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寧
(長春市中心醫(yī)院 藥劑科,吉林 長春)
腦血栓(Cerebral Thrombosis)是在大腦動脈粥樣病變的基礎病理特征上形成的一種中樞神經系統(tǒng)疾病,目前在急性腦血管病中占比為50%~60%,且每年罹患率仍在不斷攀升[1]。該病在臨床上常有眩暈、頭昏、記憶力減退以及注意力不集中等癥狀表現(xiàn),可誘發(fā)腦血管性癡呆,并有致殘的風險,對于患者的生命健康危害極大[2-3]。丹參川芎嗪注射液(Danshen and Ligustrazine Injection)是由丹參、川芎等研制而成的一種中藥制劑,在抗血小板凝集、改善大腦微循環(huán)等方面效果較好。為進一步了解該藥在腦血栓中的應用價值,本研究就近1 年收治的100 例急性期腦血栓患者資料做了相關分析,具體如下。
選擇我院收治于2018 年10 月至2019 年10 月的100例急性期腦血栓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①經顱腦CT或MRI 等確診,符合全國第四屆腦血管病學術會議編制的診斷依據(jù)[4];②發(fā)?。?8 h;③患者及家屬均知情同意。排除標準:①伴嚴重肝腎疾病、全身感染性疾病等;②高血壓腦出血或顱內動脈瘤破裂出血;③惡性腫瘤;④對研究藥物過敏等。按照1:1 比例隨機歸為兩組,觀察組中,男/ 女29/21 例,年齡48~81 歲,平均(67.54±5.87)歲;對照組中,男/女27/23例,年齡46~82 歲,平均(66.83±5.92)歲。將兩組的基線資料輸入統(tǒng)計學軟件(SPSS 20.0)處理,P>0.05,有可研究性。
對照組接受常規(guī)基礎治療,主要有抗凝、抗血小板、營養(yǎng)神經、控制血壓、糾正水電介質或酸堿度紊亂等措施。觀察組在常規(guī)治療下接受丹參川芎嗪注射液(生產商:貴州拜特制藥有限公司,批準文號:H52020959)靜脈滴注,將10 mL本品與5%葡萄糖溶液稀釋為250 mL 后使用,每日1 次,持續(xù)用藥2 周。
以神經功能缺損評分(Neurological Deficit Score,NIHSS)量表為參照,評估兩組的臨床藥效:①顯效:NIHSS量表減分>90%;②有效:NIHSS 量表減分介于45%~90%;③無效:NIHSS 量表減分<45%或不降反升。
同時測定兩組治療前后的大腦中動脈血流指標,包括:①收縮期峰值流度(Peak Systolic Velocity, Vs);②平均血流速度(Mean Blood Flow Velocity, Vm);③阻力指數(shù)(Resistance Index, RI);④搏動指數(shù)(Pulsatility Index, PI)。
采用統(tǒng)計學軟件程序20.0(Statistical Products and Services Solutions20.0,SPSS 20.0)處理此次研究數(shù)據(jù),計數(shù)資料由卡方檢驗,以(%)的形式表示,計量資料使用t檢驗,以(±s)的形式表示,P<0.05 說明計數(shù)/計量數(shù)據(jù)間差異大,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用藥后總有效率為86.0%,較對照組用藥后總有效率70.0%提高更顯著,P<0.05,有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1。
表1 兩組用藥后的臨床藥效評估結果[n(%)]
治療前,兩組Vs、Vm 等大腦中動脈血流指標比較差異較小,P>0.05,無統(tǒng)計學意義,治療后,觀察組Vs、Vm 等大腦中動脈血流指標較對照組改善均更顯著,P<0.05,有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2。
表2 兩組不同治療階段大腦中動脈血流指標的測定結果(±s)
表2 兩組不同治療階段大腦中動脈血流指標的測定結果(±s)
觀察指標觀察組(n=50) 對照組(n=50)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Vs(cm/s) 68.79±5.64 81.98±6.53 68.93±5.71 78.38±7.06 Vm(cm/s) 52.47±4.66 62.08±5.35 53.01±4.79 59.14±5.62 RI 0.86±0.13 0.58±0.09 0.87±0.15 0.68±0.12 PI 1.24±0.18 0.75±0.09 1.23±0.19 0.87±0.11
急性腦血栓是導致中、老年患者病殘或病死的一個主要因素,其可擾亂局部腦血液循環(huán),使腦組織由于血氧供應不足而逐步軟化、壞死,進而引發(fā)一系列神經功能缺損癥狀[5-6]。及時有效的抗凝、營養(yǎng)神經、調節(jié)大腦微循環(huán)等治療措施雖能夠使大腦缺血區(qū)重新恢復血流灌注,能夠改善腦組織代謝,對患者預后有一定的作用,但仍有相當一部分患者的疾病轉歸與預后不夠理想[7]。蘇光[8]研究指出,急性腦血栓的早期治療非常關鍵,在急性期盡早完成血流重建以及側支循環(huán)的建立,能夠有效控制梗死面積,保護腦細胞,避免發(fā)生再灌注損害。
丹參川芎嗪注射液是提取自丹參、川芎等中藥材的一種制劑,主要有丹參素、川芎嗪2 種有效成分?,F(xiàn)代藥理證明,丹參素對纖維蛋白的溶解有強化作用,能夠降低全血黏度,調節(jié)微循環(huán);而川芎嗪(即甲苯吡嗪)能清除氧自由基、擴張腦血管、抑制血小板凝集,對腦部血循環(huán)有較好的調節(jié)能力,并可增強組織代謝能力與缺氧耐受力,利于促進神經功能的恢復。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用藥后取得了較對照組更理想的藥效,總有效率達到86.0%,同時Vs、Vm 等大腦中動脈血流指標在治療后也獲得更明顯的改善,該幾項數(shù)據(jù)均充分說明了丹參川芎嗪注射液在急性期腦血栓患者中的應用價值,能夠為患者的早期治療創(chuàng)造更有利的條件。
黃海濤等[9]比較156 例腦血栓患者的臨床治療資料,發(fā)現(xiàn)腦血栓患者使用丹參川芎嗪注射液后大腦中動脈血流得到較理想的改善,提示丹參川芎嗪注射液在改善腦部血流、恢復腦組織血流灌注方面有肯定效果,佐證了本文觀點。
綜上所述,對急性期腦血栓患者使用丹參川芎嗪注射液靜脈滴注治療,臨床藥效確切,并可明顯改善大腦中動脈血流,對促進患者神經功能的恢復有明顯幫助,值得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