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yy80"></tr>
  • <sup id="yyy80"></sup>
  • <tfoot id="yyy80"><noscript id="yyy80"></noscript></tfoot>
  •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酸角人工林不同坡位土壤有機碳及其活性組分的變化①

    2021-01-12 02:28:40王艷丹何光熊宋子波張夢寅楊淏舟史亮濤
    土壤 2020年6期
    關(guān)鍵詞:坡位坡頂坡腳

    王艷丹,何光熊,宋子波,張夢寅,楊淏舟,史亮濤*

    酸角人工林不同坡位土壤有機碳及其活性組分的變化①

    王艷丹1,2,何光熊1,2,宋子波3,張夢寅1,2,楊淏舟1,2,史亮濤1,2*

    (1云南省農(nóng)業(yè)科學(xué)院熱區(qū)生態(tài)農(nóng)業(yè)研究所,云南元謀 651399;2元謀干熱河谷植物園,云南元謀 651399;3云南貓哆哩集團食品有限責(zé)任公司,云南玉溪 659288)

    在野外采集酸角林下0 ~ 20 cm和20 ~ 40 cm土壤,分析不同坡位(坡頂、坡中和坡腳)對酸角林土壤有機碳(SOC)、易氧化有機碳(ROC)、顆粒有機碳(POC)和可溶性有機碳(DOC)的影響。研究結(jié)果表明:①酸角林的坡頂SOC富集,坡中SOC最低;坡頂和坡中的SOC主要在土壤表層(0 ~ 20 cm)出現(xiàn)富集現(xiàn)象;②ROC、POC、DOC含量變化與SOC含量變化相似,ROC、POC、DOC含量與SOC含量呈極顯著的正相關(guān)(<0.01);③ROC占SOC的比例范圍為33.11% ~ 47.00%,DOC占SOC的比例范圍為1.27% ~ 1.89%,POC占SOC的比例范圍為20.10% ~ 26.51%;④坡腳土壤碳庫的穩(wěn)定性最好,易于積累有機碳。在元江干熱河谷中種植鄉(xiāng)土樹種——酸角,對SOC產(chǎn)生了有益影響,促進了該區(qū)域SOC的庫效益。

    羅望子;坡位;土壤有機碳;垂直分布;鄉(xiāng)土樹種

    有機碳在全球碳循環(huán)中處于核心地位[1]。森林是陸地生態(tài)系統(tǒng)最大的有機碳庫之一,對于調(diào)節(jié)全球碳平衡和減緩大氣CO2濃度上升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2]。干熱河谷區(qū)域干旱少雨,土壤侵蝕強烈,植被退化嚴重,是我國西南一類特殊的脆弱生態(tài)系統(tǒng)。長久以來,植被恢復(fù)困難是制約干熱河谷區(qū)域生態(tài)環(huán)境治理的重要因素,目前這一問題已引起社會和學(xué)界廣泛關(guān)注,并在植被恢復(fù)的理論及模式構(gòu)建、物種篩選、綜合治理評價等方面開展了深入研究,為區(qū)域生態(tài)治理奠定了重要基礎(chǔ)。然而,目前尚缺乏干熱河谷植被恢復(fù)對我國西南、全國、乃至全球碳庫構(gòu)建的有效評估,亦缺乏對該區(qū)土壤碳庫特征的認識,制約了干熱河谷及其相關(guān)區(qū)域植被恢復(fù)措施的宏觀決策過程。酸角(L.),又稱羅望子、酸梅(海南)、木罕(傣語),屬豆科(Leguminosae)羅望子屬()多年生植物,主要分布于云南金沙江、怒江、元江干熱河谷及西雙版納一帶。酸角樹耐干旱、喜光照,適宜炎熱氣候,根系龐大、樹形優(yōu)美、枝繁葉茂,是防止水土流失較好的樹種,同時也是凈化空氣、美化環(huán)境較好的觀賞性植物。因而成為區(qū)域植被恢復(fù)的重要喬木樹種,在干熱河谷典型區(qū)金沙江流域元謀段、紅河流域元江段等區(qū)域進行了大面積的鄉(xiāng)土喬木造林。然而,目前尚缺乏酸角樹種植對干熱河谷土壤碳庫影響的有效評價。

    土壤有機碳(SOC)是土壤碳庫的容量指標,但其對短期內(nèi)的人為活動和環(huán)境因子變化的響應(yīng)不敏感[3],需要通過一些活性指標反映SOC和土壤質(zhì)量的變化[4],如顆粒態(tài)有機碳(POC)、易氧化有機碳(ROC)、可溶性有機碳(DOC)等。ROC周轉(zhuǎn)時間短,能反映土壤碳庫的短期變化,控制著土壤養(yǎng)分的流失[5]。DOC是土壤微生物分解的活性底物,是有機碳中最易變的組分[6]。POC周轉(zhuǎn)期5 ~ 20年,屬于慢變庫(slow pool),對土壤環(huán)境和管理措施的變化十分敏感[7]。土壤中活性碳組分占SOC的比例,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SOC的質(zhì)量和穩(wěn)定程度[8]。自然界中,SOC及其組分特征會受到環(huán)境因素的影響,地形作為成土過程中的一個重要因素,它不但支配著地表和土壤中水熱資源的重新分配,而且影響著土壤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物質(zhì)循環(huán)過程和強度,對SOC分布和儲量有著深遠影響[9]。坡位是描述地形特征的主要指標,是影響SOC坡面尺度變異的重要地形因素,通過土壤侵蝕與堆積作用,使有機碳在坡面上重新分配[10]。干熱河谷地形破碎、土壤侵蝕嚴重,因此,研究不同坡位SOC及其不同組分的動態(tài)變化與分配比例,對認識土壤碳固定過程及維持土壤碳庫平衡具有重要意義。

    本試驗以元江干熱河谷7年齡酸角人工林為對象,通過野外調(diào)查采樣與室內(nèi)分析相結(jié)合的方法,對酸角林SOC含量及其組分進行研究,在分析不同坡位(坡頂、坡中和坡腳)酸角林SOC及其組分含量變化特征的基礎(chǔ)上,探討干熱河谷植被恢復(fù)中鄉(xiāng)土喬木酸角為主體的植被恢復(fù)模式的碳固定效益,旨在為相關(guān)區(qū)域退化土壤有機碳庫重建及生產(chǎn)力提升提供參考。

    1 材料與方法

    1.1 研究區(qū)概況

    研究區(qū)位于玉溪市新平縣漠沙鎮(zhèn)曼線村委會大曼線村牛獨山上的貓哆哩莊園。該區(qū)為氣候干燥酷熱、終年無霜的干熱河谷壩區(qū),屬于亞熱帶季風(fēng)氣候。平均海拔564 m,年平均氣溫24.9℃,年降雨量711.8 mm,降雨量多集中在6—10月。試驗地的貓哆哩莊園始建于2012年,地處哀牢山東麓,為紅河流域干熱河谷典型地段,是目前全國最大的人工酸角連片林區(qū)。試驗區(qū)酸角引種自云南省農(nóng)業(yè)科學(xué)院熱區(qū)生態(tài)農(nóng)業(yè)研究所,引種時樹齡2年。建林早期采用埋管灌溉管理,成林后以雨養(yǎng)林管理為主。酸角林在建植期,距樹約1 m處大量使用有機肥(羊糞)進行溝施,后期未再施肥。酸角林樹種單一,林下無其他配置,株距6 m。土壤類型為砂質(zhì)黏壤土,土壤由巖石風(fēng)化、土壤沙化等方式形成,土層淺薄,其滲水性較好,為易發(fā)生土壤水蝕類型。該地區(qū)地質(zhì)結(jié)構(gòu)復(fù)雜,河谷區(qū)成土母質(zhì)為第四紀洪積沖積物和近代河流沖積物[11]。

    1.2 樣地設(shè)置與樣品采集

    2017年6月,選擇3座東北向的酸角人工林山坡,地理坐標23.76° N、101.80° E,平均坡長約305 m,坡度約為27° ~ 35°,平均海拔為600.83 m。在每個山坡的坡頂、坡中和坡腳隨機選取3個樣地,采集土樣包括環(huán)刀樣,采樣深度為0 ~ 20、20 ~ 40 cm;將同一坡位0 ~ 20 cm土層3個取樣點的土壤進行充分混合,四分法保留約500 g帶回實驗室待分析;20 ~ 40 cm土層土樣按照相同方法處理。共采得不同坡位、不同土層的18個混合樣。采樣后的土壤剖面坑進行回填處理,防止土壤流失。為避免建植期所施肥料的影響,采樣時開挖的土壤剖面應(yīng)當遠離肥料溝。

    1.3 測定項目及方法

    將土壤樣品去除雜物和植物根系后,自然風(fēng)干,過2 mm篩待測。土壤含水量采用烘干法測定,容重采用環(huán)刀法測定,土壤pH使用pH計進行測定,土壤全氮含量采用凱氏蒸餾法測定,土壤全磷含量采用NaOH熔融–鉬銻抗比色法測定,具體測定方法參照魯如坤的《土壤農(nóng)業(yè)化學(xué)分析方法》[12]。土壤基本理化性質(zhì)見表1。

    表1 不同坡位土壤基本理化性質(zhì)

    另一部分風(fēng)干樣品用于測定SOC、ROC、POC和DOC。SOC含量采用油浴加熱后,重鉻酸鉀–硫酸氧化法測定[13];ROC含量采用KMnO4氧化法測定[14];DOC含量采用水土質(zhì)量比2∶1,重鉻酸鉀容量法–外加熱法測定;POC含量采用六偏磷酸鈉分散,重鉻酸鉀氧化–外加熱法測定[15]。

    SOC活性組分在SOC中的分配比例計算公式為:

    POC的分配比例:P=POC/SOC (1)

    ROC的分配比例:R=ROC/SOC (2)

    DOC的分配比例:D=DOC/SOC (3)

    1.4 數(shù)據(jù)分析

    采用Excel 2016和SPSS 20.0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和統(tǒng)計分析,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和LSD多重比較對不同坡位酸角林土壤的SOC、DOC、POC、ROC及其分配比例進行差異顯著性檢驗,采用Pearson相關(guān)法分析SOC、DOC、POC和ROC的相關(guān)關(guān)系。顯著性水平=0.05。用Origin 8.0進行繪圖。

    2 結(jié)果

    2.1 不同坡位土壤有機碳的變化

    0 ~ 20 cm土層坡頂SOC含量顯著大于坡中、坡腳(<0.05,圖1),坡中與坡腳的SOC相近(>0.05);20 ~ 40 cm土層的SOC含量在坡頂與坡腳位置差異不明顯(>0.05),但都顯著大于坡中(<0.05)。

    相較于0 ~ 20 cm土層,20 ~ 40 cm土層的SOC含量在坡頂和坡中都顯著減少(<0.05),在坡腳略增加但兩土層間沒有顯著差異(>0.05)。

    2.2 不同坡位土壤有機碳各組分的變化

    2.2.1 POC、ROC和DOC的含量 0 ~ 40 cm土層SOC活性組分DOC、ROC含量隨坡位的變化均表現(xiàn)為坡頂>坡腳>坡中(圖2A、C)。0 ~ 20 cm土層的ROC含量坡頂顯著大于坡中(<0.05,圖2A),與坡腳差異不顯著(>0.05);20 ~ 40 cm土層坡頂、坡腳ROC含量顯著大于坡中(<0.05),坡頂與坡腳差異不顯著(>0.05)。0 ~ 20 cm土層的DOC含量在坡中和坡腳沒有明顯差異(>0.05,圖2C),在坡頂DOC含量顯著大于坡中、坡腳(<0.05);20 ~ 40 cm土層變化比表層更明顯(<0.05),DOC含量坡頂>坡腳>坡中。

    (圖中不同大寫字母表示同一土層不同坡位間差異顯著(P<0.05),不同小寫字母表示同一坡位不同土層間的差異顯著(P<0.05);下同。)

    0 ~ 20 cm土層的POC含量隨坡位的變化與ROC相似(圖2B);20 ~ 40 cm土層的POC含量變化則很不相同,在坡腳處最大(<0.05),坡頂和坡中沒有顯著差異(>0.05)。

    坡頂和坡中的酸角林隨著土層深度增加,ROC、POC、DOC含量均顯著減少(<0.05,圖2);坡腳的酸角林在0 ~ 20 cm和20 ~ 40 cm土層沒有顯著變化(>0.05)。

    2.2.2 POC、ROC和DOC的分配比例 0 ~ 20 cm土層的ROC/SOC值在各個坡位沒有顯著性差異(> 0.05,圖3A),20 ~ 40 cm土層坡中大于坡頂(>0.05),顯著大于坡腳(<0.05)。0 ~ 20 cm和20 ~ 40 cm土層POC/SOC值隨坡位均沒有顯著變化(>0.05,圖3B)。0 ~ 20 cm土層的DOC/SOC值在各個坡位沒有顯著性差異(>0.05),但在20 ~ 40 cm土層隨坡位下降DOC/SOC值明顯減小,坡頂與坡腳具有顯著差異(<0.05,圖3C)。

    圖2 不同坡位的DOC、ROC和POC含量變化

    圖3 不同坡位的ROC/SOC、POC/SOC和DOC/SOC的變化

    0 ~ 20 cm和20 ~ 40 cm土層的ROC/SOC值在坡頂和坡中沒有顯著差異(>0.05),在坡腳表層明顯高于20 ~ 40 cm土層(<0.05)。0 ~ 20 cm和20 ~ 40 cm土層的POC/SOC值和DOC/SOC值在坡頂、坡中、坡腳均無顯著性差異(>0.05)。

    整體上,研究區(qū)酸角林土壤ROC/SOC比值介于33.11% ~ 47.00%,POC/SOC比值介于20.10% ~ 26.51%,DOC/SOC比值介于1.27% ~ 1.89%。

    2.3 土壤有機碳及其組分的相關(guān)性

    不同坡位的酸角林SOC活性組分ROC、POC和DOC含量均與SOC含量呈極顯著的正相關(guān)關(guān)系(< 0.01,表2)。由此可見,土壤活性有機碳組分含量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SOC的含量。

    POC與ROC、DOC與ROC、POC與DOC含量之間也呈極顯著的正相關(guān)關(guān)系(<0.01,表2)。

    表2 SOC及其組分的相關(guān)性

    注:*表示顯著相關(guān)(<0.05);**表示極顯著相關(guān)(<0.01)。

    3 討論

    3.1 酸角林土壤有機碳的基本特征

    酸角林0 ~ 20 cm土層SOC含量(7.08 ± 2.46) g/kg,ROC含量為(2.88 ± 1.02) g/kg,POC含量為(1.67 ± 0.54) g/kg,DOC含量為(0.10 ± 0.04) g/kg。20 ~ 40 cm土層的SOC、ROC、POC和DOC含量分別為(5.58 ± 2.46)、(1.90 ± 1.02)、(1.23 ± 0.54)、(0.08 ± 0.03) g/kg。與在元謀干熱河谷生態(tài)恢復(fù)區(qū)的人工林相比較,本研究酸角林SOC含量高于印楝[16]、大葉相思[16-17]、新銀合歡林[16]土壤。與在元陽干熱河谷區(qū)的9年生麻瘋樹人工林[18]相比,0 ~ 40 cm土層麻瘋樹林SOC (10.57 ~ 20.51 g/kg)和DOC含量(259.55 ~ 736.92 mg/kg)更高,但ROC含量(1.63 ~ 3.56 g/kg)與本研究的酸角林相差不大。樹種、林齡、坡位、不同水熱條件等都可能是造成干熱河谷地區(qū)SOC及其組分含量差異的原因,研究區(qū)酸角林也表現(xiàn)出了良好的有機碳積累效益,起到“碳匯”的作用。有研究表明[19],在植被恢復(fù)過程中,選擇豆科植物,輔以鄉(xiāng)土樹種營造常綠闊葉林,有利于提高森林潛在碳匯功能。干熱河谷地區(qū)生態(tài)極端脆弱進行生態(tài)恢復(fù)或造林時需慎重選擇樹種,相較于外引樹種(銀合歡、印楝、大葉相思、麻瘋樹等),鄉(xiāng)土樹種更能適應(yīng)干旱環(huán)境。因此從植物適應(yīng)性和土壤固碳能力的角度綜合考慮,建議在元江干熱河谷優(yōu)先選擇用豆科的酸角進行生態(tài)恢復(fù)或造林,實現(xiàn)當?shù)赝嘶鷳B(tài)系統(tǒng)植被的可持續(xù)恢復(fù)。

    3.2 坡位對酸角林土壤有機碳的影響

    坡位作為重要的地形因子,主要通過水土流失和土壤侵蝕影響SOC的空間分布,進而對SOC儲量產(chǎn)生深遠影響。在土壤侵蝕或雨水沖刷作用下,坡位由上至下SOC含量會逐漸增加[20]。但是本研究中,SOC含量從坡頂?shù)狡轮谐尸F(xiàn)明顯的降低,從坡中到坡腳逐漸增加(圖1)。研究表明,從坡腳到坡中再到坡頂,分解系數(shù)(枯枝落葉量/枯枝落葉層)略減小,分解率明顯降低[21],導(dǎo)致上坡位SOC含量要高于下坡位[22]。研究區(qū)屬于半干旱地區(qū),缺乏定期灌溉,土壤水分來源于降雨,降雨沖刷坡面并產(chǎn)生侵蝕,坡頂土壤含水量最低(表1),水分喪失較快無法為微生物分解提供足夠的水分,土壤微生物對碳的分解速率低,保證了坡頂SOC的富集。相較于坡頂位置,坡中和坡腳的成土過程和淋溶過程較弱,地表侵蝕則相對較強[23]。根據(jù)坡面侵蝕理論,水蝕主要發(fā)生在中坡與下坡,因為這兩個位置是坡面徑流匯集的場所[24],因此酸角林坡中和坡腳的SOC會明顯減少。而坡腳由于接受了來自于坡頂和坡中的侵蝕土壤,導(dǎo)致其SOC含量有所上升。對于SOC含量較低的坡下區(qū)域,尤其是坡中,應(yīng)該增施有機肥,減少除草等耕作行為,減小侵蝕及徑流攜帶的泥沙,從而增加區(qū)域內(nèi)SOC含量。

    酸角林土壤剖面SOC分布存在差異,坡頂和坡中表層0 ~ 20 cm土層的SOC含量顯著大于20 ~ 40 cm土層(圖1),說明外源有機物質(zhì)的輸入和枯枝落葉分解輸入的有機碳均主要聚集在土壤表層,隨著土層深度的增加,有機碳來源減少。而坡腳20 ~ 40 cm土層的SOC含量略高于0 ~ 20 cm土層,是因為元江流域25°以上的陡坡山地極易帶來土壤侵蝕[25],因而推測這一結(jié)果是由于坡頂、坡中的土壤在侵蝕作用下被搬運遷移、堆積在坡腳,將原始的富含有機碳的土壤掩埋所致。有研究表明,土壤侵蝕導(dǎo)致的被掩埋的土壤,其養(yǎng)分和碳庫更穩(wěn)定[26],這也可能是造成酸角林坡腳POC含量相對較高的原因。

    3.3 坡位對酸角林土壤有機碳活性組分的影響

    SOC的數(shù)量只是一個礦化輸入和損失(礦化和流失)平衡的結(jié)果,研究SOC活性組分有利于揭示SOC質(zhì)量的變化及其轉(zhuǎn)化速率。不同活性有機碳組分差異表明有機碳庫變化速率對不同環(huán)境變量的響應(yīng)差異。ROC、POC、DOC含量依賴于SOC含量的變化,因此酸角林SOC含量的特殊變化規(guī)律,導(dǎo)致了其組分也發(fā)生相似的變化(圖2)。表2結(jié)果也證明ROC、POC、DOC含量與總SOC含量呈極顯著的正相關(guān)(< 0.01),這與石亞攀等[27]、鄔建紅等[28]的研究結(jié)果一致。

    本研究中,酸角林土壤ROC和DOC含量在不同坡位、不同土壤剖面上的分布與SOC含量分布特征相近(圖2A、C)。有研究表明,土壤濕度的增加會加速SOC的分解,從而降低ROC含量[29];DOC具有易溶于水、流動性強的特點,會在原位下滲或在徑流、機械耕作作用下向下坡方向遷移。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從坡頂?shù)狡履_,酸角林土壤含水量逐漸增多(表1),導(dǎo)致坡中和坡腳的ROC、DOC含量變化符合這個規(guī)律,不同的是坡頂SOC的富集導(dǎo)致了其活性組分ROC、DOC含量的增多。

    POC含量在0 ~ 20 cm土層不同坡位的變化與SOC含量變化相似,但在20 ~ 40 cm土層卻有些不同,坡腳的POC含量明顯高于坡頂和坡中(圖2B)。一方面,POC易受植物根系分布的影響,酸角林在水分含量最高的坡腳位置,根系生長更為旺盛,增加了POC含量。另一方面,POC是與砂粒(53 ~ 2 000 μm)結(jié)合的那部分有機碳,由于水蝕對土壤顆粒有分選作用[30],在向下遷移過程中,細小的土壤顆粒攜帶大量養(yǎng)分在下坡位聚集,坡腳的0 ~ 20 cm土層是酸角林建植期機械擾動和近5年土壤侵蝕造成的新淤積土層,而20 ~ 40 cm土層POC含量最高是長期以來土壤顆粒自然分選造成的結(jié)果,進一步證明了坡腳土壤20 ~ 40 cm土層應(yīng)是該坡位的原始表層。

    土壤活性有機碳與總有機碳的比值稱為活性有機碳的分配比例。表層0 ~ 20 cm由于人為干擾較大,坡位對ROC和DOC的分配比例均沒有顯著性影響(圖3A、C)。在20 ~ 40 cm土層,ROC/SOC比值變化:坡中>坡頂>坡腳(圖3A),說明坡中養(yǎng)分循環(huán)速率越快,土壤碳的穩(wěn)定性越差,不利于土壤碳庫的積累。由此可知,坡中ROC含量低,但分配比例高,土壤碳庫不穩(wěn)定,也是導(dǎo)致坡中SOC含量低的原因之一。在20 ~ 40 cm土層,DOC/SOC比值坡頂>坡中>坡腳,DOC/SOC 比值越小越不利于SOC的礦化,但可以提高SOC的穩(wěn)定性[31]。在0 ~ 40 cm土層,不同坡位的POC分配比例沒有顯著差異(圖3B)。因此,根據(jù)ROC、POC和DOC的分配比例可知,坡腳土壤碳庫的穩(wěn)定性最好,可以增加碳儲量。雖然目前坡腳SOC及其組分含量沒有坡頂高,但是長期繼續(xù)種植酸角林,坡腳的SOC及活性組分會逐漸積累。

    4 結(jié)論

    1)坡位顯著影響酸角林SOC的分布,其含量坡頂>坡腳>坡中,SOC的明顯損失主要發(fā)生在坡中位置,特別是在20 ~ 40 cm土層。

    2)酸角林SOC表聚特征在坡頂和中坡十分明顯,在坡腳土層間沒有顯著差異。

    3)ROC、POC、DOC含量與SOC含量呈極顯著的正相關(guān),ROC、POC、DOC含量變化與SOC含量變化相似。

    4)ROC/SOC比值>POC/SOC比值>DOC/SOC比值,坡腳土壤有機碳庫更穩(wěn)定,易于積累更多的有機碳。

    [1] Batjes N H. Carbon and nitrogen stocks in the soils of Central and Eastern Europe[J]. Soil Use and Management, 2002, 18(4): 324–329.

    [2] 蔚海東, 馬祥慶, 劉愛琴, 等. 森林生態(tài)系統(tǒng)碳循環(huán)研究進展[J]. 中國生態(tài)農(nóng)業(yè)學(xué)報, 2007, 15(2): 188–192.

    [3] Haynes R J. Labile organic matter fractions as central components of the quality of agricultural soils: An overview[M]//Advances in Agronomy. Amsterdam: Elsevier, 2005: 221–268.

    [4] 徐江兵, 何園球, 李成亮, 等.不同施肥處理紅壤生物活性有機碳變化及與有機碳組分的關(guān)系[J]. 土壤, 2007(4): 627–632.

    [5] 何偉, 王會, 韓飛, 等. 長期施用有機肥顯著提升潮土有機碳組分[J]. 土壤學(xué)報, 2020, 57(2): 425–434

    [6] Haynes R J. Labile organic matter as an indicator of organic matter quality in arable and pastoral soils in New Zealand[J]. Soil Biology and Biochemistry, 2000, 32(2): 211–219.

    [7] Wander M. Soil organic matter fractions and their relevance to soil function[M]//Soil Organic Matter in Sustainable Agriculture. Boca Raton: CRC Press, 2004.

    [8] 李新華, 郭洪海, 朱振林, 等.不同秸稈還田模式對土壤有機碳及其活性組分的影響[J]. 農(nóng)業(yè)工程學(xué)報, 2016, 32(9): 130–135.

    [9] 李林海, 郜二虎, 夢夢, 等. 黃土高原小流域不同地形下土壤有機碳分布特征[J]. 生態(tài)學(xué)報, 2013, 33(1): 179–187.

    [10] 孫文義, 郭勝利, 宋小燕.地形和土地利用對黃土丘陵溝壑區(qū)表層土壤有機碳空間分布影響[J].自然資源學(xué)報, 2010, 25(3): 443–453.

    [11] 汪匯海, 李德厚, 張業(yè)海, 等. 元江干熱河谷山地土壤資源的垂直分異特征及其合理利用[J]. 資源科學(xué), 2004, 26(2): 123–128.

    [12] 魯如坤. 土壤農(nóng)業(yè)化學(xué)分析方法[M]. 北京: 中國農(nóng)業(yè)科技出版社, 2000.

    [13] Guo M X. Soil sampling and methods of analysis[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Quality, 2009, 38(1): 375.

    [14] Mirsky S B, Lanyon L E, Needelman B A. Evaluating soil management using particulate and chemically labile soil organic matter fractions[J]. Soil Science Society of America Journal, 2008, 72(1): 180–185.

    [15] Six J, Guggenberger G, Paustian K, et al. Sources and composition of soil organic matter fractions between and within soil aggregates[J]. European Journal of Soil Science, 2001, 52(4): 607–618.

    [16] 唐國勇, 李昆, 張昌順.施肥對干熱河谷生態(tài)恢復(fù)區(qū)林木生長及土壤碳氮含量的影響[J]. 水土保持學(xué)報, 2009, 23(4): 185–189.

    [17] 唐國勇, 李昆, 孫永玉, 等.干熱河谷林地燥紅土固碳特征及“新固定”碳表觀穩(wěn)定性[J]. 環(huán)境科學(xué), 2012, 33(2): 551–557.

    [18] 谷麗萍, 郭永清, 澤桑梓, 等.云南干熱河谷不同密度麻瘋樹人工林土壤活性有機碳特征[J]. 西北林學(xué)院學(xué)報, 2014, 29(2): 26–31.

    [19] 湯松波, 習(xí)丹, 任文丹, 等. 鶴山不同植被土壤有機碳分布特征[J]. 土壤, 2018, 50(1): 122–130.

    [20] 李龍, 姚云峰, 秦富倉.內(nèi)蒙古赤峰梯田土壤有機碳含量分布特征及其影響因素[J]. 生態(tài)學(xué)雜志, 2014, 33(11): 2930–2935.

    [21] Liao C C. Altitudinal variation in composition, structure, diversity and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the subtropical rain forest in Nanjenshan[D]. Taiwan: Graduate Institute of Botany,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1995.

    [22] Sigua G C, Coleman S W.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soil carbon in pastures with cow-calf operation: effects of slope aspect and slope position[J]. Journal of Soils and Sediments, 2010, 10(2): 240–247.

    [23] Hseu Z Y, Chen Z S, Tsai C C, et al. Using micromorphology to interpret the genesis of tropical forest soils in the Nanjenshan area of Taiwan[J]. Taiwan Journal of Forest Science, 2001, 16(1): 25–38.

    [24] Govers G, Lobb D, Quine T. Tillage erosion and translocation: Emergence of a new paradigm in soil erosion research. Preface[J]. Soil and Tillage Research, 1999, 51(3/4): 167–174.

    [25] 尹龍, 顧治家, 汪南. 元江干熱河谷區(qū)坡耕地景觀格局變化研究[J]. 云南地理環(huán)境研究, 2017, 29(2): 48–56.

    [26] Quinton J N, Govers G, van Oost K, et al. The impact of agricultural soil erosion on biogeochemical cycling[J]. Nature Geoscience, 2010, 3(5): 311–314.

    [27] 石亞攀, 陳立新, 段文標, 等.紅松針闊混交林林隙土壤總有機碳和易氧化有機碳的時空異質(zhì)性研究[J].水土保持學(xué)報, 2013, 27(6): 186–192.

    [28] 鄔建紅, 潘劍君, 葛序娟, 等.不同農(nóng)業(yè)利用方式土壤有機碳礦化及其與有機碳組分的關(guān)系[J]. 水土保持學(xué)報, 2015, 29(6): 178–183.

    [29] 王苑, 宋新山, 王君, 等. 干濕交替對土壤碳庫和有機碳礦化的影響[J]. 土壤學(xué)報, 2014, 51(2): 342–350.

    [30] 程靜霞, 聶小軍, 劉昌華. 煤炭開采沉陷區(qū)土壤有機碳空間變化[J]. 煤炭學(xué)報, 2014, 39(12): 2495–2500.

    [31] 李玲, 仇少君, 劉京濤, 等. 土壤溶解性有機碳在陸地生態(tài)系統(tǒng)碳循環(huán)中的作用[J]. 應(yīng)用生態(tài)學(xué)報, 2012, 23(5): 1407–1414.

    Study on Soil Organic Carbon and Its Active Fractions at Different Slope Sites ofPlantation

    WANG Yandan1,2, HE Guangxiong1,2, SONG Zibo3, ZHANG Mengyin1,2, YANG Haozhou1,2, SHI Liangtao1,2*

    (1 Institute of Tropical Eco-Agricultural Sciences, Yunn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Yuanmou,Yunnan 651399, China; 2 Yuanmou Dry-Hot Valley Botanical Garden, Yuanmou, Yunnan 651399, China; 3 Yunnan Maoduoli Group Food Co., Ltd., Yuxi, Yunnan 659288, China)

    Soil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rom 0–20 and 20–40 cm depths in different slope sites (top of slope, middle of slope, and foot of slope) ofplantation to analyze the variations of soil organic carbon (SOC), readily oxidizable carbon (ROC), particulate organic carbon (POC) and dissolved organic carbon (DOC).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SOC ofplantation was the highest at top of slope and the lowest at foot of slope. SOC was enriched in topsoil (0–20 cm) at top and middle of slope, ROC, POC and DOC contents changed similarly as SOC, and there were extremely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s between SOC and active soil organic carbon of ROC, POC and DOC (<0.01). The proportions of ROC, DOC and POC in SOC were 33.11%–47.00%, 1.27%–1.89%, and 20.10%–26.51%, respectively. Soil carbon at the foot of slope was the most stable, which is benefit to organic carbon accumulation. Thus, planting, a native tree species, in the dry and hot valley of Yuanjiang has a beneficial effect on SOC accumulation, it can promote the function of soil as organic carbon pool in this area.

    S153.6;S714.2

    A

    10.13758/j.cnki.tr.2020.06.021

    王艷丹, 何光熊, 宋子波, 等. 酸角人工林不同坡位土壤有機碳及其活性組分的變化. 土壤, 2020, 52(6): 1256–1262.

    云南省科技廳重點研發(fā)計劃項目(2019BC001-02)和云南省科技計劃項目農(nóng)業(yè)聯(lián)合青年項目(2017FG001(-099))資助。

    (282547489@qq.com)

    王艷丹(1990—),女,云南大理人,碩士,研究實習(xí)員,主要從事土壤生態(tài)學(xué)的研究。E-mail: wangyandankm@163.com

    猜你喜歡
    坡位坡頂坡腳
    軟土路基施工對鄰近管線的影響及保護措施
    軟弱結(jié)構(gòu)面位置對巖質(zhì)順傾邊坡穩(wěn)定性的影響
    礦車路線迷宮
    礦車路線迷宮
    順層巖質(zhì)邊坡坡腳開挖穩(wěn)定性數(shù)值模擬分析
    坡向坡位及郁閉度對森林公園內(nèi)林下南方紅豆杉生長的影響
    綠色科技(2017年1期)2017-03-01 10:14:33
    不同坡位對毛竹林小氣候及地上生長的影響
    種植地坡向和坡位對楸樹引種早期生長的影響
    防護林科技(2014年7期)2014-03-01 02:33:16
    橋梁調(diào)坡頂升關(guān)鍵技術(shù)之頂升支撐技術(shù)探討
    南通通滬及東方大道連接線大跨度連續(xù)箱梁調(diào)坡頂升技術(shù)
    2022亚洲国产成人精品| 人妻少妇偷人精品九色| 久久精品熟女亚洲av麻豆精品 | 国产黄频视频在线观看| 夫妻午夜视频| 91在线精品国自产拍蜜月| 免费在线观看成人毛片| 午夜视频国产福利| 人妻夜夜爽99麻豆av| 搡女人真爽免费视频火全软件| 超碰av人人做人人爽久久| 乱系列少妇在线播放| 一级爰片在线观看| 人妻夜夜爽99麻豆av| 亚洲一级一片aⅴ在线观看| 一级毛片久久久久久久久女| 免费黄色在线免费观看| 免费人成在线观看视频色| 色网站视频免费| 欧美bdsm另类| av在线播放精品| 美女高潮的动态| 欧美变态另类bdsm刘玥| 日日啪夜夜撸| 一级二级三级毛片免费看| 国产淫片久久久久久久久| 成年av动漫网址| 欧美激情国产日韩精品一区| 亚洲精品成人久久久久久| 免费看美女性在线毛片视频| 99久国产av精品| 亚洲性久久影院| 午夜日本视频在线| 欧美日韩视频高清一区二区三区二| 三级毛片av免费| 可以在线观看毛片的网站|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久久| 我的女老师完整版在线观看| 日韩亚洲欧美综合| 欧美潮喷喷水| 午夜福利在线在线| 天美传媒精品一区二区| 精品99又大又爽又粗少妇毛片| 不卡视频在线观看欧美| 久久国产乱子免费精品| 卡戴珊不雅视频在线播放| 一级av片app| 欧美+日韩+精品| 人人妻人人澡欧美一区二区| av在线播放精品| 国产一级毛片在线| 亚洲成色77777| 国内揄拍国产精品人妻在线| 插阴视频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丝袜综合中文字幕| 边亲边吃奶的免费视频| 日韩强制内射视频| 晚上一个人看的免费电影| 日韩,欧美,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av播播在线观看一区| 久久久精品欧美日韩精品| 麻豆成人午夜福利视频| 国产亚洲精品av在线| 蜜臀久久99精品久久宅男| 国产视频首页在线观看| 晚上一个人看的免费电影| 成人高潮视频无遮挡免费网站| 久久久亚洲精品成人影院| 国产一区二区亚洲精品在线观看| 狂野欧美白嫩少妇大欣赏| 成人午夜精彩视频在线观看| 黄片无遮挡物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日韩卡通动漫| 中文字幕人妻熟人妻熟丝袜美| 大陆偷拍与自拍| 久久99热这里只有精品18| 丝袜美腿在线中文| 又黄又爽又刺激的免费视频.| 在线a可以看的网站| 99久久精品热视频| 国产淫片久久久久久久久| 一级黄片播放器| 国产精品麻豆人妻色哟哟久久 | 日韩亚洲欧美综合|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那| 午夜福利高清视频| 我要看日韩黄色一级片| 欧美 日韩 精品 国产| 日韩,欧美,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少妇丰满av| 卡戴珊不雅视频在线播放|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天美| 亚洲经典国产精华液单| 一级片'在线观看视频| 麻豆成人午夜福利视频| 欧美人与善性xxx| 免费观看a级毛片全部| 两个人视频免费观看高清| 99热这里只有精品一区| 日本-黄色视频高清免费观看| av又黄又爽大尺度在线免费看| 亚洲av免费高清在线观看| 精品久久久噜噜| 亚洲精品aⅴ在线观看| a级毛片免费高清观看在线播放| 免费在线观看成人毛片| 日韩国内少妇激情av| av国产免费在线观看| 国产免费视频播放在线视频 | 又粗又硬又长又爽又黄的视频| 中文乱码字字幕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一区二区三区高清视频在线| 18禁在线播放成人免费| 晚上一个人看的免费电影| 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人人夜夜 | 嘟嘟电影网在线观看| 看免费成人av毛片| 丰满人妻一区二区三区视频av| 日本一二三区视频观看| 日韩成人伦理影院| 国产精品av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一二三四中文在线观看免费高清| 免费观看精品视频网站| 亚洲精品视频女| 白带黄色成豆腐渣| 亚洲国产精品专区欧美| 国产精品美女特级片免费视频播放器| 黄色配什么色好看| 天堂√8在线中文| 国产麻豆成人av免费视频| 中国美白少妇内射xxxbb| 日本午夜av视频|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末码| 久久久久久久久中文| 日韩av在线免费看完整版不卡| av在线天堂中文字幕| 99久国产av精品| 夫妻性生交免费视频一级片| 综合色av麻豆| 日日啪夜夜爽| 中文天堂在线官网| 在线观看美女被高潮喷水网站| 亚洲精品国产av蜜桃| 熟妇人妻久久中文字幕3abv| 亚洲精品色激情综合| 国产黄色视频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日韩国内少妇激情av| 美女国产视频在线观看| 精品人妻熟女av久视频| 伦理电影大哥的女人| 黑人高潮一二区| 欧美xxxx性猛交bbbb| 内射极品少妇av片p| 亚洲怡红院男人天堂| 五月天丁香电影| 日韩在线高清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中字成人| 国语对白做爰xxxⅹ性视频网站| 亚洲在线观看片| 久久久午夜欧美精品| av在线天堂中文字幕|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播|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视频在线观看视频在线 | 91av网一区二区| 97热精品久久久久久| 免费人成在线观看视频色| 2021天堂中文幕一二区在线观| 在线观看免费高清a一片| 国产高清三级在线| 日韩欧美精品v在线| 天天躁日日操中文字幕| 久久精品熟女亚洲av麻豆精品 | 能在线免费观看的黄片| 亚洲色图av天堂| 亚洲av免费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性生活片| 午夜免费观看性视频| 深夜a级毛片| 美女内射精品一级片tv| 国产成人午夜福利电影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专区欧美| 国产中年淑女户外野战色| 成人高潮视频无遮挡免费网站|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av玫瑰| 最近的中文字幕免费完整| 国内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欧美人成| 精品99又大又爽又粗少妇毛片| 我的老师免费观看完整版| 18禁在线播放成人免费| 中文字幕久久专区| 久久精品夜夜夜夜夜久久蜜豆| 成年人午夜在线观看视频 | 国产精品三级大全| 亚洲国产精品国产精品| 亚洲欧美精品专区久久| 日本欧美国产在线视频| 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七月丁香在线播放| 亚洲精品第二区| 99久久九九国产精品国产免费| 国产国拍精品亚洲av在线观看| 韩国高清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成人毛片60女人毛片免费| 午夜亚洲福利在线播放| 一级毛片aaaaaa免费看小| 91av网一区二区| 亚洲av免费高清在线观看| 日韩成人伦理影院| 高清av免费在线| 中文字幕亚洲精品专区| 亚洲精品视频女| 国产精品久久视频播放| 欧美激情国产日韩精品一区| 97在线视频观看| 午夜精品国产一区二区电影 | 亚洲激情五月婷婷啪啪| 国内精品宾馆在线| 成人亚洲精品一区在线观看 | 永久免费av网站大全| 日本爱情动作片www.在线观看| 十八禁国产超污无遮挡网站| 又大又黄又爽视频免费| 三级毛片av免费| 欧美日韩综合久久久久久| 综合色av麻豆| 日韩电影二区| 一本—道久久a久久精品蜜桃钙片 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99久播 | 亚洲av电影不卡..在线观看| 亚洲av国产av综合av卡| 2021少妇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国产探花极品一区二区| 国产一区二区亚洲精品在线观看| 十八禁国产超污无遮挡网站| 国产精品av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在线免费观看不下载黄p国产| 亚洲成人av在线免费| 国产高清国产精品国产三级 | 国产一级毛片在线| 亚洲av中文av极速乱| 精品久久久精品久久久| 久久鲁丝午夜福利片| 亚洲国产欧美在线一区| 国产在视频线在精品| 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 亚洲四区av|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涩爱| 亚洲自偷自拍三级| 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麻豆|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 亚洲成人久久爱视频| 免费av不卡在线播放| 国产高清国产精品国产三级 | 欧美日韩亚洲高清精品| 午夜福利在线在线| 乱系列少妇在线播放| 色网站视频免费| 一级毛片久久久久久久久女| 免费av观看视频| 国产欧美另类精品又又久久亚洲欧美| 伊人久久国产一区二区|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在线| 亚洲欧美清纯卡通| 免费av不卡在线播放| 免费大片18禁| 亚洲精华国产精华液的使用体验| 国产精品三级大全| videos熟女内射| 少妇人妻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午夜激情福利司机影院| 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 a级毛色黄片| 人妻夜夜爽99麻豆av| 大片免费播放器 马上看| 国产伦理片在线播放av一区| 国产精品人妻久久久影院| 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电影| 午夜日本视频在线| 五月天丁香电影| av天堂中文字幕网| 色播亚洲综合网| 人人妻人人看人人澡| 在线免费观看的www视频| 中文字幕制服av| 你懂的网址亚洲精品在线观看| 69人妻影院| 欧美变态另类bdsm刘玥| 免费不卡的大黄色大毛片视频在线观看 | 日本-黄色视频高清免费观看| 日日摸夜夜添夜夜爱| 久久亚洲国产成人精品v| 国产欧美另类精品又又久久亚洲欧美| 中文在线观看免费www的网站| 欧美日韩精品成人综合77777| 成人av在线播放网站| .国产精品久久| 久久99热这里只频精品6学生| 80岁老熟妇乱子伦牲交| 美女黄网站色视频| 国产亚洲av片在线观看秒播厂 |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专区5o| 永久网站在线| 久久韩国三级中文字幕| 成人高潮视频无遮挡免费网站| 舔av片在线| 国产淫语在线视频| 欧美精品国产亚洲| 又黄又爽又刺激的免费视频.| 日韩不卡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 欧美极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国产一区二区在线观看日韩| 亚洲国产成人一精品久久久| 黄片wwwwww| 麻豆乱淫一区二区| 日韩欧美 国产精品| 午夜福利视频1000在线观看| 在线天堂最新版资源| 天天躁日日操中文字幕| 亚洲经典国产精华液单| 欧美成人a在线观看| 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视频首页在线观看| kizo精华| 听说在线观看完整版免费高清| 日韩一区二区视频免费看| 黑人高潮一二区| 日韩欧美国产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久久久大av| 欧美极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最新中文字幕久久久久| 精品99又大又爽又粗少妇毛片| 日韩欧美精品v在线| 久久久久性生活片| 亚洲精品,欧美精品| 三级毛片av免费| 国产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久久免费| 水蜜桃什么品种好|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按摩| 国产老妇伦熟女老妇高清| 九九在线视频观看精品| 国产成人a∨麻豆精品| 十八禁网站网址无遮挡 | 不卡视频在线观看欧美| 欧美性感艳星| 色5月婷婷丁香| 狂野欧美激情性xxxx在线观看| 日韩欧美一区视频在线观看 | 久久亚洲国产成人精品v| 欧美另类一区| 成人综合一区亚洲| 亚洲熟妇中文字幕五十中出| 国产精品麻豆人妻色哟哟久久 | 国产成人午夜福利电影在线观看| 有码 亚洲区| 日韩视频在线欧美| 亚洲自偷自拍三级| 国产淫语在线视频| 久久久久久久午夜电影| 欧美变态另类bdsm刘玥| 我要看日韩黄色一级片|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成人| 国产黄色小视频在线观看| 91狼人影院| 欧美性猛交╳xxx乱大交人| 在线播放无遮挡| 久久久精品欧美日韩精品| 国产成人午夜福利电影在线观看| 深爱激情五月婷婷| 国产成人freesex在线| 国产黄色小视频在线观看| 欧美激情国产日韩精品一区| 国精品久久久久久国模美| 看免费成人av毛片| 一个人观看的视频www高清免费观看| 亚洲欧美日韩东京热| 日日干狠狠操夜夜爽| 天天一区二区日本电影三级| 国产av国产精品国产| 岛国毛片在线播放| 欧美xxxx黑人xx丫x性爽| 波野结衣二区三区在线| 美女cb高潮喷水在线观看|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视频在线观看视频在线 | 国产高清国产精品国产三级 | 一级爰片在线观看| 亚洲内射少妇av| 午夜免费观看性视频| 男女边吃奶边做爰视频| 中文字幕av在线有码专区| 高清av免费在线| 青春草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 国产精品一区www在线观看| av网站免费在线观看视频 | 亚洲天堂国产精品一区在线| 97超视频在线观看视频| 日韩电影二区| 最近视频中文字幕2019在线8| 18+在线观看网站| 中国国产av一级| 亚洲,欧美,日韩| 久久精品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色图av天堂| 午夜福利在线观看吧| 国产有黄有色有爽视频| av女优亚洲男人天堂| 午夜福利高清视频| 色视频www国产| 精品人妻视频免费看| 国产单亲对白刺激| 亚洲欧美成人综合另类久久久| 亚洲国产精品国产精品|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久久| a级一级毛片免费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爽爽va在线观看网站| 尾随美女入室| 国产免费视频播放在线视频 |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国产| 2021天堂中文幕一二区在线观| 免费看日本二区| 久久久久精品久久久久真实原创| 中文字幕人妻熟人妻熟丝袜美| 亚洲自偷自拍三级| 波多野结衣巨乳人妻| 青春草亚洲视频在线观看| 一个人看视频在线观看www免费| 日日摸夜夜添夜夜爱| av福利片在线观看| 久久久色成人| 久久久亚洲精品成人影院| 麻豆精品久久久久久蜜桃| 亚洲成人精品中文字幕电影| 日本三级黄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av玫瑰| 精品一区二区三卡| av在线天堂中文字幕| 免费大片黄手机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影视一区二区三区av| 高清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美女午夜福利| 久久国产乱子免费精品|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97热精品久久久久久| 99视频精品全部免费 在线| 日韩亚洲欧美综合| 亚洲真实伦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免| 久久久久久久久大av| 亚洲不卡免费看| 99久久中文字幕三级久久日本| 免费少妇av软件| 精品一区在线观看国产| 不卡视频在线观看欧美| 性色avwww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aⅴ在线观看| 国产乱来视频区| 国内少妇人妻偷人精品xxx网站| a级毛色黄片| 26uuu在线亚洲综合色| 国产综合懂色| 精品一区在线观看国产| 岛国毛片在线播放| 99久国产av精品国产电影| 欧美精品一区二区大全| 国产亚洲一区二区精品| 久久这里只有精品中国| 日韩电影二区| 午夜亚洲福利在线播放| 99视频精品全部免费 在线| 国产淫片久久久久久久久| 只有这里有精品99| av线在线观看网站| 日本猛色少妇xxxxx猛交久久| 欧美日本视频| av卡一久久| 亚洲av日韩在线播放| 人妻系列 视频|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在线| 99久久人妻综合| 国产精品人妻久久久影院| 国产精品人妻久久久久久| 久久97久久精品|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视频在线观看视频在线 | 欧美激情在线99| 国产有黄有色有爽视频| 一级黄片播放器| 久久久久精品久久久久真实原创| 国产色婷婷99| 超碰av人人做人人爽久久|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99 | av福利片在线观看| 水蜜桃什么品种好| 黄片wwwwww| 免费少妇av软件| 偷拍熟女少妇极品色| av天堂中文字幕网| 亚洲人与动物交配视频| 久久久久精品久久久久真实原创| 国产探花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校园人妻丝袜中文字幕| 天堂中文最新版在线下载 | 18禁动态无遮挡网站| 日日撸夜夜添| 久久久欧美国产精品| 少妇猛男粗大的猛烈进出视频 | 少妇的逼好多水| 搞女人的毛片| 亚洲最大成人手机在线| av在线观看视频网站免费| 熟妇人妻不卡中文字幕| 九色成人免费人妻av| 免费看光身美女| 国产亚洲精品久久久com| 亚洲真实伦在线观看| 亚洲av在线观看美女高潮| 久久久久久国产a免费观看| www.av在线官网国产| 国产亚洲精品久久久com| 免费看a级黄色片| 又爽又黄a免费视频| a级毛片免费高清观看在线播放| 伦理电影大哥的女人| 在线免费十八禁| 日本色播在线视频| 99热这里只有是精品50| 一级毛片久久久久久久久女| 肉色欧美久久久久久久蜜桃 | 亚洲无线观看免费| 亚洲va在线va天堂va国产| 亚洲精品日韩在线中文字幕| 免费黄网站久久成人精品| 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 成人高潮视频无遮挡免费网站| 久久久色成人|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 日韩视频在线欧美| 日日干狠狠操夜夜爽| 我的老师免费观看完整版| 极品教师在线视频| 国产男人的电影天堂91| 搞女人的毛片| 成年人午夜在线观看视频 | 国产中年淑女户外野战色| 99久久精品热视频| 国产精品人妻久久久久久| 97热精品久久久久久| 亚洲精品久久久久久婷婷小说|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天美| 成人特级av手机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免费av| 三级毛片av免费| 精品一区二区免费观看| 大又大粗又爽又黄少妇毛片口| 成人午夜高清在线视频| 边亲边吃奶的免费视频| 蜜桃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 亚洲欧洲日产国产| 成人亚洲精品一区在线观看 | 精品一区在线观看国产| 三级男女做爰猛烈吃奶摸视频| 非洲黑人性xxxx精品又粗又长| 亚洲伊人久久精品综合| 成人一区二区视频在线观看| 男女视频在线观看网站免费| 国产一级毛片七仙女欲春2| 极品教师在线视频| 色哟哟·www|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99 | 亚洲av日韩在线播放| 亚洲av不卡在线观看| 国产国拍精品亚洲av在线观看| 伦理电影大哥的女人| 免费黄色在线免费观看| 99久久中文字幕三级久久日本| 欧美+日韩+精品| 中文乱码字字幕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麻豆成人午夜福利视频| 免费播放大片免费观看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午夜精品一二区理论片| 18禁裸乳无遮挡免费网站照片| 国产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老女人水多毛片| 日本爱情动作片www.在线观看| 欧美精品一区二区大全| 国产在线一区二区三区精| 成人漫画全彩无遮挡| 亚洲国产高清在线一区二区三| 免费看日本二区| 一级a做视频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久久| 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777片| 亚洲国产欧美在线一区| 亚洲色图av天堂| a级毛色黄片|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久久| 黄色一级大片看看| 午夜激情欧美在线|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av玫瑰| 久久鲁丝午夜福利片| 51国产日韩欧美| av免费在线看不卡| 不卡视频在线观看欧美| 日韩 亚洲 欧美在线| 免费电影在线观看免费观看| 日韩,欧美,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人与动物交配视频| 美女黄网站色视频| www.av在线官网国产| 少妇熟女欧美另类| 美女黄网站色视频| 国产毛片a区久久久久| 麻豆乱淫一区二区| 国产亚洲91精品色在线| 免费av不卡在线播放|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在线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