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想
語文實踐活動是指學生在語文課堂內(nèi)外進行的各種聽、說、讀、寫實踐活動。它是培養(yǎng)學生語文學習興趣的重要途徑,更在提高學生語文能力和語文素養(yǎng)方面起到重要作用。所以,我非常注重在教學中開展形式多樣、扎實有效的語文實踐活動。通過一段實踐,我發(fā)現(xiàn)學生不僅對各種小活動非常感興趣,而且他們的語文能力也在逐步提高。漸漸地,通過開展豐富有趣的語文小活動以鞏固和拓展課堂教學,就成了我在語文教學中經(jīng)常運用的方法。下面我就結(jié)合平時開展的小活動,從提高學生聽、說、讀、寫四個方面,介紹一些做法。
一、聽——語文活動中練傾聽,耳聰目明根基牢
傾聽,是一種重要的學習習慣,也是一種很重要的學習能力,是影響學生說、讀、寫等語文能力的基礎(chǔ)。在培養(yǎng)學生傾聽的過程中,我嘗試了以下三種方法:
1. 聽說法。低年級學生存在著有意注意時間短的心理特點,針對這一特點可以進行相關(guān)的聽說訓練。例如 “我是小小錄音機”活動就是老師說完整的句子或讀一段話,由學生比賽復(fù)述。再如“悄悄話”,把學生分成幾組,先將一句話悄悄告訴第一位同學,然后依次傳給最后一位同學,最后一位同學大聲說出答案。長期堅持聽說訓練,能有效延長學生的有意注意時間,同時大幅提高學生的聽說能力。
2. 聽記法。即老師讀、學生用筆記錄的方式。我在班里開展了“趣味聽寫大賽”活動,如“聽寫接龍”,以小組為單位,由一個字聯(lián)想到與之相關(guān)的多個詞,比賽誰寫得又多又準確。通過聽記訓練,學生聽得更加專注,傾聽能力也得到了極大的提升。
3. 聽畫法。認真聽一段文字,把聽到的場景畫出來,看誰畫得最全面。學生對畫畫充滿興趣,在這樣氛圍中,聽畫法對增強他們的注意力、聽力以及想象力都有很大的幫助。
二、說——語文活動中學表達,口語訓練有提高
幾年前,我有幸去一所鄉(xiāng)村小學進行交流工作,班里的學生淳樸可愛,但對于自己所思所想?yún)s羞于表達,或者欠缺表達的方式。于是,我利用當?shù)氐谋憷麠l件,把語文課堂搬到了課外,為學生搭建交流、表達的平臺。得知那里每月都有集市,就組織了“我眼中的七賢集市”活動,鼓動大家都去趕集,學生邊玩邊觀察大人們怎樣講價,問問賣水果的叔叔生意如何……回到學校,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地熱烈討論,一幅幅熱鬧的“市井圖”就這樣躍然如見。
另外,我還開展了“可愛的九曲村”活動,讓學生走近村里的老人、長輩,向他們了解九曲村的過去、村子的風土人情和名人軼事……了解了過去,學生還暢想了一下九曲村的未來,我們就開展了“我為家鄉(xiāng)繪藍圖”活動,把自己對家鄉(xiāng)美好的愿望和情感歌頌出來、記錄下來。學生通過尋、講、畫、頌、寫等形式,對自己的家鄉(xiāng)有了更深一層的情感,同時,語言表達能力也有了很大提高。
三、讀——語文活動促閱讀,興味盎然習慣好
閱讀對于一個人的成長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提高學生閱讀能力、培養(yǎng)其良好的閱讀習慣,一直是我在語文教學中的重中之重。在此過程中,我也發(fā)現(xiàn)了諸如一部分學生閱讀積極性不高,閱讀意志比較薄弱,閱讀范圍較窄等問題。于是我從這些問題入手,在我們班開展了“悅讀自助餐”活動。
1.“主題閱讀”領(lǐng)方向 。每月設(shè)定一兩個新鮮有趣的主題,如我們班進行了“愛與分享”“幽默大王”“我愛大自然”等一系列主題閱讀。向?qū)W生推薦相關(guān)書目,讓學生自主選擇感興趣的內(nèi)容進行閱讀。這項活動大大激發(fā)了學生閱讀興趣,擴大了學生閱讀量。
2.“親子閱讀”養(yǎng)習慣。我們班的每個學生都有一張“親子閱讀記錄卡”,記錄一周的閱讀時間和閱讀感受,家長也要反饋一周以來與學生共讀的情況。這就是我們班每天的家庭作業(yè)。
3.“閱讀存折”放光彩。 “閱讀存折”設(shè)有日期、書名、作者、積分幾項內(nèi)容,供學生填寫。為了保證學生真正完成書籍閱讀,每本“存折”的后面都有家長簽名和學期積分,憑積分可以兌換相應(yīng)的獎勵。隨著時間的流逝,學生的閱讀習慣慢慢變化著,他們閱讀的時間越來越長,閱讀感受也越來越深刻。
四、寫——語文活動中巧練筆,信心倍增能力強
寫是一種運用能力。語文學習的最終目的就是為了運用,而這種運用能力一定要通過實踐才能提高。
1. 主題讀寫巧結(jié)合。我在班里開展過“小寓言,大智慧”的語文實踐活動。前期,學生自主組成小組,通過深入閱讀寓言故事和角色扮演還原,體會故事中的寓意。但語文活動意在結(jié)合生活,通過活動讓學生懂得生活中的智慧。于是我又進一步開展了后續(xù)活動——“寓言故事征集令”,鼓勵學生親手寫一寫寓言故事,一個故事就是一種智慧。在進行這項活動時,我也根據(jù)學生語言積累的差異分層提出要求,如語言積累較少的學生可以嘗試“感悟寓言”“續(xù)編寓言”;語言積累較多的學生就可以試著“創(chuàng)編寓言”了。這樣有目的地分層寫作,能關(guān)注到每一個學生,減少了學生對“寫話”的壓力,提高了學生的寫作興趣。
2.“班級報紙”展風采。為了進一步提高學生語文學習興趣和語文素養(yǎng),我還在班級內(nèi)辦起了報紙——《青鳥》。學生看見自己的習作、日記、練筆發(fā)表在了班報上,自豪和喜悅之情油然而生,同時,增強了寫作信心,寫作能力也逐步提高。
經(jīng)過幾年的實踐,我更加堅信,只要采用有效的手段,不走形式,不作秀,把語文活動落在實處,會極大促進學生語文學習的熱情,更能幫助學生提高聽說讀寫能力。
(作者單位:山東省濟南市經(jīng)十一路小學)
責任編輯:王 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