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2021年6月17日,長征二號F遙十二運載火箭發(fā)射成功,將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送入預定軌道。隨后,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與天和核心艙完成自主快速交會對接,三名航天員聶海勝、劉伯明、湯洪波順利進駐天和核心艙,并將完成為期三個月的在軌駐留。這是我國空間站階段的首次載人飛行任務,中國空間站建設再次邁出重要一步,也是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的里程碑式進展。
什么?三位航天員叔叔將在太空生活三個月!為了證明航天員叔叔沒吹牛,接下來,他們?yōu)槲覀冋故咎丈睢?/p>
吃
民以食為天。吃飯,是人生頭等大事,這條規(guī)則適用于全宇宙。
空間站的廚房設施完備,儲藏柜和冰箱里儲備著特別的太空食品,但是要吃上飯卻沒有那么容易,吃飯在太空是個“技術活”?,F(xiàn)在就來講講航天員的“干飯”技巧:先把自己固定在椅子上,防止吃飯時身體亂飛;然后要全神貫注,動作要輕柔,呼吸要均勻。切記切記,千萬不能吧唧嘴,不然食物就會跑出嘴巴,上演一場外太空逃逸!在食物味道的要求上也會與我們平常的生活有所不同呢,這是因為在微重力環(huán)境下,血液和腦脊液往大腦聚集,人會昏昏沉沉沒有食欲,只能用淡鹽水和辣椒水刺激味蕾。
拉
吃喝拉撒多稀松平常啊,但在太空上廁所,卻是一項高難度動作。太空沒有重力,排泄物一旦不小心飄出來,將是一場徹頭徹尾的“災難”。所以,太空馬桶的開口非常小,是通過空氣壓力將排泄物吸走的。為了順利地在空間站上廁所,航天員先前就專門練習如何使用太空馬桶。在太空中,每滴水都彌足珍貴,水的循環(huán)利用是必然選擇,所以航天員的小便大有用處,“再生式生命保障系統(tǒng)”可以把航天員的汗液、尿液等收集起來循環(huán)利用,實現(xiàn)氧氣、水和食物的部分或全部循環(huán)再生。
練
長期生活在微重力環(huán)境下,航天員的骨質(zhì)和肌肉會逐漸丟失、萎縮,因此需要經(jīng)常鍛煉來維持身體健康。據(jù)測算,航天員在太空待180天,肌肉量會減少40%,骨質(zhì)會大量丟失,回歸地面時易骨折,要經(jīng)過長時間訓練才可恢復。在失重的環(huán)境下,常規(guī)的舉鐵達不到鍛煉效果,這就需要借助拉力器、動感單車等器械或者采取翻跟頭、打太極等運動方式鍛煉。
洗
酣暢淋漓地訓練完,卻不能像在地球上痛痛快快洗一個熱水澡!這可怎么辦?空間站里是干凈無塵的環(huán)境,只有自身代謝的角質(zhì)需要清潔。因此航天員在特制的洗浴袋里用免洗的浴液搓洗全身,再用特制毛巾擦干,把水分回收再利用。
睡
這里每90分鐘就有一次日出,日出54分鐘后就能觀賞一次日落。航天員的“臥室”,是單人單間,面積很小,有點類似于膠囊旅館。入睡前要戴好眼罩、耳塞,阻擋光線和噪音。睡覺時,要把自己塞進睡袋,牢牢捆好固定住,不然可能睡著睡著就飛走了。
這就是太空,浩瀚無垠、神秘莫測、充滿未知,讓無數(shù)人為之著迷,投身這偉大的事業(yè)中。