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盛麗秀
朋友是畫家,擅長畫景。那次搬進新居布置書房,他送來一幅裱好的作品,是水墨竹子圖,畫面竹竿挺拔俊秀,竹葉清雅疏朗,留白處寧靜致遠,竹子神韻令人回味,這與書房的文氣很契合,頗得我內(nèi)心歡喜。以前也曾見過一些作品,畫面花鳥草蟲堆砌羅列密不透風,雖很熱鬧,但令人窒息。說起來,繪畫的留白竟是如此有深意,正所謂“無墨之韻,留白之美”,空闊處能讓人自由呼吸,展開無限想象。
人生求學,課堂上大抵會遇到許多師者來傳道授業(yè)解惑,而其風格秉性也會各異。有的老師喜歡繁縟重復,喜歡填鴨式的滿堂灌教學方式,有時這種方法并不奏效,讓同學們昏昏然;而有的老師以啟發(fā)式教學為主,問題點到為止,留白處讓學生展開想象去自由發(fā)揮,這樣更容易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也會調動他們學習的興趣,令同學們昭昭然。有時適時留白,留下懸念懸而未解,更容易加深記憶。
其實不僅繪畫、做學問等講究留白,人生更需要留白,不應過于豐盈、圓滿。許多時候,我們應該試著過散淡的慢生活,不要讓自己忙如陀螺一樣飛快旋轉,如琴弦一樣時時緊繃,而是需要適當給自己一個空間、一些時間,讓靈魂自由地呼吸,在留白中讓生命體驗那種云淡風輕的恬淡之美。
活在大千世界,為人處世,有時我們真的無需太完美,太恰到好處,有時需要一些欠缺、一些空白之隙好讓后人去神秘地想象,去注解評說;我們也不必把事情做得太周全,把話說得太滿溢、太精彩,因為我們不是完美天使,我們不知道下一刻會發(fā)生什么,有時留白會給自己一個回旋的余地,能讓我們退一步海闊天空,過著游刃有余如行云流水的日子。
花開花落,月圓月缺,潮退潮漲,大自然的留白盡顯婉約之美,而人生的留白更是內(nèi)涵深蘊,那里彰顯著敬畏之意與謙卑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