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常市衛(wèi)生培訓中心 張 晶
行走在教育之路上,我很喜歡這樣幾個詞:喚醒,雕琢,守望。德國哲學家雅思貝爾思說:“教育是一顆心喚醒另一顆心的過程?!碧K霍姆林斯基說:“教育是水波雕琢鵝卵石的過程?!弊骷胰指裾f:“最想做一個麥田里的守望者,守望所有的孩子,把哪個向懸崖邊奔來的孩子捉住?!?/p>
作為一個中專學校的班主任,面對著一群沒有進入重點高中與普通高中的學生,與他們相遇、相處的過程中,這幾個詞,更是我遵循的教育規(guī)律,也是我走進他們,與他們和諧相處的不二法寶。
剛?cè)胄5臅r候,隨處可見的是,男生奇異的頭發(fā),女生精致的妝容,懶散的舉止,隨意的言辭。學習目標?奮斗方向?對于他們來說,似乎很可笑。他們告訴我,如果有這些,他們就不來這所學校了。
針對這樣的情況,我確立了每周的班會主題,力求從思想上喚醒。無論他們起初以怎樣的方式和心態(tài)對待,我都要認真準備,以切合實際的主題、生動靈活的形式,豐富多彩的內(nèi)容來吸引他們。例如:針對儀容儀表的問題,我召開了“看看明星的青春年代”班會;針對班級學風不濃的問題,我召開了“無奮斗,不青春”主題班會;針對班級凝聚力不強的情況,組織編排了課本劇《為了心中那片海》;為了樹立個人形象,也讓學生們在班會課上進行才藝展示;在母親節(jié)的時候,邀請家長和孩子一起參加“燭光里的媽媽”節(jié)日活動……
通過這些活動,學生悄悄地發(fā)生了改變。他們經(jīng)常問我:“老師,下周咱們班會什么主題?”“老師,下周我想為大家展示一下我學會的魔術!”“老師,下次,我要表演一個角色”……
教育就是喚醒學生向上進取的心和對世界的好奇感。沒有哪個孩子愿意天生沉淪,當他們迷茫無助時,最需要有人為其點亮一盞燈,為其照亮前行的路。教師就是他們青春年華里的引路人,用我們的智慧喚醒他們的自尊,給他們指明前進的方向,相信他們會努力奔跑。
中專生們大都個性極強,有桀驁不馴的小野馬,有渾身是刺的小刺猬;有滿腹心事不善于表達溝通的悶葫蘆,也有一天到晚惹是生非的淘氣包;總之,每名學生都有一個獨特的個性,且完全不懂得收斂,任由其恣意生長。
與他們從相遇開始,我就抱著這樣的心態(tài):假如,他們是我自己的孩子,作為母親,我該怎么辦呢?我想,每個母親,一定都會包容,會原諒,會懂得慢慢雕琢和陪伴他們。有了這樣的心態(tài),我就嘗試著以塞林格的那句話來勉勵自己:“記住該記住的,忘記該忘記的;改變能改變的,接受不能改變的?!庇谑?,晨跑中,我和他們一起堅持跑操,去改變那些賴床不起的孩子;每天,我和她們一樣素面朝天,去改變那些用五顏六色的彩妝遮蓋的青春容顏;午餐和晚餐,我堅持和他們一起圍桌吃飯,從不單獨出去或者點外賣,改變他們挑食浪費的習慣;每天晚上,我堅持和他們一起上自習、做題,一直到他們回宿舍就寢我再回家……要求學生們做的,我都要陪著他們一起做,用我自己的一點點堅持和示范,以身作則,去打動、去改變,希望在他們眼中心中,我就是那個眼中有光,手中有尺,心中有愛的園丁,一點點修剪著這些成長中的小樹苗,助其成長,助其繁盛。
對于這些中專生來說,他們本身的自卑情緒需要我們幫助去打磨;轉(zhuǎn)變思想,接受自我需要時間;找到歸屬感,融入班集體需要時間;確立目標,能夠堅持需要更多的時間。我們堅信:每個人都有潛在的能量,只是很容易被習慣所掩蓋,被時間所迷離,被惰性所消磨。作為班主任,我們需要更強大的內(nèi)心,去包容他們的不足,需要更長久的耐心,去為他們守候,需要傾盡我們的愛與智慧,給青春里每顆曾經(jīng)或迷?;蛟陝拥男囊黄卜€(wěn)的生長場,我們播撒進希望,終將會靜候一片花海,收獲一片繁盛。
教育之路上,教師和學生都是不完美的行者,但是,作為教師,我們卻要以完美的心態(tài),帶著一群不完美的學生,一路播種,一路成長,一路收獲,相信,即使有淚可落,也仍然充滿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