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慧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數學學困生的成因比較多。首先,小學生的好奇心與好動性較為強烈,但是教師設定的數學教學模式較為枯燥單一,無法讓學生全身心融入數學知識探究中,長久下來學生就成了數學學困生。其次,在數學課堂中,師生之間缺乏互動與溝通,教師無法掌握學困生真實的學習困惑與學習薄弱點,長久下來,學生就會出現(xiàn)放棄學習數學知識的想法。針對以上問題,教師要全面了解產生數學學困生的原因,并且要設定幫扶轉化策略,以此提高數學教學活動的有效性。
一、聯(lián)系生活提升學生理解能力
小學數學學困生的主要學習特征是理解能力、認知能力比較差,只能采用死記硬背的方式學習數學知識,但是根本無法提高數學學習質量和效率。因此,教師要聯(lián)系生活素材來開展數學教學活動,以提升學困生的理解能力、認知能力,使之全面地掌握數學知識。比如,在復習“總價問題與路程問題”數學知識時,教師可以為學生構建一個肯德基教學情境,讓學生在教學情境中充當送貨員、銷售員、顧客等不同的角色,讓其基于自己的角色來設計問題,用思維導圖的方式呈現(xiàn)問題計算、問題設計的過程。在此過程中,教師要給予學生之間互動、溝通的機會,讓學生對“兩數相乘,一個因數不變,另一個因數除以或者乘以何值,那么積也要除以或乘以該數值”有更為深刻的認知。幫助學生構建完整的數學知識結構,從中掌握數學學習技巧和方法,讓學困生也能夠積極融入知識探究、知識運用中。又比如,在探究“20以內的進位加法”數學知識時,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課件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教學情境:“在暑假的時候,老師帶領學生去參觀公園,一共劃分為兩個小組,一個小組的人數是8人,另一個小組的人數是5人,那么一共有多少個同學呢?”教師把“8+5”用趣味性、生動化的故事情境展示出來,讓學生去分析問題、展開計算,學困生也能夠積極投入數學知識探究中,提升自主學習能力和實踐能力。
二、利用思維導圖引導學生歸納
有些教師在小學數學教學活動中,無法掌握數學學困生的成因,只是盲目地講解數學知識、復習數學知識結構,但是根本無法幫扶轉化學困生。針對這一問題,教師可利用思維導圖引導學生歸納錯題,讓學生在錯題整理中,發(fā)現(xiàn)自己數學知識學習過程中的不足之處并加以修正,構建完整的數學知識結構。在以往的數學教學中,教師通常都是讓學生解答數學試卷,之后統(tǒng)一講解數學試卷。在此過程中,學生雖然會做錯很多題,但是教師通常只是在試卷旁邊批注正確答案,試卷講評課結束之后,學生對錯題的印象仍不夠深刻。教師可以把數學錯題用思維導圖的方式轉化出來。思維導圖中的一級分支主要是記錄錯題的解題方法和思路;二級分支是介紹出現(xiàn)數學錯題的原因,其中可能是數學思維錯誤,也有可能是知識錯誤、計算錯誤;三級分支記錄正確的解題思路和方法。教師也可以引導學生寫出四級分支,對數學錯題展開說明、補充。比如,在復習“長方體和正方體”數學知識時,教師可以讓學生把章節(jié)中的數學試卷、數學練習冊中的錯題用思維導圖的方式整理出來。其中包含了長方體與正方體思維導圖內容,按照數學思想類、新概念類、技巧類、圖形類、粗心大意類、概念模糊類來寫主題,并且要在分支中記錄數學錯題,在其他分支中記錄正確的解題方法與解題思路,讓學生深化對數學錯題的記憶和理解,掌握難點、重點數學知識。
三、運用信息技術提高學習效率
當前我們處于互聯(lián)網時代,信息技術已廣泛應用于人們的工作、生活、學習中。同樣,在小學數學教學活動中,教師也要運用信息技術提升學困生的學習效率。首先,要借助信息技術為學生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讓學生從中總結數學學習經驗、技巧。比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課件為學生播放視頻:“一共有3個房間,藍色房間中一共有3個老鼠,綠色房間中一共有4個老鼠,紫色房間中一共有2個老鼠?!痹诓シ帕艘曨l之后,讓學生去思考3個房間中一共有多少個老鼠,這樣的數學教學模式更為直觀化、形象化,學困生能夠自主融入學習活動中,取得理想化的學習效果。又比如,在講解“20以內加減法”數學知識時,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為學生播放《貓和老鼠》的視頻,通過不同角色的相減、相加,讓學生能夠更加用心、專注地投入計算中,增強計算活動的趣味性,鍛煉學困生的想象能力、計算能力和思維能力,為其之后參與數學學習活動奠定扎實的基礎。教師也可以圍繞學困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困惑點,分層化制作數學微視頻,讓學困生有目的性、有針對性地鞏固所學數學知識,構建完整的數學知識結構。
總之,在小學數學教學工作中,教師要公平對待每一個學生,為其營造民主、和諧的數學課堂學習氛圍,設定個性化、差異化的數學教學方案,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夠跟上數學教學進度,實現(xiàn)數學學困生的轉化與幫扶,提高小學數學教學質量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