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漢東
與小學階段相比,初中階段的教學難度有所提升,尤其是寫作教學,要傳授的寫作知識更多、更難,寫作訓練的形式也更多樣,對學生寫作能力的要求也更高。因此,教師在開展寫作教學時,要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創(chuàng)設真實生動的情境,激活學生的想象力,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提高寫作教學效率。那么,如何在初中寫作教學中應用情境教學法呢?
一、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
我們都知道,寫作需要具備一定的素材積累,而初中階段大多要求學生根據(jù)一定的主題,將想表達的內(nèi)容,用文字記錄下來。教師在初中寫作教學中應用情境教學法,意味著要摒棄傳統(tǒng)的寫作教學模式,因為情境教學法與傳統(tǒng)教學理念差異很大。因此,要摒棄傳統(tǒng)的教育理念,應用情境教學法,營造相對輕松、快樂的學習氛圍,還要運用多種教學手段,調(diào)動學生參與寫作教學的積極性。雖然采用情境教學法可以有效提升初中寫作教學的效率,但教師在應用時,還需要注意兩點:其一,應用情境教學法,要考慮學生的學習和認知能力;其二,要調(diào)動學生的視覺、聽覺、觸覺等感官,適當加入與寫作教學相關聯(lián)的內(nèi)容、圖片、視頻,促使學生更好地學習。在情境教學模式中,教師的角色不再是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中的主導者,而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和領路人,在教學過程中,要關注學生對重點和難點內(nèi)容的掌握情況,及時答疑解惑。教學過程中,不僅要讓學生掌握寫作知識,還要培養(yǎng)他們的思維和學習能力。
例如,部編教材八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的寫作訓練“學習描寫景物”,其寫作教學的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觀察的習慣,掌握從多個方面觀察景物的方法,引導學生觀察景物,抓住景物的特征。教師在教學時可以應用情境教學法,創(chuàng)設真實生動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從不同角度觀察景物。有了細致的觀察,學生所描寫的景物,會更加真實、立體。
二、注重情感的表達,激活寫作情感
在教學中,教師要重視激活學生的情感,創(chuàng)設具體的教學情境,引發(fā)學生的情感共鳴,讓學生在作文中表達真情實感。運用情境教學法開展寫作教學,教師是引導學生思考的引導者,要引導學生主動思考,構建寫作思路,學習寫作技巧。在初中寫作教學中采用情境教學法,能使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凸顯,讓學生自由表達觀點,闡明寫作思路。這樣的寫作教學,學習氣氛熱烈,能夠促進教學效率的提升,促使學生掌握寫作技巧。教師也可以了解學生寫作技巧的掌握情況,在開展寫作教學時,及時調(diào)整教學方式和教學進度。此外,在初中寫作教學中應用情境教學法,學生會更加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教學中。初中階段的寫作任務,大多是寫事寫景類型的,創(chuàng)設情境,可以讓學生更好地觀察和感悟,也能降低審題的難度,更好地表達看法,并且,對于學生寫作知識的掌握與學習能力、思維能力等綜合能力的提升,也大有裨益。
例如,部編教材八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的寫作訓練“游記寫作”,需要學生掌握游記的寫作方法,并按照時間順序有條理地寫作,還要抓住游覽場所和景物的特征,抒發(fā)自己的情感。游記是一種常見的敘事性文體,如果讓學生直接寫,以他們對文章的布局能力,和對敘事技巧的掌握情況,是不能寫出高質(zhì)量作文的。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寫作情境,教會學生游記寫作的要點,幫助他們設計文章架構。在教學情境中,學生可以更加直觀地經(jīng)歷游覽的過程,看到真實美麗的景色,從而勾起旅游的回憶。然后教師再講解寫作要點,并讓學生結(jié)合自身經(jīng)歷寫作,學生寫出來的作文就會邏輯清晰,線索分明。
三、巧設問題,引導學生寫作
教學情境中包括問題情境,在初中寫作教學中,教師可以巧妙設計一些與教學內(nèi)容相關的問題提問學生。這樣可以引導學生進入教學情境,跟上教學節(jié)奏。當然,在開展寫作教學時,設計的問題應該符合寫作教學的內(nèi)容,設計對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有實質(zhì)性幫助的問題。此外,還應結(jié)合初中生的綜合能力,以有效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和寫作潛能。教師提出的問題一般有幾方面的目的,包括讓學生掌握此類作文的寫作技巧、內(nèi)容、描寫重點、適用的表達方式等。
例如,教學部編教材八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的寫作訓練“學寫讀后感”時,就可以采用提問的方式創(chuàng)設情境。讀后感主要指在讀完一本書、一篇文章、聽完一段音樂,看完一段視頻后,將產(chǎn)生的感悟與啟示用文字記錄下來。讀后感的寫作步驟,包括通讀全文—獲取具體的感受與啟發(fā)—選擇感受與啟發(fā)點—落筆行文。讀后感是有一定行文規(guī)范的,指導寫讀后感時,教師可以巧設問題,如同學們知道讀后感應該怎么寫嗎?讀后感的文章結(jié)構是怎樣的?讀后感包含哪些要素等,用問題引導學生思考,能深化學生對感悟?qū)ο蟮睦斫猓椭鷮W生設計寫作思路。
四、組織實踐探究活動,豐富寫作情境
寫作時,調(diào)動自身的生活體驗與真情實感,這樣寫出來的文章才真實感人,可讀性也更強。因此,教師在進行寫作教學時,要引導學生表達真情實感,多組織實踐活動。初中生具備一定的寫作能力,掌握了一些寫作技巧,但仍然有一部分學生的寫作能力不強,寫出來的文章存在很多問題,如模式化,缺少真情實感等。對此,教師可以采用情境教學法,創(chuàng)設真實生動的情境,引導學生在寫作時表達真情實感,從而提升其文章的可讀性。教師在教學時,可以開展一些與寫作相關的活動,帶領學生觀察生活,深入體驗生活,從生活中積累寫作素材,并融入到作文中。也可以引導學生在作文中融入真情實感,這樣學生的作文就會更飽滿,更有感染力。
例如,部編教材八年級下冊第六單元寫作訓練“學寫故事”,其教學目的是讓學生寫好故事情節(jié),使其波瀾起伏。故事要精彩,必須一波三折,人物形象和主題必須鮮明,但這些都需要學生有一定寫作素材的積累才可以做到。據(jù)此,教師可以組織實踐活動,豐富學生的生活體驗,并在活動過程中引導學生觀察,尋找亮點,從而避免寫作時流水賬式的記錄。
在初中寫作教學中運用情境教學法,可以有效提升寫作教學效率,幫助學生提升作文水平。具體實施策略,參考以下四點:①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②注重學生情感的表達,激活寫作情感;③巧設問題,引導學生寫作;④組織實踐探究活動,豐富寫作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