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運勝 (海油發(fā)展銷售服務公司 天津 300457)
在化工生產過程中,涉及的生產原料主要包括有石油、烯烴、苯等相關衍生物質,這些物質往往具備易燃、易爆、有毒、腐蝕、污染等特性,一旦發(fā)生安全生產問題極易引發(fā)一系列重大的安全事故[1]。如化工企業(yè)生產過程中一旦發(fā)生火災,極易在短時間內形成迅速燃燒、爆炸、泄漏等重大安全問題,為企業(yè)的生產經營帶來極大損失,甚至導致嚴重的人員傷亡問題。由于化工生產過程的復雜性、高危性,在日常生產管理過程中必須加強對相關安全保障措施的有效制定與嚴格落實,實現對化工生產安全風險的有效控制,充分做好各項保護措施,達到防患于未然的同時確?;どa的高效、穩(wěn)定,更好地滿足日益增長的社會生產生活需要。
由于化工生產的特殊性,決定了其在生產過程中時刻面臨著諸多安全因素的威脅。例如在油氣灌裝或者在輸送、使用過程中,由于流速、壓力等方面控制不當,極易導致嚴重的泄漏,甚至引發(fā)爆炸事故,為化工企業(yè)帶來較大的經濟損失和人員傷亡。經過對以往安全事故的分析不難看出,許多安全事故的發(fā)生其主要原因在于管理人員、操作人員的安全意識淡薄,在生產管理過程中疏忽大意,甚至許多安全防護措施未嚴格落實到位,埋下的嚴重的安全隱患。
化工企業(yè)為了有效避免安全生產問題,也紛紛針對化工生產安全制定了相關風險控制體系,也采取了相關風險控制措施。然而在實際管理過程中也常有忽略風險管控的情況發(fā)生,導致了風險控制信息無法及時更新并傳遞到管理人員手上,使得安全生產風險管理體系停留在以往的管理模式當中,不能很好地與生產工藝、流程的更新發(fā)展同步,導致化工安全生產風險管理體系未能得到針對性的完善與優(yōu)化[2]。比如,現行的安全保護體系存在較大的不適應性,導致安全生產溝通交流機制失效,一些安全防護措施效能降低,甚至失效等。安全生產風險管理控制措施未能得到及時更新,也為化工生產埋下了嚴重的安全隱患。
許多化工企業(yè)在進行安全生產檢查時由于過于重視產能而對安全生產基本規(guī)定產生了一定程度的忽視,在實際生產過程中未能嚴格遵循安全生產相關規(guī)定,甚至許多制度的制定都是為應付相關部門的檢查,措施也只是形式上的“措施”。即便是落實了相關安全管理措施也由于缺乏必要的監(jiān)督機制,導致安全管理與控制偏離正確方向,無法發(fā)揮其應有作用。此外,尤其是缺乏完善的安全風險體制,生產安全控制無法引起相關人員的足夠重視,導致了安全管理措施未能得到充分的貫徹落實,使得具體的安全管控措施落實過于隨意。
個人安全防護器具是保護職工人身安全的最后一道屏障,其重要作用不可替代。但是,在部分化工企業(yè)中普遍存在忽視安全防護器具問題。很多安全防護器具如:防毒面具、防火服等,由于長期得不到使用,成為擺設,其有效性得不到確認,無法確保一旦發(fā)生事故其是否能有效防護職工在最后時刻逃生。還有部分化工企業(yè)沒問根據標準要求來采購與配齊相關安全防護器具,或是出于成本考慮而選用質量不達標的產品從而導致安全事故發(fā)生幾率增加,并且使得事故損失變大。
化工生產過程都離不開員工的具體操作,因此員工是實現化工安全生產的關鍵所在。這就要求化工企業(yè)必須加強對全體員工安全生產意識的教育,通過采取有效的措施充分提升員工在安全生產與風險防控方面的主動性與積極性。首先,企業(yè)領導者、管理人員必須率先加強重視對安全風險控制的認識,切實將安全管理放在工作首位,以身作則,嚴格按照化工生產安全管理標準及相關規(guī)定落實日常管理工作?;て髽I(yè)應結合具體生產管理實際,采用定期培訓、現場指導等方式提高員工的安全生產意識,將安全生產融入企業(yè)文化建設當中。同時要嚴格落實獎懲制度,尤其是要加強對生產過程中的違規(guī)現象進行嚴格整治,采取嚴格懲罰方式來杜絕安全隱患,確?;どa工作安全、高效展開。
構建完善有效的安全生產應急管理體系對于實現化工安全風險控制至關重要?;て髽I(yè)應根據自身實際與發(fā)展需求建立專職或兼職的安全風險控制專業(yè)人員隊伍,定時對其進行專業(yè)技能培訓,提高其安全監(jiān)管的專業(yè)管理技能,為化工安全生產風險的有效控制提供堅實保障。安全生產應急管理體系的構建必須與化工企業(yè)整體資源的有效結合,通過高效地資源整合充分發(fā)揮應急管理體系的作用。同時,借助安全生產應急管理體系,還能夠事項對安全生產信息數據的及時、全面收集、更新、分析,為安全隱患的有效排除提供有效支撐,同時也能夠有效推動化工企業(yè)安全生產的智能化發(fā)展。
安全生產管理體系的有效構建,員工安全意識的有效培養(yǎng)與提升,是保障化工生產安全的先決條件。要想實現化工生產的高效性,還必須能夠實現在管理上的重點突破。對此,化工企業(yè)必須加強精細化管理理念、方法在化工安全生產管理中的有效應用,借助有效的精細化管理,提高對各個生產環(huán)節(jié)的精確控制,全面了解生產過程中的各項信息,進而為生產管理決策提供有效的決策依據。在處理安全事故過程中,必須結合生產實際與以往的經驗教訓,制定最優(yōu)的處理流程,實現對生產安全問題處理的快速響應。國家對于化工企業(yè)的生產流程要求有嚴格標注,化工企業(yè)都要根據國家規(guī)定制定生產流程方案,采取智能化的手段對工藝過程進行24小時全方位監(jiān)控,發(fā)現問題立即預警,將化工工藝生產的危險性降到最低?;て髽I(yè)需要注重對生產環(huán)節(jié)的風險信息更新工作,為風險控制措施的制定與執(zhí)行提供可靠依據,最大限度減小風險發(fā)生幾率。
化工企業(yè)應當要結合風險程度來制定相應的安全生產控制措施。通常可以將風險程度劃分為重度、中度以及輕度風險三種類型。在進行控制措施制定過程中,需要將其可行性、科學性、安全性以及可操作進行綜合考量。對于輕度風險,即確保風險受控、不擴散狀態(tài),可在有效監(jiān)控條件下維持生產至本生產單元環(huán)節(jié)結束,隨時做好生產設備的排查,控制風險因素不擴散、不加劇,針對原因制定相應的后期解決方案,并在本生產單元環(huán)節(jié)結束后,以最短的時間消除安全隱患。對于中度風險,可結合風險具體原因和狀態(tài),按照對應管理制度中的對策預案采取必要措施,一般應立即停產進行整改,不得拖延致使風險因素擴散、加劇,發(fā)展為重度風險。
對于重度風險,應立即采取停產措施,根據重大風險應對措施采取應急措施,如上報安全、消防、環(huán)保部門備案,迅速查清風險類別、原因、程度、責任部門及責任人,制定整改方案開展相關工作。要確實實現風險管控落實到具體部門、到具體設備、到具體個人的“責任三落實”,直至風險徹底消除。在執(zhí)行風險整改措施,消除風險因素后,應當由此項目負責人員向主管部門報告整改措施的實施情況,風險因素是否消除,或是降低的效果。在有關部門的監(jiān)督下開展整改后的試生產,經由主管部門驗收后,方可正式投入生產,實現復工復產。有關部門要主動進行指導,提供必要的保障,如:資金、設備等,保證風險控制策略得到有效落實。
安全防護器具管理看似簡單,但人命關天,不容懈怠。針對部分化工企業(yè)安全防護器具管理薄弱的問題,筆者認為可由如下幾方面著手進行應對:首先,化工企業(yè)必須要嚴格根據相關標準要求,根據生產安全要求采購安全防護器具與個人防護用品,并確保其質量達標。且做到定期檢查、確保有效、及時更換失效器具。其次,需要結合具體安全生產的危害類型或是等級來進行器具的劃分,同時配發(fā)各類防護器具到對應的崗位。再者,需要確保每位工作人員都能夠正確佩戴并使用該類防護器具,安排專門的工作人員來進行安全防護器具佩戴與使用的監(jiān)管工作,進行器具佩戴訓練及必要的逃生演練。對于防護器具的日常保管,一是需要安排專門的地點存放,二是安排專門工作人員來保管,三是做到定期檢查。一旦發(fā)現器具存在問題需及時進行處理,確保防護器具完備、有效。
在社會經濟快速發(fā)展的背景下,化工企業(yè)的安全風險控制也必須實現與時俱進,才能有效滿足社會生活生產不斷提高的要求。要求化工生產企業(yè)對安全生產風險控制必須予以高度重視,在深入分析當前安全生產存在問題的前提下,不斷提高全員安全生產意識,構建完善的安全生產應急管理體系,加強實現對安全生產的精細化管理,為化工生產和化工企業(yè)實現可持續(xù)發(fā)展提供高度的安全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