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盼
摘要:目的:探討慢性腎小球腎炎的證候與常用檢驗結果之間的相關性。方法:選取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84例慢性腎小球腎炎患者為研究對象,回顧分析其臨床資料,探討本證與尿紅細胞、血肌酐、血紅蛋白的相關性。結果:本組84例慢性腎小球腎炎患者,脾腎氣虛證、氣陰兩虛證、肺腎氣虛證、脾腎陽虛證、肝腎陰虛證的尿紅細胞、血肌酐、血紅蛋白正常組所占比重均低于異常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慢性腎小球腎炎患者的癥候與尿紅細胞、血肌酐、血紅蛋白異常有一定相關性。
關鍵詞:慢性腎小球腎炎;中醫(yī)證候;檢驗結果;相關性
【中圖分類號】R4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文章編號】2107-2306(2021)13--01
慢性腎小球腎炎(Chronic glomerulonephritis,CGN)是一組原發(fā)性腎小球疾病的總稱,此疾病具有起病隱匿、發(fā)展緩慢等特點,臨床表現主要以蛋白尿、血尿、水腫與高血壓為主,部分患者伴有貧血、腎功能減弱及電解質紊亂等。該病的發(fā)病率較高,常見于成年男性,由于該病早期癥狀不明確,極易被忽視,在病情加重與發(fā)展后,可能會導致腎衰竭。近幾年,CGN的中醫(yī)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關于其癥候與常用檢驗結果間的相關性研究報道較少。因此,本文以我院收治的84例CGN患者為研究對象,分析了不同癥候與常用檢驗結果間的相關性,具體報道如下。
1資料及方法
1.1一般資料
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了84例慢性腎小球腎炎患者,男34例,女50例,最小18歲、最大74歲,平均(45.3±2.3)歲,18~34歲,男10例、女15例;35~54歲,男15例、女22例;55~74歲,男9例、女13例,不同年齡段性別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病史:最短3個月、最長32年,平均(6.7±1.4)年;脾腎氣虛證34例、氣陰兩虛證21例、肺腎氣虛證13例、脾腎陽虛證10例、肝腎陰虛證6例。納入標準:①均符合慢性腎小球腎炎診斷標準;②年齡范圍18~74歲;③均簽署知情同意書;④均無嚴重器質性疾病。
1.2方法
采用回顧性分析法,統(tǒng)計患者的性別、年齡、病程、本證癥候等一般資料。
1.3觀察指標
觀察患者本證與尿紅細胞、血肌酐、血紅蛋白的相關性。
1.4統(tǒng)計學處理
數據資料SPSS18.0軟件處理,計數資料以(n)與(%)表示,組間采用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本組80例患者,脾腎氣虛證、氣陰兩虛證、肺腎氣虛證、脾腎陽虛證、肝腎陰虛證的尿紅細胞、血肌酐、血紅蛋白正常組所占比重均低于異常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如表1所示。
3討論
慢性腎小球腎炎簡稱慢性腎炎,具有起病隱匿、發(fā)展緩慢的特點,患者臨床表現主要有蛋白尿、血尿、水腫與高血壓,隨著病情的發(fā)展,可能會出現腎功能衰竭,嚴重威脅著患者的生命安全。為了有效延緩、阻止與逆轉慢性腎炎的進展,國內外學者對其展開了多方面的研究,但由于此疾病的發(fā)病機制不明確,導致臨床療效欠佳,同時大部分患者就診疾病時,可能已經發(fā)展至中期或者晚期,從而喪失了最佳治療時機[1]。近幾年,關于慢性腎炎的中醫(yī)研究相對較多,通過中醫(yī)防治,緩解患者的身心負擔,預防了疾病的發(fā)展。
中醫(yī)認為慢性腎炎屬于腎風、水腫、虛勞、眩暈等范疇,相關學者指出慢性腎炎的發(fā)病機制為外感六淫、邪毒侵襲、飲食不節(jié)、久病勞倦,病位常見肺脾腎。根據慢性腎炎本虛標實、虛實交雜的特點,臨床治療以標本兼顧為原則,常采用辯證施治[2]。但在臨床治療實踐過程中,由于慢性腎炎的病因復雜、病癥多變,導致不同醫(yī)生采用的治療方法各異。為了進一步提高中醫(yī)治療的效果,本文探討了慢性腎小球腎炎的癥候與常用檢驗結果間的相關性。
本文以我院收治的80例CGN患者為研究對象,統(tǒng)計了患者本證分布的情況其中脾腎氣虛證>氣陰兩虛證>肺腎氣虛證>脾腎陽虛證>肝腎陰虛證,本組研究結果為:各本證的尿紅細胞、血肌酐、血紅蛋白正常組所占比重均低于異常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此結果表明,慢性腎小球腎炎的癥候與尿紅細胞異常、血肌酐異常及血紅蛋白異常均有一定的相關性,因此,辯證治療時,應適當參考。
本組研究的80CGN患者中男性所占比重低于女性,與相關調查結果不一致,但不同年齡段的性別比較無差異,造成性別比例不符的原因可能為樣本量較小、同時也受樣本來源、環(huán)境、地區(qū)等因素的影響[3]。本組研究中本證所占比重最高的為脾腎氣虛證,其次分別為氣陰兩虛證、肺腎氣虛證與脾腎陽虛證等。薛氏[4]等研究顯示CGN患者本虛證中最常見的為脾腎氣血證,其次為氣陰兩虛證,此結果與本組研究結果一致。
綜上所述,慢性腎小球腎炎的癥候與常用檢驗結果有一定相關性,在臨床辨證治療過程中應關注患者的尿紅細胞、血肌酐、血紅蛋白等指標。同時,本組研究也存在不足,在日后研究中應擴大研究樣本量,并開展多中心、對照研究,以此提高研究質量。
參考文獻:
[1]張會玲. 慢性腎小球腎炎的證候與常用檢驗結果之間的相關性研究[D].北京:北京中醫(yī)藥大學,2013:7-12.
[2]薛雪. 慢性原發(fā)性腎小球腎炎的中醫(yī)證候規(guī)律研究[D].南京:南京中醫(yī)藥大學,2012:13-14.
[3]吳立鵬. 慢性腎小球腎炎中醫(yī)體質的調查研究[D].成都:成都中醫(yī)藥大學,2013:10-12.
[4]王申夏. 100例慢性腎小球腎炎中醫(yī)證型與客觀指標相關性的回顧性研究[D].遼寧:遼寧中醫(yī)藥大學,2014: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