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孝紅
摘要:現(xiàn)階段,國家對于學校的教育體系做出了明確的教學要求,需要強化學生的勞動教育,提升學生的勞動精神面貌、勞動技能水平以及勞動價值取向。這就要求教師需要將勞動教育有效地貫穿到學生的整體教育培訓體系中,并有效地融入到學生的日常生活與學習當中。同時在教育信息化視域下,教師需要充分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興趣所在等全方面的基礎情況,從而創(chuàng)設出符合時代教學特色的勞動教學內容,從而實現(xiàn)勞動教育的整體教學目標,進而有效地提升學生的勞動價值取向等。
關鍵詞:教育信息化;勞動教育;教學探索
當前,國家與社會各界越發(fā)重視對于學生的勞動教育,并且明確提出具體的教學要求。同時,在教育信息化的教學背景下,教師首先需要對于學校當前的勞動教育現(xiàn)狀,進行成功充分的了解與調查,針對其中存在的勞動教育相關的問題,如忽視勞動教育、教育內容簡單、考評機制不合理等問題,進行積極的探究與創(chuàng)新,從而強化學校內部的勞動教育建設等。不僅可以有效地達成國家的教學要求,還可以幫助學生提升自身的勞動意識與素養(yǎng)。
一、當前學校勞動教育的存在的問題
勤奮勞動一直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因此,對于學生開展勞動教育,不僅可以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傳統(tǒng)美德,還可以幫助學生樹立起正確的勞動價值取向以及人生價值觀念。但是學校的教學實踐當中存在一定的教學問題。如學校的勞動教育基礎薄弱,由于教師日常的繁重教學任務,導致學校忽視對于學生開展勞動教育,導致勞動教育缺乏完整的教學體系,存在被邊緣化的教學現(xiàn)象。同時部分教師的教學理念亟待更新,對于勞動教育存在片面的認識,將勞動教育簡化為勤奮工作、體力勞動等內容,錯誤認識了勞動教育的內核,因此無法充分體現(xiàn)勞動教育的教學作用。
二、教育信息化視域下勞動教育的教學策略
(一)強化勞動教育文化建設,營造良好的勞動氛圍
教師在開展勞動教育課程時,首先需要重視對于學生進行勞動思想的教育,強化了學生對于勞動教育的正確認識。同時在教育信息化的時代背景下,教師需要充分深刻理解勞動教育的特殊性,把握當前勞動形態(tài)的多樣性,不僅僅是傳統(tǒng)教學理念下的體力勞動,還應當包含智力勞動等全新的形態(tài)。因此,教師在開展勞動教育的時候,不僅需要注重學生的基礎勞動技能,以及勞動精神面貌,還應當積極地結合新時代背景下的多種勞動形態(tài),從而建立起良好的勞動文化氛圍。同時學生在良好的勞動氛圍中,可以更加清晰地認識到新時代信息化對于勞動形態(tài)的影響,強化學生對于勞動精神的認知,并讓學校內部形成勞動光榮的文化傳統(tǒng)。并且學生可以借助教育信息化技術,合理安排自身的時間規(guī)劃,什么時間安排勞動教育,什么時間適宜安排學習,進而幫助學生形成高效的時間管理能力。通過良好的勞動思想建設,進而營造出良好的勞動文化氛圍。
(二)創(chuàng)設勞動教育活動,提供足夠的勞動實踐機會
勞動教育可以有效地促進學生形成良好強健的體魄,還可以幫助學生養(yǎng)成正確的勞動假期取向。因此,教師可以將勞動教育課堂與學生的日常生活進行有機地融合,從而將勞動教育的理念滲透到學生的學習與生活當中,并且在潛移默化之間讓學生逐步理解勞動教育的內容?;谏鲜鰟趧咏逃砟畹闹笇?,教師應當積極地創(chuàng)設勞動教育活動,并且借助教育信息化技術的幫助,充分挖掘身邊存在的勞動教育機會,如教師就可以充分利用當前便捷互聯(lián)網信息,通過多媒體教學手段,向學生展示出勞動模范人物,引導學生開展學習先進人物的示范活動。教師通過構建出大量勞動教育實踐活動,不僅給予學生大量的教育實踐機會,而且讓學生深刻的體會到勞動精神可貴,以及帶來人生的改變。
(三)健全勞動教育基礎,構建完整的教學體系
教師在開展勞動教育教學實踐時,教師需要保持包容開放的教學心態(tài)。在當前教育信息化視域下積極學習全新的勞動教育理念,改變教師自身對勞動教育的傳統(tǒng)認知,建立起完整的勞動教育知識結構。然后教師積極的通過研究勞動教育課程,有效的拓展勞動教育的覆蓋面,讓勞動教育不僅僅只是簡單存在于課堂教學當中,還有效的拓展課堂之外,有效的拓寬了勞動教育的教學邊界。教師結合現(xiàn)代信息化教育技術,滲透到教育的全部過程中,從教學內容的設計、課堂教學展開、課堂教學評價以及課后教育實踐活動。通過這樣的一整套完整的教學體系的建立,從而可以高效地開展勞動教育課程。
總而言之,當前正處于教育信息化、科技更加發(fā)達的時代,教師為了更好地落實勞動教育的教學任務,應當積極地推動自身教育思維、教學模式的變化。本文在教育信息化視域下,結合筆者自身對勞動教育的教學經歷和具體教學策略探討,如強化勞動文化建設、創(chuàng)設勞動實踐活動、健全勞動教育體系三方面的教學策略,都是基于當前勞動教育中存在的現(xiàn)實問題,提出的高效歸納與總結的教學策略,希望對學校的勞動教育提供些許的借鑒意義。
參考文獻:
[1]強飆.高校勞動教育路徑s創(chuàng)新探索——以南京審計大學勞動教育信息化實踐為例[J].創(chuàng)新人才教育,2019(3):5.
[2]駱琴.淺析高職院校加強勞動教育的必要性[J].發(fā)明與創(chuàng)新·教育信息化,2019(6):95.
[3]黃務怡.基于信息化視角下小學勞動教育模式探究[J].文理導航:教育研究與實踐,202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