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教學模式的不斷改革,現階段初中英語課堂也終將迎來創(chuàng)新,為了提高初中生對英語的學習興趣和探索欲望。不少教育工作者提出將美育視域融入到初中英語課堂中,所謂的美育視域就是引導初中生發(fā)現英語課堂的美,提高初中生對英語課堂的探索欲望。國家未來需要的是綜合型人才,而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意識,也是教育環(huán)節(jié)中的重要一環(huán)。隨著對美育視域的不斷研究,教育工作者發(fā)現美育不僅能夠體現在美術學科上,也能體現在文化科目上,從而達到一箭雙雕的目的。本文將從英語課堂教學方式出發(fā),淺析如何在英語的課堂教學中進行美育教學。
【關鍵詞】初中英語;美育視域;教學研究
【作者簡介】陶素芳,福建省南平市松溪縣第三中學。
引言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初中時期的孩子對美感已經有了初步的意識,提高學生的審美觀念,也能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而英語學科的教學在初中階段有著至關重要的地位,不少孩子在小學和幼兒園的時候,雖然也接觸過英語學習,但是并沒有進行系統(tǒng)的學習。只有到了初中,很多孩子才開始真正接觸英語學習。為了提高初中英語課堂的趣味性,老師的教學方法也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在不斷改變和創(chuàng)新。為了讓美育滲透到英語課堂中,任課老師不僅要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還要積極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采用先進的教學設備,讓初中生提高對英語學習的興趣,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一、初中英語課堂滲入美育視域的基本概述
提高初中生的審美意識,就是幫助學生建構完善的世界觀。美育能夠幫助學生擁有一雙發(fā)現美的眼睛,在現實美和藝術美的沖擊下,不斷提升自我審美意識。學生擁有一雙發(fā)現美的眼睛,無論在實際生活中還是在日常工作時,都能提高他們的創(chuàng)新意識以及思維能力。英語本身就是一門人文學科,融入美育之后,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審美意識,發(fā)現英語文章中的美學知識,提高對英語的探索欲望。
將美育融入初中英語課堂是經過層層調查和分析的,從諸多的教學案例中能夠表明,美育是可以融入初中英語課堂的。任課老師在進行美育教學時,應該引領學生發(fā)現英語課本上關于美的氛圍,讓學生宛如身臨其境一般,感受知識的美麗。從課本中發(fā)現美麗,能促進學生對英語課本的探索欲望。從生活和社會中發(fā)現美麗,能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和思維模式。從大自然中發(fā)現美麗,能讓學生提升對大自然的敬畏心理,萌生出保護自然保護環(huán)境的良好觀念。從藝術活動中發(fā)現美麗,能讓學生感受到異域風情的人文情懷,幫助學生拓寬視野,增加見識。
二、初中英語課堂深入美育視域的重要意義
英語課堂融入美育之后,最直觀的感受就是幫助學生提升對美學的認知,激發(fā)學生對英語的興趣。因為英語課堂中生動有趣的教學模式、先進直觀的教學設備、內涵豐富的教學活動等,這些都是美學最直觀的表現形式。任課老師應該充分理解和分析美育的基本概念和含義,在教學方式上進行創(chuàng)新和改造,積極提升班級學生對英語美感的鑒別能力,并以此為出發(fā)點,促進英語課堂的學習氛圍。此方法不僅能夠在學習上提高課堂的教學水平,也能保證學生在生活中擁有一雙發(fā)現美的眼睛,美麗不僅僅是眼中看到的風景,任課老師要引領學生理解什么是真正的美好。例如在抗洪搶險的時候,逆流而上沖到前面救人的勇士,這就是一種美麗?;蛘咴诳谷諔?zhàn)爭爆發(fā)的時候,為了守護祖國,奮勇向前的解放軍戰(zhàn)士,他們也是美麗的。甚至可以說,隨手撿起路邊的礦泉水瓶,把它投入垃圾桶,這也是一種美麗。學生通過發(fā)現美麗,能夠培養(yǎng)高尚的情操,正確的價值觀念。任課老師在融入美育視域的時候,不應該只關注理性的知識教育,也要多多重視情感上的渲染和影響,增加學生對英語知識的求知欲,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讓學生提高對英語課堂的好奇心以及興趣,就能在極大程度上提升教學效果,有助于任課老師達成教學目標。任課老師也要時刻注意自己的行為舉止,通過言傳身教的方式,讓初中生感受到美育在英語課堂中的影響力,促進初中生的全面綜合發(fā)展。
三、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美育的內容
1. 引領學生尋找自然之美。無論是中國的萬千河山,還是國外的秀麗風光,這些都是大自然帶給我們的美麗和震撼。任課老師應該引導學生發(fā)現大自然的美麗和震撼,讓學生對大自然有崇敬和向往之情。事實上,英語課本中有很多表現大自然風光的句子和文章,任課老師找到這些句子和單元,引導學生去了解文章背后的美景,讓學生對這些美景充分想象,從而加深對文章的理解和記憶。例如在仁愛版英語七年級下冊Unit8“The seasons and the weather”這個單元中,有不少關于風景和天氣的插圖,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文章,任課老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按照課本教材內容逐一向學生們展示教材中的美景以及南北文化差異的內容。如果學生只是單純地學習課本知識,是無法深入了解這節(jié)課內容的,利用多媒體設備向學生們展示,就可以讓初中生更為直觀地感受到課本中提到的風景,從而發(fā)現大自然的壯闊與美麗。讓初中生能夠沉浸在對大自然美麗的震撼中,接受自然美帶來的熏陶。
2. 引導學生發(fā)現生活之美。大自然的風景是一種美麗,而生活中的文化瑰寶又是另一種美麗。無論是中國還是其他國家,都有歷史遺留下來的震撼之美,引導學生從生活中發(fā)現美麗,與課本教材內容進行結合,體會人與人之間的交往美德等。例如仁愛版英語八年級下冊Unit8“Our clothes”中的各民族之間不同的文化美以及服裝特色美,這些都是別具一格的隗寶,又或者是初中生比較感興趣的時尚之美,帶領學生找到真正的時尚和美感,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美學意識?!癘ur clothes”這個單元包含了許多關于衣物的知識和常用單詞,為了提高學生對英語課堂的興趣,可以讓學生們去尋找生活中常見的服飾,還可以讓他們去尋找古代的傳統(tǒng)服裝,讓學生們加以了解和對比,如此一來,既能加強學生對歷史文化的掌握,又能提高英語知識儲備。
3. 提高學生對藝術之美的認識。藝術上的美感和生活中的美感有相同之處,又有明顯的區(qū)別,很多初中生沒有接觸過藝術之美,也無法欣賞真正的藝術造詣。提高初中生對藝術美的認知,就是加大初中生的藝術素養(yǎng),為初中生將來的人生道路提供有力的幫助。任課老師應該尋找具有美感的藝術品,與課本知識進行結合,提高學生對藝術美的認知水平?;蛘哌€能從閱讀和音樂的方向入手,讓初中生更好地了解和認同藝術美真正的魅力,從而促進初中生全面有序的發(fā)展。例如在進行仁愛版英語九年級下冊Unit5“China attracts millions of tourists from all over the world”這個單元的教學時,作為九年級的學生,對于英語的掌握已經有所見地,此時切入中華傳統(tǒng)建筑更能提高初中生的審美意識,比如中國標志性建筑長城、中國極具特色的北京故宮等,任課老師要引導學生分析和鑒賞這些藝術,發(fā)揚我國文化精髓。
四、初中英語課堂運用美育的策略
1. 提高朗讀效率,強化語言之美。英語是一門語言學科,想要學好英語就要大聲“說”出來,很多初中生在朗讀上非常靦腆,對英語的語法以及朗讀技巧并不熟練。任課老師想要鼓勵學生大聲說出來,就要讓學生發(fā)現英語朗讀的韻律之美,提高學生對朗讀的興趣。任課老師要引導初中生在朗讀的時候發(fā)現文章的中心思想,真切地體會朗讀的好處。學生在朗讀的時候,任課老師也要注意引導,幫助學生掌握朗讀技巧,注意重點詞句,反復朗讀體會朗讀的韻味和意義。老師在引導學生朗讀的時候,要注意幫助學生發(fā)現文中思想體會,通過任課老師的教導,明白美學背后的境界。還有一些文章和單詞,朗讀的時候語氣和聲調不同,代表的含義也不相同。老師要讓學生發(fā)現語氣對英語詞句的影響,輔助適當的肢體語言,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句中的意思。
例如“Yes.”這個單詞,不同的聲調代表的意思也不一樣,如果選擇升調來朗讀“Yes.”,代表的就是肯定和重視之意。但是如果選擇降調來朗讀“Yes.”,大部分情況下代表著懷疑和不確定,有疑惑的意思。又或者是簡單的短句“You can do it.”,語氣不同,代表的意思也截然相反,朗讀者用升調的語氣去朗讀,就會給人畏縮不自信的感覺,代表疑惑和質疑。但是如果用降調的語氣朗讀,就會給人信心滿滿的感覺,表示自己非常自信,也表達了自己的肯定之意。
2. 運用多媒體設備,直觀展示美學定義。現在的教學方式早就日新月異,在教學中應該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讓學生直觀地感受到課本中不容易發(fā)現的美好。通過調動初中生對美學的認知,能夠逐步打開學生的心扉,讓英語美進入學生的心靈,引導初中生更好地接受英語文化,接受英語知識的熏陶。老師要善于發(fā)現課本教材中一切能夠體現美的知識點,充分利用投影儀、音樂、計算機等多媒體設備,讓學生直觀地看到教材中的知識,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美麗的意識。運用多媒體教學設備還有一個好處,就是能夠為學生打造出一個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讓英語學習不再枯燥乏味,因為多媒體設備帶來的教學素材,往往伴隨著圖片、視頻或者小游戲,能夠極大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例如在進行仁愛版英語八年級下冊Unit7“Food festival”這個單元的教學時,為了讓學生直觀地感受到美食文化帶來的沖擊,任課老師可以結合課本教材,搜集世界上具有代表性的美食,以圖片、視頻的方式向學生們展現,充分調動學生對美食的興趣。美食并不是只有吃的時候才能讓人心情愉悅,很多美食都兼具色香味,在一幅幅誘人的美食圖片中,學生不僅能夠加深對課本知識的興趣,也能發(fā)現美食的文化,體會到制作美食的艱辛,從而萌生出愛護糧食的念頭。英語課堂就應該在教學的過程中,穿插美育內容,為學生打造出一個美好且充滿希望的世界。
3. 利用課外實踐,增加交際魅力。人與人交往也是美育的一種體現,交朋友更是青少年的特性,而英語又是一門交際工具,只有多多與身邊的人進行交流和溝通,才能在溝通的時候,增加自己的語感發(fā)現自己英語口語中的不足。任課老師要鼓勵學生多進行實踐活動,班級上的學生也可以用英語進行交流,開展課外實踐活動,讓英語課堂變得輕松有趣。例如在進行七年級一開始的“Making friends”這個單元的教學時,任課老師可以開展一些課外實踐活動,因為這個單元是初中生英語學習的初始階段,此時開展英語實踐活動,能夠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增加老師和學生之間的親密感,同時也讓初中生發(fā)現英語交流的文化之美。任課老師要多多鼓勵學生,觀看英語電影和書籍,多聽一些英語音樂,讓學生對英語文化有一定的認同感,這樣在之后的英語學習中就能提高學習效率。
結語
美育融入初中英語課堂之后,會讓初中生明白,美麗隨處可見,不僅在特有的場景里,生活中、課堂上到處都有美麗的地方,只是這些需要初中生自己去探索和發(fā)現。任課老師要改變教學方式,引導學生去了解和熟悉美,然后增加創(chuàng)造能力,自己創(chuàng)造美,從而保證他們的綜合素質能夠得到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譚君.美育視域下初中美術教學與英語元素的契合模式研究[J].新東方英語·中學生,2018(12):179.
[2]高衛(wèi)紅.探索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的美育視域[J].學苑教育,2013 (15):66-67.
[3]王浪.全息育人背景下初中英語教學中美育的滲透[J].散文百家(下),2019(11):261.
[4]熊娜.淺談美育視角下初中美術教學中英語元素的完美融合[J].魅力中國,2019(40):216.
[5]何佳.讓美育和學生“美遇”——淺談初中英語課堂中的美育[J].新課程·下旬,2019(4):259.
[6]鄭太云.美育:初中英語教學中不可忽視的教育功能——基于一次問卷調查的考察[J].文教資料,2013(1):188-190.
[7]孫欣欣.讓美走進英語課堂——結合自身教學實例淺談初中英語課堂與美育的融合[J].校園英語,2016(1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