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公開號:CN111850185A
申請人:東莞市翔奕機械制造有限公司
摘 要:本發(fā)明屬于皮革加工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皮革補傷機構,包括機架、皮革輸送組件、刮輥和第一驅動組件;所述皮革輸送組件安裝于所述機架上,所述刮輥的兩端轉動連接于所述機架上且通過所述第一驅動組件驅動其轉動;所述刮輥表面上設有多個刮齒,所述刮輥位于所述皮革輸送組件上方且兩者之間形成補傷間隙;皮革穿過所述補傷間隙并經所述皮革輸送組件驅動其輸送,漿料添加于所述刮輥表面上或皮革表面上,所述第一驅動組件驅動刮輥轉動,刮輥表面上的刮齒貼近或接觸皮革表面時,將漿料均勻涂抹于皮革表面,從而對皮革表面刮痕和凹坑的部位進行修補,涂補效果好,產品質量佳,同時工作效率高。
本發(fā)明屬于皮革加工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皮革補傷機構。
皮革廣泛應用于人們日常用品中,例如皮鞋、皮衣、皮包等等物品。天然皮革表面會有刮痕和凹坑等缺陷,這時需要對皮革表面刮痕和凹坑的部位進行修補,使皮革表面平整?,F有技術中,工人使用刮刀沾上漿料,然后將漿料涂于皮革表面,使?jié){料填充于皮革表面刮痕和凹坑的部位,實現皮革補傷。但是,采用人工對皮革補傷的方式,漿料涂補均勻性存在較大差異,產品的質量不容易把控,同時工作效率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fā)明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發(fā)明實施例一的皮革補傷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fā)明實施例一的刮輥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fā)明實施例一的輸送輥和輸送輥驅動部件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發(fā)明的皮革補傷機構的局部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發(fā)明實施例二的皮革補傷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6為本發(fā)明實施例二的驅動輥驅動部件的結構示意圖。
其中,圖中各附圖標記:
機架100,皮革輸送組件200,輸送輥210,輸送輥軸承211,安裝架212,輸送輥驅動部件220,第三齒輪箱221,第三電機222,升降驅動部件230,升降驅動氣缸231,Z向直線導軌232,驅動輥240,從動輥250,輥軸承251,輸送帶260,驅動輥驅動部件270,第四電機271,鏈輪272,調偏輥281,調偏輥驅動氣缸282,調偏輥安裝架283,X向腰形槽284,刮輥300,刮齒301,齒槽302,第一驅動組件310,第一齒輪箱311,第一電機312,刮輥軸承320,補傷間隙330,導料組件400,導料輥410,第二驅動部件420,第二齒輪箱421,第二電機422,上料間隙430,導料輥直線導軌440,導料輥氣缸450,導料輥軸承460,導料輥安裝板4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