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教學改革的推進,小學英語教學也開始面臨著前所未有的轉變,多元化的教學模式開始逐漸融入教學當中,并成為影響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關鍵。在這樣的大環(huán)境下,情感教育脫穎而出,成為小學教學中教師不得不關注的問題?;诖?,文章站在小學英語教學的角度,結合情感教育的重要性分析,探索小學英語教學中情感教育的滲透策略。
關鍵詞:情感教育;小學;英語;滲透策略
在傳統(tǒng)教學中,小學英語教師多采用學單詞,做練習題的傳統(tǒng)模式引導學生。在這種單一的教學模式下,小學生學習起來常常感到知識枯燥無味,很難產(chǎn)生學習的興趣。而在小學英語教學中融入情感教學,可以轉變傳統(tǒng)教學的不良狀態(tài),在情感的帶動下,讓學生可以變被動教學為主動探究,并積極主動地融入課堂教學中,在教師的指導下消化課堂知識,繼而促進教學質量的提升。因此,小學英語教師應該認識到實施情感教育的重要性,并將情感教育和小學英語教學進行有機整合,從而助力小學英語教學的有序開展。
一、 情感教育的含義
作為影響人們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良好的情感引導不僅僅可以轉變教學狀態(tài),為學生的學習提供內(nèi)驅力,還可以豐富學生的學習感受,讓學生在情感的影響下主動融入課堂探索知識?;诖?,情感教育的理念出現(xiàn)。情感教育是和認知教育有關的概念,指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需要創(chuàng)設融洽和諧的學習環(huán)境,妥協(xié)處理好學生學習和認知之間的管理,并充分發(fā)揮情感因素對學生的影響,用情感交流提高學生的情感體驗,從而豐富學生的學習素養(yǎng),激發(fā)學生探究的欲望,在潛移默化中形成正能量指導,進一步促進學生的心智發(fā)展,引導學生朝著健全人格和個性發(fā)展的教學方法。
二、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融入情感教育的必要性
經(jīng)過心理學研究后發(fā)現(xiàn),學生的認知互動和情感活動之間存在密不可分的關系。在學習的過程中,一旦學生以積極、愉悅的心情完成一件事情,就很容易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并引動學生產(chǎn)生良好的學習感受。因此,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可以結合正面的情感指導學生,讓學生在情感的帶動下開始喜歡上學習英語,并可以在情感的帶動下開始探索英語知識的奧妙。反之,如果學生的情緒比較消極,一旦受到負面情緒的影響,他們很容易產(chǎn)生厭煩、焦慮、沮喪等不良情緒。如果得不到及時處理,將會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阻礙學生智力的發(fā)展。因此,在英語教學中,有必要融入情感教育引導教學,在情感的影響下,引導學生正確地處理練習中出現(xiàn)的練習困難和發(fā)音問題,并鼓勵學生積極主動地溝通交流,探討學習中出現(xiàn)的學習困境,繼而培養(yǎng)學生積極向上的學習態(tài)度,助力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提升。
三、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滲透情感教育的策略
(一)在挖掘教材情感因素中滲透情感教育
小學英語教材中的內(nèi)容都是經(jīng)過精挑細選才被融入教材中的,其中包含了豐富的教學資源,對學生的情感引導有重要的意義。借助教材中情感因素的滲透,可以達到豐富的情感教學引導,讓學生在探索豐富多彩的內(nèi)容的同時提升品德素養(yǎng)。作為小學英語教師,在注重教學重難點引導的同時,也需要關注教材中包含的情感因素,并結合教材的需求和中西方文化的習俗和意境,引導學生走進課堂,并在情感的作用下獲得教學質量的提升。
例如,在學習《My Family》的時候,教師可以結合漢語對叔叔、伯伯、舅舅、姑夫等人的稱呼和英文中的uncle一起探究,讓學生們在了解中英文化差異的同時,體會中英稱呼的差異,并在中西文化差異中感悟文化的差異。順著差異引導,還可以結合各個地區(qū)之間不同的問候語引導學生,幫助學生在教師引導下體會中西文化的差異,借此豐富學生的見解,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民族情懷。
(二)在師生關系營造中滲透情感教育
目前,教學改革要求在教學中要保證師生關系平等,在良好的師生關系中,與學生形成積極的關系,引導學生在參與互動的過程中,促進師生關系的發(fā)展。因此,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要尊重每一名學生,并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在營造良好的師生關系的過程中,激發(fā)學生情感上的共鳴。當學生與教師建立良好的關系之后,學生也會愛屋及烏,在情感的作用下開始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師的引導中,親其師、信其道,在積極主動地探索中豐富學習的體驗。同時,在良好的師生關系中,原本沉悶的課堂氛圍也會在教師的引導下變得更加和諧、寬松。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也會得到顯著地調(diào)動。
例如,在講解《My classroom》的時候,教師可以先與學生溝通,一同學習本堂課的知識。當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中開始主動融入課堂之后,教師可以再融入“l(fā)ets talk”部分,引導學生以classroom為主題展開探討。在學生提出自己的見解之后,無論正誤,教師都不要急于批評學生,而是要采用多元化的模式指導學生,先給予學生肯定的鼓勵“good,great,wonderful,clever boy,clever girl,well done,try again,Im sure you can.”。通過肯定地引導,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升學生的學習自信心,然后再針對學生討論中出現(xiàn)的問題進行針對性地引導。學生在教師給予積極地評價之后,其情緒得到激發(fā),學習積極性得到調(diào)動,教師只需要結合實際情況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指導,就可以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自信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
(三)在多元化英語教學方法中滲透情感教育
小學英語教學中滲透情感教育,離不開多元化英語教學方法的融入。在小學教學中,一方面,教師要不斷地推陳出新,保證教學方法的多元化,另一方面,教師需要在教學中融入豐富的教學內(nèi)容,指導學生。當學生被教師創(chuàng)設的多元化的教學模式的吸引下積極主動探索英語知識的時候,原本困難的英語知識也會在教師的引導中變得更加豐富有趣。學生們也會在多元化的指導下,由被動學習變成喜歡學、想要學、愿意學的學習狀態(tài),繼而促進學生的情感品質的生成。
1. 音樂引導,激發(fā)興趣
在英語教學中,教師可以契合學生的需求,充分考慮情感因素對學生的重要意義。為此,可以選擇學生比較喜歡的音樂融入教學,調(diào)動學生的情感,提高學生的英語能力。例如,在教學中可以選擇《If youre happy》的旋律,并結合教學的內(nèi)容,配合對應的歌詞,指導學生在音樂中學習不同的英語單詞,頭腦手協(xié)調(diào)配合的過程中,加深對單詞hands、feet等單詞的認識。在音樂的指引下,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導和學生樂趣指導,豐富學生的學習體驗,讓學生可以在音樂的引導下收獲知識、陶冶情操,繼而燃起學習英語的興趣。
2. 角色互換,豐富情感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不僅僅是教學的指導者,還是教學的參與者。在學生本位理念的引導下,教師可以結合教學的實際情況,將課堂主動權交給學生。這樣不僅僅可以轉變學生在學習中的消極情緒,還可以促進師生之間感情的有效提升。因此,在教學中,教師可以適當組織角色互換,讓學生充當小老師,并和同學們一同互動。在學習、互動和探究中,促進學生的情感生成,實現(xiàn)教學效率的提升。需要注意的是,在教學中教師需要結合學生的特征分析,選擇與學生年齡和性格相契合的內(nèi)容分析,引導學生充當小老師。這樣,才更利于師生之間的換位思考,拉近師生的距離,充實學生的情感體驗,促進教學質量的提升。
3. 分層作業(yè),提高自信
英語作業(yè)大多數(shù)是抄寫單詞,記憶單詞,這種機械的作業(yè)模式很容易導致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產(chǎn)生消極的情緒,繼而影響學生的自我表現(xiàn)。因此,在小學教學中教師又要結合學生的自我表現(xiàn)分析,以學生個體情況為基礎,為學生設置多元化的分層次的作業(yè)。讓基礎薄弱的學生也能夠在完成作業(yè)的過程中燃起學習的自信心,并在教師的引導中加深對知識的理解。而學習比較好的學生,也可以在教師布置的拓展性作業(yè)中豐富學習的體驗,提高學習的自信。當學生產(chǎn)生積極的情感之后,原本對英語作業(yè)有抵觸情緒的學生,也會在教師的引導下變得更加積極主動,并開始主動探索英語知識的深刻內(nèi)涵。此外,教師還可以結合教材的內(nèi)容,鼓勵學生分組表演。在這樣的模式下,原本沉悶的課堂也變得更加活躍,學生在分層完成作業(yè)的過程中,也可以體會到學習的樂趣,提高英語素養(yǎng)和個人自信。
(四)在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中滲透情感教育
課堂教學固然重要,課后訓練也是非常關鍵的。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情感教育的開展需要教師主動融入更加廣闊的空間,更加多元化的內(nèi)容引導滲透,這樣才更利于實現(xiàn)教學質量的提升。因此,在日常英語教學中,教師可以借助多元化的課外活動,有規(guī)劃地滲透情感教育引導學生,從而激發(fā)學生的情緒,讓學生在豐富的課外活動中獲得多元化的情感體驗。在豐富多樣的課外活動中,學生的探索欲望得到調(diào)動,學習積極性也在這一階段得到了顯著地提升。
例如,在教學中,教師可以結合日常生活,融入父親節(jié)、母親節(jié)、教師節(jié)、圣誕節(jié)、國慶節(jié)等多元化的節(jié)日。通過引導學生結合實際分析,讓學生選擇不同的節(jié)日,制作對應節(jié)日的賀卡,幫助學生在學習和探索中獲得良好的學習體驗。以教師節(jié)為例,教師可以在講解Teachers Day的具體內(nèi)涵之后,引導學生為教師制作賀卡,并對老師表示感激。同時,還可以融入相關英語文章朗讀、英語表演等活動,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鍛煉學生的英語能力,繼而促進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打造高效英語教學課堂。
綜上所述,英語作為語言學科,是人類情感交流的重要工具,也是保證教學效率的關鍵措施。因此,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在傳遞英語基礎知識的同時,也要注重英語情感交流滲透,并站在多元化的形式中創(chuàng)建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引導學生,從而讓學生在學習中積極參與,在探索中勇敢表達自己的思想,繼而全面提高學生的英語積極性,幫助學生建立學習的自信心,進而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李吉海.情感教育理論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赤子,2015(1):261.
[2]孫麗霞.淺談小學英語教學中情感教育的融入與滲透[J].神州,2017(10):152.
[3]賀艷梅.小學英語教學實踐中滲透情感教育的方法探尋[J].中文信息,2017(12):155.
[4]游健英.探究情感教育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產(chǎn)生的推動力[J].學子:教材教法研究,2016(21):69.
作者簡介:王彩霞,山東省青島市,山東省青島市平度市李園街道李園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