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紅杰
摘要:目的:分析老年危重癥患者深靜脈置管的護理。方法:根據臨床護理經驗及有關資料,總結深靜脈置管的應用優(yōu)勢與護理方法,以降低患者皮膚感染、氣栓等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結果:深靜脈置管前,給予老年危重癥患者健康教育及心理護理,以提升老年患者的配合度;置管過程中合理選擇深靜脈,調整患者體位,監(jiān)測其生命體征;置管后通過導管護理、局部皮膚護理、更換敷料等方式,保證患者深靜脈導管的通暢。結論:深靜脈置管可快速將藥物送至患者體內,避免反復穿刺帶來的痛苦體驗,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相對較低。
關鍵詞:老年危重癥患者;深靜脈置管;皮膚感染
【中圖分類號】 R592? ? 【文獻標識碼】 A? ? ? 【文章編號】2107-2306(2021)17--01
前言:老年危重癥患者具有病情進展迅速、病死率高等特點。為保證患者的生命安全,需建立持久長效的靜脈通道。深靜脈置管操作便捷,無需重復穿刺,將其用于老年危重癥患者,可有效滿足靜脈給藥需求及生命體征檢測需求。老年危重癥患者深靜脈置管的護理方法如下所示:
1深靜脈置管的應用優(yōu)勢
對于老年危重癥患者而言,深靜脈置管的應用優(yōu)勢主要包含以下幾種:①減輕護理人員工作壓力優(yōu)勢。與其他年齡段的危重癥患者相比,老年患者自身血管條件較差,循環(huán)血量相對不足,整體穿刺難度較高。深靜脈置管避免了多次穿刺不成功帶來的工作壓力。②減輕患者痛苦體驗優(yōu)勢。重復穿刺為老年危重癥患者帶來了極大的痛苦體驗。深靜脈置管可持續(xù)滿足護理人員的用藥需求,置管成功后無需取出[1]。③及時用藥及獲取數據優(yōu)勢。在臨床中,護理人員可通過老年危重癥患者的深靜脈導管,快速給藥并獲取患者的相關監(jiān)測數據。
2老年危重癥患者深靜脈置管的護理
2.1置管前護理
①健康教育。詳細為老年危重癥患者講解深靜脈置管流程、注意事項等知識,幫助患者建立正確認知,同時取得患者的配合,間接提升一次置管成功率。若老年危重癥患者伴有意識障礙,應為患者家屬詳細講解上述知識。②心理護理。以溫和態(tài)度與患者溝通,消除患者的疑慮和心理負擔。若老年危重癥患者存在較為嚴重的抑郁或焦慮問題,可通過指導患者開展放松訓練或于病房內播放舒緩、輕快音樂的方式,改善老年危重癥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③術前準備。做好靜脈穿刺包、藥物配置等準備工作。
2.2置管中護理
①深靜脈選擇。為避免老年危重癥患者出現自行拔管行為,同時保證導管觀察及護理的便捷性,可將老年危重癥患者的鎖骨下靜脈、頸內靜脈作為深靜脈置管部位。穿刺前,應檢查穿刺點皮膚是否存在破潰問題。若取鎖骨下靜脈,則患者取平臥位,保持頭低肩高,充分暴露胸鎖乳突肌。消毒鋪巾后,性局部麻醉,保證針頭與患者皮膚之間的角度在18°-25之間。穿刺成功的標志為:抽回血時見靜脈血。抽回血中若察覺阻力,應避免將抽出血液回注入患者體內,防止回注造成血栓栓塞。如未一次穿刺成功,護理人員需將針頭拔出再次穿刺,切不可以針頭在老年危重癥患者鎖骨內探尋。若將頸內靜脈作為置管深靜脈,則患者取仰臥位,并于患者肩部中間位置增墊軟枕,以充分暴露只管位置。消毒鋪巾并行局部麻醉,取皮膚與針頭30°-45°進針,進針深度控制在2-3cm之間。當導管置入深度達到5-7cm時,可以無菌膠布進行固定。②體位護理。指導老年患者取正確體位。充分暴露深靜脈部位皮膚,告知患者術中避免活動頭部,或以適宜物品固定患者頭部。②生命體征監(jiān)測。密切監(jiān)察患者的心率、呼吸等生命體征,并詢問老年危重癥患者的主觀感受。若出現異常,及時通知臨床醫(yī)師給予合理處理。③導管固定。為避免老年危重癥患者的活動引發(fā)導管移位(導管移動距離>0.5cm)或脫出,應于間隔敷料(敷料本身需固定)1-2cm位置,以無菌膠布固定深靜脈導管。
2.3置管后護理
2.3.1置管部位檢查
置管結束后,仔細檢查患者局部皮膚是否存在腫脹或滲血,保證導管處于通暢狀態(tài),并利用無菌膠布妥善固定導管,避免因老年危重癥患者活動引發(fā)導管脫出。
2.3.2導管護理
①頻繁檢查深靜脈導管是否通暢,避免出現滲漏、脫出或導管扭曲等問題。②分別于利用深靜脈導管輸注液體前后,以12500uL肝素混合250mL生理鹽水,對深靜脈導管進行推注檢查。深靜脈導管接上液體前的推注量以3-5mL為宜。推注時觀察是否出現回血或堵塞等問題。輸液完畢后,取5mL上述配制肝素液封管。③更換輸液裝置時,利用75%酒精、2.5%碘酊對輸液裝置與深靜脈導管的接口處進行消毒處理。消毒清潔時,應保證銜接的緊密性,避免空氣進入導管引發(fā)輸注不暢問題。若大量空氣進入老年危重癥患者體內,則應立即輔助患者取左側臥位,頭部抬高20°,避免形成氣栓[2],加劇老年危重癥患者的痛苦體驗。④輸液巡視。老年危重癥患者血液黏稠度較高,輸液時易出現導管堵塞。因此,利用深靜脈導管行靜脈輸液時,應增加老年危重癥患者的巡視頻率。根據老年危重癥患者的實際狀況合理調整滴數。
2.3.3更換敷料
為避免發(fā)生皮膚感染,應分別按照2d/次,7d/次的頻率,更換老年危重癥患者的無菌紗布敷料及無菌透明敷料。若時值夏季,需將無菌透明敷料的更換頻率調整為2d/次。更換敷料時,注意觀察患者皮膚狀況。
2.3.4局部皮膚護理
與其他年齡段危重癥患者相比,老年危重癥患者的疼痛敏感性較低。因此,應頻繁詢問患者的主觀感受。若患者主訴置管處皮膚疼痛,應立即檢查。如出現重度疼痛,應遵醫(yī)囑給予患者鎮(zhèn)痛藥物。定期觀察患者置管部位皮膚是否存在紅腫、滲液等現象。如出現紅腫,應以75%酒精對紅腫皮膚進行消毒,并按照略大于紅腫皮膚面積的標準,于老年危重癥患者皮膚表面涂一層1-2cm的紅霉素軟膏。若患者局部皮膚出現滲液,應及時以無菌棉簽清潔干凈,并檢查深靜脈導管的滲液原因,給予適宜處理。
結論:深靜脈置管的安全性好,置管時應給予患者心理護理、生命體征監(jiān)測、局部皮膚護理、導管護理等方法,保證深靜脈置管的順利進行,充分發(fā)揮深靜脈導管的作用,以降低老年危重癥深靜脈置管患者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
參考文獻:
[1]楊文,石秀英,趙文靜. 老年危重癥患者深靜脈置管的護理[J]. 創(chuàng)傷與急危重病醫(yī)學,2015,3(03):177-178.
[2]彭巧云. 深靜脈置管在危重癥患者中的應用和護理[J]. 中國現代醫(yī)生,2012,50(01):1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