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愛華
摘要:要想在初中數(shù)學的教堂教學課程中有所新的突破,教師應該采用一種新型的教學方法來講課,其中分層教學法的學習效率非常高,適用性也很強。所謂分層教學法,就是根據(jù)不同學生對知識的理解程度來劃分不同的組次,從而達到最高的學習效率,可以讓每組層次的學生都有所得。這種分層教學法也兼顧了不同的學生,他們可以在自己所屬的小組中很好的掌握到老師所教授的內容。因此當今教師應當積極的采用這種分層教學模式,來提高課堂學習的效率。
關鍵詞:分層教學;課堂教學;初中數(shù)學;探究
眾所周知,對于初中數(shù)學的教學來說,由于小學階段每個學生的吸收掌握程度不同,因此他們的基礎也會有所不同,所以教師在授予課程時,如果用同一標準同一教學方法來對待所有學生的話,很可能會讓學生的學習不夠牢固,也會有偏差。因此為了讓學生更好的從根本上理解課本內容,教師應當善用分層教學法來教授學生的學習。這種分層教學模式,在初中數(shù)學課堂的教學中非常適用,它根據(jù)因材施教的理念來設計不同的教學方案,因此它是適合每一個學生的。
一、劃分不同層次小組
對于分層教學模式來說,最重要也是最基礎的一步,就是根據(jù)不同學生的學習程度、理解程度來劃分不同層次的小組。通過這種劃分,不但可以讓教師的教學更加方便、更加直接、更加的有針對性,而且還可以讓學生更好的理解吸收課本的內容,會更加適合他們對知識的吸收。因此這種劃分不同層次小組的學習模式在初中教學過程中是非常有必要的,這可以很大程度的提高學習的效率。
例如,在學習“三角形”內容時,教師對低層次組學生的提問可以是:“在此之前我們學過哪些平面圖形以及生活中有哪些圖形是三角形?”可以先讓學生感受一下生活中三角形的特性有哪些,先讓他們直觀的了解到三角形的某些特征。而對于高層次組的同學,在他們簡述完三角形的定義之后,可以讓他們再簡單敘述下三角形各個角和邊之間有什么聯(lián)系以及三角形又可以分為哪些不同的類別?通過這種不同層次劃分小組的學習可以讓學生都充分的了解到本節(jié)課的學習內容,這種因材施教的方法可以讓學習更為高效與方便。
二、設計不同教學方案
在劃分完了不同的層次小組后,對于低層次和高層次組的學生,教師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來教授新課。對于不同的學生,教師的教學方案肯定會略有不同,這樣的教學模式可以從根本上改善課堂的學習效率,同時也不會讓理論知識顯得天馬行空,不切實際。這種根據(jù)不同層次學生的理解程度來進行針對性的教學方式,很適合現(xiàn)在初中教學的學習課堂。因為有些學生可能小學基礎不太好,需要一些鋪墊與引領來加強他們的理論基礎知識,而對于小學基礎比較好的同學,可以適當?shù)慕o他們一些發(fā)拔高的題目來擴寬他們的思維。
例如,在學習“概率”相關內容時,對于基礎層次的學生,教師可以先用擲骰子的方法來讓他們感受下不同數(shù)字所出現(xiàn)的概率,從而讓他們體會到概率的直觀定義。而對于提高層次的同學來說,在授予了概率的相關定義之后,可以讓他們再思考一下概率是可以通過大量數(shù)據(jù)后預測的嗎,并讓他們比較其在數(shù)據(jù)整理描述的時候的差異,也可以讓他們用柱狀圖或餅形圖來感受一下概率的含義。這種設計不同類別的教學方案,對于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所幫助。并且這種循序漸進的層次教學法,也可以讓他們的基礎更加牢固,同時也會讓學生學習得更加輕松。
三、展開分層討論指導
在對不同的學生進行分組以及進行了不同層次的教學課程之后,在課程的最后可以讓每個層次的學生都來總結他們所學習到的內容,這樣可以互相彌補他們學習知識所遺漏點以及盲區(qū)。并且這種互相交流的方法,也可以讓不同層次組的同學都有所收獲,可以讓基礎層次的同學開闊視野,啟發(fā)他們的思維,對于高層次組的同學,通過回憶也可以加強他們對基礎知識的掌握。
例如,在學習“反比例函數(shù)”的時候,在教師教授完反比例函數(shù)這一課時,對于低層次組的學生,教師可以讓他們回顧反比例函數(shù)的相關圖像、定義、定義域和值域。而對于高層次組的同學,教師可以讓他們討論下反比例函數(shù)與一次函數(shù)、二次函數(shù)有什么聯(lián)系與區(qū)別。這樣在整個課堂上,通過不同層次學生的交流,可以讓他們互相補充本節(jié)課的知識點。這種方法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樂趣,而且也使每位同學都參與到課堂的討論當中來,同時也可以作為一個很好的互補,讓低層次和高層次的同學都可以學習到另一部分的知識。這種分層教學的討論,也可以讓學生在較為歡快輕松的氛圍當中,充分吸收消化了教師所教授的內容。
總之,對于當代初中數(shù)學的教學來說,分層教學法是非常適合廣大學生與教師的一種新型理念方式。這種方式突破了常規(guī)的教學模式,讓原本枯燥單調的教學課堂,煥然一新。當然,這種層次的劃分也要求了教師在上課時更應當注意以及照顧不同學生的情緒,避免讓他們產(chǎn)生心理上的負擔,從而讓他們產(chǎn)生不必要的壓力與焦慮。教師在這一過程中發(fā)揮著重要的引導作用,同時教師在做好了不同層次小組的劃分、不同層次的方案的設計以及不同層次之間的討論工作后,這種分層教學法在小學數(shù)學的教學中將會越來越好。
參考文獻:
[1]歐之海.初中數(shù)學課堂教學中分層教學的實踐與探索[J].考試周刊,2020(63):85-86.
[2]張振.分層教學在初中數(shù)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