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園園
摘要:小學階段是孩子們各個學科打基礎的關鍵期,小學數(shù)學是義務教育階段一門重要的基礎學科。然而,在數(shù)學教學過程中總會有這樣一部分學生:智力正常、生理正常、社會交往正常,可是成績總是相對較差,學習效率不高。一般稱這樣的學生為學困生。小學數(shù)學學困生所面臨的困難主要有計算較差、識圖較難、理解較弱等。因此,要針對學困生的各種問題和他們的心理特點,采取相應的策略和方法。
關鍵詞:小學數(shù)學學困生心理特點策略方法
小學數(shù)學是一門綜合性較強的學科,學習內容相對繁雜。家庭因素、心理因素等各方面原因導致一些學生對數(shù)學學習不感興趣,學習時注意力不集中,最終這部分學生的學習成績相對落后。因此,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教師要全面地了解這部分學生,找到問題的根源,從根源上解決問題。其中,根據(jù)這部分學生的心理特點尋找相應的教學方法和策略尤為重要。
一、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學困生心理特點
(一)自卑
學困生在通常情況下數(shù)學學習效率低,知識點掌握不牢靠,從而導致數(shù)學成績不佳。在很多時候,學困生是數(shù)學教師較為頭疼的教學對象。所以在平時,學困生很容易受到教師的批評,久而久之這部分學生在這樣的批評中自卑感會越來越強烈,甚至會覺得自己的智力和學習能力就是不如其他同學,嚴重打擊了這部分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積極性,形成了十分嚴重的惡性循環(huán)。這不僅對這部分學生的數(shù)學學習造成了影響,而且對他們的心理健康發(fā)展也產生了不可逆轉的傷害。
(二)性格孤僻
學困生的孤僻性格主要是由自卑的心理特征造成的。由于自卑,一些學生總感覺自己做得不夠好,總認為自己不如別人,和別人說話怕別人不搭理自己。所以這部分學生不愿意主動與人交往,不愛說話,總是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時間長了就會形成孤僻的性格。在孤僻性格的作祟下,遇到問題時,他們不愿意主動地去請教教師和同學,自己不懂的問題越積越多,到最后他們對數(shù)學就越來越沒有興趣,最終的結果就是數(shù)學成績落后。
(三)相對焦慮
小學生的情感豐富,也十分敏感,教師和家長的一句話甚至一個動作都可能影響他們的情緒,產生焦慮的心理。特別是班級中的學困生,他們更加在意別人對自己的看法,學習的壓力也比一般的同學要大,為了能趕上其他同學的學習進度也會付出很大努力,但是通常的結果是進步慢、效果差,從而使他們產生了焦慮的心理,形成了“三怕”——怕回答問題、怕檢查作業(yè)、怕考試。
二、引導學困生學好數(shù)學的幾點策略
(一)改正學困生的學習習慣,提高學困生學習自信心
容易出現(xiàn)學困生的家庭主要有這幾種:首先是單親家庭。很多單親家庭中父母感情的破裂影響到了孩子的學業(yè)。其次是留守家庭。留守兒童一般都是爺爺奶奶照顧,他們大都十分溺愛孩子,盡量滿足孩子的任何要求,甚至不學習都可以,這就是通常所說的“隔代親”。最后就是父母忙于事業(yè)或其他事情而對孩子疏于管教的家庭。上面所說的這些家庭容易出現(xiàn)學困生,這些學困生受家庭環(huán)境影響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課上不愿意聽講,課后不好好完成作業(yè),甚至缺乏完成作業(yè)的毅力,致使成績長期得不到提高,從而缺乏學習自信心。因此,想要讓這部分學生有所進步,一方面教師要多和家長溝通,及時反映學生在校情況,積極與家長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同時,由于學生的自控力較差,家長要盡到監(jiān)督的責任。另一方面,教師要用正確的方式來引導學生,不要一味地批評學生,使學生產生自卑感,要想辦法拉近與學生的距離,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例如,教師在幫助學困生的時候可以從最簡單的題目教起,讓學生感覺到只要用點心自己就能學好,慢慢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自信心,接著再漸漸地加大題目難度,活躍學生的思維。此外,教師要學會適時地表揚學生,只要學生有進步,哪怕是一點點進步都要及時地表揚,要讓學生感覺到“我可以,我能行”,最后逐漸地提高學生的數(shù)學成績。
(二)激發(fā)學困生學習積極性和學習熱情
學困生如果對數(shù)學學習沒有任何的興趣,那么就不會主動積極地去學習數(shù)學。所以教師在面對學困生的時候要制訂能引起他們興趣的教學方法。要想有好的方法,就要站在學困生的角度。有些學困生性格孤僻、缺乏自信心,他們通常不會主動地去請教和回答問題。因此,教師在課堂上要盡量把注意力放在這些學生身上,多提一些他們能夠回答的簡單問題,引導他們,提高他們的自信心和學習積極性。為了增加數(shù)學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可以將一些他們感興趣的事物融入課堂教學中,以便激發(fā)學困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學習“分數(shù)的基本性質”這部分內容時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這樣一個情境:唐僧師徒在野外休息吃飯,唐僧要給孫悟空、豬八戒、沙僧三人分一塊餅,于是他這樣對三個徒弟說:“悟空你分這塊餅的13,八戒你分這塊餅的26,沙僧你分這塊餅的39。”豬八戒一聽不樂意了,就大吵大鬧起來,說為什么我分的餅沒有沙師弟的多,師傅分餅不公平,太偏心了。一旁的孫悟空聽不下去了,就走過來揪著豬八戒的耳朵說:“你這呆子,讓我來告訴你師傅這樣分公不公平?!庇谑菍O悟空在豬八戒的耳邊說了幾句話,豬八戒聽完后憨憨地笑著說:“猴哥,你說的沒錯,師傅分得很公平,是我老豬糊涂了?!苯又處熖釂枺骸巴瑢W們,你們知道孫悟空對豬八戒說了什么嗎?”通過小學生喜愛的影視人物來創(chuàng)設情境,一方面能提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另一方面能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去探索解決問題的辦法。
(三)運用各方力量幫助學困生學習
學生要想學好數(shù)學就必須激發(fā)和拓展他們的學習思維,因為數(shù)學這門學科本身對思維能力的要求就很高。所以對于學困生,教師要有更多的耐心,通過對學困生心理特征的了解,以及發(fā)動集體的力量來尋找更適合和更具針對性的教學方法,引導他們學會主動思考問題,消除各種焦慮的情緒,夯實基礎,靈活地運用數(shù)學知識。例如,教師在教學“圓的面積”這部分內容時會將圓轉化成一個近似于長方形的圖形,通過計算這個長方形面積來得出圓的面積。但是,有些學困生的空間思維和轉換能力較差,教師在講解示范時有一定的視覺死角,造成這部分學生可能無法理解其中的道理。那么這時教師可以在講解示范的基礎上運用多媒體立體式動畫,將圓轉變成近似長方形的這一過程全方位地展現(xiàn)給學生,使所有學生都能理解其中的道理。同時,教師還可以動用集體的力量幫助學困生。教師在班級中可以成立互助小組和監(jiān)督小組,通過互助小組讓成績較好的學生主動去幫助在學習中遇到困難的學生。而通過監(jiān)督小組可以讓其他學生監(jiān)督學困生的學習態(tài)度,鍛煉學困生的學習意志力,提高學困生的學習自覺性,最終使學困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結語
數(shù)學教師要想讓學困生有更大的進步,就必須有更多的耐心,通過對他們的關愛走進他們的內心世界,根據(jù)學困生的心理特點有針對性地選擇適合他們的教學方法,及時地開導和幫助他們,為他們解決學習和生活中所遇到的困難,讓學困生在健康快樂的學習環(huán)境中走向他們美好的未來。
參考文獻:
吳櫻花.遭遇學困生[M].北京:中國輕工業(yè)出版社,2012.
責任編輯:唐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