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威
(遼健集團鐵煤總醫(yī)院,遼寧 調(diào)兵山 112700)
肺爆震傷被歸于肺挫裂傷范圍內(nèi),發(fā)病人群以胸部鈍性傷患者為主。若由于外力因素或者爆炸期間形成高壓氣浪向胸壁肺組織撞擊,則會嚴重損傷骨性胸部輪廓,例如連枷胸等[1],但是外表未見顯著外傷,而臨床病癥明顯。就肺部挫裂傷病情較輕者來講,漏診率較高,若未實施特殊處理,則會加重病情[2],因此,需予以吸氧,目的是使水腫等臨床病癥減輕。肺挫裂傷伴血氣胸胸壁浮動是其中較為嚴重的一種,具有較高的死亡率,通常高達14%-38%[3]。本次研究主要針對本院接收的肺挫裂傷伴血氣胸胸壁浮動患者采取綜合護理效果進行探析,具體報告如下。
1 一般資料:選取2018年1月-2018年12月本院接收的肺挫裂傷患者68例,每組34例,對照組中,19例男,15例女;年齡21歲-73歲,均值(35.62±8.74)歲;觀察組中,20例男,14例女;年齡22歲-71歲,均值(35.59±8.57)歲;2組基線資料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 方法:對照組開展常規(guī)護理,于患者入院后為患者講解干預肺挫裂傷伴血氣胸壁浮動相關(guān)知識、治療方法、注意事項等,以便患者可以自主接受治療等。觀察組實施綜合護理:(1)確保呼吸道通暢。①胸部體位干預:護理期間,由護理人員對患者進行相關(guān)指導,確保其咳嗽有效,并協(xié)助患者深呼吸,開展體位引流,平均4-6小時開展1次;②霧化吸入:以醫(yī)囑為依據(jù)對霧化液進行配置,2-3次/d;③痰液吸出:通過機械設(shè)備開展輔助治療,痰液吸出后,予以3分鐘純氧;就痰液黏稠患者來講,吸氣過程中,在呼吸道中滴入3-5ml生理鹽水,后將呼吸機連接好,盡量確保液體向支氣管遠端流入,后予以吸痰操作。通過鼻腔導管將痰液吸出,由鼻腔緩慢插入12-14號導管,深度大約是25-28cm,后進行深度吸引,每次低于15秒,就痰液吸出后依舊存在呼吸困難者,及早切開氣管,與此同時,吸痰過程中,加強對無菌操作的重視。(2)機械輔助呼吸護理。①患者綜合評估:對患者面部顏色、指甲是否存在紫紺、是否存在低氧血癥、是否存在呼吸異常等病癥進行全面觀察。以每分鐘3-5ml速度吸入氧氣的同時,若PaO2低于60mmHg,PCO2超過50mmHg,則表示呼吸功能衰竭,需馬上連接呼吸機開展輔助呼吸;②呼吸管理:確保呼吸輔助通氣通暢,定期對氣管插管深度進行檢查,并對是否固定有效進行檢查,與此同時,確保呼吸通暢,避免漏氣、扭曲、阻塞及脫落事件的發(fā)生,確保呼吸道溫化、濕化,定期更換加濕器中滅菌用水,合理調(diào)控水溫,使其處于35℃-37℃;將生理鹽水或者蒸餾水滴入氣管期間,每分鐘20-60次,或者痰液吸入后,每次3-5ml,適當調(diào)整呼吸機參數(shù),與此同時,開展相應的通氣方法;合理控制呼吸異?;颊吆粑?,向間歇指令通氣過渡,將呼吸機脫離。以患者實際病情發(fā)展為依據(jù)調(diào)整血氣分析;③于無菌環(huán)境中開展各操作,降低感染發(fā)生率。確保引流裝置無菌,及時更換引流設(shè)備,嚴格落實無菌操作原則。通過油紗布嚴密包蓋引流管,定期對引流裝盒子的封閉性進行檢查,判斷其是否存在脫落。有效清潔胸壁引流口部位敷料,若出現(xiàn)滲濕,則立即更換。(3)病情監(jiān)測。密切觀察、監(jiān)測患者神志狀況、瞳孔變化、對光反射狀況等,是否存在腹部閉合性損傷、顱腦損傷等。此外,放置導尿管,觀察液體出入量及尿液量,若尿液量按照低于25ml/min的速度而且尿比重增加明顯,則表示腎臟血管收縮或者循環(huán)血量不充足,在此期間,增加輸液速度,若患病腹部存在血壓下降、腹脹、疼痛等臨床病癥,則可能合并腹腔內(nèi)臟損傷。(4)心理指導。對于肺挫裂傷伴血氣胸胸壁浮動患者而言,通常伴有負面情緒及較大的心理壓力,在此期間,護理人員應多關(guān)心患者,主動為患者講解病情恢復狀況、治療方法、治療效果等,以便患者保持樂觀、向上的心態(tài),自主配合醫(yī)護人員工作,提升護理及治療依從性。
3 觀察指標:統(tǒng)計各組死亡率、治愈率。
4 統(tǒng)計學方法:應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19.0準確分析本次實驗數(shù)據(jù),計數(shù)資料表示方法與檢驗值分別是率(%)和x2,2組對比檢驗值為P,P<0.05說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5 結(jié)果:觀察組治愈率及死亡率均優(yōu)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2組治愈率及死亡率對比(n,%)
肺挫傷是常見肺實質(zhì)損傷之一,大部分是因為迅猛鈍性傷造成的,包括墜落、車禍及撞擊等。在胸部鈍性傷中,肺挫傷占比大約是30%-75%,但是通常應為未準確認識、檢查技術(shù)不敏感或者其他因素增加了漏診率[4]。截止到目前為止,肺挫傷發(fā)病機制尚不明確,大部分認為其余肺爆震傷存在一定的相似應,應為強烈的高壓波作用導致的。強烈暴力向胸壁作用,造成胸腔容積越來越小,致使胸內(nèi)壓力提高向肺臟壓迫,造成肺實質(zhì)性出血或者水腫;在外力消失后,已經(jīng)發(fā)生改變的胸廓彈回,在此期間,形成的胸內(nèi)負壓在短時間內(nèi)原損傷造成了2次損傷,造成損傷加重。在此期間,開展有效的治療尤為重要,其有助于患者臨床病癥改善。肺挫裂傷通常合并血氣胸壁浮動,此類疾病病情嚴重,而且伴有較高的死亡及致殘率,所以,應及早開展有效、科學的救治方法,與此同時,予以相應的護理方法,目的是促進治愈率的提高[5]。
根據(jù)本次實驗結(jié)果分析,在治愈率及死亡率方面,對照組分別是88.24%和11.76%,觀察組分別是100%和0%,觀察組較對照組更優(yōu)(P<0.05);可見,通過開展綜合護理方案有助于降低死亡率,使患者及早恢復健康。
綜上所述,綜合護理在肺挫裂傷伴血氣胸胸壁浮動護理中效果明顯,在臨床病癥減輕的同時,有助于患者及早融入正常生活,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