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偉
(南京康貝佳口腔醫(yī)院,江蘇 南京 210000)
無牙頜疾病是指患者全口牙列上已經沒有天然牙或僅有殘根存在的一類疾病。該病是口腔臨床上較為常見的一類疾病,尤其多見于老年人群或牙周病嚴重的人群。目前臨床上對于該病的治療方法主要有傳統活動義齒、全口種植覆蓋義齒修復、全口種植固定義齒修復等。為了對無牙頜患者應用口腔種植修復技術的效果進行討論,開展了本次研究,現報道如下。
從2018年1~12月我院收治的無牙頜患者中隨機選取50例,根據治療方式不同分為A組與B組。其中A組25例,男性13例,女性12例,年齡47~78歲,平均(59.73±5.66)歲;B組25例,男性14例,女性11例,年齡51~75歲,平均年齡(61.03±5.96)歲。兩組患者經口腔CT檢查后均確診為無牙頜疾病,無其他重大疾病史,一般資料對比無統計學意義(P>0.05)。
A組患者采用傳統全口活動義齒進行修復,方法如下:對患者進行上下頜蠟型的制作,制作完成后將模型放在可調式合架上轉移牙合位關系。選擇成品牙在蠟型上進行排牙,排牙時注意保證弧度合理、左右對稱,確保排牙后整體協調美觀。排牙完成后讓患者進行試戴,檢查平衡合關系、咬合緊密程度并進行適當調整;根據調整后的義齒模型制作活動義齒?;颊邔χ谱骱玫幕顒恿x齒進行試戴,檢查義齒邊緣、咬合力度、咬合聲音等并進行調整。向患者交待全口活動義齒的使用注意事項,鼓勵并幫助患者適應、控制假牙,如患者在使用中感到不適應進行多次調整。
B組患者采取口腔種植修復技術,根據患者年齡、全身情況、牙槽骨條件、頜骨位置關系等選擇覆蓋式全口種植義齒修復或固定式全口種植義齒修復。對于前后牙牙槽骨量足夠、豐滿,頜弓水平關系正常、軟組織距離咬合平面11~13mm、冠高度8~12mm、無嚴重系統性疾病的患者可以采取固定式義齒種植。對于牙槽骨吸收較多,頜位關系異常的患者采取覆蓋式義齒修復。
對比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以及治療滿意度。
治療效果:在患者治療后第3個月對患者進行隨訪。顯效:患者口腔功能恢復,無不適癥狀。有效:患者口腔功能基本恢復,無不適或輕微不適;無效:患者口腔功能恢復較差,出現明顯不適。治療滿意度:采用本院自制的治療滿意度調查問卷對患者進行滿意度調查,總分為100分,得分≥85分為非常滿意,≥60分為滿意,<60分為不滿意。
本次研究使用SPSS21.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數據()表示,t檢驗;計數數據(%)表示,x2檢驗。P<0.05則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A組患者的治療有效率為80.0%,B組患者為92.0%,B組有效率明顯高于A組,P<0.05,詳見表1。
表1 治療效果對比 n
A組患者的治療滿意度為88.0%,B組為96.0%,B組明顯高于A組,P<0.05,詳見表2。
表2 治療滿意度對比 n
無牙頜疾病患者由于全口牙齒的缺失會導致其口腔功能受到極大影響,必須通過相應的治療措施來幫助患者恢復口腔功能。目前臨床上常用的治療修復方法主要有傳統活動義齒以及口腔種植修復等方式,其中傳統活動義齒的制作及修復過程較為簡單,成本較低,但在功能恢復、舒適度、美觀等方面則相對較差。口腔種植技術的應用能夠較好的幫助患者恢復咀嚼功能,保持口腔美觀,患者舒適度較好,同時還能夠防治牙槽骨吸收以及牙槽黏膜萎縮。不過對于部分患有糖尿病、高血壓等全身系統性疾病的老年患者并不適用口腔種植技術,且固定式種植修復需要定期維護或更換義齒,治療成本相對較高。
對于全口無牙頜的患者實施的種植修復主要有覆蓋式全口無牙頜種植義齒修復以及固定式全口無牙頜種植義齒修復兩種。覆蓋式種植義齒修復需要根據患者的上下無牙頜解剖結構、上下頜骨運動、修復體受力方式等情況對修復方案進行個體化設計。由于患者上頜骨骨密度相對較低,修復體受力方向、大小不穩(wěn)定,因此會通過使用連接桿或磁性附著體進行種植。下頜骨骨質條件較好,可以采取雙套冠、切削桿、桿卡、球帽或磁性附著體等多種修復方式。覆蓋式種植義齒修復方案設計主要以單冠、聯冠和固定橋吸附為主,在上下頜骨種植條件適合的情況下可以進行膽管修復,聯冠和固定橋可以根據患者植體的數目和位置不同選擇進行整體修復或分段修復。在固定式種植義齒修復下,受患者的咬合力分布特點影響,會出現雙尖牙區(qū)承擔了更多咬合力、咬合力重心前移的現象,在進行種植修復需要進行注意。
在進行無牙頜患者的口腔種植修復的過程中,還會可能遇到患者頜骨骨量不足的情況。針對這一問題主要是通過骨增量技術來進行處理,例如骨劈開、骨擠壓、骨移植、引導骨組織再生、牙槽骨垂直牽引、上頜竇內提升或外提升等技術。如患者經骨增量處理后仍未達到理想的種植狀態(tài),則可以采取短種植體、微種植體來提高種植成功率。尤其是對于牙槽嵴骨量不足的患者,微種植體能夠起到較好的修復效果。
此外,在口腔種植修復的過程中除了要保證種植體種植成功以外,還要注意對患者的口腔美學修復,主要是通過在種植修復前制作診斷性全口義齒讓患者佩戴,達到恢復患者口腔軟硬組織形態(tài)、面部支撐、頜面部垂直距離的效果,并在此基礎上通過錐形術 CT 行影像 3 維重建來確定種植、美學修復設計方案,保證患者種植修復后的口腔美觀。
不過,在口腔種植修復治療上也存在著一定的局限性。例如,無牙頜患者中老年人的比例相對較高,其中不少老年患者會伴有糖尿病、高血壓、心臟病等慢性、全身性疾病,在進行義齒種植修復前必須要對患者的這些疾病進行控制來減少修復可能出現的并發(fā)癥??谇环N植修復治療相較于傳統全口活動義齒的治療成本更高,且由于受患者個體因素影響其固定性與天然牙存在著一定的差別,需要患者定期對種植體進行維護、更換或重新制作,這些因素使得患者對于口腔種植修復的接受程度會出現一定程度的降低。
本次研究中,通過對無牙頜患者采用口腔種植修復技術進行治療獲得了較好的臨床效果,B組患者的治療有效率(92.0%)明顯高于A組(80.0%),同時治療滿意度也要明顯好于A組(P<0.05)。提示在無牙頜疾病的臨床治療中應用口腔種植修復技術能夠獲得良好的治療效果,有效率明顯提升,患者滿意度較高,具有臨床推廣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