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玲 韋梅
(1.陜西省延安市寶塔區(qū)延安市人民醫(yī)院兒科,陜西 延安 716000;2. 陜西省延安市黃陵縣醫(yī)院兒科,陜西 延安 727300)
手足口病是由71型腸道病毒和A16型柯薩奇病毒感染的一種傳染性疾病,若未得到及時有效的控制,病變累及中樞神經系統(tǒng)[1]。目前尚無預防手足口病的疫苗以及特異性治療藥物,科學的護理干預則顯得至關重要[2]。同時此病的發(fā)生與其家庭生長環(huán)境也有密切關聯(lián),通過健康教育提高家長對手足口病防控的重視程度尤為關鍵[3]。本文探討個性化護理配合健康教育在小兒手足口病感染防控護理中的應用效果?,F(xiàn)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入我院就診的手足口病患兒80例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與研究組,各40例。對照組男患兒22例,女患兒18例,年齡1~4.5歲,平均年齡(2.5±0.5)歲,病程2~7d,平均病程(4.5±1.5)d;研究組男患兒23例,女患兒17例,年齡1~3歲,平均年齡(2.1±0.4)歲。入選標準:符合《手足口病診斷指南》(2010版)的診斷標準[4];家長知情同意。排除標準:乙型腦炎病毒、巨細胞病毒、EB病毒等其他病毒引起的中樞神經系統(tǒng)損害,如腦膜炎或腦炎;合并急性肺水腫等嚴重并發(fā)癥;出現(xiàn)神經系統(tǒng)損害癥狀;口蹄炎、水痘及風疹患兒;臨床資料不全。兩組患兒一般資料比較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可比性。本研究已經過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1.2方法 對照組予常規(guī)護理,包括病情觀察、用藥指導及健康宣教等。研究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實施個性化護理,內容如下:(1)病情評估:患兒入院時全面評估其病情及基線資料,協(xié)助患兒完善各項檢查,詳細記錄生命體征,以最終評估結果為依據為患兒制定科學合理的干預措施;(2)癥狀護理:對于發(fā)熱患兒加強體溫監(jiān)測,每隔2 h測量一次體溫,必要時采取有效的退熱處理,,并囑咐患兒多飲水,若物理降溫無效可遵醫(yī)囑采用藥物降溫;對于皮疹癥狀,讓患兒穿著純棉、柔軟且寬松的衣服,保持環(huán)境與被褥的清潔干燥,避免對患兒皮膚產生刺激,減少出現(xiàn)紅皮膚擦傷的情況;針對存在口腔黏膜潰瘍的患兒可指導其進食前后用溫水進行漱口,局部潰瘍部位可采用脫石散等外涂,有助于潰瘍面的正常修復。(3)飲食指導:患兒飲食以“清淡、含纖維素較豐富的食物”為主,注意營養(yǎng)搭配均衡,飲食規(guī)律,同時進食過程中注意觀察患兒的眼眶、皮膚等情況,并對患兒的營養(yǎng)狀況進行評價。(4)心理干預:加強對患兒的心理護理,耐心安撫,給予針對性疏導,消除其陌生恐懼感,使其積極配合治療。(5)健康宣教:從入院即開始向患兒及其家屬介紹手足口病的原因及相關護理方法,發(fā)放手足口病健康宣教手冊,以授課的形式定期安排患兒家屬進行理論培訓,電話隨訪。
1.3觀察指標及評價指標[5]觀察兩組護理有效率、臨床癥狀恢復時間(包括發(fā)熱持續(xù)時間、皮疹消失時間以及整個病程和住院時間),用自制體檢滿意度及體檢知識調查表調查患兒家長對疾病知識知曉率及滿意度評價。
2.1兩組護理有效率比較 護理后,研究組治愈29例,好轉11例,無效0例,總有效率100.00%;對照組治愈19例,好轉18例,無效3例,總有效率92.50%。研究組護理有效率顯然高于對照組(χ2=7.624,P<0.05)。
2.2兩組癥狀恢復時間比較 研究組患者發(fā)熱持續(xù)時間、皮疹消失時間以及整個病程和住院時間均短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對比兩組癥狀恢復時間
2.3兩組患兒家長疾病知識知曉率比較 護理后,研究組患兒家長完全知曉29例,基本知曉10例,不知曉1例,知曉率97.50%;對照組患兒家長完全知曉23例,基本知曉12例,不知曉5例,知曉率87.50%。研究組患兒家屬的疾病知識知曉率明顯高于對照組(χ2=11.486,P<0.05)。
2.4兩組患兒家長滿意度對比 護理后,研究組患兒家屬滿意25例,一般滿意15例,不滿意0例,總滿意度100.00%;對照組患兒家屬滿意17例,一般滿意19例,不滿意4例,總滿意度90.00%。研究組家長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χ2=11.115,P<0.05)。
手足口病作為兒科較為常見的傳染性疾病,好發(fā)于5歲以下的嬰幼兒,若未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將隨病情進展為心肌炎,肺水腫、腦膜炎等,甚至有致死的可能性[6]。有研究[7]認為,患兒的病情痊愈不可僅依賴于治療方法的選擇,與護理方式的干預也有著密切聯(lián)系。采用個性化護理與健康教育相結合有助于消除患兒及家長緊張、焦慮的不良情緒,糾正其錯誤認知,增強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有利于患兒早日康復[8]。
本文結果顯示,研究組護理有效率顯然高于對照組(P<0.05);研究組患者發(fā)熱持續(xù)時間、皮疹消失時間以及整個病程和住院時間均短于對照組(P<0.05),與郭麗紅[9]的研究成果相符,說明個性化護理聯(lián)合健康教育減少了疾病的延長對患者傷害。另外研究組患兒家屬的疾病知識知曉率及滿意度評價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分析原因,通過科學的健康教育,充分調動患兒及家長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從而配合治療護理工作,同時向患者家屬做好講解,實時監(jiān)督和保護,為患者提供規(guī)范的癥狀護理,避免護理不當引起的并發(fā)癥,幫助患兒早日康復。
綜上,采用個性化護理配合健康教育能明顯提高小兒手足口病的臨床治療效果,加快癥狀痊愈時間,增加患兒家長對疾病知識的掌握程度與滿意度評價,具有重要的推廣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