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基于信息技術的混合式學習模式日益被重視和推廣。高職生作為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必須提升在線學習力以適應混合式學習的趨勢。本文首先對在線學習力的內涵給予界定,然后通過問卷調查了解分析高職生在線學習力的現(xiàn)狀,繼而最終提出在線學習力的提升策略。
【關鍵詞】混合式學習;高職生;在線學習力提升
【作者簡介】賴艷(1979-),女,昆山登云科技職業(yè)學院,副教授,碩士,研究方向:英語教學。
【基金項目】昆山登云科技職業(yè)學院校級課題“混合式學習中高職生在線學習力提升策略研究”(課題編號: DY202001)。
混合式學習作為一種顛覆式的教育創(chuàng)新革命正如火如荼地進行,是隨著對網(wǎng)絡學習的反思和傳統(tǒng)課堂學習的回歸逐漸被關注的一種學習理念和學習方式?;旌鲜綄W習,在2019年頒布的《地平線報告》中被列為影響高等教育變革的六大關鍵趨勢之一。在這種趨勢的推動下,高職生在線學習力的提升受到關注。
一、在線學習力的內涵界定
在教學信息化的背景下,在線學習以其豐富的資源、靈活的模式、多樣的形式等特點,逐漸成為重要的學習方式。基于混合式學習的視角,對在線學習力的概念界定為:在線學習力是在線學習環(huán)境下能夠支撐學習者持續(xù)、主動、深層次進行學習活動的諸如學習動力、學習毅力等各種能力的綜合,由在線學習認知力、在線學習驅動力、在線學習轉化力等共同構成。高職生在線學習力的提升是適應混合式教學的需求,也是時代與社會發(fā)展對高職生的客觀要求。
二、 高職生在線學習力的現(xiàn)狀
為了切實了解高職生在線學習力的現(xiàn)狀,立足本校,面向四個二級學院的2020級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問卷調查涉及在線學習認知力、在線學習驅動力、在線學習轉化力等內容。此次調查選取樣本260份,回收有效問卷252份,達到了立項的高效樣本數(shù)。
1.在線學習認知力現(xiàn)狀分析。通過對高職生在線認知力的情況進行調查顯示:高職生在線學習認知力較低,資源識別能力不高;網(wǎng)絡信息搜索水平不高;知識遷移能力欠缺。
(1)高職生學習資源識別能力較低。高職生處在充滿好奇心和求知欲的年齡,他們更容易接觸到新媒體,進而接觸到更多各種各樣的信息。認知能力在接觸與使用網(wǎng)絡資源時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因此在網(wǎng)絡學習中存在著信息量大、新異刺激、良莠不齊等情況。如果對學習資源不能加以篩選鑒別,無選擇性地全盤吸收,缺乏自己的思考,久而久之,就無法向更深層次發(fā)展。目前在線學習資源的問題主要集中在學習資源少、無效信息多和訪問受限。由此可見,在線學習中的時間管理、資源識別力、網(wǎng)絡自控能力都會影響在線學習的質量。
(2) 網(wǎng)絡信息搜索水平不高。信息搜索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著在線學習的質量。擁有了一定的搜索技能和較好的搜索渠道,能幫助學生快速且精準地查找、搜索所需要的信息,積累學習資源,拓寬認知領域。調查發(fā)現(xiàn),絕大多數(shù)高職生對信息檢索沒有太多的概念,信息資源的檢索也常通過輸入關鍵詞來自行搜索;學習上的問題只會求助于百度,在上萬條結果中一條一條地找;一些專業(yè)的網(wǎng)站和信息資源很少涉及,更別說外文文獻的查找。很多學生對于信息資源的利用多是應急性的被動獲取,這些都會導致學生基礎不夠扎實,獲取信息有限,無法系統(tǒng)化學習對應的知識。
(3)認知力和知識遷移能力欠缺。目前的混合式學習中,高職生大多是觀看學校老師強制規(guī)定的線上課程亦或是自行在網(wǎng)絡中尋找學習資源自主學習。基于這些資源的前期學習,繼而對后續(xù)在線學習資源進行鑒別、篩選、整合、實踐,才能促進高職生學習維度的擴展、知識結構的生成。但調查顯示,很多學生不能有效消化吸收在線學習資源,繼而無法及時轉化并建構生成自己的知識結構,把所學知識應用于實踐,舉一反三、靈活運用的能力更是普遍不足。如,關于在線學習是否能經(jīng)常產(chǎn)生新穎的觀點和想法,31.35%的學生認為比較符合,40.87%的學生認為一般符合,26.98%的學生認為非常符合,0.79%的學生認為不太符合。
2.在線學習驅動力現(xiàn)狀分析。通過調查高職生在線學習驅動力的情況,結果顯示:在線學習需求的內在驅動力不足;在線學習課程質量也參差不齊。
(1) 在線學習自制力不夠。在線學習和傳統(tǒng)學習有很大的不同,在線學習更多的是以學生為主體的自主學習,對學習自制力的要求更高。在線學習的最佳時機是學生想學的時候,而不是教師想教的時候。它沒有固定的教室上課時間,允許學生自行決定學習時間、學習內容的形式和進度。沒有了教師面對面的實時監(jiān)督,再加上寬松充滿誘惑的學習環(huán)境,很多學生的注意力就會很容易分散,不能專心于認真學習,導致在線學習成效不佳。因此,學生的自律性和學習的主動性對在線學習的質量至關重要。
(2)在線學習內驅力不足。托爾斯泰說過:“成功的教學所需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fā)學習興趣?!睂W習動力是激發(fā)學習、維持學習并將學習導向某一目標的原動力,學習動力的強弱是影響高職生學習行為、學習態(tài)度和學習效果的重要因素。調查發(fā)現(xiàn),高職生普遍反映自我約束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弱。很多學生上網(wǎng)時間較長,但用于網(wǎng)絡學習的時間卻較短。很大一部分學生是迫于老師的強制要求進行在線學習,即便能按照要求完成在線課程任務也是為了獲得學分、應付老師,茫然被動完成。這種行為無法激起在線學習的動機,學習內驅力不足直接制約著在線學習的效果。
(3)在線學習課程質量參差不齊。目前高職院校的在線課程,大部分來源于現(xiàn)有的網(wǎng)絡資源,質量上良莠不齊,課程內容跟自己學校的學情也并不是完全貼切。調查顯示,大部分高職生對主講教師的資質和教師準確解決學習問題等較為滿意,而對在線資源的吸引力、內容的契合度、師生的互動性等方面的滿意度并不高。對于“在線學習課程有吸引力并能帶給您有用的知識”,36.9%的學生認為比較符合 ,35.32%的學生認為一般符合, 23.02%的學生認為非常符合,4.37%認為不太符合,0.4%的學生認為不符合。
3.在線學習轉化力現(xiàn)狀分析。通過調查高職生在線學習轉化力現(xiàn)狀,結果顯示:高職生普遍存在思維創(chuàng)新能力,將知識有效轉化為技能的水平有待提升。
(1)高職生思維創(chuàng)新能力較低。俗話說,思路決定出路。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是創(chuàng)新能力的核心。創(chuàng)新思維不再囿于現(xiàn)有思維的局限,而是從全新獨特的角度去尋求對問題的解決方法。有創(chuàng)新的思維才有創(chuàng)新的方法,有創(chuàng)新的方法和能力才能創(chuàng)造出創(chuàng)新的成果。調查顯示,目前大部分高職生認為通過在線學習僅能拓寬自己的知識領域、增加知識儲備,而創(chuàng)新思維并沒有得到改善。如:僅24.6%的學生認為在線學習能活躍思維、拓寬知識領域;38.1%的學生認為一定程度能實現(xiàn);1.19%的學生認為不太符合。
(2)高職生實踐轉化能力不夠。2006年,教育部印發(fā)《關于全面提高高等職業(yè)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在“課程建設與改革”方面提出:改革教學方法和手段,融“教學做”為一體。高職教育的目標是為社會提供更多的實踐型人才。對于高職生來講,知識與能力相結合,并且通過實踐展示出來,才能體現(xiàn)其價值。但調查發(fā)現(xiàn),目前的在線學習存在很多不足,仍然普遍存在重檢測輕督導、重知識輕能力、重理論輕實踐的弊端。因此,只有將在線學習所獲得的知識有效轉化為實踐能力,并形成技能去解決實際問題,這樣的學習才能真正達到高職教育的目標和要求。
三、 高職生在線學習力提升策略
混合式學習,改變了我國長期以教師為中心、單純傳授語言知識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確立了以學生、學習為主的個性化教學方式。在這種全新的學習模式下,學生在線學習力的提升顯得尤為迫切和必需。
1.樹立學習意識,明確學習目標,激發(fā)學習動力。在線學習驅動力是在線學習認知力和在線學習轉化力的基礎,充足的學習動力是提升在線學習力的基礎。古人云,立身百行,以學為基。未來的社會是一個知識型社會,更是一個學習型社會。因此,在混合式學習中,教師應遵循動機水平和在線學習效率,幫助高職生樹立主動學習的意識,使其明確認識到在線學習力既是滿足在線學習的需要,也是自身發(fā)展的需要,從而激發(fā)其學習內驅力,愿意學、主動學、學會學。
在混合式學習中,教師可以通過教學內容的結構化,讓學生在學習之前就開始了解課程的內容框架,有助于提高學習興趣,設定學習目標;學習過程中以任務和問題為導向,引導學生進入深層次學習,最大限度地激發(fā)其思維創(chuàng)新能力;倡導小組交流協(xié)作學習,引導學習者明確合作中的小組共同學習目標,相互監(jiān)督、相互鼓勵、相互幫助,營造一個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形成強大的群體驅動力,激勵其在群體規(guī)范中更積極投入到在線學習中,從而提高合作學習的質量,提升在線學習力;幫助學生設置難度適中的階段性學習目標,短期目標的實現(xiàn)和攻破可使其感受到自己的不斷進步,增強學習的積極內驅力;引導學生明確個人的學習目標和職業(yè)規(guī)劃,產(chǎn)生強烈的學業(yè)自信心和專業(yè)歸屬感,為在線學習提供積極、源源不斷的學習動力,才能促進在線學習力的提升。
2.改進學習活動,加強學習指導,改善資源管理。在線學習力是通過學習活動體現(xiàn)的,學習活動是學習者開展學習的物質基礎。因此,在混合式學習中,教師應合理安排學習活動,提升高職生對資源、時間的管理和學會學習的能力,把培養(yǎng)學生的在線學習力放在一個重要的位置,同時注重培養(yǎng)學生將理論知識實踐轉化的能力。
混合式學習中,在線資源的優(yōu)劣直接關系著在線學習的質量。教師在設計與開發(fā)學習資源時,應注意學習平臺資源形式多樣,資源內容豐富,涵蓋基礎資源和拓展資源,滿足學生的個性化需求,并根據(jù)教學內容本身的特點進行調整;通過對學習活動的設計、組織與引導,指導學生形成自主合作學習的意識,在規(guī)則制度及小組的約束和激發(fā)下,再加上教師的及時跟進和引導,積極發(fā)揮學習的主體性作用,積極主動參與到學習活動中,真正有效地提升在線學習力;同時也根據(jù)學習內容和需求,加強對學生鑒別資源能力的指導,幫助其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提高資源篩選辨別能力,提升在線學習的質量。
3.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優(yōu)化學習策略,完善評價體系?!笆谌艘贼~不如授人以漁?!睂W習并不單純是知識理解和技能習得的過程,更是創(chuàng)造創(chuàng)新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因此,教師要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輔助高職生在線學習,加強實踐指導,同時也要對學習過程和學習結果進行綜合評價,持續(xù)提升高職生的在線學習力。
混合式學習中,教師可根據(jù)學生的在線學習情況,有目的地設置與學習內容相關的實踐作業(yè),通過引導學習者在線下完成某一項教師設定的任務,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以參與、互動、交流、合作的學習方式,來提升認知能力和實踐能力;也可以通過小組交互式學習和任務導向式教學促進高職生思維創(chuàng)新,強化其實踐轉化能力;關注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注重“用戶參與”,培養(yǎng)交流協(xié)作,鼓勵“集體智慧”,以小組的總體成績以及全體成員的表現(xiàn)為依據(jù)作為最終考核的重要部分,這樣可以幫助學生由知識的接受者轉變成知識的探索者,將被動接受學習轉換為主動自主學習,激勵學生用于探索挑戰(zhàn)權威,有效提升高職生的思維創(chuàng)新能力;還可以構建多元化的評價機制,尊重學生的個性,挖掘學生的潛能,引導學生知行合一、學以致用,進一步把理論知識最終轉化為實踐和創(chuàng)新能力,成為社會的高技能實踐型人才。
隨著信息技術的深度應用,基于信息技術的混合式學習模式的實現(xiàn)和推廣具有非常深遠的意義。只有通過學習者、學習同伴、教師、學校的長期共同努力,才能全面提升高職生在線學習的能力,提高混合式學習的成效,最終實現(xiàn)高職教育的根本目標。
參考文獻:
[1]王欣悅.聯(lián)通主義視域下高校學生在線學習力提升策略研究[D].沈陽師范大學,2018.
[2]石雪.混合式學習中大學生在線學習力的評價與提升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20.
[3]王月彤.大學生在線學習持續(xù)學習意愿影響因素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