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麗寒
近年來,詞塊習得已成為英語教學實踐的一個熱點,越來越多的教師對詞塊習得與其對表達的積極影響產(chǎn)生了興趣,并運用到常規(guī)的英語寫作教學中。因此,有必要對基于詞塊的高中英語寫作教學的策略進行探究和研究。
一、認識概念
在寫作課上,需先給學生“灌輸”詞塊這個概念。教師在PPT展示如下短語:historical people,historical figures,lead to,result in,be located in, culture protection等。與學生解釋這些平時所接觸到的短語其實都是屬于詞塊,詞塊簡單地講就是單詞的組合,也可以認為是習慣表達用語。學生明白詞塊這一概念后,初步指導學生將詞塊與寫作任務(wù)相結(jié)合,并讓學生理解并牢記寫作課的這一學習策略,以此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詞塊意識和詞塊運用能力。
二、記憶詞塊
以新人教版必修二U1 cultural heritage為例,課堂上,先給學生播放課本listening and speaking的聽力材料,本聽力材料是有關(guān)泰山的介紹。在聽力開始前,與學生重復詞塊這一概念,要求學生在聽力過程中將聽力文本中出現(xiàn)的詞塊重點標識出來。在學生完成課本聽力材料后,與學生一起將聽力文本出現(xiàn)的詞塊特別是常用的、介紹泰山的和表達文化遺產(chǎn)的詞塊羅列出來并翻譯,緊接著限時記憶。記憶之后再次播放聽力文本,讓學生把聽力練習再做一遍。此時,在前面記憶了相關(guān)詞塊意思之后,大部分學生能有意識地關(guān)注到聽力材料中出現(xiàn)的詞塊,更好理解聽力的內(nèi)容,有助于學生順利完成聽力任務(wù)。接下來讓學生完成課本exercise 6:International Youth Camp Members Create Mount Tai App,在這個任務(wù)中,學生需要根據(jù)前面的聽力材料信息和采訪者的筆記,根據(jù)上下文意思完成任務(wù)。在任務(wù)完成后,要求學生摘抄文本中出現(xiàn)的熟悉詞塊,并快速再次記憶,以達到加深印象的效果。然后全班分為6個小組,讓學生扮演聽力文本中的小記者,盡可能多地利用聽力文本和ex.6出現(xiàn)的詞塊與同伴互相介紹泰山。最后教師再進行相關(guān)詞塊的拓展,并讓學生將本節(jié)課上所有的詞塊默寫在聽寫本上。通過這種方式,先讓學生自己進行簡單的詞塊輸出,從而使其將短時記憶轉(zhuǎn)化為永久記憶。學生在掌握了“語法化”的詞塊后,儲存了相關(guān)話題詞塊,有利于豐富其寫作內(nèi)容,能夠有效地避免提筆忘詞的窘境。
三、寫作訓練
學生熟記了相關(guān)話題詞塊后,教師再指導學生寫一篇新聞報道關(guān)于泰山的歷史文化遺產(chǎn),及時檢測學生能否將語言的輸入有效地進行內(nèi)化和輸出。例如,讓學生利用前面熟記的相關(guān)詞塊先進行簡單句子的翻譯,最后再翻譯寫作中的目標句子。通過由淺入深,層層遞進的方式,讓學生熟練掌握這些詞塊的用法。例如:通過前面記憶之后學生都能知道文化遺產(chǎn)可以有這些表達:cultural heritage,cultural sites,cultural relics,cultural legacy。所以,教師先讓學生翻譯以下句子:1.這是文化遺產(chǎn);2.這是寶貴的文化遺產(chǎn);3.這是歷史名人留下的寶貴的文化遺產(chǎn);通過以上三個內(nèi)容間相互遞進的句子,讓學生熟練運用“文化遺產(chǎn)”“寶貴的”“歷史名人”這幾個詞塊。最后讓學生翻譯寫作中的目標句子:歷史名人給泰山留下了許多寶貴的文化遺產(chǎn)。由于有前面語境和詞塊的鋪墊學習,部分學生都能夠準確地翻譯出來并組句成文。對于基礎(chǔ)相對較好的學生,能夠整合前面聽力材料和ex.6的內(nèi)容,運用課堂上所記憶的詞塊,發(fā)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創(chuàng)造性地寫出一篇行文流暢自然的作文。
通過以上步驟,學生主動地有意識地記憶積累和鞏固話題詞塊,提高了學生詞匯記憶和詞塊運用的能力。我們不難看出,將話題詞塊引入寫作教學中作為常規(guī)教學模式是可行的。
責任編輯? ? 龍建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