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榮明
贛州市立醫(yī)院 (江西贛州 341000)
肺動脈栓塞是臨床上較為常見的心血管疾病,病死率較高[1]。目前,臨床主要通過影像學檢查診斷該病,肺動脈造影是診斷的“金標準”,但肺動脈造影具有一定創(chuàng)傷性,且費用較高,患者接受度較低[2]。為提高肺動脈栓塞的臨床診斷率,本研究選取我院47例肺動脈栓塞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探討64排螺旋CT肺動脈造影對肺動脈栓塞的診斷價值,現(xiàn)報道如下。
選取2014年9月至2019年4月我院收治的47例肺動脈栓塞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21例,女26例;年齡43~72歲,平均(57.49±12.58)歲;病程5個月至3年,平均(2.07±0.74)年;主要臨床癥狀,呼吸困難32例,咳血或痰中帶血13例,胸痛胸悶16例;有外傷史18例,合并冠心病16例,合并雙下肢靜脈血栓史5例,不明原因8例。所有患者均對本研究使用的對比劑無過敏反應,同時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心、腦、肝、腎等重要器官功能不全、心腦血管病史、惡性腫瘤、精神障礙或家族有精神疾病史的患者。本研究已獲得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的審核批準。
1.2.1 檢查前準備
檢查前,患者均接受屏氣訓練,屏氣10 s 以上且屏氣過程中無呼吸和吞咽動作為達到標準;使用1 ml 對比劑對患者進行過敏試驗,以預防對比劑不良反應;對患者進行相關心理疏導,提高其配合度。
1.2.2 64排螺旋CT 肺動脈造影
設備采用德國西門子 Somatom Definition AS 64排128層螺旋CT 機。掃描準備:患者禁食、禁飲8 h,準確測量患者身高、體重;囑患者檢查前0.5 h 飲用500~1 000 ml 清水,開始掃描時再飲用500 ml,以充盈胃腸道。平掃:患者取仰臥位,并訓練呼吸,設置管電壓為120 kV,管電流為250 mAs,螺距為0.984,旋轉(zhuǎn)時間為 0.35 s,層厚為0.9 mm,重建間隔為0.45 mm,掃描視野為330 mm。動脈增強掃描:將100 ml 碘帕醇對比劑[ 上海博萊科信誼藥業(yè)有限責任公司,國藥準字 H20053385,30 g(I)/100 ml] 加熱至37 ℃,采用美國Medrad 公司雙筒高壓注射器A 管將對比劑以3.0~5.0 ml/s 的速度注入患者肘靜脈,再采用B 管注入對比劑與0.9%氯化鈉注射液的混懸液30 ml(按照1:4比例配置),利用團注跟蹤程序自動觸發(fā)技術在輔助動脈平面選擇感興趣區(qū)監(jiān)測CT值,觸發(fā)閾值為110 Hu,對比50~55 s行門脈期掃描,2 min 行平衡期掃描,掃描時間為6~8 s。所有掃描數(shù)據(jù)常規(guī)重建5 mm、0.75 mm 軸位圖像,傳入后處理系統(tǒng)中,采用3D、inspase 軟件重建多容積重建圖像(multi volume reconstruction image,VR)、多平面重建(multiplanar reconstruction, MPR)圖像及最大密度投影(maximum density projection,MIP)圖像。以上檢查、閱片均由同一組有兩年工作經(jīng)驗的影像醫(yī)師進行,若意見不同,需進一步觀察,若結(jié)果仍不一致,可由主任醫(yī)師閱片,并遵循其意見。
經(jīng)VR 及MPR、MIP 圖像后處理技術,并經(jīng)兩名臨床資歷豐富的影像醫(yī)師進行多角度觀察,分析64排螺旋CT 肺動脈造影對肺動脈栓塞的檢查結(jié)果及受累血管具體分布情況。
47例患者均成功完成64排螺旋CT 肺動脈造影檢查。38例(80.85%)可見肺動脈腔內(nèi)充盈缺損,其中3例(6.38%)呈中央型充盈缺損,于血管中心出現(xiàn)缺損,且其管腔周圍均被對比劑充填,呈靶征和雙軌征;16例(34.04%)呈偏側(cè)充盈缺損,于血管一側(cè)充盈缺損,另一側(cè)被造影劑充填;8例(17.02%)呈附壁型充盈缺損,中心血管被對比劑充分填充,但其周邊被充盈缺損環(huán)繞;11例(23.40%)呈完全性阻塞。9例(19.15%)可見間接征象,其中5例(10.64%)為肺梗死,梗死的肺組織呈楔形改變;1例(2.13%)為胸腔積液;3例(6.38%)為支氣管動脈擴張。
47例患者共852支肺動脈分支,其中179支(21.01%)顯示受累,見表1。
造成肺動脈栓塞病發(fā)的原因很多,包括血栓、空氣栓、微生物、瘤栓及異物等,其中較為常見的是血栓栓塞。該病屬于心腦血管急癥,可威脅患者的生命安全,臨床診斷時易與主動脈夾層及心肌梗死等疾病混淆,造成誤診,因此,及時確診并快速采取有效治療措施是治療該病患者的關鍵[3]。
表1 64排螺旋CT 肺動脈造影診斷的肺動脈受累情況
64排螺旋CT 肺動脈造影因其高靈敏度和特異度被廣泛應用于臨床中,且該技術掃描速度快,檢查范圍廣,有較高的分辨力,可在10 s 內(nèi)完成主動脈層面至頭顱頂部層面的血管成像[4-5]。本研究結(jié)果提示,64排螺旋CT 肺動脈造影可準確顯示患者肺動脈栓塞的直接和間接征象,并可直觀觀察肺血栓具體情況,尤其是肺動脈栓塞的具體分布位置,可為臨床治療提供診斷依據(jù)。
64排螺旋CT 是于X 軸上通過多個探測器進行不同組合方式的診斷,可提高Z 軸的空間分辨力,具有覆蓋范圍廣、掃描速度快及圖像分辨力高等特點,并可采集多個角度的圖像,將肺部血管的病變更詳細地展示出來[6]。64排螺旋CT 檢查結(jié)束后,可經(jīng)VR 及MPR、MIP 圖像后處理技術進行結(jié)果分析。VR 是最高級的三維重建方式,具有現(xiàn)實結(jié)構多和喪失信息少的特點,該技術的圖像質(zhì)量較好,可更自然地顯示出肺部結(jié)構及血管[7-8];MPR 可以任意角度觀察肺部組織,直接顯示腔性結(jié)構的額橫截面,從而更加真實準確地反映肺部組織情況;MIP 可將一定厚度的最大CT 值的體素投影到背景平面上,顯示密度較高的強化血管,可通過細節(jié)觀察肺部血管病變部位;三者聯(lián)合使用,可提高肺部血管診斷的準確性,更加準確地觀察到栓塞的肺動脈分支。
64排螺旋CT 檢查過程中應注意以下幾點:掃描前應及時和患者進行有效溝通,緩解其緊張情緒,讓其在檢查時嚴格遵守檢查要領,防止出現(xiàn)運動或呼吸偽影;應根據(jù)患者具體情況選擇對比劑的種類及用量,盡量選擇非離子型對比劑。
綜上所述,64排螺旋CT 肺動脈造影可準確檢查出肺動脈栓塞的具體分布情況,為臨床治療提供診斷依據(j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