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艷瓊
摘? 要:本文以衡州小學為例,對本校科技館的概況以及展品設計上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科普展品相應的改進設想,使其更好地適應小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和小學科學的教學需要。
關鍵詞:小學科技館;科普場地;展品設置
一、衡州小學科技館概況
衡州小學科技館建筑面積約700㎡,分為5大區(qū)域,分別是宇宙探秘空間、數學空間、物理探究空間、創(chuàng)客空間和生命科學領域,其中展品涉及宇宙科學、航空航天、物質科學、魅力數學、3D打印、機器人、創(chuàng)客空間、生命科學、模擬地震和火災安全逃生以及走廊掛壁等系列,內容豐富。展品主要以互動和體驗為主,參與度高、富有趣味,具有很強的吸引力。
科技館作為科普教育場館,展品本身的趣味性及對相關原理解釋的直觀性都具有難以替代的優(yōu)勢,尤其是學校內部的科技館,這為學校開展科學教育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是科學教育的沃土。
(一)衡州小學科技館利用情況
一是供校內外各年齡段的參觀者參觀體驗;二是用于科學小組課外活動場地、3D打印社團的實踐基地等。目前,對科技館內資源的利用還不夠充分,沒有挖掘校內科技館存在的真正價值。學生進入科技館參觀,充滿好奇心,被展品本身的趣味性吸引,但更多的是走馬觀花,而對于展品本身介紹的科學原理以及利用的科學技術鮮少有人留意。因此,學生喜歡來科技館參觀,更多的是出于“好玩”。科技館外壁的掛件更是淪為了從這里路過的學生的“玩具”,損壞嚴重,維修工程大。
(二)本??萍拣^在展品設計上存在的問題
1. 展品所涉及的原理超出小學生的認知水平
小學內部的科技館,主要的參觀者是小學生。小學生對事物充滿著好奇心,特別是一些有趣的、好玩的事物對他們更是具有吸引力。但小學生的認知水平和理解能力有限,尚不能理解太復雜的原理,而物理、數學、生命科學空間大部分展品所涉及的原理大大超出小學新課程標準,在小學生的理解能力范圍之外。
2. 展品所涉及的原理出現重復
對于光敏元件的應用有三處:兩個腳踏琴和豎琴。手眼協調、吹不開的小球、梵天塔、九連環(huán)等這些展品在科技館內部和外壁都有出現。
3. 展品設計不合理、不嚴謹
太陽系的八大行星(如下圖)直接將其與太陽一起圍成了一個圈,各行星與太陽的相對位置、行星自身的運行方式和自轉角度等都沒有得到體現,在設置和陳列上不嚴謹、缺乏科學性。
三球儀中,模擬太陽發(fā)出的光太弱,照到地球和月球上時看不出陰影和被照亮的一面,模擬效果不明顯,且儀器精度不夠,刻度盤指針以及太陽光照方向經常偏離準確位置。
4. 展品更新速度慢
我國的航天科技在飛速發(fā)展著,碩果累累,航天設備層出不窮,而科技館內宇宙探秘空間的航天模型的更新還沒有跟上節(jié)奏。館內的視頻資源也是建館時的原有資源,介紹的科學事物已過時。
5. 展品的耐用性不夠,維修成本高
如搖動發(fā)電機手柄時,紐帶容易從輪軸上脫落,甚至紐帶的材質老化斷裂,發(fā)電機的燈使用壽命不長。學生經常路過科技館外壁展品,因此使用頻繁,損壞嚴重,維修工程量大。
二、對小學科技館展品設計的建議
(一)結合小學科學新課程標準,增設與科學課程相對應的展品
科技館作為科普場地,有著實驗室所不能企及的優(yōu)勢,它可以是科技成果的博物館,介紹各種科學原理,參觀者參與互動體驗,寓教于樂;也可以是自然科學的濃縮與精簡版,模擬一些直觀的自然現象。
(二)小學科技館內展品應與小學生的認知能力相適應
城里的小學生課外知識比較豐富,但受年齡因素及認知規(guī)律影響,大部分小學生理解能力有限,尚不能理解一些復雜的原理。因此,根據小學生的認知特點,學??捎眯W生能理解的展品替代某些復雜原理的展品,增設小學課程相關展品。
除此之外,曾在小學語文課本中出現的“兩個鐵球同時著地”的實驗,若在科技館中利用展品模擬實驗,則要通過儀器顯示精準數據來進行驗證。大部分學生認為大的實心鐵球會先落地,當學生看到與猜想截然不同的現象時,會心中充滿疑惑,進而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引發(fā)學生思考,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提高觀察的敏銳度、鍛煉其思維能力,也在學生心中種下了科學的種子。
(三)結合新技術,改進展品設計,增強直觀性
小學生的抽象思維尚未完全形成,能直觀看到或者感受到的事物能幫助學生理解其中原理,科普展品可以充分利用新技術增強展品的直觀性。
(四)科技展品應注重細節(jié),體現科學性和嚴謹性
科技館相當于一本靈活的科普教材,科普展品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參觀者的科學素養(yǎng),了解科學知識或者原理。因此在展品的設計上更要嚴謹,要體現科學性。例如土星的光環(huán)的位置,八大行星繞太陽運動的軌道以及自轉傾斜的方向等。科技館需注意細節(jié),根據科學發(fā)現的最新成果,實事求是地展現出來,否則稍不注意則可能會讓學生產生錯誤的認識。
(五)加快展品更新速度,設立數字科技館
對于科技館內與時代發(fā)展相關和更新頻繁的展品,需及時更新。 5G時代已然到來,各種新技術、新發(fā)現層出不窮??紤]到建設成本和空間限制,當展品在技術上跟不上時代的步伐時,對學生開放數字科技館,不失為加快數字更新的快捷方法之一??萍拣^可設立電子屏,讓學生利用電子屏自由選擇、瀏覽感興趣的科普知識,拓展課外知識。
(六)小學科技館還應考慮展品及選材的耐用性
小學生對有趣的事物充滿好奇心,進入科技館難免興奮,積極地去參與體驗,容易損壞展品,部分展品使用的材料容易老化。因此,在展品的選材上要考慮耐用性,以延長展品的使用壽命,節(jié)省維修費用。
(七)豐富展品涉及領域,避免原理相同的展品重復出現
原理相同的展品同時出現在科技館,一則降低了展品本身的吸引力,二則降低了建設資金和空間的利用價值。需避免相同原理的展品重復出現,以增加展品種類。
為提高小學科技館的利用率,充分挖掘其利用價值,使其與小學生的心理和認知規(guī)律相適應、提升館校合作,建議小學科技館的展品設計以主要參觀者——小學生的認知水平為基礎,根據小學生的心理特點,在展品設計上兼顧趣味性、互動性和直觀性,注重科學性,并盡可能地與科學課程內容相適應,在選材上充分考慮耐用性和安全性,在細節(jié)上體現科學性。
(責任編輯:陳華康)
參考文獻:
[1]許雯. 科技館教育與學校教育的有機結合研究[J]. 中國管理信息化,2015,18(04):247.
[2]張磊,曹朋,李志忠. 科技館資源與學校教育——館校合作實現雙贏[J]. 開放學習研究,2017,22(05):33-38.
[3]趙吉明. VR虛擬現實技術在展品中的拓展應用——以浙江省科技館臺風體驗劇場為例[J]. 科學技術創(chuàng)新,2020(12):102-103.
[4]蔡文東. 5G時代推進中國科技館信息化建設的思考[J]. 學會,2020(01):60-64.
[5]譚涇遠. 國外科技館在兒童少年智力開發(fā)中的特點和作用[J]. 中國博物館,1988(02):76-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