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峰,何 濤,楊 超,張光彬,屈利平,吳曉莉
(四川省攀枝花市中心醫(yī)院,1.超聲科;2.核醫(yī)學科,四川 攀枝花 617067)
以往對于慢性心力衰竭的風險評價主要采用心臟收縮功能指標,但無法全面評估心臟整體功能。超聲心動圖綜合參數(shù)在慢性心力衰竭的診斷、治療及預后等評價的意義重大,且有大量文獻報道其臨床應用價值,但超聲心動圖綜合參數(shù)與心衰的生物標志物的相關性,超聲心動圖綜合參數(shù)隨患者治療的動態(tài)變化及其反應的實際問題仍未見報道[1]。另外,作為急性炎癥指標,腦利鈉肽前體(NTProBNP)是臨床常用于評估心衰的重要生化指標[2]。本文探討超聲心動圖參數(shù)聯(lián)合心力衰竭生物標志物檢測對慢性心衰的診斷價值。
選擇2015年8月~2017年8月期間醫(yī)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40例為觀察組,根據(jù)隨訪情況,將觀察組患者分為隨訪組82例和非隨訪組58例。其中,隨訪組中,男52例,女30例;年齡47~76歲,平均(62.4±7.3)歲;疾病類型:高血壓性心臟病44例,合并慢性腎功能不全4例,擴張型心肌病25例,缺血性心肌病4例,肥厚型心肌病擴張期5例。非隨訪組中,男38例,女20例;年齡45~75歲,平均(63.1±5.8)歲;疾病類型:高血壓性心臟病28例,擴張型心肌病14例,缺血性心肌病9例,肥厚型心肌病擴張期7例;隨機選擇同期健康體檢者60例為對照組,均行NTProBNP檢查,其中,男36例,女24例;年齡42~72歲,平均(61.9±6.5)歲。
所有入選者于入院24h內接受心臟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測量左心房內徑(LVD)、心肌質量(LVMM)、舒張末期容積(LVEDV)、收縮末期容積(LVESV)、左室射血分數(shù)(LVEF)等。通過彩色多普勒和頻譜多普勒測量二尖瓣血流舒張早期左室充盈峰速(E)、左室舒張晚期峰值流速(A),進而計算出峰值速度比率(E/A)。
進行心動圖檢查完畢后,入選者接受血常規(guī)、血生化、心電圖、胸片及NT-ProBNP水平測定。在患者出院后,分別于第3個和第6個月復查超聲心動圖,記錄用藥情況。非隨訪組患者均為我院就診于其他科慢性心衰患者,治療后未進行隨訪,治療半年后,對患者進行超聲心動圖復查,評估療效。
①超聲心衰指數(shù)(HFEI),NT-ProBNP水平。②記錄超聲心動圖綜合參數(shù),包括左室舒張功能參數(shù)、左室收縮功能參數(shù)、心室重構參數(shù)、肺動脈收縮壓參數(shù)及瓣膜返流參數(shù)。③比較患者治療后3個月、6個月的超聲心動圖綜合參數(shù)。④受試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線評定心衰超聲指數(shù)值診斷有癥狀性慢性心力衰竭的價值。
采用SPSS 19.0軟件處理,以(x±s)表示計量資料,比較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HFEI評分及NT-ProBNP水平均高于對照組;HFEI評分及NT-ProBNP水平隨心功能分級升高而升高;左室射血分數(shù)隨心功能分級升高而下降。
表1 HFEI評分、NT-ProBNP及左室射血分數(shù)比較(±s)
表1 HFEI評分、NT-ProBNP及左室射血分數(shù)比較(±s)
?
Spearman相關性分析顯示血漿NT-ProBNP與左室射血分數(shù)呈負相關(r=-0.8183,P=0.023);血漿NT-ProBNP與HFEI呈正相關(r=0.7786,P=0.042)。
經(jīng)ROC曲線分析,HFEI≥3時,其診斷有癥狀慢性心力衰竭的靈敏度、特異度、陽性預測值、陰性預測值分別為95.31%、93.42%、92.42%、95.94%。
治療6個月后,隨訪組與非隨訪組左室舒張功能參數(shù)、左室收縮功能參數(shù)、超聲心衰指數(shù)均低于非隨訪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治療前后超聲心動圖綜合參數(shù)比較(±s)
表2 治療前后超聲心動圖綜合參數(shù)比較(±s)
?
臨床診斷慢性心力衰竭的方案較多,如測定血漿NTProBNP水平、測量左室射血分數(shù)、X線心血管造影、MRI、CT檢查等[3]。炎癥反應可主導心衰后繼發(fā)組織損傷,急性心絞痛患者有明顯的炎性因子存在,同時,慢性心衰患者NTProBNP水平也有不同程度升高[10]。研究表明,心衰患者心臟組織損傷會導致NT-ProBNP分泌增加,其水平升高利于病情判斷。本文慢性心力衰竭患者NT-ProBNP水平高于健康體檢者,提示其具有較高的特異性,NT-ProBNP參與心衰病理過程。近年來,隨著臨床研究的深入,血漿NT-ProBNP診斷慢性心力衰竭的特異性受患者年齡、性別、體形等多種因素干擾,雖然NT-ProBNP敏感度較高,但對于多器官病變患者的指示性不強,準確性降低。X線心血管造影為有創(chuàng)檢查,MRI、CT等檢查費用較高,主觀性較強,無確切量化標準。
超聲心動圖技術具有簡便、無創(chuàng)、可重復、價格低廉等優(yōu)點。其參數(shù)包括心臟舒張和收縮功能、瓣膜返流、心室重構等,并綜合考慮各因素的相互作用,通過心臟各部分變化整體性評價心臟功能[4]。超聲心動圖診斷時常以左心室壓力最大上升速率為評價心室收縮功能的指標之一,該指標不會受到心肌負荷的影響;心力衰竭患者往往存在較高的左心室負荷量,致使心肌代償,長時間的代償會增加左心室質量,該指標也是超聲心動圖常用評價指標。超聲心動圖檢查時還可見每搏輸出量和射血分數(shù)顯著降低,射血分數(shù)不會受到體形影響,故診斷準確[5]。但對患者應進行定期隨訪,通過患者病情變化即時調整、優(yōu)化治療方案,促進療效 。本文隨訪組左室舒張功能參數(shù)、左室收縮功能參數(shù)、心衰超聲指數(shù)均顯著低于非隨訪組,與上述結論相符。另外,相關性分析顯示,血漿NT-ProBNP與左室射血分數(shù)呈負相關,與HFEI呈正相關。通過ROC曲線分析,HFEI≥3時,其診斷有癥狀慢性心力衰竭的靈敏度、特異度、陽性預測值、陰性預測值均較高,與前述相符。
綜上所述,超聲心動圖參數(shù)聯(lián)合心力衰竭生物標志物檢測慢性心衰的結論可靠,可全面指導慢性心力衰竭的診斷、治療及預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