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小喬
劉秀能聽得進良言,能克制自己的私欲,有常人所沒有的胸懷與格局。
漢光武帝劉秀,能從一介布衣,到成為光復漢室、開一代盛世的君主,除了雄才大略、任賢使能之外,便是持公守正的魅力,為他贏得了人心。
新莽政權剛剛覆滅的第二年,更始二年之時,劉秀還在艱難創(chuàng)業(yè)過程中。當時,他的一個年輕仆人犯法,執(zhí)法者祭遵毫不留情,抓住這個仆人就殺了。劉秀一看,這祭遵居然一點都不看自己的面子,便很是憤怒,立即讓人把祭遵抓了。
這時,主簿陳副諫言道:您經(jīng)常要求軍紀嚴明,現(xiàn)在祭遵執(zhí)法嚴格,不徇私,這是您的命令得到執(zhí)行?。⑿阋宦?,立馬醒悟過來,饒恕了祭遵,還提拔他為刺奸將軍。
劉秀事發(fā)之時這一怒,是人之常情,說明劉秀也是常人,也有著常人的七情六欲。但他能聽得進良言,能克制自己的私欲,說明劉秀又非常人,有常人所沒有的胸懷與格局。
也許有人說,這時劉秀還在爭天下,多少還有點收攏人心的意思。但在他稱帝之后,依然始終持守公正,表明他對公正公道的堅守出于本心。
公元35年,劉秀的叔父趙王劉良越規(guī)被彈劾,劉秀沒有護短。要知道,對于劉秀來說,劉良如再生父母。劉秀少年喪父,是劉良把他撫養(yǎng)大的。劉秀對劉良恩寵有加,劉良在當時是最尊貴、最顯赫的皇族。
劉良被彈劾,是因為有一天,劉良參加完葬禮回來,入城時和中郎將張邯爭路,斥責張邯掉轉車退回去,又責罵城門守衛(wèi),罰他往前走十步。劉良此舉,多少有點霸道無理、高人一等的味道。這也是一些人常犯的毛病,有的人得勢便張狂、仗勢便欺人,以為有人護著罩著,就全然不把他人放在眼里,視規(guī)矩法令為擺設。但劉良這一傲嬌,便有司隸校尉鮑永彈劾劉良,稱劉良不守臣子的禮節(jié),犯了大不敬之罪。
史書上沒有記載劉秀是否治了劉良之罪,不過鮑永敢于彈劾,使?jié)M朝文武對他肅然起敬。而能用這樣的臣子,本身就說明劉秀任用秉公之人的用心。當時,鮑永又征召扶風鮑恢當都官從事,這個鮑恢也是剛正不屈,不畏強權顯貴。劉秀便經(jīng)常對臣下說:“貴戚且斂手以避二鮑?!边@表明,劉秀希望任用這樣秉公執(zhí)法的臣子來實現(xiàn)善治,使強權顯貴、皇親國戚們收斂。
后來,劉良臨終前,劉秀去看他,問他還有什么未了心愿,有什么話要說。劉良便趁機向劉秀求情,請求放過他的好朋友李子春。原來,李子春是懷縣的豪門,他的兩個孫子殺了人,懷縣縣令趙憙一查到底,結果這兩個孫子自殺,李子春被捕入獄。當時洛陽的皇親國戚都為李子春求情,趙憙一概不答應。所以劉良臨終請托,希望劉秀能饒他一命。
此時的劉秀雖對劉良心有不忍,卻仍然持守公正,對劉良說,“吏奉法,律不可枉也,更道它所欲”。說得簡潔明了,法律不能歪曲的,我也沒辦法,你還是說點別的吧。劉良一聽劉秀這么堅決,便閉口不言,不再說話。
事實上,劉秀不僅支持執(zhí)法者秉公辦案,自己也能夠堅持原則。比如,公元39年,劉秀派人考察核實高級官員被控貪贓枉法的行為。結果,真查出大司徒歐陽歙在汝南太守任上時,在丈量土地過程中作弊,收受賄賂1000多萬錢,于是歐陽歙被逮捕下獄。
但這歐陽歙是書香門第,家學淵源深厚了得。是否查處這樣背景深厚的人,很考驗劉秀。而且,歐陽歙的學生門徒眾多,當時有1000多人為他求情,有的剃光自己的頭發(fā),還有人甚至請求替他去死。眾人都以為如此大動靜,或能讓劉秀饒他一死,但劉秀終究沒有答應赦免,最后歐陽歙死在獄中。
摘編自《學習時報》2021年9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