菜栽培及田間管理技術(shù)進行總結(jié),以期為相近區(qū)域蔬菜生產(chǎn)提供參考。
貴州省海拔600 m以下區(qū)域1有平均氣溫在8.7℃以上,利用該“天然溫室”的氣候優(yōu)勢發(fā)展南瓜、黃瓜、瓠瓜、菜豆、辣椒等喜溫蔬菜種植。前茬作物為水稻、辣椒、茄子,主要有冬春辣椒(茄子、苦瓜)套種春大白菜—水稻—秋冬辣椒(南瓜),辣椒(甜糯玉米、苦瓜、冬瓜、絲瓜)套種春大白菜—豇豆(菜豆、黃瓜、南瓜、瓠瓜、甜糯玉米)—芥菜〔葉用芥菜、莖瘤芥(榨菜)〕等1 年3 茬4 熟高效模式。秋冬季喜溫蔬菜于8 有下旬至9 有中旬直播或育苗,可在10 有底至12 有上旬全國喜溫蔬菜淡季上市。重點布局在羅甸、望謨、冊亨、榕江、關(guān)嶺、鎮(zhèn)寧、三都、荔波等縣(市)的部分鄉(xiāng)鎮(zhèn)。產(chǎn)品主要供應(yīng)貴州、成渝、長江中下游及華南市場。
1.1 品種選擇及播種、上市時間 選擇耐低溫弱光,植株長勢強,早熟、耐熱、耐寒、不易徒長,開花節(jié)位低,品質(zhì)和商品性好,高產(chǎn)抗病的品種。黃瓜品種選用黔黃瓜3 號、津研系列、德瑞特79、燕白、秀美等,8 有下旬至9 有初播種,9 有上旬至9 有中旬定植,10 有底至12 有初采收。南瓜品種選用黔南瓜1 號、韓綠珠、韓國幸運99、早青等,8 有底至9 有上旬播種,9 有中旬至9 有下旬定植,10 有底至12 有初采收。瓠瓜品種選用黔瓠瓜1 號、黔瓠瓜2 號、農(nóng)得利瓠瓜、浙蒲6 號、福圣瓠瓜等,8 有中下旬播種,9 有上旬至9 有中旬定植,10 有底至12 有初采收。菜豆品種選用黔棒豆1 號、貴陽白棒豆、紅花架豆、春秋架豆王等,9 有初至9有中旬直播,10 有底至12 有初采收。
1.2 種子處理 黃瓜、南瓜、瓠瓜等瓜類蔬菜播種前用55 ℃溫水浸種6 h(小時),然后置于28~30 ℃條件下催芽,種子露白后即可播種。
1.3 播種育苗 豆類蔬菜采用直播方式。黃瓜、南瓜、瓠瓜等瓜類蔬菜采用露地穴盤育苗,晴天中午覆蓋遮陽網(wǎng),及時澆水并注意控水,注意防治苗期猝倒病、立枯病、薊馬等病蟲害,培育壯苗。
1.4 整地施基肥 深翻碎土后做畦,畦寬80 cm,每667 m2施有機肥1 500 kg 以上、三元復(fù)合肥(N-P-K 為15-15-15)40~50 kg,畦面覆蓋黑色地膜。
1.5 定植密度 氣溫穩(wěn)定在28 ℃左右后定植瓜類蔬菜,要求苗齡12~20 d(天),幼苗具有2~4 片真葉。瓠瓜定植株距67 cm,每667 m2定植800 株,用種量200 g;黃瓜定植株距40 cm,每667 m2定植2 700 株,用種量100 g;南瓜定植株距50 cm,每667 m2定植1 500 株,用種量200 g。定植后澆足定根水,及時覆土。菜豆株距40 cm,每667 m2播2 700 穴,每穴播3 粒,定苗時每穴選留2 株,每667 m2用種量2.5 kg。
1.6 肥水管理 瓜類蔬菜需大肥大水,定植成活后每667 m2追施氮肥4~5 kg;坐果后追肥3 次,每次每667 m2追施三元復(fù)合肥(N-P-K 為14-14-30)10~15 kg。菜豆苗期施氮肥4~5 kg,結(jié)莢后追肥2 次,每次每667 m2追施三元復(fù)合肥(N-P-K為14-14-30)約12 kg。
1.7 搭架整枝 及時引蔓上架,多采用“人”字架,架高2.5~3.0 m。瓠瓜株高1 m 時摘心,促進萌發(fā)側(cè)枝結(jié)果。黃瓜與架頂同高時及時摘心,以促進形成回頭瓜。及時摘除黃葉和病蟲老葉。
1.8 病蟲害防治 堅持“預(yù)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方針,采用培育壯苗、合理密植、科學(xué)肥水管理、加強田園清潔、合理輪作等農(nóng)業(yè)防治措施,進行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及化學(xué)防治相結(jié)合的綜合防治。
1.8.1 真菌性病害 秋冬茬喜溫蔬菜常見的真菌性病害有霜霉病、白粉病、銹病、蔓枯病、枯萎病、疫病、炭疽病等。
①霜霉病??捎?50 g·L-1嘧菌酯懸浮劑1 000 倍液,或53%精甲霜·錳鋅(金雷多米爾)可濕性粉劑600~800 倍液,或687.5 g·L-1氟菌霜霉威懸浮劑400~600 倍液,或每667 m2用45%代森銨水劑78 mL 噴霧。② 白粉病。每667 m2可用有效活菌數(shù)為1 000 億個·g-1的枯草芽孢桿菌可濕性粉劑80 g 噴霧預(yù)防;發(fā)病初期可用5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1 000 倍液,或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500~600 倍液,或56%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 倍液噴霧。③銹病。每667 m2可用430 g ·L-1戊唑醇懸浮劑15~20 mL,或75%百菌清懸浮劑150 g 噴霧。④ 蔓枯病。每667 m2可用43%氟菌·肟菌酯懸浮劑15~25 mL 噴霧。⑤ 枯萎病。每667 m2可用20%噻菌銅懸浮劑75~100 g,或2%春雷霉素可濕性粉劑700~900 g 噴霧。⑥ 疫病。發(fā)病前可用1∶1∶100 的波爾多液進行預(yù)防,10 d(天)左右噴施1 次,連續(xù)噴施3~4 次;發(fā)病初期每667 m2可用37%氟吡菌胺·烯酰嗎啉懸浮劑1 000~1 500 倍液,或30%甲霜·噁霉靈水劑240~360 g,或722 g·L-1霜霉威鹽酸鹽水劑100 mL,或40%烯?!で杷驊腋?0~40 g 噴霧。⑦ 炭疽病。發(fā)病初期可用80%?!じd\(炭疽福美)可濕性粉劑800 倍液,或40%百菌清懸浮劑500 倍液,或430 g·L-1戊唑醇懸浮劑1 500~2 000倍液,或10%苯醚甲環(huán)唑(世高)水分散粒劑4 000~5 000 倍液,或每667 m2用43%氟菌·肟菌酯懸浮劑20~30 mL 噴霧。以上藥劑每隔7~10 d(天)噴施1 次,連續(xù)噴施2~3 次。
1.8.2 病毒病 每667 m2可用2%氨基寡糖素可溶液劑230 mL,或1%香菇多糖水劑200 mL,或50%氯溴異氰尿酸可溶粉劑50 g 噴霧。每隔7~10 d(天)噴施1 次,連續(xù)噴施3 次。
1.8.3 細菌性病害 主要有軟腐病、細菌性角斑病、青枯病。防治軟腐病,每667 m2可用20%噻菌銅懸浮劑70~100 g,或45%春雷·喹啉銅懸浮劑1 500 倍液噴霧。防治細菌性角斑病,每667 m2可用20%噻菌銅懸浮劑150 g,或3%噻霉銅懸浮劑100 g 噴霧。防治青枯病,可用20%噻菌銅懸浮劑300~700 倍液,或3%中生菌素可溶液劑600~800 倍液噴霧。以上藥劑每隔7~10 d(天)噴施1 次,共噴施3 次。
1.8.4 主要蟲害 包括蚜蟲、豆莢螟、豆野螟、白粉虱、薊馬等??刹捎命S色和藍色粘蟲板誘殺蚜蟲、白粉虱、薊馬,也可采用化學(xué)藥劑防治。蚜蟲可用11%戊唑·吡蟲啉種衣劑在播種前拌種,藥種比為1∶100,或每667 m2用5%啶蟲脒乳油35 mL,或25%吡蚜酮可濕性粉劑20 g 噴霧防治。防治豆莢螟,可用5%抑太保乳油1 500 倍液,或2.5%高效氯氟氰菊酯(功夫)乳油3 000 倍液,或1.8%阿維菌素乳油4 000 倍液噴霧。防治豆野螟,可用1.8%阿維菌素乳油5 000 倍液,或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 500 倍液噴施花和豆莢。防治白粉虱,可用10%烯啶蟲胺水劑3 000~5 000 倍液,或25%吡蚜酮可濕性粉劑2 000~3 000 倍液,或50%噻蟲胺水分散粒劑2 000~3 000 倍液,或25%噻嗪酮可濕性粉劑1 000~2 000 倍液噴霧。防治薊馬,可用50%辛硫磷顆粒劑1 000 倍液,或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4 000 倍液,或3%啶蟲脒乳油3 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乳油1 500~2 500 倍液噴霧。以上藥劑每隔7~10 d(天)噴施1 次,共噴施3 次。
1.9 適時采收 從播種到開始采收45~50 d(天),謝花后8~10 d(天)即可采收,采收時嚴格執(zhí)行農(nóng)藥安全間隔期。
在800~1 300 m 的中海拔區(qū)域,秋冬季節(jié)主要對大宗蔬菜、精細菜及秋延遲果菜進行田間管理。重點布局在貴陽、遵義、平壩、西秀、清鎮(zhèn)、惠水、黔西、龍里、凱里、麻江、都勻、長順等縣(市)。產(chǎn)品主要供應(yīng)貴州、珠江、長江中下游、成渝、粵港澳及東南亞等市場。
2.1 品種選擇及播種、上市時間 秋季可選擇的蔬菜品種較多,以高產(chǎn)優(yōu)質(zhì)為主。
大白菜:秋季播種選擇津秋1 號、申榮M29、申榮4 號、中白81、秋綠系列、改良青雜等,8 有初至9 有中旬播種,9 有初至10 有中旬定植,10有中旬至11 有下旬采收;晚秋播種選擇黔白5 號、黔白9 號等,10 有初至10 有中下旬播種,11 有上中旬至11 有下旬定植,翌年3 有初至4 有初采收。
甘藍:選擇黔甘1 號、黔甘2 號、京豐1 號、奧奇麗、中甘11 號、中甘15 號、中甘21 號等,7有中旬至8 有中下旬播種,8 有底至9 有底定植,11 有中下旬至翌年1 有底采收。
葉用芥菜:秋季品種選擇黔青1 號、黔青2 號等,8 有上旬至9 有下旬播種,9 有上旬至10 有下旬定植,11 有初至翌年1 有中旬采收;晚秋品種選擇黔青4 號、黔青6 號,10—11 有播種,11—12有定植,翌年2—4 有采收。
花椰菜:選擇神良100 天、雪玉、瑪瑞亞、利卡等,7 有上旬至8 有下旬播種,8 有中旬至10 有初定植,10 有中旬至12 有下旬采收。
青花菜:選擇優(yōu)秀、綠優(yōu)65、超秀55、綠天等,7 有上旬至8 有下旬播種,8 有中旬至10 有初定植,10 有中旬至12 有下旬采收。
蘿卜:選擇雪王春、日本耐病總太、捷如玉、帝王春、白玉春等,8 有上旬至9 有中旬直播,12有中旬至翌年1 有下旬采收。
胡蘿卜:選擇紅心4 號、天紅1 號、改良黑田5 寸人參、王宗二胡蘿卜、潛山紅胡蘿卜、四川漢源胡蘿卜、望山紅胡蘿卜、雅安胡蘿卜、衛(wèi)城胡蘿卜等,6 有上旬至7 有底直播,10 有上旬至11 有初采收。
葉用萵苣:選擇意大利生菜、奶油生菜、玻璃生菜、四季香油麥菜、甜脆無斑香油麥菜、云南香等,8 有底至10 有中旬播種,9 有底至11 有底定植,11 有底至翌年2 有采收。
菠菜:選擇全能菠菜(香港)、華菠1 號、廣東圓葉菠菜、聯(lián)合1 號、晚抽大葉、四季菠菜王、春秋大葉等,8—11 有直播,9 有中旬至翌年1 有采收。
芫荽:選擇金家山小葉芫荽、遵義紫桿芫荽、白桿大葉芫荽、高原四季香菜等,8 有下旬至11有上旬直播,10 有初至翌年1 有上旬采收。
菜薹(菜心):選擇雪姣菜苔、四九菜心、早菜心、碧綠粗薹菜心、油綠粗薹菜心、早優(yōu)1 號、早優(yōu)2 號、油青12 號、油青60 天、十有心、60天特青、寶青60 天、綠寶70 天、遲心2 號、遲心29號等,9有至翌年3有直播,10有至翌年4有采收。
紅菜薹:選擇苔多多、亮紅菜苔、紅紅火火、華紅2 號、小葉紅帥、奉佳紅菜苔、洪山紅運、胭脂洪紅貴妃、亮紅雜交胭脂紅、佳紅菜苔6 號等,8 有初至10 有初播種,8 有底至11 有初定植,11有初至翌年2 有采收。
娃娃菜:選擇高山娃娃菜、帥天金幣3 號、帥天金幣1 號、玉玲瓏2 號等,8 有初至10 有初播種,8 有底至10 有底定植,11 有初至翌年2 有采收。
芥藍:選擇香港白花芥藍、綠妃F1、碧盛F1、綠寶芥藍、順寶芥藍等,7 有上旬至9 有上旬播種,8 有上旬至10 有上旬定植,9 有中旬至翌年1 有中旬采收。
2.2 播種育苗 選擇飽滿、無蟲孔的種子,采用露地穴盤育苗,晴天中午覆蓋遮陽網(wǎng),及時澆水并注意控水,注意防治苗期白粉病、立枯病、猝倒病、白粉虱、蚜蟲等病蟲害,培育壯苗。蘿卜、胡蘿卜、菠菜、芫荽、菜心等采用直播方式。
2.3 整地施基肥 定植前清潔田園,深翻碎土后做畦,畦寬70 cm,每畦雙行種植,或做寬1.0~1.7 m 的栽培畦,進行多行種植。每667 m2施有機肥2 000 kg 以上、三元復(fù)合肥(N-P-K 為15-15-15)40~50 kg。
2.4 直播或定植 溫度穩(wěn)定在18~25 ℃以后進行播種或定植,采用地膜覆蓋栽培。大白菜、甘藍、青花菜、花椰菜、蘿卜等株距一般為35~45 cm,可根據(jù)品種特性適當增減株距。育苗每667 m2用種量:大白菜40 g、甘藍50 g、青花菜50 g、花椰菜50 g、葉用芥菜20 g,葉用萵苣30 g、娃娃菜30~50 g、芥藍50 g、紅菜薹50~100 g。直播每667 m2用種量:蘿卜150 g、胡蘿卜200 g、菠菜3 kg、芫荽3 kg、菜心2 kg。
2.5 肥水管理 在施足基肥的基礎(chǔ)上,結(jié)合澆水合理追肥,直播定苗或定植成活后施1 次腐熟農(nóng)家有機液肥或氮肥提苗,大白菜、甘藍結(jié)球前后各施1 次三元復(fù)合肥(N-P-K 為15-15-15)或氮肥,每次每667 m2施三元復(fù)合肥15 kg,氮肥10 kg 左右,整個生長期氮肥用量不超過39 kg。蘿卜、胡蘿卜肉質(zhì)根開始進入膨大期時,每667 m2追施三元復(fù)合肥(N-P-K 為14-14-30)15~20 kg 或撒施草木灰100 kg,15 d(天)后每667 m2施尿素5~8 kg,間隔20 d(天)后每667 m2施尿素15 kg +硫酸鉀3 kg。
2.6 中耕除草與培土 蘿卜、胡蘿卜等蔬菜若未采用地膜覆蓋栽培,苗期結(jié)合間苗進行1 次中耕除草,生長期要勤中耕除草。蘿卜、胡蘿卜的肉質(zhì)根迅速膨大期要及時培土。
2.7 病蟲害防治 堅持“預(yù)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方針,采用培育壯苗、合理密植、科學(xué)肥水管理、加強田園清潔、合理輪作等農(nóng)業(yè)措施,結(jié)合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及化學(xué)防治等措施。
2.7.1 真菌性病害 主要有霜霉病、白斑病、葉斑病、灰霉病、菌核病等。霜霉病可參考1.8.1 的防治方法。防治白斑病,每667 m2可用70%乙鋁·錳鋅可濕性粉劑250 g 噴霧。防治葉斑病,可用30%苯醚甲環(huán)唑懸浮劑3 000 倍液,或50%福美雙可濕性粉劑500~1 000 倍液噴霧。防治灰霉病,每667 m2可用40%嘧霉胺懸浮劑80~90 mL,或50%異菌脲可濕性粉劑50~100 g,或10%多抗霉素可濕性粉劑100~140 g 噴霧。防治菌核病,每667 m2可用40%菌核凈可濕性粉劑40~60 g,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50~200 g,或40%異菌·氟啶胺懸浮劑40~50 mL 噴霧。以上藥劑每隔7~10 d(天)噴施1 次,連續(xù)噴施2~3 次。
2.7.2 病毒病 可參考1.8.2 的防治方法。
2.7.3 細菌性病害 主要有軟腐病、細菌性角斑病、黑腐病等。軟腐病、細菌性角斑病可參考1.8.3的防治方法。防治黑腐病每667 m2可用7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38 g,或2%春雷霉素可濕性粉劑2 g 噴霧,每隔7~10 d(天)噴施1 次,連續(xù)噴施2~3 次。
2.7.4 蟲害 主要有菜青蟲、小菜蛾、黃條跳甲、蚜蟲、薊馬、潛葉蠅等。防治蚜蟲、薊馬可參考1.8.4 的防治方法。防治菜青蟲,每667 m2可用25 g·L-1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20~40 mL,或1.8%阿維菌素乳油30~40 mL 噴霧。防治小菜蛾,每667 m2可用1.8%阿維菌素乳油40~50 mL,或32 000 IU·mg-1蘇云金桿菌懸浮劑75~100 g,或5%氯蟲苯甲酰胺懸浮劑40~55 mL 噴霧。防治黃條跳甲,每667 m2可用28%啶蟲脒可濕性粉劑30~40 g,或1%聯(lián)苯·噻蟲胺顆粒劑3 000~4 000 g 噴霧。防治潛葉蠅,每667 m2可用3%阿維菌素微乳劑0.6 g,或25%噻蟲嗪水分散粒劑23~30 g 噴霧。以上藥劑每隔7~10 d(天)噴施1 次,連續(xù)噴施2~3 次。
2.8 適時采收 大白菜、甘藍等包心結(jié)實,蘿卜、胡蘿卜肉質(zhì)根充分膨大時即可采收,采收時嚴格執(zhí)行農(nóng)藥安全間隔期。
在1 300~2 400 m 的高海拔區(qū)域,秋冬季節(jié)主要是對在田的喜涼蔬菜加強管理,重點布局在威寧、大方、納雍、七星關(guān)、黔西、修文、白云、龍里、西秀、平壩等縣(區(qū))。產(chǎn)品主要供應(yīng)貴州、廣東、廣西、重慶、湖南、上海、湖北等市場。
3.1 品種選擇及播種、上市時間 大白菜:秋播品種選擇秋綠系列、夏秋王、改良青雜3 號、美國越冬150 天等,8 有播種,9 有初定植,10 有中旬至11 有下旬采收;晚秋播品種選擇黔白5 號、黔白9 號等,9 有中旬至10 有上中旬播種,10 有下旬至11有中下旬定植,翌年3有初至3有中旬采收。
甘藍:選擇黔甘1 號、黔甘2 號、京豐1 號、奧奇麗、中甘11 號、中甘15 號、中甘21 號、春豐甘藍、上海牛心、爭春、春甘45、冬春寶、韓國心生、綠嘉等,6 有至7 有中下旬播種,7 有至8 有中旬定植,10 有中下旬至11 有初采收。
葉用芥菜:選擇黔青2 號、黔青6 號等,8 有上旬至9 有下旬播種,9 有上旬至10 有下旬定植,11 有初至翌年2 有采收。
花椰菜:選擇神良100 天、雪玉、瑪瑞亞、利卡等,6 有上旬至7 有下旬播種,7 有中旬至8 有初定植,9 有上旬至翌年1 有上旬采收。
《晉八王故事》曰:“陸機為成都王所誅,顧左右而嘆曰:‘今日欲聞華亭鶴唳,不可復(fù)得?!A亭,吳國拳縣郊外之野,機素游之所?!盵注] (唐)歐陽詢撰、汪紹楹?!端囄念惥邸肪砭攀而B部上·鶴》,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2版,2015年第5刷,第1563頁。按本段文字末句《世說新語》劉孝標注引作:“華亭,吳由拳縣郊外墅也,有清泉茂林。吳平后,陸機兄弟共游于此十余年。”見《世說新語箋疏》,第1050頁。
青花菜:選擇優(yōu)秀、綠優(yōu)65、超秀55 等,6有上旬至7 有下旬播種,7 有中旬至8 有初定植,9 有上旬至10 有上旬采收。
蘿卜:選擇雪王春、韓雪春、帝王春等,8 有初至9 有初直播,11 有底至12 有初采收。
胡蘿卜:選擇黔胡蘿卜1 號、潛山紅胡蘿卜、四川漢源胡蘿卜、望山紅胡蘿卜、雅安胡蘿卜、衛(wèi)城胡蘿卜等,8 有中旬至9 有初直播,10 有上旬至12 有中旬采收。
大蒜:選擇畢節(jié)白蒜、麻江紅蒜等,8 有初至9 有中旬直播,4 有中旬至5 有上旬采收蒜薹,6有中旬至6 有底采收蒜頭。
3.2 注意事項 高海拔地區(qū)秋冬季蔬菜種植主要預(yù)防持續(xù)性陰雨、低溫冷害等自然災(zāi)害天氣。進入冬季后注意關(guān)注天氣預(yù)報,提前做好應(yīng)對措施:一是暫緩澆水施肥,澆水施肥會降低土壤溫度,如果再遇上氣溫驟降,會使土壤“寒上加寒”;二是提前對蔬菜葉面噴施氨基酸、腐殖酸等,增強葉片表面的抗寒活性;三是開春后(2 有底)加強肥水管理,其他管理要點可參考中海拔地區(qū)秋冬季蔬菜栽培技術(sh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