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常州市實驗初級中學 商 坤
《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提出思維品質是指思維在邏輯性、批判性、創(chuàng)新性等所表現(xiàn)出來的能力和水平。批判性思維是初階向高階思維發(fā)展的重要部分,如何幫助初中生形成批判性思維是信息時代賦予教師的一項重要任務。筆者申報的題為《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批判性思維的實踐研究》常州教育科學青年專項課題在團隊工作的市內初中校教研組課堂實踐發(fā)現(xiàn),學生在英語學習過程中思維訓練成效不明顯,特別是在閱讀課中存在批判性思維能力需要提升的問題,在英語課堂中亟須構建教學范式。
批判性思維需要質疑、求證的態(tài)度及行為,表現(xiàn)為批判性思維;要鼓勵學生用自身看法去分析問題,對看到、聽到、讀到的事情進行闡釋、分析、評價、推理、解釋等。批判性思維不斷得到更多初中英語教師的關注和重視,在關注和重視的同時,批判性思維的培育如何落實到教學實踐中以及如何在初中閱讀教學中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能力尤為重要。批判性思維屬高階思維范疇,培育初中生批判性思維是初高中銜接教學、發(fā)展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任務,促進思維發(fā)展。
指向初中生批判性思維培養(yǎng)旨在在英語課外拓展閱讀教學中促進學生深度學習,要圍繞目標深度開發(fā)文本,要對語篇進行深層次解析。筆者通過聽課發(fā)現(xiàn),文本的解析停留在淺層次的設計、分析層面,高階思維的訓練培育存在缺失。
有效性、關聯(lián)性和思辨性是教學情境創(chuàng)設過程需要關注的環(huán)節(jié)。有效情境的創(chuàng)設能促進在學生閱讀過程達成既定目標,反之適得其反。有效情境的創(chuàng)設有利于教學重難點在語言運用中突破,提升學生思維品質。筆者發(fā)現(xiàn)閱讀教學中已然存在不恰當的情境創(chuàng)設,不少問題設計和主題情境存在偏差。要圍繞主題,通過問題鏈的設計,推動思維發(fā)展;在閱讀過程中教師在讀前、讀后活動中進行策略指導,在讀中活動預測、推斷、總結等方法使用較多,而分析、質疑、評判使用存在缺失。
指向批判性思維培養(yǎng)的英語閱讀教學需要設計具有思維含量的問題,不能僅僅停留在查找信息、搜索細節(jié)、對話展示等活動,要側重設計分析評價類問題,促進高階思維發(fā)展。通過筆者所在區(qū)域教研發(fā)現(xiàn),課堂設問缺乏思維含量、缺乏學生深度分析評價類問題,對激發(fā)學生批判性思維發(fā)展存在局限性。
培養(yǎng)批判性思維的途徑離不開有效的問題設置。而有效的問題設置能有效推動批判性思維在閱讀中得到啟發(fā)、發(fā)展,持續(xù)調動思維積極性。在教學開展前,理解本文閱讀的背景知識以及主題意義,通過背景知識猜測文章大意,鼓勵學生以批判性思維為視角答題。筆者以市級公開課——課外閱讀“Hollywood’s all-time best”的教學為例,該篇目講述了好萊塢明星奧黛麗的成長歷程,她是偉大的美人、女演員、人道主義者。在閱讀前,根據題眼切入,提出預測契合主題的問題:
Why do we write about her?What qualities do you think she has?What can you predict from the pictures?
對比分析是融入情境進行深度閱讀、思考的途徑。教師引導學生對比分析思考,分析人物經歷、情感變化,做出正確價值判斷。學生在閱讀課堂基于主題意義,側重深度學習及文本內涵的評價批判。筆者以市級公開課——課外閱讀“Mama’s Bank Accountant”的教學為例,在閱讀中,對比分析文本中Family members和Mama的不同人物語言、行為,比較相同點后歸納性設問。
學生分享觀點后,教師追問激活其批判性思維,例如,“What will you do to make them know what you want to express?”和“If you were the author,what will you write the article for?”等問題。學生在情境中深度思考,加深文本理解,對照作品中家庭成員建議和媽媽做法有效呈現(xiàn)、推斷,在內心情感方面和對比后從相似性和不同處分析,有助于初中生基于批判性思維對文本深度理解。
閱讀教學不僅僅滿足獲取語言知識,更重要的是要引導學生在認知方面運用深層次探究發(fā)展思維品質的問題,引導學生在閱讀教學的輸出活動中運用比較與對比的學習策略,從而做到學習理解、內化實踐、遷移輸出的融合,讓學生思維呈螺旋式發(fā)展的情況下,能運用語言知識回歸生活解決問題。讀后,教師進一步設置一些發(fā)展學生批判性思維的問題,例 如,“What do you think of…… ? How will …… feel if …… ? Why do you think……?”
筆者以市級公開課——課外閱讀“Hollywood’s all-time best”的教學為例,教師提出這些可以促進思維深度發(fā)展的問題:Further thinking1:Why could she win five Oscar nominations? Further thinking2:Why did she feel she owed her life to UNICEF?Further thinking3:If you were a family member,what would you do?在不同場景持續(xù)追問,激發(fā)學生連續(xù)幾輪進行批判性閱讀,學生在分析推理中嘗試處理問題,批判性思維呈梯度發(fā)展。
培養(yǎng)批判性思維就是改善思維能力。圍繞目標,結合文本深層意義解讀和實踐中對教學活動和設問設計,讓學生根據已有信息,對圖片、主題詞、文本等方面推理,進行有助于推理能力提高的訓練,實現(xiàn)學生思維品質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