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鵬果
福建省莆田市婦幼保健院 (福建莆田 351100)
缺鐵性貧血多發(fā)于嬰幼兒,主要是由于其體內(nèi)鐵存儲不足,導(dǎo)致血紅蛋白(hemoglobin,Hb)合成減少,影響了紅細胞成熟,從而誘發(fā)貧血,患兒臨床表現(xiàn)為易倦、精神萎靡、乏力等,嚴重時可影響神經(jīng)行為發(fā)育[1]。目前,在發(fā)病初期,臨床多推薦食補的方法,但隨著病情的發(fā)展,單純的飲食已不能滿足患兒機體的需求,難以緩解貧血癥狀,需加用補鐵藥物治療。硫酸亞鐵是常用的補鐵藥物,可有效補充體內(nèi)鐵元素,改善貧血癥狀[2],但長期使用會使患兒出現(xiàn)較多的不良反應(yīng),耐受性差。右旋糖酐鐵屬于第三代補鐵制劑,含有大量右旋糖酐與鐵的絡(luò)合物,利于提高體內(nèi)鐵元素含量,加快患兒疾病好轉(zhuǎn)[3]?;诖耍狙芯勘容^右旋糖酐鐵與硫酸亞鐵治療缺鐵性貧血患兒的臨床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選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88例缺鐵性貧血患兒作為研究對象,按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對照組與試驗組,各44例。對照組男25例,女19例;年齡6個月至5歲,平均(3.43±0.51)歲;病程21 d至5個月,平均(3.08±0.46)個月;貧血程度,輕度貧血23例,中度貧血21例。試驗組男26例,女18例;年齡6個月至6歲,平均(3.47±0.52)歲;病程1~5個月,平均(3.12±0.48)個月;貧血程度,輕度貧血24例,中度貧血20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jīng)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通過。
納入標準:伴隨精神萎靡、易燥不安、乏力等癥狀;Hb 低于110 g/L,或血清鐵蛋白低于25 μg/L;患兒家屬已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伴有失血或造血系統(tǒng)障礙;合并慢性感染性疾?。荒δ墚惓?;肝腎功能不全;對本研究用藥過敏。
兩組均予以飲食指導(dǎo),增加特質(zhì)食物的攝入,減少乳制品等影響鐵吸收物質(zhì)的攝入,并口服維生素C(江西捷眾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 H36021607,0.1 g),50 mg/次,2次 /d。
在此基礎(chǔ)上,對照組服用硫酸亞鐵口服液(江西濟民可信藥業(yè)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6022146,10 ml/支)治療,2 mg/(kg·d),3次 /d。
試驗組服用右旋糖酐鐵口服液[康臣藥業(yè)(內(nèi)蒙古)有限責任公司,國藥準字H20060084,5 ml:25 mg×10支/盒]治療,2 mg/(kg·d),3次 /d。
兩組均治療3個月。
(1)血常規(guī)指標:于治療前、治療3個月后,抽取兩組肘靜脈血3 ml,以3 500 r/min 離心10 min 取上清液后,使用美國貝克曼庫爾特有限公司提供的AU5800自動生化分析儀檢測兩組的Hb、平均血紅蛋白濃度(mean corpuscular hemoglobin concentration,MCHC)及平均紅細胞體積(mean corpuscular volume,MCV)變化,方法采用光電比色法,試劑盒配套。(2)鐵代謝指標:于治療前、治療3個月后,抽取兩組肘靜脈血 3 ml,以 3 500 r/min 離心10 min 取得上清液后,使用美國貝克曼庫爾特有限公司提供的AU5800自動生化分析儀檢測兩組的血清鐵(serum iron,SI)、血清鐵蛋白(serum ferritin,SF)及血清轉(zhuǎn)鐵蛋白(transferrin,TF)變化,SI、SF 采用固相放射免疫法,TF 采用免疫散射比濁法,試劑盒配套。(3)不良反應(yīng):記錄兩組嘔吐、食欲不振、腹瀉等不良反應(yīng)發(fā)生情況。
治療前,兩組血常規(guī)指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3個月后,試驗組Hb 水平、MCHC 及MCV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血常規(guī)指標比較(±s)
表1 兩組血常規(guī)指標比較(±s)
注:Hb 為血紅蛋白,MCHC 為平均血紅蛋白濃度,MCV 為平均紅細胞體積
組別 例數(shù)Hb(g/L) MCHC(g/L) MCV(fl)治療前 治療3 個月后 治療前 治療3 個月后試驗組 44 90.46±7.59 119.36±9.85 262.17±28.61 323.76±32.58 60.53±7.2585.06±7.84對照組 44 91.35±7.42 110.84±9.62 265.26±26.83 304.51±30.14 61.34±7.1875.64±7.53 t 0.556 4.105 0.523 2.887 0.527 5.748 P 0.580 0.000 0.603 0.005 0.600 0.000 3 個月后 治療前 治療
治療前,兩組鐵代謝指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3個月后,試驗組SI、SF 水平均高于對照組,TF 水平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鐵代謝指標比較(±s)
表2 兩組鐵代謝指標比較(±s)
注:SI 為血清鐵,SF 為血清鐵蛋白,TF 為轉(zhuǎn)鐵蛋白
組別 例數(shù)SI(μmol/L) SF(μg/L) TF(μmol/L)治療前 治療3 個月后 治療前 治療3 個月后 治療前 治療3 個月后試驗組 44 7.06±1.32 17.25±3.31 10.31±2.05 39.76±6.53 55.69±7.8743.18±5.62對照組 44 7.11±1.29 14.62±3.18 10.27±2.14 34.15±6.39 56.13±7.6449.35±5.83 t 0.180 3.801 0.090 4.073 0.266 5.054 P 0.858 0.000 0.929 0.000 0.791 0.000
對照組出現(xiàn)3例嘔吐、2例食欲不振、3例腹瀉,不良反應(yīng)發(fā)生率為18.18%(8/44);試驗組出現(xiàn)1例嘔吐、1例腹瀉,不良反應(yīng)發(fā)生率為4.55%(2/44);試驗組不良反應(yīng)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4.062,P=0.044)。
缺鐵性貧血的致病因素較多,臨床認為是由于鐵攝入不足、吸收障礙或丟失過多引起。鐵是機體必需的微量元素,若不及時補充,會影響患兒的正常發(fā)育,甚至引起神經(jīng)系統(tǒng)障礙[4]。目前,補鐵制劑是治療缺鐵性貧血患兒的有效手段。硫酸亞鐵臨床應(yīng)用時間長,屬于游離的亞鐵離子制劑,可有效補充內(nèi)源性鐵元素,加快Hb 合成,促進貧血癥狀改善[5]。但該藥對胃腸道黏膜的刺激性較大,患兒易出現(xiàn)嘔吐、腹瀉等不良反應(yīng),降低用藥依從性。
Hb、MCHC 及MCV 是常見的血常規(guī)指標,當該類指標水平低于正常值時,提示機體處于貧血狀態(tài)。SI、SF 及TF是鐵代謝的常見指標,當鐵代謝出現(xiàn)紊亂時,即SI、SF 低于正常值,TF 高于正常值,提示患兒存在缺鐵性貧血。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治療3個月后,試驗組Hb 水平、MCHC、MCV 及SI、SF 水平均高于對照組,血清TF 水平及不良反應(yīng)發(fā)生率均低于對照組,表明右旋糖酐鐵治療缺鐵性貧血患兒的療效優(yōu)于硫酸亞鐵,可加快體內(nèi)Hb 合成,恢復(fù)正常血常規(guī)指標,調(diào)節(jié)機體鐵代謝,促進病情好轉(zhuǎn),且用藥不良反應(yīng)少。陶秀玲和管敏昌[6]的研究表明,右旋糖酐鐵聯(lián)合維生素C 可提高Hb 水平、MCHC 及MCV,加快貧血癥狀改善,安全可靠,本研究結(jié)果與其相似。右旋糖酐鐵為鐵與右旋糖酐的絡(luò)合物,屬于可溶性鐵,口服后隨骨髓吸入幼紅細胞內(nèi),與線粒體中原卟啉結(jié)合,生成血紅素,促進Hb 生成,再經(jīng)空腸或十二指腸吸收進入血液循環(huán),從而糾正機體貧血狀況[7]。與傳統(tǒng)的補鐵制劑比較,右旋糖酐鐵以含鐵血黃素或SF 形式累積于肝、脾等組織,吸收率高,對胃腸道刺激較小,可減少胃腸道不適等不良反應(yīng);此外,該口服液味道微甜,適合嬰幼兒群體。
綜上所述,右旋糖酐鐵治療可提高缺鐵性貧血患兒的血常規(guī)指標水平,調(diào)節(jié)機體鐵代謝,加快貧血癥狀緩解,安全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